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中的贵族与平民——彼得·沃克与玛莎·施瓦茨作者:崔亚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内容摘要:彼得·沃克与玛莎·施瓦茨同为美国现代景观设计大师,由于对艺术与景观的热爱,两人走到一起。他们都受到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思潮影响,两人的密切关系与共同追求,使他们的设计思想能够相互融合,同时又各具特点。沃克在他的极简主义园林中获得巨大成就,而施瓦茨则创造了富有艺术性与批判精神的另类景观,为世界景观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关键词:彼得·沃克玛莎·施瓦茨景观设计极简主义波普艺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诞生了波普艺术、大地艺术、极简主义艺术、解构主义艺术等流派,这标志着艺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景观设计同样受到这一变化的影响,从事者对传统的造园方法提出疑问,用时代的敏锐目光重新审视现代景观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其中,彼得·沃克和玛莎·施瓦茨这对夫妇以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不断地给现代景观设计输送新鲜的血液,使它放射着灿烂夺目的光彩。一、彼得·沃克(PeterWalker)彼得·沃克193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的帕萨德纳(Pasadena),1955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景观建筑科学学士学位,1956年在伊利诺斯大学进行景观建筑学研究生课程的学习,1957年获哈佛大学GSD(设计研究生院)景观建筑学硕士学位,同年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佐佐木英夫教授(HideoSasaki1919-2000)共同创立了SWA(SasakiWalkerAssociates)景观设计公司,其逐渐扩展、壮大,成为美国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之一。随后在哈佛大学GSD任景观建筑学教师,1977—1978年任哈佛GSD城市设计专业代理主任,1978-1981年任哈佛GSD景观建筑系主任。作为50年代的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受古典主义园林影响较少,受现代主义的熏陶较多。而且随着战后各种艺术思潮的涌现,60年代末,沃克开始对极简主义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对极简主义雕塑和绘画钟爱有加。他不断地收集勒维特、贾德和其他极简主义艺术家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极简艺术品使他认识到了将艺术与景观结合所产生的魅力。他以后的设计始终在追求着极简艺术中的视觉和精神词汇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沃克的极简主义景观在结构上强调集合和秩序,善于应用简单的几何母题,如圆、椭圆、方、三角,或这些母题的重复,以及不同几何系统之间的交叉和重叠。材料上除使用新的工业材料如钢、玻璃外,还挖掘传统材质新的魅力。通常所有的自然材料都要被纳入严谨的集合秩序中,水池、草地、岩石、卵石、沙砾等都以一种人工的形式表达出来,边缘整齐严格,体现出工业时代的特征。种植也是规则的,树木大多按网格种植,整齐划一,灌木修剪成绿篱,花卉追求整体的色彩和质地效果,成为严谨的几何构图的一部分。沃克的极简主义景观并不像它表面看上去那样简洁。他使用的材料是丰富的、现代的,有的甚至是昂贵的。施工要求是严格的、精确的。金属、反光玻璃、混凝土、钢架、油漆都是他用来组织景观主题的素材,其中,金属材料的应用是沃克表达现代感最常见的手法。除了应用材料的丰富,还有平面的复杂。将简单的几何图形,采用人工的秩序来组合、变化、复制,去统领自然的材料。如沃克在景观设计中常用的网格叠加法,也许可以追溯到极简主义艺术家早期作品中对网格的应用。沃克的极简主义园林中修剪整齐的植物,几何的、有秩序的、复杂的平面布置,以及他对昂贵材料的偏爱,对精湛工艺的苛求,所有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古典主义园林有异曲同工之处。此外,将复杂、浩渺的天地万物潜存在细微形式中的东方文化对沃克的作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简主义的简洁、单纯的形式犹如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追求一种空无的境界,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从而使作品更有某种不可捉磨的空灵感、神秘感。1993年,沃克在日本京都市以西,为矶崎新设计的高技术中心的景观,将日本传统的禅宗园以现代的构图方式进行了重新演绎。在沃克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到大地艺术对他的影响,可以感觉到天地神秘关联的意识和信号,显示出人类与环境交流的本能渴望。例如:他的作品中致力于表现自然的谜一样的特质,水声、石头的静态与重量感、风私语般的吹动、变化的色块和图案、山水微光的梦幻般的雾以及不可捉摸的光。沃克的哈佛大学泰纳喷泉的设计是利用新英格兰地区的材料创造的一件能够反映太阳每天运动及变更的艺术品。泰纳喷泉由一个直径18米的圆组成,内部由一些同心但不规则的圆来组合,每块巨石约为1.2米×0.6米×0.6米,镶嵌于地面之上。在石头圈中心,有一块直径6米、高1.2米的水雾,这些水雾由五个同心圆环状排列的喷嘴喷出的细小水珠组成。水雾的景观取决于太阳和观者间的位置关系,有时在水雾中会出现彩虹,偶尔也会出现“萤火虫”般闪亮的小水滴。在晚上,灯光从下面反射出来,给雾及空间带来神秘的光辉。彼得·沃克从事景观设计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世界各地留下了他众多的作品,现代主义艺术、极简艺术、古典主义园林、东方园林、大地艺术都成为他设计思想的源泉。从彼得·沃克的园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简洁、富有秩序的现代感,也可感觉到清新、高雅的古典美,既有金属材质的精湛工艺,也有通灵天地的自然魅力。二、玛莎·施瓦茨(MarthaSchwartz)1978年,彼得·沃克娶了一位年轻、聪明的妻子,他的学生——玛莎·施瓦茨。玛莎·施瓦茨是一位在公共艺术领域开拓了风景园林新天地的设计师。她是景观设计师中的另类,是一位充满批判精神的创新家。1950年,施瓦茨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建筑师家庭,从小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艺术家。她在费城艺术学院选修课程,1973年就读于密执安大学艺术系并获得学士学位。这时她开始熟悉大地艺术,由此对景观设计产生了最初的兴趣。1974年她转入密执安大学景观设计系学习,在这期间遇到了彼得·沃克。由于两人对艺术与景观的共同追求,使施瓦茨找到了继续学习景观的意义,一年之后她获得了密执安大学景观设计硕士学位,并于1977年进入SWA公司,在沃克手下工作。1990年,为了各自事业的发展,施瓦茨建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对于施瓦茨的景观设计,我们可以从其本质和表现形式上分别予以剖析。她用现代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其作品的本质目的是面向大众的、平民化的,出发点或本质内涵是同于现代主义的,而在形式上保留了她作为一个艺术家的革命精神,即对原有专业原则的超越,对景观一词的自然化联想的批判。首先,从施瓦茨的作品所体现的现代主义的本质精神来看,她把园林看作是建筑印记以外的任何事物——道路、高速公路、停车场,它存在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就在我们身边,并不一定只是划分完整的一块土地。从材料的应用方面来说,施瓦茨认为,景观作为文化的人工制品,应该用现代的材料制造,并且反映现代社会的需要和价值。她还常常使用廉价的材料,从环保和预算的角度考虑,施瓦茨认为用低档的材料创造不平凡的效果不再仅仅是一个选择,而是必要的。此外,她憎恨虚饰,主张设计应该诚实。其实,施瓦茨用廉价的人造植物代替天然植物也是考虑到场地环境的因素,如一些屋顶花园,承重问题限制了植物的使用。从施瓦茨的景观设计中,到处可见波普艺术对她的影响。玻璃、陶土罐、五彩的碎片、瓦片、人工草坪,还有随处可见的鲜艳色彩,也许波普艺术正迎合了她在孩提时代就形成的对鲜艳色彩的偏好。出于敏锐的艺术视角,施瓦茨将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思想融入作品之中,如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行为艺术等。达达主义1915—1916年产生于瑞士,其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他们主张艺术与生活没有明显的界限。这不禁让我们想到施瓦茨的“面包圈花园”,将面包这种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食物作为园林造景的一部分,将生活与艺术的界限模糊掉了,用一种看似怪诞的手法创造了一种家庭氛围。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它是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其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施瓦茨在1987年建成的西雅图监狱庭院(KingCountuJaihouseGarden)中搭建了一种犹如梦境、舞台布景般的场景。这是一个用混凝土和彩色陶瓷片构筑的场地,为探访的亲友和律师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易养护的会谈场所。施瓦茨的许多作品都是临时性景观或部分地使用临时性材料构建的。这又体现了行为艺术和大地景观艺术家对她的影响。她将景观的建造过程看成是景观艺术的一部分,这种景观的稍纵即逝,使人将时间要素纳入景观的体验之中,体现了它特殊的审美价值。如前面提到的面包圈花园,使用这种材料创作临时花园,目的在于创作过程本身,并不是将其作为持久的景观。总之,玛莎·施瓦茨是一位景观设计领域中的勇敢拓荒者。她用艺术的审美眼光审视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她的作品是体现现代主义本质精神的大众艺术,是发掘城市细微空间的装置艺术,是关注基地文脉的后现代景观艺术,是充满隐喻、关注人性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是享受景观变化的行为艺术,是城市中鲜艳的花朵,是随时代跳动的脉搏。三、彼得·沃克与玛莎·施瓦茨的比较施瓦茨一直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沃克的作品。对艺术和景观的热情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在不断探索艺术与景观结合的道路上并肩前进着。他们同样受到现代主义艺术的熏陶与极简主义艺术、大地艺术的影响。但是两人的设计思想却并非完全相同,随着各自事业的发展,他们的设计风格越来越具有个人特征,风格明显不同。沃克的作品极力追求一种纯净、高品质的景观面貌,犹如现代贵族般的高雅与讲究。而施瓦茨园林是活泼的、亲切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平民景观。“贵族与平民”也许是一个滑稽的比喻,但笔者认为它能够比较贴切地体现出两人的风格。之所以这么形容,具体来说:沃克的景观设计虽然是几何的、注重功能的、现代感的,但是,它主要受极简主义的影响,在其简洁、工整构图的背后是昂贵的材料、精湛的工艺与对细节的苛求,并不是代表现代主义为大众的基本精神的。而施瓦茨恰恰相反,她的作品虽然绚丽夺目,但却是廉价的材料,艺术形式是大众化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像施瓦茨自己说的,她的作品是现代主义的、平民化的。由于两人专业背景的差异,在景观设计的方法上也会有所差异。彼得·沃克学习景观建筑出身,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所以不可避免地,他的园林是理性的,功能完善的,讲求生态的。由于后来被极简艺术的魅力所感染,一直探求艺术与景观结合,但是在最初的设计分析中,是从功能、生态的角度出发的,只是最后以极简艺术的几何、富有秩序的形式来完成。而施瓦茨则出身于艺术家,她的身上一直散发着具有批判精神的艺术家气息。她设计景观的出发点是用艺术思维的方法来演绎的,是从精神到理性的过程,与沃克恰恰相反。以上比较都是横向的,其实两位景观设计大师的作品平分秋色。或许可以再用一个服装上的比喻:沃克的景观犹如欧洲的高级成衣,精细的工艺、高雅的款式,具有恒久不变的品质;而施瓦茨的作品好比巴黎时装发布会上的时装,引领潮流、绚丽夺目,反映对社会生活变化的不断关注。参考文献:①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②(美)里尔·莱威、彼得·沃克:《极简主义庭园》,王晓俊译,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3。③(美)伊丽莎白·K·梅尔、玛莎·施瓦茨:《超越平凡》,王晓俊、钱筠译,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3。④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2002。⑤刘晓明、王朝忠:“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彼得·沃克及其极简主义园林”,《中国园林》,2000,4。⑥苏肖更:“一个离经叛道者——玛莎·施瓦茨”,《中国园林》,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