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敏感器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星敏感器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0引言星敏感器是以恒星为参照系,以星空为工作对象的高精度空间姿态测量装置,通过探测天球上不同位置的恒星并进行解算,为卫星、洲际战略导弹、宇航飞船等航空航天飞行器提供准确的空间方位和基准,并且与惯性陀螺一样都具有自主导航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星敏感器的研究发展与应用已历经半个多世纪,随着新材料,新器件的出现和工艺技术的进步,精度提高,功耗减小,成本降低,应用领域日益广泛的新型星敏感器不断推出。因此,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比较国外星敏感器的信息,有利于国内有关姿态测量控制技术的发展。1星敏感器研究现状1.1应用于卫星等空间飞行器的星敏感器星敏感器空间适用性好,且成本较高,因此传统上多用于卫星等空间飞行器的定姿。1.1.1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星敏感器电荷耦合器件(CCD)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耐冲击,可靠性高,像元尺寸及位置固定,对磁场不敏感,适合空间应用需要,自70年代中期美国率先研发出基于CCD的星敏感器后,一直作为主流的图像传感器应用于星敏感器。(1)德国Jena-Optronik的ASTRO系列该公司的第一款星敏感器是ASTRO1,1984年研制,1989年应用于MIR(和平)空间站上。其后的ASTRO5是全自主星敏感器,重量轻、功耗小、价格便宜,但横滚轴精度较差,需要两枚同时工作以提高精度。ASTRO10为分体式结构,电子模块与光敏模块分离,主要应用于近地轨道的各类卫星(SAR-Lupe,TerraSAR,DARPA’sOrbitalExpress,我国的HJ-1与FY-3等)。ASTRO10集高精度低功耗低重量低成本等优点于一身,是全自主式星敏感器。主要特点是:内置星表,无须先验知识定姿,遮光罩的遮光角可以自定。自主温控或者由飞行器控制。电子模块和敏感器头部相互独立,依靠电缆连接,便于在飞行器上的安装与调整。电子接口可选。可靠性高,在轨寿命长,抗辐射性能好。ASTRO15(图1)是Jena-Optronik目前最先进的自主式星敏感器,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耐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被波音公司选定为Boeing702platform卫星的标准配置。同ASTRO10相比,ASTRO15尺寸重量增大,视场基本不变,观星能力增强,单星精度提高,定姿时间缩短。图1ASTRO15星敏感器2(2)法国SODERN的星敏感器SED12是SODERN公司第一款CCD星敏感器,自1989年在苏联GRANAT上使用以来10年无故障,三倍于设计寿命。1997年开始研制的SED16于2001年5月随SPOT5卫星首飞成功,SED16可用于地球观察、科学探测、深空探测、地球同步轨道、ISScargo等多种任务,现在大量被客户采购。SED26(图2)是SED16的ITAR(国际军品贸易条例)的自由版本。同样是多用途、全自主,可提供三轴姿态和载体运动角速度的星敏感器。图2SED26星敏感器(无遮光罩)最新的SED36是专门为Pléiades卫星提供高姿态精度的星敏感器,设计源自SED26,使用同样的子部件,优化了热-机械设计,对光学畸变进行了精确的校正,升级了星表,增加了导航星数目。一体结构改为分体结构,以增强散热。(3)美国LockheedMartin的AST-301[1]AST-301(图3)作为主要的姿态传感器应用在JPL2003年1月发射的空间红外望远镜装置(SIRTF)上。为实现SIRTF的要求,使用两个冗余AST-301自主式星敏感器。可以2Hz的频率输出姿态四元数,X/Y,Z轴精度分别达到0.18/0.18arcsec,5.1arcsec,优于AST-201星敏感器5.5倍。图3AST-301星敏感器AST-301使用ACT星表,71,830颗导航星,星图的质心算法提高到1/50像素的水平,并优化姿态估算。使用自主式延时积分(TDI)完成X轴向的图像移动补偿,防止由于飞行器的运动造成的精度降低。Y轴向使用图像移动调节(IMA)处理图像拖尾,使合成图像信噪比最大,这样可以在0.42°/s的速度下做到精确跟踪。没有任何先验信息的条件下,全天任何地方3s内成功获得姿态的概率为99.98%。(4)其他基于CCD传感器的星敏感器除上面介绍的以外,丹麦技术大学(DTU),意大利伽利略,美国Ball,英国萨里(SSTL),俄国空间研究院等机构在星敏感器研发领域都处于领先的地位,这里不作详细描述,仅将各个型号的CCD星敏感器的主要参数列表如下:3表1基于CCD的星敏感器性能参数列表CompanyStarsensorMass/kgPower/WAccuracy(arcsec)1σP/Y,RUpdaterate/HzFOV/(°)Sensitivity/MvSlewRate/(°)s-1GermanyASTRO51.555,402~1014.9×14.96.00.7(10Hz)Jena-OptronikASTRO103.114.52,15817.6×13.56.00.6~1.0ASTRO156.0241,10413.3×13.36.50.3~2.0FranceSED16/263.38.53,15(3σ,LFE)1~1017×1710SODERNSED363.78.41,6(3σ,LFE)810DenmarkDTUASC[2]1.281,8122×161.2USABallCT-6017.88~123108×81.0~6.00.3~1.5HAST[3]0.2(1(°)/s)28.8×8.85.50~4USAHDOSHD1003[4]3.9102,40108×86.5LockheedMartinAST-3017.1180.18,5.1(pair)25×50.42ItalyGalileoA-STR3.013.59,95(3σ,0.5(°)/s)1016.4×16.41.5~5.50.5~2.0U.K.SSTLAltair-HB1.82.815,50115.7×10.56.00.5DenmarkTermaHE-5AS3.071,5422×226.20.5~2.0RussiaSRIofRASBOKZ-MF1.885,1212.01.1.2基于CMOSAPS的星敏感器有源型CMOS图像传感器,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JPL研发的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与CCD星敏感器相比,APS星敏感器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为:较宽的视场(20°×20°)。大的视场有更多的较亮的导航星,星敏感器星等阈值可以降低、光学部分的重量减轻、导航星表的容量减少。采用CMOS图像传感器。CMOS图像传感器把光敏阵列、驱动和控制电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存储器、A/D转换器、全数字接口电路等完全集成在一起,实现单芯片数字成像系统,并且是单电压电源供电,它具有极低的功耗、数据可重复性读出方式,减少了系统噪声[5]。APS图像传感器具随机窗口读取能力,这种能力简化了接口,使系统小型化。单片ASIC(特殊用途集成电路)集成了星敏感器所有功能,芯片集成了I2C总线接口、快速的像心提取逻辑、微处理器(8051)、存储器等等,使星敏感器的体积减小、功耗降低。APS星敏感器硬件系统得以简化,避免了电荷转移效率的限制,具有更好的抗辐射能力。由于像元结构集成了多个功能晶体管的原因,CMOS图像传感器暗电流,固定模式噪声和响应不均匀性较高,并且较低的填充率直接影响亚像元插分精度。以图4所示AeroAstroMiniatureStarTracker(MST)为例,使用Fillfactory的STAR1000CMOS图像传感器,尺寸很小,重300g,功耗2W,成本很低,但精度稍差,为70arcsec(3σ)。为研制更小型、更低功耗的星敏感器,国际上的主要星敏感器供应商都在积极研究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星敏感器及其相关技术,并已取得实用化成果。表2为各种APS星敏感器的性能比较。4表2几种APS星敏感器的性能CompanyStarsensorMass/kgPower/WAccuracy(arcsec)1σP/Y,RUpdaterate/HzFOV/(°)Sensitivity/MvSlewRate/(°)s-1Jena-OptronikASTROAPS1.862,151020(cone)5.80.3~5SODERNHYDRO2.2121.4,9.8(1.0(°)/s)1~3010JPLMAST[6]0.0420.0697.5,5020×205.4GalileoAvionicaAA-STR1.4254~712,100(2σ)1020(cone)5.44ESAASC0SS0.312.430,1020×205.0AeroAstroMST0.3270(3σ)130(cone)4101.2应用于科学实验气球的星敏感器作为星敏感器的一种,星相机常用于科学试验气球的精确定位。通常,实验气球工作的40km海拔处仍有较为明亮的天空背景。因此,气球用星相机要成为自主式姿态敏感器,就要解决白天观星的问题[7]。Balloon-borneLarge-ApertureSubmillimeterTelescope(BLAST)的空中精确定位就使用了一对冗余的星相机ISC和OSC。其白天观星是通过选用大口径长焦距的镜头以及适当波长的红光滤光片,配合4英尺长的遮光罩解决的,冗余星相机保证了太阳在任何方向都可观星。2005年,BLAST在瑞典基律纳成功飞行4天,证实了在典型的白天条件下,ISC可提供绝对精度5″,输出频率1Hz的实时定位。HighEnergyReplicatedOptics(HERO)[8]实验也使用了星相机进行定位。“HERO”的星相机如图5所示。200123May16:30UT进行升空实验,观测巨蟹座区域,理论计算的星等灵敏度为9.7Mv,实际识别11星,巨蟹座所有亮于8等的和一半8~8.5等的星在白天被识别。1.3应用于射电望远镜的星敏感器ST星跟踪器安装在INAF-IRA(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学院的射电天文学院)位于意大利Bologna的32m射电望远镜上。用于射电望远镜高频率观测的高精度定位。其光学系统使用Maksutov-Cassegrain折反望远镜,18cm的孔径,f/10,因为在地面使用,所以ST的焦距与孔径设计的很大。有利于白日观星和暗星探测,并提高了分辨率。因为可观星数足够多,射电望远镜转向速度很低,所以视场仅为19.5′×19.5′。5图5“HERO”的星相机对于暗星的观测,ST可以靠增加积分时间实现,如Mv12,10s的曝光时间,则S/N20。ST在白天观星,通过附加两片截止在红外的高通滤光片实现。图6给出使用IRPRO809滤光片在白天对金星的观测结果(July,25,15:00UTVenusMv=-3.6)。图6使用IRPRO809对金星的观测1.4应用于导弹等军事领域的星敏感器SED20星跟踪器是SODERN公司专门为法国M51弹道导弹(计划于2010年取代M4)设计的,SED20的研发在2005年底已经完成。图7SED20星跟踪器2006年3月,美国Microcosm公司宣布可在海平面白天观测7.1等恒星的DayStar系统研制成功。实验表明午后太阳位于天顶时,DayStar系统仍能探测到7.1等星。Microcosm公司称即使在天空有薄云的情况下DayStar系统仍能可靠工作,比DayStar系统体积更小、性能类似的星敏感器系统将在飞机导航系统上得到应用,与惯导系统进行组合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参数。6图8DayStar星敏感器系统结构2星敏感器工作原理2.1星敏感器基本模型(1)测量模型星敏感器属于天体敏感器的一种,它可通过光电和射电方式被动的去探测自然天体的方位信息。星敏感器的测量模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星光焦平面坐标测量模型、方向矢量测量模型、星光角度坐标测量模型和惯性姿态测量模型。下面介绍一种最常用的星光方向矢量测量模型,它是由Shueter提出来的QUEST测量模型[9,10]:_mPPSCVS其中,mP,表示单位矢量测量值;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