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题目:出仕与归隐浅析陶渊明的矛盾思想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专业:汉语言文学毕业年限:学生姓名:王佩佩学号:指导教师:李青二0一五年月日2目录提纲………………………………………………………………………………3摘要、关键词……………………………………………………………………4正文………………………………………………………………………5---16参考文献………………………………………………………………………173提纲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渊明的出仕(一)家庭出身对陶渊明出仕的影响(二)儒家思想对陶渊明出仕的影响(三)生活状况对陶渊明出仕的影响.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隐居(一)陶渊明思想方面来对其隐居的影响(二)社会环境对于陶渊明隐居的影响(三)陶渊明性格方面对其隐居的影响三结束语4内容摘要、关键词[内容摘要]:在历代人们心目中,陶渊明作为隐逸诗人,似乎是一位超越了现实矛盾的潇洒隐士。然而细读其诗作,我们却发现在他潇洒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忧伤和痛苦。他的思想是矛盾的,而这些矛盾思想在行动上的表现就是出仕与归隐,终其一生,仕而隐,隐而仕,反反复复。本文将从其思想性格、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陶渊明矛盾思想的深层原因,从而揭示其出仕与归隐背后的动力。[关键词]:陶渊明;诗歌;出仕;隐逸。Abstract:Inthepasttocontentinpeople'smind,TaoYuanmingasthehermitpoets,seemstobeabitbeyondtherealisticcontradictionsandhermit.However,readinghispoems,wefindinhishandsomebehindwithgreatsorrowandpain.Hisideasarecontradictory,andthesecontradictoryideasinactionperformanceistheofficialcareerandretirement,throughouthislife,Shiandconcealed,hiddenandShi,repeatedly.Thisarticlefromtheideologicalcharacter,family,socialenvironmentandotheraspectsofTaoYuanming'scontradictorythoughtdeepreasons,therebyrevealingtheirofficialcareerandretirementtheimpetusbehind.Keywords:TaoYuanming;poetry;officialandhermit.5出仕与归隐——浅析陶渊明的矛盾思想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首屈一指的文学家,也是中国诗人里影响极大的诗人之一。钟嵘在《诗品》中说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可以说他的这句话给陶渊明做了个总体评价,历代陶论者大多认为陶渊明是个隐逸的、闲适的田园诗人。的确,在陶渊明的诗集中,有大量的诸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一类的诗句,从这些诗句中,我们的确能够看到一位傲然世外、浑身静穆的隐者形象。但是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尤其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通读陶集,我们会发现他的思想是矛盾的。他不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隐者,在他的诗集里,我们同样看到了“少时壮且厉”和“猛志逸四海”的雄心壮志以及“四十不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十里虽遥,孰敢不至”的建功立业精神。因此,鲁迅在读到陶渊明的《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等之类的诗时说陶渊明具有“金刚怒目”式的一面,陶渊明将其匡时济世之心贯注于诗篇中,就形成了“金刚怒目”式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能够触摸到诗人崇高而痛苦的心,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是矛盾的。他的隐逸并不是他思想的全部,终其一生,他都是在矛盾中度过的,而他的矛盾思想在行动上的表现就是出仕与隐逸。陶渊明在二十九岁出仕,四十一岁辞官归隐,在二十二年的仕宦生涯中,仕而隐,隐而仕,反反复复达五次之多。在仕与6隐之间他是矛盾的,而矛盾的根源又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就从各方面来分析陶渊明仕与隐背后的动力。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渊明的出仕首先,来看一看陶渊明的出仕。他二十九岁时出为江州祭酒,这是他第一次出去做官,因不堪吏使,没有几天就弃官回家了。以后在桓玄幕府任职,在四十岁时在刘裕的镇军参军,四十一岁时,在亲友的劝告下,又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最后因为不为“三斗米而折腰”挂印辞官,从此再也没有出仕。而在这二十二年的仕宦中,他又是在仕隐之间徘徊,出仕的时间加起来也不是很长。那么他为什么又要出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使得他不断的出仕呢?我想就大体方面来说,应该包括这几个方面:第一是家庭出身的影响,第二是儒家思想的影响,第三是他的生活状况。下面我们就一一分析这些方面分别对陶渊明的出仕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一)家庭出身对陶渊明出仕的影响陶渊明生于东晋咸安二年壬申,卒于宋元嘉四年丁卯。他的曾祖是历史上有名的陶侃,官至八州督邮,封长沙郡公,在东晋名臣里头算是气魄最大、品格最高的一个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在门第森严的的晋代,陶渊明对自己的出身理应是重视的,因为那是品评人物高下的出身方面的基础。陶家这一族,虽有名人,但出身寒微,而且时至陶渊明这一代,家庭已经衰落。他本人仅凭叔祖关系做到县令一类的小官,但是他自矜为中晋名臣陶侃的后裔,光宗耀祖的封建7观念在他的思想中尤其是年轻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思想促使他在政治上积极进取,热情很高,“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施”,急切渴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对东晋政府存在幻想,寄予期望。在其《赠长沙公四首并序》其二中,陶渊明写到“於穆令祖,允勾斯唐。谐气冬喧,映怀圭璋。爰采春花,载警秋霜。我曰钦哉,实宗之光。”陶渊明在对长沙公表示赞美后,希望他能光大祖宗的光荣。其实,在陶渊明出仕的背后,光宗耀祖,恢复祖宗的荣光的这种思想,一直是其背后的一种动力。因为其祖先陶侃曾经创造出伟大的功绩,到了陶渊明这一代时家道已经衰落,自己也希望能够有所作为,无奈,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他没有能够有所作为,最终走向了隐居的道路。但他的这种思想,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即使在晚年隐居之后这种思想也经常出现在他的诗文之中。在其《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等一类诗中,他的这种雄心还经常出现。在《责子》中他写道“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通读全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心情,他自己未能振兴家族,于是他把希望寄托于他的儿子们身上,但是他的五个儿子好像也没有志气去发扬祖宗荣光,一个“责”字寄托了陶渊明的多少失落与失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光宗耀祖,振兴祖业的这种理想是支持陶渊明出仕的内在动力之一。(二)儒家思想对陶渊明出仕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封建文人几乎无人能撇开儒家的社会理想与人生选择,读书—仕宦成为他们人生的必须之路。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思8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古代仁人志士一以贯之的思想。子夏云“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陶渊明少年时代即接受家族对他的严格教育,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深。“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怀抱“大济于苍生”的宏愿,一心想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表达了他的志向,其雄心壮志可以超越四海,如同雄鹰展翅飞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其八),他很想做一番大事业,以施展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不见相识人,惟见古时丘。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当时在门阀制度统治下,像他这样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是没有人会去了解他重视他的。而且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动荡的,混乱的,像他这样的文人是得不到施展才华的舞台的。他在远游中,没有遇到知己,只看见一些古丘,就像伯牙与庄周的命运相似,伯牙善弹琴,子期死后,伯牙就不再弹琴。庄子与施惠同样善辩,施惠死后,庄子不再发表议论。联想到自己,不能够像他们那样得到知音,那么陶渊明的远游又能得到什么呢?远游不遇知己的形象正好涵盖在平生无人理解的抽象意蕴中。虽然如此,陶渊明还是努力实践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活动。他曾担任过祭酒、参军和彭泽令的官职。陶渊明禀先师遗训于官场中几进几出,寻求着理想实现的最佳切合点。初次出仕为江州祭酒,江州祭酒的权职很大,居群僚之上。然而有着强烈济世思想的陶渊明并未在这样的职位上实现他的猛志,“少日自解归”。有人认为是江州祭酒的职位太低,无法与陶渊明的猛志相吻合,9逯钦立先生认为陶渊明的此次辞归是因为当时的江州刺史王凝是个“五斗米道徒”,他不屑于向这个五斗米的道徒卑躬屈膝,“道不同,不相为谋”。若陶渊明仅仅是因为江州祭酒的职位低下,那么他在隆安三年出仕为桓玄幕府又作何解释呢?由此可以看出他更看重的是所托的是否是名主。尽管陶渊明几进几出寻找明主却仍然是被社会和时代遗弃了,因为现实中的明主往往”不合其意”.陶渊明是个固执的人,单看他投身军界的这一段生涯,先依桓玄,再附刘裕,意欲佐明主而成大业,但是结果却并比非如此。六年之中陶渊明先去桓玄,再弃刘裕,其中的原因不能简单的用“志不获聘”来加以概括,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桓玄和刘裕都意欲背晋而自立,这是陶渊明所不能认同的。(三)生活状况对陶渊明出仕的影响.陶渊明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其祖父辈都曾做官,但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家道已经衰落了。他八岁丧父,往日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了,这时的陶渊明面临的家庭环境是“母老家贫”。在其《与子俨等疏》中说“少而家贫,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少年是贫苦的,为了生计“东西游走”。在《饮酒》诗中又说“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这里明确的告诉我们陶渊明出仕的一个原因就是“苦于长饥”而去“学仕”,想要通过仕宦所得来维持家用。陶渊明少年时即“猛志逸四海”(《杂诗十二首之五》),只是由于艰难生活的压力,才使得他把猛志压在心底,而只言出仕时为了生存和“孝”,特别是母亲孟氏去世以后,为10实现“孝”的精神而出仕的想法也随之消失,而为建功立业的想法则由潜层上升到显层。四十岁左右时,陶渊明还想一展宏图,但是由于各种因缘条件阻碍了他在仕途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所以他退而“独善其身”。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隐居以上分别从家庭出身、儒家思想以及家庭状况三个方面浅析了陶渊明出仕身后的动力。我们知道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出仕到四十一岁归隐,期间又多次在仕宦之间徘徊,终其一生,其出仕的日子也不是很多。其一生更多的是归隐,尤其是他四十一岁在辞去彭泽县令以后更是不再复出。在历史上,陶渊明也是一以隐者形象出现的,钟嵘在其《诗品》中说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可以说是归隐成就了陶渊明,使得他在千古之下依然光耀文坛,他的人格也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和推崇,他的隐居诗文更成为了千古以来士大夫们失意时心灵的港湾。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陶渊明克服了以上几个出仕方面的推动力,转而归隐田园,不再复出呢?以下笔者将从思想性格,以及社会现实等方面来分析一下陶渊明的“归隐”。(一)陶渊明思想方面来对其隐居的影响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他所受到的影响不是单一的,儒家、道家、玄学以及佛学都对陶渊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下面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层层剖析这些思想对他归隐的影响。先来看儒家思想方面。陶渊明“少时罕人事,游艺在六经”,“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11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推诚心在获显,不矫然而祈誉”(《感士不遇赋》)。“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省》)。把孔子尊为“先师”,并赋诗言志,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陶渊明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儒家一方面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使得陶渊明心中有着“大济于苍生”的抱负,陶渊明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了他积极进取,渴望有所作为的思想,而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又讲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