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新苗“走近孔子”故事演讲比赛校长致辞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春风化雨育新苗“走近孔子”故事演讲比赛孔子是我国的千古圣人,其思想博大精深。品读孔子,能让圣贤的智慧指导我们的人生;走近孔子,就是走近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走近孔子,就是走近达德光彩的人生……他所倡导践行的“仁义礼智信”,积淀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被举世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德准则,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的言行,一切都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也就都归于仁德了。修养仁德要靠自己,难道能靠别人吗?”“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一个人要达到“仁”的境界,主观上要“克己”,在个人修养方面加强自我约束,战胜自己的不正当的欲望;客观上要“复礼”,在为人处世方面继承传统文化,使自己的言行回到礼的规范上来。“克己复礼’’是提高道德修养与自觉行仁施爱的第一要求。有一天,弟子颜回独自一个人去向孔子求教。一进门,看见孔子正在闭目静坐,颜回便走到孔子面前轻声说:“先生,您是在做仁的修养功夫吧?我来,就是要向您请教这个问题的。先生对弟子传授最多的是仁,但是,先生讲的大都是仁的具体表现,我想请先生给仁下个定义,指出它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孔子说:“什么是仁?‘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说,克服自己虚妄的念头、过分的情欲、邪恶的思想、偏差的观念,而回复到那个庄严、诚敬的礼的境界,才叫做仁。‘克己复礼’是艰苦的修养功夫,又是美好的人生境界。‘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假如有一天大家都真正做到了克己复礼,天下就会都归到仁的境界,那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宇宙和谐一致的境界,个人身心与宇宙万象合成一体,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境界,就在各人自己的身心里,绝不是别人给的,也不是先生传授的。仁的境界不是理论,而是最高的修养,这一点,你要牢牢地把它记住。”颜回又问道:“弟子的修养功夫很浅,距离先生所讲的仁的最高境界还差得很远,先生能否指导弟子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孔子告诉他说:“凡是不符合礼的就不看,凡是不符合礼的就不听,凡是不符合礼的就不说,凡是不符合礼的就不做。在眼、耳、舌、身四方面管住自己,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就形成自己的德性了。”颜回听后高兴地说:“我虽然不够敏捷,但一定要按照您的话去做。”孔子把“仁”确立为做人的最高道德标准,其“仁”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做人要有“仁德”;二是待人要讲“仁爱”;三是从政要施“仁政”;四是在是非面前要当仁不让;五是生死关头要杀身成仁。孔子的“克己复礼”与“修身养性”有着许多相通之处。人生在世,“修身”与“养性”这两门功课做得如何,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得与失、成与败。“修身”,主要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不断消除各种非道德的欲望,克服改正错误的意识和行为;“养性”,主要是涵养熏陶内在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人的德性、善性与仁性,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操。“修”与“养”既是对自己过去道德实践成果的一种扬弃,又是对自己今后道德目标的一种追求。“修身”与“养性”之间,存在着否定与肯定、改正与完善的辩证关系,两者的对立统一,成为一个人道德品质优化提高的最佳途径。《菜根谭》中说得好: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就是他一生事业的基础,这就如同兴建高楼大厦一样,假如不事先把地基打得很稳固,就绝对不能建筑既坚固又耐久的房屋。因此,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求其更好,求其更美,应努力做到“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最后,预祝演讲比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