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四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形成原因及化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十四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二00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内容提要一、引题及概说二、形成原因主观原因有四方面客观原因有六方面三、化解对策政府方面城乡居民自身方面金融系统方面四、总结浅谈十四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一、引题及概说据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连闯三个万亿元大关,突破14万亿元,达到141050.99亿元。那么,如何化解14万亿元的巨额存款,让其成为激活消费、拉动内需、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稳定、健康、全面、协调地发展,为做好十一五规划以及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紧迫的问题,本人结合我国国情、民情及所学理论知识、政策、法规,追寻巨额储蓄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从政府、城乡居民自身以及金融系统等方面采取一些可行的对策和措施以解决好这一问题,供大家借鉴参考。我们知道,巨额的存款,一方面是财富的象征、富裕的象征,说明我国确实已国强民富;另一方面,对银行来讲,巨额的储蓄存款意谓着巨额的负债,银行只有有效组织发放高质量、无风险、安全、流动、高效的各类贷款,通过存贷利差才能实现银行的收益和盈利;再一方面就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而言,巨额的储蓄存款,收缩了国民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速度,压抑了国民消费,降低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同时意谓着我国的资源综合配置、产业政策、区域协调、城乡二元结构、资本市场发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一问题本身是一个具有多面性、复合性的问题。但综合说来,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找准巨额储蓄形成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二、十四万亿元巨额储蓄的形成原因主观原因四方面(1)长期的居民消费习惯使然。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对于曾经经历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目前还健在的老一辈,他们怕穷,同时也穷怕了,所以首先自己以身作则,带头节约,同时教育自己子女及其身边人也要厉行节约,在消费支出上“量入为出”,讲究实用得体,不奢求豪华攀比,再加上我国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勤俭节约”等的传统美德教育,使大多数中青年群体也以节约为重,形成“量入为出”的生活习惯。从统计数字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占收入的比例一般在50--60%之间,有时甚至更低,这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消费占收入80%左右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消费水平的低下,自然使城乡居民的储蓄日益增加,加上我国人口多,并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国力强盛,国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日俱增,这就为目前巨额储蓄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和基础。(2)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预期不稳定。人们的消费不仅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且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收入稳定增长的预期。从绝对收入水平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我国GDP绝对数相比,一般不到60%,收入增长速度远赶不上GDP增长速度,在收入水平低下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量入为出,自然不敢大笔花钱,从而使储蓄巨增。从收入增长预期来看,近年来,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国家风险逐步向社会大众倾斜转移,国有企业改革、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行政体制改革等使人们的就业不稳定,收入增长预期自然不稳定,再加上教育、医疗、保险、住房等改革中,个人支付比例的提高,更缩减了人们对收入增长的预期。如果人们对自己的收入增长预期不稳定,而各项不可预料的未来支出与日俱增,这就使储蓄成为人们不得已的一种明智选择,储蓄额自然居高不下。(3)消费环境的不够透明、不够规范也降低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增长了储蓄倾向。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太成熟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不守信誉,坑蒙拐骗盛行,假冒伪劣猖獗,无形中制约了人们的消费,助涨了储蓄。再比如,广大农村如果用水、用电、通讯、交通困难,则农村耐用消费品如洗衣机、电视、手机、农用车等的购买力将受到限制,推迟了现时消费,助涨了人们储蓄的心理。(4)国际市场的大幅波动加剧了人们对未来的恐慌。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资源配置更加国际化、全球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仅存在着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的竞争,而且存在着资金、技术、信息等的全方位、多领域竞争,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无不牵动着中国的神经,如石油涨价、铁矿石提价、煤、电、天然气提价、国际争端、贸易磨擦、军事扩张、国际恐怖主义等等。这些给本来就收入增长预期不稳定的人们如雪上加霜,更加助长了人们储蓄的心理倾向,国民储蓄总额自然水涨船高。客观原因六方面(1)收入是影响储蓄的最重要的因素,收入的稳定增长是储蓄增长的直接原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最新修订结果,1993—2004年,我国年均GDP的实际增速要高于原核算数0.8个百分点;而经济普查发现的2.13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没有统计进去,这就意味着有同等数量的城镇居民收入和企业盈余的增加(因为按收入法核算,GDP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在税收收入数字完整准确的情况下,主要体现为劳动者报酬和企业盈余的增加)。这些数据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速度要高于以前的估计。可以预见,在提高个税起征点、全面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政策的影响下,居民收入水平自然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进而支持居民储蓄走高。(2)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即期消费能力不足,预防性储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百姓承担了经济社会改革的巨大成本,住房、教育、医疗更被媒体戏称为新的“三座大山”。目前,我国有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加上子女教育开支庞大,养老制度不明朗,就业形势不乐观,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提高。因此在考虑收入的支配时,用于即期的消费不足,预防性储蓄明显增加。(3)居民投资渠道狭窄也是造成储蓄猛增的原因之一。股市持续低迷,楼市正在经历调控,国债虽受追捧但发售量受限,红火一时的人民币理财和货币市场基金因收益难以令人满意和其他原因而陷于停顿,信托产品因门槛过高而曲高和寡。因此,将钱存入银行便成为普通老百姓的首要和唯一选择。(4)收入结构不合理、地区差距大、贫富差距大客观上也制约了人们的消费,积累了储蓄。据统计,我国2005年的基尼系数为0.385,这就可能存在着全国80%的人口拥有20%的财富,而另外的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的“二八”现象。贫富差距过大是导致银行储蓄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因为:人数最多的中小储户,特别是广大农民,拥有的存款并不多,但他们消费需求强烈,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想拥有高档家电、住新房、更新农具、购交通工具、让子女享受良好教育等等,即真正需要消费的人,口袋里没有足够的钱;而真正有钱的人,如城市部分暴富群体他们在有房有车、高档耐用消费品一应俱全,在没有新的可满足的消费需求的情况下考虑的是如何使用现有资本让个人财富增长,而不是先把手中的收入消费掉。(据商务部统计,我国10%的最高收入群体消费倾向0.66,10%的最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却高达0.99)。(5)人口和文化背景因素也是高储蓄的一个成因。就人口年龄结构看,一般而言,低龄及老龄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对储蓄的贡献小于中青年龄段,因为除了收入上具有优势以外,中青年还要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等生活压力,储蓄动机强。而我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年龄水平正处在对储蓄贡献最高的时段。从文化背景看,高储蓄可解释为东亚文化的特质,不仅中国如此,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国家都有高储蓄的历史和传统。高储蓄是我国近几年固定资产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可靠保障。(6)在我国现行金融运行体制下,尽管出台了一些企业、单位资金、信贷管理法规,如单位帐户管理、单位存款制度、信贷制度、个人储蓄实名制等的改革,但一些企业、单位、个人往往利用现行金融系统某些管理漏洞,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想法设法使一些黑色收入、灰色收入、黄色收入等合法化,这也无形中扩大了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规模,使储蓄额居高不下。三、化解十四万亿元巨额储蓄存款的对策和措施政府方面:我个人认为,化解十四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使其发挥上述作用,关键在于政府,政府的一切政策、法规,如消费政策、利率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汇率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宏观调控的工具和效果、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市场经济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等等都与此休戚相关。我认为政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制定财政政策方面,要适当扩大收入在GDP中的比例,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国民的消费能力自然提高,储蓄就有可能缩减。要加大财政支农和扶贫攻坚力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扶危济困,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在税收政策上,要改革税制、税种、税率,完善结构,加大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等的征缴力度,扼制贫富分化,促进产业协调、地区发展平衡和共同富裕,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使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良性、高效循环。(2)在消费政策方面,要发掘城乡居民的潜在消费需求,不断创造条件,满足其潜在需求,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要制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政策,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努力营造绿色、环保、实用、和谐、诚实守信的消费环境,让国人放心消费,大胆消费。对于少数暴富群体,要引导、培养、创造新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制定鼓励消费、有利于消费的政策,加大如汽车、住房、教育、旅游、信息、社会福利、公益服务等方面的消费支出,让富人的钱盘活起来,发挥更大效益。(3)在投资政策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敢于让利于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利益。要广开投资渠道,大力发行股票、国债和有竞争实力、公益性、资源垄断型企业债券以及各类证券投资基金等新的理财工具,全面落实《证券法》,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大对已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严格实行优胜劣汰,对于部分连年亏损、资不抵债、弄虚作假、不守信誉的上市公司坚决实行破产清理,彻底退出证券市场,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切实保护广大股民的利益。如果广大股民个个血本无归,连年亏损,你还寄希望于振兴中国的资本市场,我想那等于一句空话!如果没有广大散户的参与,能有中国资本市场的今天吗?所以管理层应着眼于大局,敢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背道而驰的状况,让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走向世界,走入每个股民的心中。(4)从政府自身方面来说,主要是努力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执政效益。要善于从根本上、长远上、宏观上、全局上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国际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现有的政策法规,科学决策,未雨筹谋,制定科学的、可持续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以及鼓励中国资本市场发育发展的政策等。要放手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格局;继续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落实《公务员法》;健全金融法规,堵塞漏洞,完善金融管理体制;完善就业和城乡医疗保险体系,加大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加速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创造和谐满意的消费环境、投资环境,使广大城乡居民在保持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在消除城乡居民对未来重重顾虑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消费水平,让老百姓放心花钱,大胆消费。城乡居民自身方面:(1)要改变传统的消费理念,树立新的生活和消费观念。革除传统消费观念,如“量入为出”、“节约是为社会家庭做贡献”等;树立新的生活消费理念,如“挣钱是为了享受”,“要学会挣钱,同时也要会花钱”,“要能挣会花”,“消费也是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等等,要把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创造终身幸福、不白活一回等生活目标定格为每天的奋斗目标,一方面要踏实工作,勤勤恳恳,尽忠职守,任劳任怨,不断为社会创造财富;另一方面要敢于和善于索取、消费、享受,不要愧对自己,愧对人生。(2)要提高自身在收入增长方面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