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网融合的现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三网融合的现状王汗青刘志芳赵燕芳(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100024)摘要:从三网融合概念提出来到现在有8年的时间了,由于行业的垄断,三网融合至今尚未完成。本文简单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并存的三种网络即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一些基本特点,分析了三种网络在融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三网融合的一些技术基础以及促进三网融合的一些有利因素。现在兴起的IPTV对三网融合是有力地推动,同时也指出三网融合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词:三网融合;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ADSL;IPTV;闪联1引言所谓三网,是指我国现存的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简称计算机网)的网络资源。融合是指三种网络以及其所承载的业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统一。自1998年国内外网络厂商基于当时的网络发展形势提出了三网合一的概念,在这8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于三网融合最为热衷的是数据网络厂商,他们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方案。三网融合目的是通过优化现有网络配置、综合利用整合现有网络资源、采用全数字化连接、宽带数据交换与传输、高度集成业务、简化终端接口、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等方式改造多媒体信息网络,向用户提供视频、数据、语音等多媒体信息服务。理想网络体系融合后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物理层连接是透明的,即信号通过一个网络可以直接或间接经过组织、变换传送到另一个网络,同时不改变信息的内容,即网络之间要透明。(2)终端用户只需单一的物理网络接入,就可以与其他网络上的用户通信,避免了多种网络接入的复杂性。(3)在应用层上,网络传输的业务之间是相互渗透和交叉的,但同时相互独立,互不干扰。(4)网络之间的协议相互兼容。由于各个网络都有自己的协议,因此信息从一个网络传送到另一个网络时应满足网络的协议要求。2三网各自的特点2.1电信网目前我国的电信网用户已超过2亿,约占全世界的1/4,成为世界第二大电信网。电信网具有覆盖面广、管理严密等特点,而且电信运营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长期大型网络设计运营经验。电信网能传送多种业务,但仍然主要以传送电话业务为主,例如固定电话、小灵通、移动电话业务。其网络特点是能在任意两个用户之间实现点对点、双向、实时的连接;通常使用电路交换系统和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通信期间每个用户都独占一条通信信道;用户之间可以实时地交换话音、传真或数据等各种信息。其优点是能够保证服务质量;提供64Kbit/s的恒定带宽;通信的实时性很好。但是呼叫成本基于距离和时间,通信资源的利用率很低。随着数据业务的增长,从传统的56Kbit/s窄带拨号到xdsl方式,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提供一种准宽带接入方式,它无需很大程度改造现有的电信网络连接,只需在用户端接入ADSL-Modem,便可提供准宽带数据服务和传统语音服务,两种业务互不影响。非对称是指用户线的上行速率与下行速率不同,它可以提供上行1Mb/s,下行8Mb/s的速率,3-6km的有效传输距离,比较符合现阶段一般用户的互联网接入要求。对于没有综合布线的小区来讲,ADSL是一种经济便捷的接入途径。2.2有线电视网我国的有线电视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用户约8000万,拥有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网。在我国,有线电视网普及率高、接入带宽最宽、同时掌握着众多的的视频资源。但是网络大部分是以单向、树型网络方式连接到终端用户,用户只能在当时被动地选择是否接收此种信息。如果将有线电视网从目前的广播式网络全面改造为双向交互式网络,便可将电视与电信业务集成一体,使有线电视网成为一种新的计算机接入网。有线电视网正摆脱单一的广播业务传输网络而向综合信息网发展。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有线电视网的策略是首先用电缆调制解调器抢占IP数据业务,再逐渐争夺语音业务和点播业务。2.3计算机互联网2005年,我国网民人数突破1亿人。互联网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用户对通信信道带宽能力的需求日益增长,需要建立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和高速宽带信息网络。互联网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分组交换方式和面向无连接的通信协议,适用于传送数据业务,但带宽不定。在互联网中,用户之间的连接可以是一点对一点的,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的;用户之间的通信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实时的,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方式;通信方式可以是双向交互式的,也可以是单向的。互联网络的结构比较简单,以前主要依靠电信网或有线电视网传输数据,现在有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开始或已经兴建了独立的以IP为主要业务对象的新型骨干传送网。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在于TCP/IP协议是目前惟一可被三大网共同接受的通信协议,IP技术更新快、成本低。但是互联网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大型网络与电话业务方面的技术和运营经验;由于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缺乏对全网有效的控制能力,很难实现统一网管;还无法保证提供高质量的实时业务。3三网融合的有利因素及存在的问题3.1三网融合的技术优势一.数字技术数字传输取代传统的模拟传输已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数字技术的主要优势有:信号质量好,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效率高,多功能复用;双向交互性,便于网络化等,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将不同的信号统一为二进制比特流,在信息的前期处理、传输、交换、接收等过程中已经实现了融合,使得语音、数据和图像信号都可以通过二进制比特流在网络间进行传输和交流,而无任何区别。二.光通信技术从技术的角度看,光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经过几年的发展就出现了10G、40GDWDM,现在又在向全光网前进。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在单一光纤上传输320Gbit/s的系统已得到商用。巨大可持续发展容量的光纤传输网是三网融合传输各类业务的理想平台。光通信的快速发展使得传输成本大幅下降。因而从传输平台来说具备了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三.TCP/IP协议TCP/IP协议的普遍使用,使得各种业务都可以以IP为基础实现互通。TCP/IP协议不仅成为占主导地位的通信协议,而且还为三大网络找到了统一的通信协议,从而在技术上为三网融合奠定了最坚实的联网基础。从接入网,到骨干网,整个网络将实现协议的统一,各种终端最终都能实现透明的连接。3.2有利因素分析一.用户的需求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服务的需求已不再是简单的话音或单向被动的视频服务,而是交互式、更丰富、更快速的宽带多媒体业务。目前我国宽带网络建设很快,竞争也非常激烈。互联网上出现了可视电话、网络电视;电信网开通了视频点播;有线电视网开通了IP电话,多媒体信息服务等。二.市场竞争的要求电信业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是有线和无线通信的结合,传统电信和计算机网络的结合,电信产业和媒体、金融产业的结合。在这样一个技术背景下,电信产业面临从垄断行业转变为竞争行业。信息产业也正面临着从常规光纤向新一代光纤的转换以及电视机和计算机相互融合。市场竞争的发展促进了电话、电视、计算机三种技术及其产业的相互融合,给三网运营商以及交换连接产品、终端产品生产商以极大的发展空间。三.政策以及行业标准首先,WTO协议规定,基础电信业务明年将正式开放,电信业向外资开放的同时也必然要对内资开放,从这点来说“三网融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其次、随着广电系统台网分离、制播分离的完成,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的区别已经很小,都是传输内容服务的平台。即有线电视网上可以传输电信业务,而电信网上也可以传输经过监管部门审核的广电业务。再次,IPTV最能体现三网的优势互补。广电系统的先天优势在于他们在节目内容的制作、播出以及节目的信号传输上占有绝对的主动权。相比较而言,电信网的优势则在于覆盖面广、组织严密、经验丰富,有长期积累的大型网络设计运营和管理经验,电信网与大众用户、商业用户保持着长久的合作、服务关系。而在我国出现独立运营IPTV业务的新运营商估计也不太可能。因此,电信运营商介入并参与IPTV业务的具体运营是一条十分可行的途径。最后,闪联标准为实现三网融合解决了终端难题。标准影响着整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信息产业部对闪联标准的支持从来都不遗余力。“闪联”平板电视、“闪联”光显背投电视、“闪联”电脑、“闪联”笔记本电脑等,一系列“闪联”终端产品的相继问世,标志了三网融合在终端上将不存在任何难题。3.3三网融合存在的问题一.三网业务定位不同有线电视网主要提供广播式的视像业务,要发展交互式业务,就要进行大规模的双向化改造,工程巨大。电信网络则面临最后100米的宽带化问题;而计算机网也不能保证语音和视频信号的服务质量和实时性要求。二.三网标准不统一三种网络结构都不尽相同,存在不兼容的问题,要完成三网融合必须找到共同认可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IP交换是可以被三网接纳的通信协议,而找到三网融合最大的困难是接入网,要找到既物美价廉又便于建设的接入网还需要一段时间。三.IP协议问题虽然IP技术的优点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基于IP技术的三网融合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主要集中在传输网络层和中间网络层。首先需要建立一系列传输协议和标准,赋予多种介质支持IP数据的能力。IP数据在ATM、SDH以及DWDM技术上的传输以及IP与MPEG、ITU-TG.729A等标准之间的兼容等问题经过若干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其次,IP的服务质量控制的难度也随着业务种类的增加和业务统计特性的差异而增大,尤其是实时交互业务的服务质量。如何降低时延和抖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最后,网络管理与控制、对IP协议在安全性方面的改进等也是三网融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四.不同行业和网络的利益冲突由于三大网分别由不同的行业部门经营管理,网络互联互通目前存在技术、网关、资费结算等许多问题。三网融合将带来各种业务和应用的重新整合,也必须会带来工作方式、业务流程的转变和各方利益的调整。三网融合最终必须解决好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4结束语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三网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前景无限,由于三网业务的定位不同,不同行业、不同网络之间的利益主体不同,三大网络标准尚未统一,以及当前网络信息资源开放不够等,同时三网融合涉及到诸多方面的融合,这就使得“三网融合”仍面临不少的困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真正实现三网融合还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随着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新技术的出现,以及用户的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业务形式也将会多种多样,各网络运营商限于各自侧重不同的原因,相互之间也会不同程度的进行合作,以达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从而逐步推进三网融合。目前我国第一部《电信法》正在国务院法制办进行最后一轮意见征求,在宏观政策明朗下,三网融合极有可能写进《电信法》,有了法令的保证,三网融合的进程将会加快。参考文献[1]杨武军,屈军锁,郑震铎.三网合一技术的发展趋势.现代电信科技.2001年5月第5期[2]贾靖峰,“三网合一”技术可行性及其社会整合.国际新闻界.2002年2月.[3]李盛瑜,徐速.关于三网合一技术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第21卷第4期[4]陈波,冼进,三网合一主要技术问题既解决方案.微计算机应用.2004年第04期[5]中国经济时报[6]北京日报[7]新华网[8]通信信息报[9]人民邮电报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