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正式交流的历史变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邹儒楠1,2,3,于建荣3(1.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10019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90;3.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上海200031)联系方式: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A204室邮箱:zrn1985@yahoo.com电话:021-54922974,15821764346浅析非正式交流的历史变迁TheHistoricalChangeofInformalAcademicCommunication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网络的兴起,非正式交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分别从定义、交流手段、交流模式等方面对传统的和基于网络的非正式交流做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文章认为,作为科学交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非正式交流的全新交流模式克服了传统交流的弊端,更好地适应了科学大发展的需要,然而,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非正式交流,二者将长期共存,共同为科学发展服务。关键词:非正式交流;网络;变迁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heriseofnetworks,informalcommunicationhaschanged.Thepaperstudiestraditionalandweb-basedinformalcommunicationindefinitions,meansandmodels.Onthisbasis,itanalyses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ofthem.Accordingtothearticle,web-basedinformalcommunicationchangesthemodeloftraditionalone,anditismoresuitforthedevelopmentofscience.Nevertheless,web-basedinformalcommunicationcouldn’tcompletelyreplacethetraditionalone,theywillserviceforthedevelopmentofsciencetogetherwithlong-termcoexistence.Keywords:informalcommunication;web;change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有机的科学交流整体。作为科学交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正式交流被认为是知识扩散的重要途径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1]。历史上,著名的情报学家普赖斯(D.J.Price)和科学学家戴安娜·克兰(DianaCrane)等人都曾给予非正式交流以极高的评价,认为它相比正式交流具有更大的意义[2-3]。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全新的网络非正式交流平台得以形成。基于网络的非正式交流克服了传统非正式交流的弊端,改变了传统非正式交流的固有模式[4],更好地满足了科学发展对科学交流的需要,成为新时代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交流手段[5]。鉴于非正式交流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有必要了解它的历史变迁,研究它在传统环境下和网络环境下的不同交流模式及特点,以利于非正式交流更好地为科学发展服务。1传统非正式交流及其模式分析传统的科学交流系统以是否依靠正式出版文献展开交流作为划分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的标准,因此,传统意义上的非正式交流是指信息生产者与利用者之间不借助于科技文献而直接进行的交流[6],它既可以通过个体间的面谈、书信展开,也可通过无形学院群体的研讨会、学术沙龙活动展开。这里,无形学院是由同一专业领域中具有相似研究兴趣和目标的研究人员自发形成的,进行情报交流的非正式团体。2.1已有的非正式交流模式及其缺陷有许多经典的科学交流模式对非正式交流过程做过描述,如米哈依洛夫科学交流系统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施拉姆互动模式[7]等(如图1—3)。图1米哈依洛夫科学交流系统模式图2申农—韦弗信息交流模式科学情报使用者科学情报使用者个人接触科学技术文献系统科学情报和图书书目工作非正式过程正式过程信源传播者信道受播者信宿噪音讯息信号(符号转换)讯息(还原)讯息图3施拉姆互动信息交流模式以上交流模式均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们虽然都描述了非正式交流的一般过程,但是都还不够完善。如申农—韦弗模式仅体现了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忽略了信息反馈这一非正式交流的重要环节;米哈依洛夫的科学交流系统模式、施拉姆的互动模式则没有体现出交流产生的信息增量,这是非正式交流的出发点和重要落脚点。此外,这些交流模式都只关注了个体间的交流状况,而忽视了对无形学院交流状况的描述。2.2对传统非正式交流模式的修正2.2.1个体间非正式交流模式笔者在全面考察非正式交流过程的基础上,对已有的非正式交流模式进行了修正。在修正后的交流模式(图4)中,M代表信息,箭头表示信息的流向,椭圆则代表科技情报使用者的知识存量。M通过科技情报使用者间的个人接触进行传递,在交流反馈过程中,M被消化吸收成Mˊ,科技情报使用者的知识存量则增加到虚线椭圆表示的范围。应该说,该模式完整地描述了个体间的非正式交流过程。图4个体间非正式交流模式2.2.2无形学院交流模式从上文对传统非正式交流理论的回顾中可以看出,以往研究未涉及无形学院交流模式,笔编码者释码者译码者编码者释码者译码者信息信息科学情报使用者科学情报使用者MMˊ个人接触者在此对它做了总结。如图5所示,椭圆代表无形学院的范围,方框代表无形学院的参与者(包括专家学者和一般研究人员)。专家学者是无形学院的主体,他们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从图中可以看出,研究人员可能因交流产生合作,优势互补,有所产出。一般的研究人员(图中用小方框表示)也有机会参与到无形学院集体中去,但是他们少有机会发表个人意见,图中用虚线框表示他们的知识增量,这是“知识扩散”的体现。由于无形学院有一定的参与门槛,且构成人员相对稳定,加上时空限制使无形学院之外的群体很难了解其交流情况,因此图中用实线椭圆表示无形学院的范围。2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术交流2.1非正式交流在网络环境下的复兴虽然人们普遍认可非正式交流的重要意义,但是,在以印刷型出版物为核心的出版物体系形成之后,图书情报学界对“非正式交流”作用和地位的评价始终不高,认为它[8]“既然在定义上是非正式的,就不可能成为特有的或者严整的。”在这种观念和理论导向的作用下,非正式交流赖以发挥作用的空间一直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文献数量呈指数型增长,跨学科、跨区域的合作也日益增多。传统的建立在纸质出版物基础上的科学信息交流体系不仅不能确保科学信息的自由、充分发布,使大量有价值的科学信息排斥在文献交流系统之外,而且其传递科学信息的时效性和成本也已经满足不了科学发展的最起码要求[9]。为了保证科学信息交流的及时主题专家专家专家专家知识生产知识生产……代表一般研究人员注:图5无形学院交流模式通畅,促进科学的创新和持续发展,人们开始重新重视通过非正式交流的方式进行沟通,希望通过它来弥补正式的单一文献交流系统的不足。可以说,科学的大发展为非正式交流的复兴提供了必要的前提。非正式交流的回归并非是传统非正式交流的简单重复。由于存在影响范围小、成本高、交互性不足等缺陷,面谈等传统交流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科学发展对学术交流的需要,而网络的兴起和普及为科学交流提供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全新虚拟平台,电子邮件、网络会议、博客圈、讨论组等一系列网络交流形式克服了传统非正式交流的缺陷,开始广泛地为非正式学术交流所应用[10]。在网络的带动下,非正式交流全面复兴了。2.2网络非正式交流的概念界定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的复兴是继承,更是发展,这首先体现在非正式交流概念的变化上。在传统环境下,借助“正式出版文献”就能将非正式交流和正式交流区分开来,而随着网络的兴起,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网络出版发展起来,传统“正式出版文献”这一载体概念随之受到极大冲击,原有标准下的非正式交流界限变得日趋模糊[11]。由于将非正式交流与正式交流相区分是研究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作用机制的必要前提[12],因此,必须寻求新的标准对其加以界定。我们知道,网络交流信息主要来自于传统正式交流渠道和网络原创[13]。其中,来自传统正式交流渠道的信息包括电子期刊、电子图书、专利数据库信息等,而网络原创信息则包括各种论坛上发布的信息、电子邮件信息、实时交互信息等。不难看出,来自正式交流渠道的信息都是经过专门情报人员加工整理的传统图书情报的网络版,网络原创中通过正规网站web发布的信息也都经过了专业情报人员的加工整理,只有电子邮件信息、实时交互信息及论坛交流信息等则没有经过专职情报人员的加工,带有明显的个体性。由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交流信息是否经过第三方的加工和审核作为基于网络的科学交流系统的划分标准,即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交流是指没有经过专职信息人员对其内容进行加工整理的交流过程。2.3网络非正式交流的主要形式网络非正式交流也是分别通过个体间交流和无形学院交流展开的,其具体形式包括:2.3.1个体间交流形式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Internet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作为目前使用最频繁的信息交流手段,它被看做是传统书信的替代品。即时交流软件。包括ICQ、QQ、MSN等。要使用这些工具,只需注册一个号码即可。通过即时交流软件能方便地进行即时交谈、即时文件传递,还可以进行语音、视频聊天等,它是传统电话交流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2.3.2电子无形学院交流形式基于网络的无形学院群体被称为电子无形学院(e-invisiblecollege)[15],它是由对同一主题感兴趣的人借助网络自发聚集起来形成的,进行情报交流的非正式团体。其表现形式包括博客圈、讨论组、邮件列表、视频会议等。博客。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使用blog发布学术思想,学术博客日渐兴起。学术博客的最大特征在于“以类聚”,即通常某一领域或专业的学术博客聚合在同一个博客圈,通过链接、订阅、回访、评论相关专业领域的学术博客实现相同或相关学术群体间的学术交流[14]。论坛和讨论组。是指网络上提供给用户用来彼此交换信息或是讨论某一共同话题的系统。只要连接网络,就可以检索到自己感兴趣的讨论组,并方便地参与讨论。邮件列表。电子邮件群和邮件列表(LlSTSERV/MailingList)是Internet上特有的一类信息资源,用户可以利用它在网上对某一感兴趣的热点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要参与邮件列表,用户需履行专门的订阅手续,在得到同意“订阅”的答复后加入,而系统将会根据网民所订阅的主题类发送其相关主题信息到用户指定的电子邮箱中。用户发送给LlSTSERV/MailingList的每一条信息都会被转发到所有该LlSTSERV/MailingList成员指定的电子信箱中。网络会议。有很多软件支持即时语音和多方会谈,如NetMeeting。只需安装视频软件,通过网络连接便可以随时进行跨地域的网络会议。2.4网络非正式交流的模式分析借助全新的交流手段,网络非正式交流的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个体间交流的新形式主要改善了交流的便捷性和时效性,对交流结构的影响不大,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无形学院交流上。笔者将这种变化通过图6加以展示。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对交流主题感兴趣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电子无形学院集体中去,该集体之外的人也能随时通过网络了解其交流状况,因此,图中用虚线表示电子无形学院的范围,用“感兴趣者”概括了电子无形学院的参与群体。从图中可以看出,感兴趣者通过共同感兴趣的某一主题聚集起来,形成电子无形学院①开展交流。随着参与者的不断增加,电子无形学院扩大成②。交流中思想的碰撞可能会引发知识生产。电子无形学院还会进一步扩充到③,交流的主题也会随着交流的深入而有所调整。伴随主题的扩展和调整,原有的交流群体可能会分化,形成新的无形学院④对扩展和调整主题展开交流。图6电子无形学院交流模式3传统的和基于网络非正式交流的比较3.1非正式交流弥补了正式交流的不足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基于网络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