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人教、苏教两种版本新教材《有机化学基础》的比较与实践摘要:通过对高中化学新教材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教材的两种版本(人教版、苏教版)的结构、内容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了新教材教学的特点,并就如何在教学中两种教材结合运用,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和做法。关键词:新教材;两种版本;比较;实践化学新教材在我省已普遍使用三年了,它们是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导向编写的两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科书,其一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心琦主编,以下简称人教版)我省大多数地区使用;其二是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以下简称苏教版)湛江地区使用。三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们对这两套教材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加深了,但也许可以说只是对自己教的那套教材熟悉了,研究、比较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教材的不同版本,有利于广大教师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了解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学方法的优化,对正确把握新教材的教学尺度,选择教材的版本、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两种版本教材的比较与用苏教版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导教学,谈几点浅见。一、两种版本教材在设置形式上的比较1.两种版本教材在知识体系(目录)设置的比较从两种教材目录可以看出,虽然两种教材在内容编排顺序上,与新课标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两种教材都能严格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高中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内容,在内容设置和编排结构上又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其中人教版是以“章节”的形式呈现,而苏教版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的。人教版苏教版第1章“认识有机化合物”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章“烃和卤代烃”专题2“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第3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专题3“常见的烃”第4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专题4“烃的衍生物”第5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专题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表1:两种教材目录比较表22.两种版本教材在栏目设置的比较化学新课程内容,涵盖了三条主线: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方式;反映化学与社会、环境、个人生活实际以及其他科学和技术的广泛联系。具有STS教育价值的内容主题。化学新教材设置了“你知道吗”、“学与问”“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等多种个性鲜明的学习活动性和资料性栏目。把三条主线巧妙地联系起来。这些栏目既有知识类介绍,归纳类总结,又有活动类探究,还有学习方式的引导。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栏目人教版(共10个栏目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资料卡片科学史话科学视野信息搜索归纳与整理习题241376281151522苏教版(共14个栏目)你知道吗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信息提示拓展视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资料卡化学史话练习与实践整理与归纳回顾与总结本专题作业51312151325562411455表2:两种教材栏目设置在教材中出现的频次比较表结合本人的理解,下面我选取了两种版本教材有共性的部分栏目谈谈自己的观点:(1)、人教版“资料卡片”与苏教版“拓展视野”。它们分别是两种版本教材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栏目,它们的功能均是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生动的素材,包括现代前沿知识,过去划时代化学史话,以及与社会、生活联系的知识。同学们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之余,开拓了视野,进一步领略了化学的奇妙和魅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热情,构建了为科学发展、为化学研究而献身的优良品质。这些栏目的使用方法是把它们当作课堂、课外阅读材料来看待。特别是一些化学尖子生教师要引导他们认真阅读这些素材,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激励他们学习、3研究化学的信心,为社会、为化学发展作出贡献。(2)、人教版“科学探究”与苏教版“活动与探究”。栏目的功能均是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是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体系中过程与方法的最佳学习方式.是引领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形成了方法与思路,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栏目的使用方法,首先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多地想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在运用该栏目内容时应该做到活动目的明确,即完成何种知识目标的掌握,完成何种品质的提升,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还要全面研究活动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确定活动探究的开放程度,若探究活动难度大,且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时,开放程度相对较小。反之,开放程度则大。除此之外,还应提示学生不要阅读课本活动的正文内容,以免干扰或定势学生的思路。(3)、人教版“思考与交流”与苏教版“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功能均是通过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交流、讨论,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无论在信息量,还是在思维方法上,彼此之间都会互相弥补,获得更多的信息,并使得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准确。此栏目是为学生各抒已见搭建平台,为充分表现大家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了机会。这个栏目体现了“三维”目标之一,是个过程性、形成性的栏目。栏目使用的方法,首先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其次在小组内陈述自己的观点,找出讨论的核心问题所在,明确交流与讨论的主题;最后班级交流时,各小组长阐述本组观点。教师应起导演作用,并注意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切勿将讨论搞成“争吵”。总之,这些栏目,内容丰富,短小精悍,形式活泼,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只有理解了教材的改革理念,深挖“资料”的教学功能,才能灵活地实现创造性的教学。二、两种版本教材在内容上的比较1.共性:对比两种版本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浅、宽、新”。4浅:所谓“浅”是指在基本保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结构整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地降低具体知识点的教学标高。当然这里的“浅”是相对的,新教材充分注意到了每一部分知识结构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并非乱删滥降。比如:人教版和苏教版均要求在36课时内完成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注意“基础”两字,所以在教学上我们应该重视典型代表物,紧紧抓住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展开教学,把握好“基础”知识,对教材的内容有加强、有取舍,才能好完成教学任务。宽:所谓“宽”就是指在适当降低或不降低知识点能级要求的前提下,拓宽和增大了具体知识点的辐射面,使该知识点更丰满、更完整一些。如:人教版的第一章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在旧人教和过渡教材中都是没有的,苏教版更将分类专门作为一个专题来学习,这样更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再如:人教版的第一章第一节和苏教版专题新加入了“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图谱的辨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教师在掌握好度的前提下介绍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宽”还体现在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上。比如数学中立体几何概念、分类讨论的思想、等在有教学中都有具体的应用。这也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工具性。至于与生物的联系则更为广泛和深刻。如:人教版第4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和苏教版专题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氨基酸、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核酸等,都体现了生化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共同属性。化学与英语学科的联系,两个版本中的重要术语加注了英文。如人教版教材中的官能团functionalgroup、分离separation;苏教版教材中的同分异构现象isomerism、手性碳原子chiralcarbonatom、同位素示踪法isotopictracermethod等,这些英文名词的引人,为学生将来学习专业英语和阅读相关的外文资料奠定了基础。新:所谓“新”是指相对于旧教材,两种版本的新教材及时地合理地将与化学有关的现代科技成果以及当代社会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渗透与编排在教材的相关章节中。体现STS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使中学化学教育紧跟时代的发展,贴紧时代的脉搏,使新教材显得有灵有肉。使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没有生活就没有化学,而化学的发展又促使生活水平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的深刻的含义。特别是新材料、新科技、5新能源、新的环保意识、新的选学内容、新的阅读材料、研究性学习课题等等,更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的“新”,体现了教材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努力拉近了化学和生活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比如:人教版第5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充分利用章图、插图、实物、色彩等表述形式来形象地描述使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较好地改变了旧教材从概念到概念,从生硬说理到枯燥乏味的表达方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教材的亲近感和学习化学的兴趣。2.个性:对比两种版本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新教材的知识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1)、除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同分异构现象、芳香烃和氨基酸这几部分外,在其余部分,两个版本所含的知识点是不尽相同的。其具体表现如下:人教版教材在脂肪烃这节所包含的知识点很多,苏教版的较少(见下表3);人教版在醇、酚、糖类这节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苏教版的多,例如在“醇”这部分中,两个版本都介绍了醇的化学性质、醇的定义、甲醇、乙二醇及丙三醇的性质与用途,但是人教版介绍了醇的命名、醇的分类、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与烷烃的沸点比较和氢键;人教版介绍了酯、键参数、有机合成及其应用;苏教版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发展。版本烷烃烯烃炔烃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顺反异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实验室制备化学性质结构特点人教版√√√√√√√√√√江苏版╳√√√╳√╳╳√╳表3:两种教材脂肪烃比知识点较表(2)、安排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人教版教材侧重于知识的介绍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从“学与问”这个栏目能够很容易地看出这点。苏教版教材侧重与生活生产联系,苏教版教材在对常见的烃、烃的衍生物、生命活动中的有机物等各类有机物进行介绍时,并未将重点全部放在有机物的性质上,而是十分重视各类有机物在生活、工业、农业生产中应用,以及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例如石油制品的应用、绿色化学工艺、脂肪烃的来源等。苏教版还介绍了很多有关合成高分子6化合物,但更侧重于知识的介绍,并不是很深入的讨论。三、人教版和苏教版共同的合理运用,优化教学思路本人任教学校采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在教学中穿插使用了苏教版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限于篇幅,现举两个例子,谈谈高二有机教学实践。1.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精心备好第一章“结构”决定“性质”是有机化学的精髓,翻开人教版教材,我不禁有些纳闷了,第一章书中“分类”只有两页书,教师用书安排一个课时,“结构”有七页书,安排亦为一个课时,个人认为共两个课时难以使“结构”决定“性质”这一观念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借鉴了苏教版的一些做法与思路。在讲分类时按照苏教版编排,先列举大家在必修2中已经熟悉的16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让同学们交流、研讨,尝试分类(感受科学家当年尝试分类、寻找规律的经历)→总结归纳各种分类法的分类依据和具体类别(重点讲述官能团分类法中每类官能团的结构特点)→最后迁移应用,由学生解读未知有机结构中的各种官能团。在讲述“结构”时,在保持人教版知识点前提下引入了江苏版该节的整体思路,分三个层次,层层递进: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物结构的各种表示方法→同分异构体。还加入了学生探究活动,学生分小组依据碳价四面体理论,运用球棍模型制作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由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小组间的互相质疑、补充、完善,最终研究出大家认同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方法。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终于算开了个好头。2.开设“有机实验”公选课,重视有机实验在36课时内完成有机化学教学,包括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时间比较紧,还好今年本校为每个老师都有开设公选课的权利,本人开设了“有机化学实验”公选课,在统计了人教版和苏教版实验(见下表表4)在让学生亲自完成人教版的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