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华宁县农业产业结构问题以及建议提要:华宁县是位于滇中湖盆地区的一个山区农业县。本文通过对华宁县近年来农业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阐明本县农业发展现状与结构特点,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华宁引言华宁县是位于滇中湖盆地区的一个山区农业县。近年来,该县农业的发展在政府和市场的引导调节下,生机焕发,农业得到很大发展。但是,就目前县内农业产业结构来说,依然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探讨。1地理位置与范围华宁县位于云南省中部,隶属玉溪市,地处滇中湖盆区的南缘,东与弥勒接壤,南靠建水,西和通海、江川相连,北邻澄江,东北以南盘江为界与宜良相邻。华宁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位于南盘江上游西岸,总面积1313㎞²,山区面积占89%,土地结构呈“九山一坝带点水”的格局。县城位于抚仙湖东岸,南盘江西滨的宁州镇,距省会昆明市134㎞,距玉溪市区50.5㎞。全县辖宁州、盘溪、青龙、华溪4镇和通红甸乡,下设77个村民委员会。2001年,总人口198820人,其中,农业人员179651人,占90.4%。2农业发展现状与结构特征2.1三次产业中农业总量与构成的变化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状况及其相互联系。根据我国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一产业为农业(广义),包括农、林、牧、渔业。分析近三年来华宁县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农业)的总量与构成的变化,有如下特征:表1华宁县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化单位:万元(当年价),%资料来源:华宁统计公报,2004,2005,2006.2.1.1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所占比例不断下降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见表1),华宁县第一产业产值(农业总产值)总量不断增长,从2004年的43236万元增至2006年的55616万元,增加了11580万元;但在第一产业产值总量不断增长的基础上,所占份额则从2004年的32.4%下降到2006年的30.8%,平均每年下降0.53个百分点。三年来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第一产业总量持续增长,而所占份额不断降低,但下降的幅度不大。2.1.2农业就业规模大,就业比重下降缓慢表2华宁县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单位:人,%年份劳动力人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人数比重20041202839537079.3722661768914.720051222789477177.580556.61945215.920061264979369574.1111668.82161817.1资料来源:华宁统计公报,2004,2005,2006.分析华宁县三次产业结构的就业状况(见表2),从就业总量来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有所减少,但数量仍然庞大。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2004年的95370人减少到2006年的93659人,三年中减少缓慢。而到2006年,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有11166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有21618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趋势缓慢,以农业为主的就业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综合以上两个因素,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之差,就可以得出它的产业结构偏离度:2004年为46.9、2005年为45.8、2006年为43.3。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说明华宁农业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不对称,农业劳动力比重过高,第一产业的效益低下。但可以看出,偏离指数在不断下降,这说明第一产业的效益有所提高,而要使华宁农业结构更趋合理化,发挥它应有的效益,就应该从农业内部结构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2.2农业内部结构及其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分析,以华宁县农村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为代表。从1993年起我国取消了副业产值的单项统计,把原副业产值中的采集野生植物和农民兼营商品性工业划归农业(种植业)产值,把捕猎野禽划归牧业产值。这样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即为农、林牧渔4业结构。分析这三年的华宁农村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见表3)有如下特点:表3华宁县农业内部结构变化单位:万元,%年份农业总产值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产值比重2004629183546054.920543.12453236.37725.72005709054067056.314712.042749936.712654.62006777814487356.716161.32959937.316934.7资料来源:华宁统计公报2004,2005,2006,经整理得2.2.1以种植为主,牧业、渔业的产值份额不断提高(1)农业(狭义)占主导地位。农业产值不断增长,从2004年的35460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44873万元,农业产值份额变化不大,从2004年到2006年仅增加了2.2个百分点,但它的比重依然保持在50%以上,说明农业为主的地位没有改变。(2)林业和渔业产值份额较低。其中,林业产值2006年仅占1.3%,渔业占4.7%,林业从2004年的2054万元减少到2006年的1616万元,所占份额逐年降低。(3)牧业和渔业发展较快。牧业产值从2004年的24532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29599万元,所占份额持续增长。渔业虽然比重在下降,但是其产值却是增长的,从2004年的772万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1693万元。种植业结构多元化,内部结构逐渐合理第一产业以农业(狭义)为主的结构,也就是以种植业为主的结构。华宁种植业内部结构表现为:(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降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2006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91336ha。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14383ha,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67630ha,粮经播种面积比例为54.8:45.2。(2)经济作物产品种类丰富。近年来,华宁在巩固烤烟和柑桔产业的同时,引进果品、蔬菜品种,大力发展蔬菜、经果产业。冬桃、葡萄、核桃、甜柿等经济果林都有一定的种植面积。而烟后蔬菜种植也得到大力扶持,有菜豌豆、法国豆、青花等。这些经济作物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总之,华宁的种植业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并重,经济作物则向多元化发展,在烤烟、柑桔主导经济作物稳步发展的同时,蔬菜、果品等优势经济作物快速发展。3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华宁农业内部结构呈现多样化,改变了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结构,经济作物种植、牧业、渔业都得到较快发展,结构渐趋合理;但是,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突出表现在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也就是生产结构低度化,需求结构升级快于生产结构升级,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3.1粮食作物的品种结构不适应社会需求华宁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稳步上升,做到粮食基本自足。但粮食品种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矛盾突出,有的品种品质差,不但价格低,而且没有销路,大量积压。3.2经济作物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中名、优、特、稀品种较少,且仅烤烟、柑桔初步形成产业化经营模式,其他农业产业多为经营分散、规模过小,生产、加工、销售与市场衔接少、效益不高,蔬菜、经济林果等新型产业培育进展缓慢,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低下。3.3家庭小规模经营与市场经济大市场矛盾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来临,一家一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缺乏衔接,矛盾突出。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大过高,使农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大。农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大,既说明华宁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不对称的情况非常突出,也说明大量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农业生产效益低下。3.5农业的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种植技术不能及时有效的推广,专业化技术研究投入不足,农产品品种改良速度迟缓,不利于形成名、优、特、稀品种。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特别加入WTO后,农产品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华宁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重点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建立产业化经营新机制,提高农业效益,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4.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鼓励农民进入市场农民是一个相对思想比较封闭、知识落后、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的群体,要解决农民的思想问题,必须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对农民宣传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使农民懂得什么是市场经济;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大力宣传、树立农民身边涌现的致富能手、专业大户、经济能人和农民企业家,带动周围农民更新观念,或组织他们走村串户,实地参观,学习专业大户的致富经,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但在强化宣传的同时,还应注意二个问题,一是强化农民的市场经济基本观念和独立自主观念,农民进入市场,意味着要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知难而进的精神,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强化农民的竞争观念,市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自由竞争,必须教育农民克服平均主义、大锅饭和小富即安、墨守成规、无所作为思想。4.2加强组织领导,正确把握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市场功能和政府功能的关系,重点抓好政策扶持和信息引导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既离不开政府行政措施的扶持,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调整中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自主权,不能搞强迫命令,搞一刀切,政府要在政策扶持、信息引导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要从过去只搞产中服务,转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起抓,特别要为广大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提供政策保障、种苗供应、市场信息、加工流通等方面的服务,从而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能够得到顺利推进。让农民了解一定的市场风险,政府再给予部分政策扶持,同时计划在市场信息、技术辅导等方面加强服务,充分发挥政府功能与市场功能的结合优势。4.3大力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使有限的耕地发挥更大的效益在发展市场农业的过程中,要引导农民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要求,搞好开发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加强华溪、盘溪的柑桔产业和干热河谷经济作物的种植,如冬早蔬菜种植等,这对于形成华宁县区域特色农业生产、营造规模优势、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乡镇在发展的同时应立足本地特色,根据华宁县的地区差异,选准主导产业,强化规划指导和社会服务,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的形成。宁州镇立足资源调整结构,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和优良的土壤条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水果、蔬菜、为主导产业,通过引导服务,发展订单农业,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区域性农业产业优势。4.4积极运用制度创新来推进农业的技术创新,建立农业产业化服务新机制要通过多种形式把推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对乡镇农技人员重点服务内容实施改革,可调整一部分人抓粮食生产,一部分人抓农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作物的生产,一部分人抓市场调研和农副产品销售,实行农科贸一体化服务,同时在此基础上,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乡农科站农副产品销售公司,发展订单农业,实行技术销售一体化。宁州镇于去冬今春通过接种“日本大葱”订单,为农民增加了收益,订单农业中是解决农产品销售的一个好形式、好途径,但订单不是保险单,而是要求更高、约束更大。在实施过程中要重视科技投入,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凡外商本身已制订技术规程的,要督促、指导农户按规程生产;无既定技术规程的,则由本地技术人员负责指导,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以确保农户按时按质交货。同时订单合同要具体化,以在发生纠纷时做好公司和农户的协调工作,督促各方遵守合同,履行义务。同时注意创建效益农业示范基地,以基地带农户,树立品牌和质量意识,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机制。结语华宁县是我国西部比较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但它有良好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