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基础知识第一节、定义第二节、起源与发展•第三节、普洱茶分类•第四节、品质特征•第五节、普洱茶冲泡•第六节、普洱茶存放•第一节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1.产自云南2.大叶种3.晒青工艺加工•4.后发酵第二节普洱茶的起源与发展•普洱茶兴于东汉、商于唐朝、始盛于宋朝、定型于明朝、繁荣于清朝。是云南特有的具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名茶,被喻为“有生命的古董、可以喝的文物”。•分传统普洱茶和现代普洱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生茶和熟茶。现代普洱茶是在传统普洱茶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而说到传统普洱茶,就不得不提茶马古道。•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利,尤其是云地区,茶商需要在路上行走很长时间,甚至几个月。在这个过程中,茶商发现普洱茶的口感味道都变好,才知道普洱茶会慢慢陈化,品质提升。于是便有人工加快陈化过程,从而产生了现代普洱茶——熟茶。第三节、普洱茶的分类•一、按形状分类:•1.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提,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2.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3.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4.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5.香菇紧茶: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约在250克之间。•6.柱茶:压制成长柱状的普洱茶,再用竹片或荀壳包扎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7.七子饼:圆形的茶饼通常七饼包装成一提,所以称为七子饼,重量小至25克,大至3公斤。•8.小金沱:圆形的沱茶,时尚携带、网络最为流传,重量2克。世界最小普洱茶。•9.老茶头:老茶头,也叫自然沱,是晒青毛茶中比较肥嫩的芽叶,由于嫩度高,果胶含量高,在熟茶的渥堆发酵过程中,自然卷曲或纠结成块,形成了茶头。陈年茶头紧结,发酵充分,非常耐泡,为熟茶中精华,口感汤色极佳!•二、按发酵工艺分•⒈生茶(传统普洱茶)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色味汤色较浅或黄绿,生茶适合饮用长久储藏年复一年看着生普洱叶子颜色的渐渐变深。香味越来越醇厚。•⒉熟茶(现代普洱茶)是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熟普具有温和的茶性,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更适合日常饮用质量上乘的熟普,熟普也是值得珍藏的,同样熟普的香味也仍会随着陈化的时间而变得越来越柔顺,浓郁。以1973年为分界点,1973年之前没有熟茶。渥堆工艺的由来•上世纪70年代,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率先试制,后昆明茶厂吴启英厂长率技术人员学习后,大规模在云南公司推广,云南公司属下昆明茶厂、勐海茶厂相继试制成功,有了现代所称的熟茶。•回去后,吴启英学了,失败了,云南那边不够湿,他不等了,不是加湿度吗,有这么简单吗?当然不会,这个实验的过程长达一年半,反复实验了加水的比例,发酵的温度,昆明茶厂试制作成功,然后勐海茶厂参照本地气温湿度条件微调,才成功。•三、按原料分•⒈人工种植型原料(台地茶)•人工种植型,茶农称“台地茶”是从人工栽培的梯地茶园里采取茶青原料,台地茶•经加工制成的普洱茶。台地茶发芽期长而荫芽周期短,茶质没有适当的积累期,芽叶外表肥壮而质薄,且茶树没有合理的休养期,对茶树的生长和来年的茶质都有较大影响。台地茶由于养分不足,内质较差,只能依靠拼配提升滋味,还有耕种施肥行为,只能体现出清香,所以“台地茶”普遍价格低廉。•原生态乔木大树型原料,又称“古树茶”纯料。一般以300年为限才可严格的成为“古树茶”,且都生长在深山老林中,普洱茶树经过时间的沉淀,其内质的表现力不同。古树茶获取土壤深层的矿物质成分,能以内质丰富的最佳状态将各山头的独特性体现出来。此类原料制成的普洱茶为“饮茶发烧友”追捧,较之人工种植型原料的高产,古树茶原料有限,市面上价格较高。但其独特内质更能体现普洱茶的“茶文化”。老黄片•所谓“黄片”,说白了就是老茶树上的老叶子,因为多数老叶时间长了会泛黄,“黄片”因此得名。其实是指在原料筛选拣工序中,因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的部分,按照生产标准拣出来的这部分茶叶,俗称为“黄片”。黄片的品质和所选原料茶箐的品质是一致的,大部分黄片基本都是第三叶,甚至第四叶、第五叶。只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拣出,但并不意味着品质不好。相反,老黄片由于叶片组织厚实,反以甘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见长。黄片的冲泡,可以稍增加一点投茶量,最关键的是水一定要开,泡的时间一定要够,否则滋味就不能够充分展现。至于投多少茶和泡多长时间,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摸索一下了。茶友们也可以试试将黄片茶煮来喝,更加能体现黄片茶的香滑柔甜的特性。老黄片•黄片口感不苦不涩,香味独特,而且不像嫩叶生茶那么伤胃,所以,如果是古树黄片,在当年非常好喝,它也具有越陈越香醇的品质特征,特别是陈化的老黄片,更加迷人,当然有个前提,必须是古树的黄片。老黄片•黄片黄色主要是因为含氟高,所以不能多喝,会得氟骨病。•黄片同样有生茶和熟茶。•由于鲜叶较老,所以比一般的茶叶加工会更难一点。•以砖茶为主,也存在饼茶。第四节普洱茶的品质特征•生茶:•颜色:以青绿至墨绿色为主,有些部分转黄红色。通常新制茶饼味道不明显,若经高温则有烘干香甜味。口感:口感强烈,刺激性较高。若经高温,清香水甜而薄,微涩。汤色:以黄绿、青绿色为主。叶底:新制茶品以绿色、黄绿色为主。活性高,较揉韧有弹性。•熟茶:•黑或红褐色,有些芽茶则暗金黄色。有浓浓的渥堆味,发酵较轻者有类似龙眼味,发酵较重者有闷湿草席味。口感:浓稠水甜,几乎不苦涩,泡水长。汤色:发酵度较轻者多为深红色,发酵重者以黑色为主。叶底:发酵度较轻者叶底红棕色,但不柔韧。重发酵者叶底深褐色或黑色居多,较硬而易碎。第五节普洱茶冲泡•熟茶:普洱茶熟茶是一种相对难于冲泡的茶。一不留神就会滋味弱,汤感薄,还可能有不悦的气味。•1.分析茶性:气味方面。新熟茶有渥堆味,但好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花蜜香甚至陈香。老熟茶有仓储味、枯叶味、但好的老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很好的陈香甚至药香。•滋味方面。新熟茶滋味已经不太有刺激性、收敛性。但其汤感较佳。冲泡得当,会呈现小豆汤一样粘而沙的口感。老熟茶汤转清,滋味更淡,但能有很高的滑口、油润感。•2.针对茶性选用适宜茶具•充分利用紫砂壶物理结构的各种特征,既利杂味吸附抑制,又利叶底透气保温。同时,宽口大腹矮身桶的壶型,如仿古、石瓢等,更利于对注水、水温的控制和杂味的逸散。•最后,茶壶一定要出水快速通畅。熟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且叶底又容易堵塞出水孔道,出水慢的茶壶难于控制茶汤浓淡。•3.适当的醒茶•所谓醒茶,是指冲泡茶叶前改变茶叶的存放环境。比如从茶饼上撬下,置于陶罐中一段时间。另茶叶适当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4.控制泡茶水温•总的来说,水温降低,各种气味都会变淡;提高水温,各种气味加强。尤其,连续高温的浸泡为激发老茶陈香的不二法门。紫砂壶本身保温性能强,还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以提升浸泡温度。而盖碗保温性能较差,其中叶底在无水浸泡的情况下降温极快。这样,为了保持叶底温度,有个重要的技巧:出汤后先给盖碗注水,而后再用公道杯给品茗客斟茶。•5.控制注水水流的稳定性•手法的问题是一个要点。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第六章、普洱茶存储•一、流通的空气。流通的空气中有较多的氧份,有利于茶叶中一些微生物的繁衍,因而可加速茶叶变化。所以要有适度流通的空气,但不能放于风口。另外注意周围环境不要有异味,否则茶叶是会变味的。不可以摆放于厨房中。二、恒定的温度。正常的室内温度,不可太高或太低。相对来说春、夏、秋季节普洱茶的变化会比冬天变化快。不可被太阳照射,在阴凉处为好。•三、适度的湿度。现在好的普洱茶都讲究要“干仓”存放的,“干仓”就是指在干爽的环境中存放,忌湿。太过潮湿的环境会导致普洱茶的快速变化,但这种变化往往是“霉变”,令茶叶不可饮用。但是太干燥的环境又会令普洱茶的陈化变得缓慢,所以要有一定的湿气。我有一个方法:在存放的茶叶旁边摆放一小杯水,令空气中湿度稍微增大。湿仓”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其有利的方面是:①能加快普洱茶的陈化速度;②“湿仓”普洱茶滋味比较甘甜。•不利的影响主要是:①茶叶容易发霉,破坏外形的美观;②过度“湿仓”的普洱茶具有浓烈的刺鼻性“霉味”,污染茶叶香气;③发霉严重的普洱茶,有“挂喉”、“叮喉”(或“锁喉”)感,破坏了茶品的滋味,丧失饮用价值。学茶术语(入门)•01、茶性:指口腔的刺激感。包括香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02、茶质:指口感上的丰富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03、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分为扬、平、沉等•04、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05、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06、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唾液不断的涌出•07、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08、甘韵、甜质: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09、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10、层次感:指口感表现出的先后顺序。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11、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锁喉•12、饱满: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13、烟熏味: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它香味•14、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15、酸味: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16、水味:冲泡或储藏不当产生所产生的茶水分离现象•17、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18、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19、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20、陈韵:经岁月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21、茶水分离: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22、入口即化: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23、爽朗: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24、舌底鸣泉: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