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比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区别一.概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冲击和胁迫之下,以天皇为中心的至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此运动具有全面西化和资本主义的色彩。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三权分立、学习技术、新兴产业、文明开化、发展教育等,使日本摆脱了西方列强的控制与威胁,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也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给邻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1898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通过光绪皇帝进行的一场改革。因其共历时103天,所以也称百日维新。主要内容有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改革教育、发展农工商等。当年九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被囚,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变法失败。二.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区别1.社会背景明治维新发生之前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时代——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强大的商人、武士、诸侯和反对幕府的农民组成了“倒幕派”。自“黑船事件”后,各种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民间倒幕派呼声更加强烈。在“尊王攘夷”运动失败之后,许多人士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摆脱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控制,就必须要推翻幕府统治。各地武装倒幕运动风起云涌。戊戌变法发生之前,中国刚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由于朝廷的镇压,各地武装革命处于低谷状态。1895年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内忧外患之下,由“公车上书事件”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2.宗旨目的明治维新的目的是推翻腐败的德川幕府统治,将王权奉还与天皇。再以天皇为中心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富国强兵,摆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和控制。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改良封建社会,学习日式发展富国道路。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前提下,进行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师夷长技以自强”,救亡图存。3.支持与阻力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由于天皇的表率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使日本人愿意吸纳西方文化,以西方人为师。主要阻力是幕府。戊戌变法触及了封建朝廷的根本利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非常强大,抵触和阻挠变法的进程。而士大夫一族鄙夷蛮夷之国的外来文化,增加了变法阻力。最后慈禧发动政变,变法失败。4.变法的领导人明治维新的维新派大都参加过倒幕运动,许多人手握兵权,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天皇的号召和这些人的支持之下,维新运动的得以顺利开展下去。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等,都是读书人,改革的依据基于理论,社会经验少。而他们依靠的光绪皇帝,手中无实权。以慈禧太后为中心的顽固派势力非常强大。维新人士的力量难以与之抗衡。5.推行节奏明治维新:1868发表《五条誓文》;1869迁都东京,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随后逐渐改革社会体制、文化,引进技术,发展教育,改革军队,制定法律。历时几十年,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变法开始,光绪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涉及经济、军事、教育等多方面。直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历时103天。操之过急,急功近利,忽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6.斗争策略明治维新能发动群众的力量,动员广大中下级武士和平民参加倒幕运动,促进日本的西化。戊戌变法中的维新人士未能联系群众、动员社会各界的广大力量。他们依靠皇帝,希望借助他的力量而进入政治舞台,从而发挥自己的作用。最后势单力薄,最终失败。7.历史意义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渐兴盛国力,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摆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控制和威胁,最终进入了近代化。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迅速成长为世界强国。但是日本强大的同时,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后来为世界多国带去了深重的灾难。戊戌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它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维新派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试一次初步的尝试。它同时也是一次爱国救亡图存运动、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