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湘教版)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组织分析《地理I》由前言以及第一、二、三、四章组成,本册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以介绍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为主。这些内容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地理I》的前言——走进地理学是高中地理的开篇。呼应初中地理“让我们走进地理”,从“说理”的角度,告诉学生,“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指导学生,“地理学怎么做”,明确指出地理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科学,学好地理将使你终身受益。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是引导学生从大的方面来认识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即地球的宇宙环境。通过天体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的运动与结构等知识的介绍,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地表过程。通过介绍了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特征。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地形条件、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聚落、交通等)的影响分析,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辨证关系。以前必修课自然地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各要素一一剖析,而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I》则突出地表过程(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分析和自然环境特征(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认识。从公民素质教育出发,选择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这样的教材选材和内容组织,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创新。(二)教材内容结构分析从教材内容结构来看,《地理I》每一节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而非正文则包括地图、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阅读和活动等五个部分。教材各组分比例合理,符合地理科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1.对教材“正文”的剖析正文是课文的主体和骨架,是《普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正文行文规范,内容科学严谨。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如,教材“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地理I》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与此内容相关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围绕这一目标,正文教材组织的主要内容有:①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及其成因——内力与外力;②内力作用(板块运动、构造运动和火山、地震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③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对教材“地图”的剖析“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读图与制图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在教学中具有“左图右书”的地位。全书地图类型有普通地图(如四川省地形图)、专题地图(如2002年中国交通线路密度图)和统计图(如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图)。全册共有地图25幅,约占全书篇幅的5%。地图表现力强,内容丰富,色彩鲜明,清晰易读,既可巩固正文地理知识,又因地图内容的适度拓宽而能提供给学生更为丰富的知识信息,适应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如,教材“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中,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内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特别是对地表形态差异性分布的认识),本节教材安排了两张专题地图:“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和“东非裂谷带示意”。“六大板块分布示意”表达的主要内容是板块名称、运动方向、受力方向以及板块生长和消亡边界,其作用是丰富和解释正文——“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东非裂谷帯示意”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东非裂谷带的位置与规模,其作用是结合实际,通过地图的形式表现板块张裂对非洲地形的影响。两张地图要素简单,凸现主题,起到了丰富正文、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积极意义。3.对教材“景观照片”的剖析地理景观照片信息丰富,是对正文文字的说明与补充。教材中精选了大量精美的照片(全书照片37幅),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从宇宙中看到的银河系”、“石英、金刚石、方解石”、“地方性分异景观”、“山区公路”等照片都是照片中之精品,一方面活跃了教材内容和表达,增添了教材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中,教材共提供了8幅精美照片:峡谷、阿拉伯半岛、华山、日本富士山、地震裂缝、海蚀地形、风蚀地形和梯田。其中阿拉伯半岛、日本富士山、地震裂缝反映的是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阿拉伯半岛照片是尺度较大的卫星影像,用以说明板块性质(如边界)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日本富士山、地震裂缝照片都是内力激烈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峡谷、华山、海蚀地形、风蚀地形照片反映的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梯田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产物。这些照片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写照,极具说服力。并且照片内容丰富,可替代大量的文字描述。从这一角度看,教材中的照片有“一石二鸟”之功效。4.对教材“示意图”的剖析地理示意图在教材中比重较大,约占全书的10%。示意图是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的直观表现。其效果是既减少了文字数量,又增添了教材的可读性与亲切感,起到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了降低难度的效果。设计精巧的地理示意图有:“太阳系”、“太阳外部结构”、“大气运动和等压线的关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不同尺度各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地球表层的差异性”、煤炭的综合利用”,等等。从全书来看,地理示意图不失为教材内容处理的一个亮点。在“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中,教材共选编了4幅示意图:喜马拉雅山形成、背斜构造、向斜构造和断裂。和照片相比,示意图具有绘画特征,体现编者的主观意志。换而言之,示意图可根据主观需要表达的意愿进行设计。如“喜马拉雅山形成”示意图中的板块运动的方向、“背斜构造”示意图中原始正地形的恢复、“断裂”示意图中岩层的错位等,形象的印证了正文的观点(也可以补充、完善正文表达之不足),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5.对教材“阅读”的剖析“阅读教材”对正文的解释、延伸以及案例说明。为了加深学生对正文内容的理解,教材精神选了大量短小精悍的阅读材料(表1)。这些短文选材紧扣正文,文字活跃,内容生动。和正文相比,阅读材料不应成为考核学生的内容,因此也不会增加学生的考核压力。例如,“化石”、“大气的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1998年长江洪水”、“黄河输沙造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半坡村落”、“农业自然资源与古代文明”,等等,都是较好的教学素材,阅读材料短小精悍,内容表达完整,文字活跃,可读性较强。不少阅读材料同时配有地理景观照片或地图等,表现形式多样,给人印象深刻。阅读教材既能解释和丰富地理知识,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难点和延展点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不至于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压力。关于对“阅读”的定性分析详见表2。全册共有阅读36个,其中第一章“阅读”12个,占全册总量的32.4%;第二章“阅读”7个,占全册总量的18.9%;第三章“阅读”8个,占全册总量的21.6%;第四章“阅读”10个,占全册总量的27.1%。从“阅读”材料功能的比重看,属知识延伸类的阅读18个,占全册总量的48.7%;属知识解释类的阅读10个,占全册总量的27.1%;属案例类的阅读9个,占全册总量的24.2%。无论是从章节安排,还是从功能分类,“阅读”材料的结构与比例合理,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对正文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