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帮您做好职业准备!2013北大资源研修学院!本文探讨了企业对环境的调适方法与路径。本文分析了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中,企业与环境博弈过程所要面临的风险,提出了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环境的特性、动态变化的一般规律及风险类型,通过增强敏感力、抵抗力、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和文化力,来主动适应、影响、引导、改善和控制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使企业能在竞争力中处于优势地位。伊查克?爱迪思博士根据企业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可控性把企业生命周期分为成长和老化两个阶段,并根据风险偏好、期望值、资金、责权、主导部门、目标导向等因素把这两个阶段细分为:孕育期(Courtship)、婴儿期(Infancy)、学步期(Go-Go)、青春期(Adolescence)、盛年期(Prime)、稳定期(Stable)和贵族期(Aristocracy)、官僚化早期(Recrimination)、官僚期(Bureaucracy)、死亡期(Death)。也就是说,企业不是从他一产生就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主体,他是一个变化着的个体,因此,不同类型或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对环境的调适是受到企业所处阶段的特点和能力影响的,其对环境的调适方法也因企业处于不同的阶段而不同的,不能仅仅笼统用完善和控制环境来解释。任何企业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企业与环境始终处于动态调适之中。企业与环境动态调适的过程也就是企业与环境的博弈过程,企业与环境博弈的最终结果体现为企业的生命周期。根据伊查克?爱迪思博士的企业生命周期等理论,本文把企业生命周期概括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通过分析这五个时期企业内外部环境特点及矛盾提出企业对环境调适的不同方法。“企业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是孕育期。此时企业尚未诞生,仅仅是一种创业的意图”。这一阶段企业可塑性强,主要根据创业者的意图来规划,创业者的经历、实力、技能、经验以及当时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了这个意图。这个意图又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好的意图发展起来可能顺利一些,一些先天不足的意图面临着不同的命运。企业孕育期如果遇到萧条的经济环境或者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则成为创业空想的可能性较大。相反,如果是经济上升期或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则进入初生期的机遇较大。此时最重要的是企业创办者对未来企业的设想和对市场趋势判断的准确性上,如果创办者想法不切实际,孕育期的企业就可能胎死腹中,成为创业空想。总的来说,企业孕育期对外部环境的控制性较差,外部环境对创业者影响较大。企业在这一阶段充满着“管理的悖论”。从组织结构看,其组织体系虽然不完善,但是由于人少或者以创业者为主导,却达到了组织要达到的目的——灵活、高效率。从人力资源管理来看,虽然还未形成完善的人员招聘、培训、激励机制等,但是由于企业成立初期,一人身兼数职,而且由于创业者对未来收入充满预期所以虽然工资分配体系简单但计较不多。从市场营销体系来看,企业产品品种少,但是由于创业者直接参与产品设计、营销、定价等,产品更新等反映迅速。从企业文化来看,虽然企业还未形成企业文化,还未树立起品牌,但由于企业明显带有创业者个性,创业者之间能够团结一致,凝聚力强。从创业者自身来看,创业者满怀抱负,创造性和冒险精神充足。企业经过一段动态平衡发展过程后,内部形成满足外部的能力。企业开始由小到大、实力逐步增强。外部对企业的消极风险压力得到缓解。企业的组织活力、创造性和凝聚力不减,创业者们因为初步的创业成果而投资信心和欲望大增、进而偏好风险。有些企业开始面临着多元化的问题。多元化如果运用不好,会导致企业资源分散、财务风险加大。企业可能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不足。成长期也存在明显的冲突,如“老人”与新来者之间的冲突,创业者与专业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等。这一阶段企业内外部环境处于动态均衡状态。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多样化,并形成了名牌。企业组织体系完善,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应有尽有。但是组织间开始出现权力冲突和利益冲突,规章制度形不成约束力。这就形成了所谓内部负压。在内外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可能发展速度减慢,创新精神减退,思想趋于保守。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就会走向衰退期。这一阶段,动态均衡已经打破,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降低,不能适应行业环境的变化,不能适应科技进步的变化,从而使企业面临淘汰的危险。企业“躯体老化”,包括硬件的老化(如设备老化等)和软件的老化(组织系统老化、思维观念老化、决策模式老化、技术老化等);企业内部“疾病增多”。企业与环境博弈的最终结果表现为企业“抵抗力下降”,即对外部风险的抵抗能力日趋低下。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并不只是被动适应环境,而是可以根据企业环境的特性及动态变化的一般规律,通过管理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改善和控制环境,以保持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不同生命周期有不同的风险、特征,不同的影响因素,存在不同的问题,企业要依据生命体各阶段不同的特征、问题和影响因素,权变地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战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本文认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企业对环境调适主要表现为适应、影响、引导、改善和控制。企业要适应环境、影响环境、引导环境、改善和控制环境,可以通过五力模型来实现。即敏感力、抵抗力、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以及文化力。这五个力敏感力是前提,抵抗力是基础,核心竞争力是手段,创新力是源泉,文化力是保障。五力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其强弱大小是不同。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充分增强这五力,实现内外部动态匹配。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变化意味着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从企业内外部环境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企业活动,不仅影响了转换过程本身,而且也影响了资源的获取过程、产出的创造和消费过程。同时,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使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和不稳定。管理一个贯穿始终的任务就是要敏锐和准确地去感受和把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时制宜积极应对。也就是说要保持敏感力。企业从婴儿期到初生期其对内外部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但随着企业进入成熟期,部分企业开始丧失对环境的敏感力。甚至企业在外部环境发生实质性变化时,企业都没有反应。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交换机能减退,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敏感;组织系统老化,行动迟缓,对环境的反应滞后,组织系统内部协调能力差。因此,要始终保持敏感力。敏感力既是创新的源泉,也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基础,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所以无论处于哪个阶段的企业必须保持对内部环境的敏感力。过去研究主要是提及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本文提出必须不仅对内外部环境保持敏感,而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之间的影响也要保持敏感,在保持敏感的同时,不断向外界学习。也就是说要做到“知已知彼”。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敏锐分析和把握内外部形势变化,对自身和外部的变化反应迟钝,企业将陷入危机。企业抵抗力是指企业内部对外部环境变化时适应和抵抗的能力。企业在不同生命阶段面临着不同风险,需要企业有抵抗风险的能力。抵抗力差的企业随时都可能死亡。在婴儿期和初创期,企业的抵抗力就象婴儿一样比较弱。随着企业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其抵抗力逐渐增强。企业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如果企业抵御外部环境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即免疫力较强,则可度过难关而生存下去,否则便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消亡。企业的这种免疫力与企业的综合实力、产品结构和整体素质有关。要增强抵抗力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财力以应付各种不利于企业生存的情况,要有充足的流动资金。与此同时,还必须增强企业对紧急事件的反应和处理能力。企业调适环境的最高阶段应该是对通过文化这个手段。企业文化是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企业文化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力的生成和发展伴随着整个企业生命周期。在婴儿期,企业的领导人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在初创期,企业的创始人将个人的价值观引入公司,他们的行为被员工效仿,逐渐形成了企业文化的雏形。企业经过成长期、成熟期,逐渐形成了企业文化。到了衰退期,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的环境变化得越来越快,已经形成的文化内容也可能变得不适应这些变化,表现在内部摩擦严重、企业凝聚力下降、只重视短期行为、员工满意度下降、骨干流失严重、价值观失去作用。失败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往往导致企业的失败。因此,这时企业必须通过文化革新,重新审视和修正价值观。企业不仅通过文化来改造企业内部环境,还通过文化来影响和完善甚至控制外部环境。企业与环境的博弈中,企业保持敏感力和抵抗力是基础。但是仅有这两力是不够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要想取胜,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北大张维迎教授认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五个特点:“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流不掉”。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而且也是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形成的。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创新意味着对内外环境控制力度加强。无论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其目的就是使企业内外部资源要素重新配置,形成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创新意味着对旧有模式的重整或对旧环境的改变,它打破均衡,或者将企业从一个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因此可以说,企业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体现,是决定企业生命周期长短的核心所在。企业也可以通过创新来改变、控制或操纵组织运作的环境。如企业通过创新,发展一个新的产业或制订一个新的行业标准来影响市场环境,从而在竞争中处于领导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