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题目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学院动物科学学院专业水产养殖年级2012级学号21217059姓名彭超任课老师潘于旭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10月31日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彭超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310000摘要:当今中国的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主导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较强的普世性、后发性、开放融合性、和谐共赢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具有诸多的表现形式,我们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一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软实力体系。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对国家综合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社会,文化慢慢成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及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整个综合国力相互竞争的一项重要的指标,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越来越变成人们的热切愿望,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的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鼓励整个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综合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1]可见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软实力还是整个国家快速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要了解文化软实力,我们先要了解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内涵与分类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达500多种的定义。各学科对于文化都有不同的定义,现在只列举三个影响较为广泛的定义。第一个给“文化”下明确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社会学家在“文化”的定义方面与人类学家比较相近,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分析文化定义时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语言学家所给出的定义是:“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一切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代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会群体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2]H.H.Stern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等[3]。Hammerly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本族一般受教育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等,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是传统的文化概念。文化哲学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等。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心态、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思想、文化信念等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还有的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等;大众文化,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深层文化,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如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2“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软实力”(softpower,也译为软国力、软权力)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国防部前助理部长约瑟夫·奈提出的一个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即通过精神和道德诉求,影响、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奈指出,软实力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同时,国际法则和制度、信息、跨国公司等,都构成其力量来源[4]。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应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国形象四大要素。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中国硬实力基础上构成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体系。2.1中国传统文化一种文化(文明),如果不能为当代人所接受,不能丰富和武装当代人的思想,真正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财富,那么它只能沦为失落的文明。因此,只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对传统文化有所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基于农业社会的悠久历史之中,在近代被破门而入的资本主义工业文化所击败,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丧失了现实意义[5]。数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以多样的形式和博大精深的内容体系,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意志与主体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体系以“人”为核心,以“天道”与“人事”为两端,讲求人法天而修己,最终实现“天人合一”。当前我们倡导“以人为本”,不自觉地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上来。“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基于它对人的规定性,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传统,而非以自然或社会为主体的传统。它尤其注重协调人的内心平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顺平,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充分表明了这种文化从人到物、从内心到外界的取向。它用对人的规定性来确立对自然和社会的规定性。”[6]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21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失衡、道德危机、生态破坏等。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对未来中国乃至世界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中国传统文化要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必须适应新世纪人类的需求,实现现代化,在世界广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传播出去才能形成文化软实力。中国要对自身文化准确定位,要明确需要向外传播和输出的东西。还要形成有体系的、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中国文化体系和传播模式,并对外进行传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力量。2.2中国模式大国的兴替与国家制度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国际关系史上制度创新的领跑者,无论是早期海权时代的西班牙、荷兰,还是19—20世纪的英国、法国,乃至当今的美国,往往会处于国际关系的领导地位并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模范。中国锐意改革30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和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区。改革开放开创的“中国模式”成为“欧美模式”之外值得认真总结的发展之路,其突出特点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渐进式改革、进行创新发展、谋求和平发展。经济学家乔舒亚·库珀·雷默把“中国模式”概括为:第一是创新,认为中国的发展顺序、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发展中的矛盾与摩擦要通过创新来减少;第二是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持续与公平发展的环境,使用多种工具调控变革中的关系,追求经济协调发展;第三是自由发展,在融入世界进程中保持自身特色和主动性,追求和平崛起。[7]中国模式把消除贫困、实现现代化放在优先地位,从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中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设置,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一种新思维、新思路、新模式,是西方文化理论无法理解的发展模式。然而,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完美的。“中国模式”是一个动态的形成、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仍需不断总结、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模式的优秀成果和经验。在对中国实际情况的正确判断和总结外国经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用创新的精神健全和完善中国模式,形成新的导向性的中国模式。有观点认为“中国发展的模式很不好”,但是它却同时完成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起飞和经济体制的转型“,对解决中国自己面临的调整、对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对全球问题的有效治理、政治和经济秩序未来演变产生深远的影响”[8],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根本态度,贯穿于人们的全部实践活动中,起着引导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它不仅是个体安身立命和自我认同的根本内容,也是国家与社会协调不同群体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认同的根本内容。当前,中国的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当下,中国社会主要存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以及西方外来文化价值观,存在着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中倡导的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价值观,是适合中国国情、中华文化和人民价值需求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时代现实性、文化先进性和利益广泛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现存价值体系的主导。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在全体党员以及先进分子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需要在各族人民群众以及社会生活中进一步普及和广泛作用[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支撑,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社会和谐的根本,是维护中国政治文化安全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保证。2.4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国家形象被认为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与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10]。国家形象能否成为大国形象,一般由国际社会内全体或大多数国家的三种意象构成:一是关于该国有无强国地位的意象;二是关于该国的行为尤其是它如何使用强国权利和是否滥用这种权利的意象;三是该国是否履行和在足够的程度上履行了它对国际安全、经济稳定和其他公益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象[11]。这意味着大国形象不仅是军事、政治和经济实力地位,而更应当是在这些实力基础上对于国际社会的责任、义务和贡献的综合印象。中国要依据国际社会的客观条件、自身的现实条件和需求树立并维护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各国人民渴望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但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盛行,局部战争不断。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这必然要求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想有所作为、发挥更大的作用,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是必然选择。中国的形象,是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大国是国际社会的轴心力量,支撑着国际社会的战略格局。它应当是履行国际义务的表率和承担国际责任的楷模。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要适时、及时向国际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援助。这是大国的责任,也是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的必要。尤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特别帮助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总之,中国文化软实力应该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传播、中国模式的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方向和认同、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树立和维护,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中国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