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全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学号:姓名: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城市化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展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亮丽景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制约因素正逐步被改善,如制约城市发展的户籍、保障等制度正逐步被完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2011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城市化的发展内涵和目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引起了广大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城市化的关注与研究。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显现的弊端已经阻碍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也即探讨经济社会的相关问题。关键词:农村;城乡发展;城市化进程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globalintegrationofeconomyandsociety,therapidexpansionofcityinChina,hasbecomeabeautifullandscape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30yearsofreformandopeningup,China'scityofconstraintsisgraduallybeingimproved,suchasrestrictingthedevelopmentofthecity'shouseholdregistration,securitysystemisgraduallybeingimproved,economicconstructionandcitydevelopmenthasmadesignificantachievements.Bytheendof2011,Chinesecitylevelexceeded50%,markingtheChinacitydevelopmententeredanewhistoricalperiod,peopleputforwardmorestrictrequirementsonthedevelopmentofconnotationandgoalofthecity,causedtheattentionandresearchthemajorityofdomesticandforeignscholarsontheChinesecity.Atpresent,ourcountrycityintheprocessofemergingdefectshavehinderedthefurther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researchoncityproblemsorissuesrelatedtoeconomicandsocial.Keywords:ruralareas;ruraldevelopment;citydevelopment目录一、绪论1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理论概述4(一)城市化的的定义..........................4(二)农村进行城市化发展的促进因素............51.农业发展的支撑...........................51.2.2工业化的拉动.........................61.2.3市场化的促进.........................71.2.4政府的推动...........................8三、农村城市化进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9(一)我国城市化总体水平依然较低..............9(二)城市化发展规模控制不合理...............10(三)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12四星期六女鞋新品牌策略研究16(一)增强管理层的品牌管理意识...............16结论22参考文献23浅谈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绪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644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上年末提高1.32个百分点。可见,2011年末,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1.27%。另根据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和上海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近日联合发布了首部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55%,其间1.5亿中国人将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空间和身份转换。自1996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以平均每年近1.4%的速度快速增长,并在2011年首次实现了城镇人口高于农村人口的状况。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基本上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对于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拉动国内消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三农”问题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我国城市化总体水平依然较低、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城市病”凸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此外,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如果城市化进程中的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得以解决,将无疑增大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加之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对世界以及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压力不断加大,如果此时城市化进程中累积的诸多问题再集中爆发,无疑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雪上加霜。可见,现在研究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并探究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理论概述(一)城市化的的定义一般认为,城市化翻译自英文的“Urbanization”一词。该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英文释义为:thecourseofchangingsomeplace(esp.aruralplace)intoatown-likearea,可以翻译成中文为:把某个地方(比如乡村)改变成向城镇一样的过程。而在《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中该词被解释为:thecourseofcausingtohaveorbelongtotownsorcitiesandtheirwaysoflivingandbehavior,esp.whenoriginallyoforfromthecountry,即“使……变为集镇或城市的过程,同时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特别是那些源于农村的)也随之向城市转化。”[1]这个解释相对而言更加全面,不仅包含了空间的转换,还包括了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换(二)农村进行城市化发展的促进因素1.农业发展的支撑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发展的支撑就不会有城市化。首先,农业发展为城市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粮食来源。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食物,而脱离第一产业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城市人口也离不开对食物的消费,这部分人对食物的消费依然只能依靠农业发展的供应。农业对城市人口食物消费的支撑能力直接决定了城市中人口规模。城市人口一旦过大,使其对食物的需求超过了农业对食物的供应能力,则城市化进程必然受阻。其次,农业发展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城市中众多轻工业的生产的原材料直接来源于农业,比如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如果没有农业提供原材料,这部分工业自然难以发展。再次,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资本作为当代社会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很大一部分是由农业进行提供的。比如,农村人口携带资金进城创办企业等。这都有力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第四,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建设离不开人力资源的保障,而人力资源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农村,比如城市的建筑工人等。人力资源的充足有利于保障城市化健康发展。最后,农业发展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农村为城市工业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促进了城市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2.工业化的拉动工业化是城市化最核心的动力。首先,工业化使城市成为经济资源聚集的中心。工业化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和工业比较收益的提高,促进农村地区的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资源向城市地区集聚,从而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进一步增强对经济资源的吸引力,促进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次,工业化带来了交通革命,先进的交通设施及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了交通运输的便利性,缩短了长距离运输的时间,进而降低了长距离运输与远距离交易的成本,加强了城市与更广范围的经济联系。比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铁路货运成本降低了一半,公路运输成本下降了40%,世界航空货运价格跌至1955年的6%。最后,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吸纳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渠道,为提高工业的生产效率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保障,为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而这一切都是城市化进程中所不可缺少的。3.市场化的促进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首先,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如果没有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如果劳动力非市场化不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农村劳动力就只能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就不可能转移到城市,也就不可能有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其次,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城市化的进程中会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建设用地资源的扩大,而土地资源的市场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获取提供了有效渠道。最后,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如果产品不可以在市场进行交易,那么企业的规模必然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城市化的推进。4.政府的推动政府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和制度促进城市化发展。比如政府直接投资对城镇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通过投资建设大的工程项目带动资本和劳动力在空间上的集聚,政府通过调整市制区划将农业人口转换成城市人口,政府通过对农业的支持政策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的增加为非农产业和城市化提供有力保障,政府通过对人口居住与迁徙政策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三、农村城市化进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我国城市化总体水平依然较低目前,中国城市化率只有51.27%,其中还包括2.2亿人未落户城镇的农民工,属于典型的城市化滞后型经济。我国城市化水平,不仅与工业化相比比较滞后,与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常态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也严重滞后。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效果,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首先,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一般认为,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的合理范围在140%-250%之间。根据钱纳里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大致反映出相同的规律。这一发展模式表明,在低收人区内,城市化率超过工业化率,但差异不大;但在人均GNP大于300美元时,城市化率则明显高于工业化率(见表2-6)。2002年,中国的人均GNP接近1000美元,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0.3个百分点,而根据钱纳里的“发展模型”,当人均GNP为1000美元的时候,城市化应该高出工业化28.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另外,从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来看,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9.95%,工业化率为40.1%,二者的比值为124.6,位于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合理比值之外,也说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其次,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常态城市化水平。表3-1是相同收入水平下“发展模型”中的常态城市化水平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偏差较大。比如,2002年,中国人均GNP达到96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39.1%,而“发展模型”中1000美元的常态城市化水平为63.4%,二者相差24.3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常态城市化水平相比严重滞后。(二)城市化发展规模控制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