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客户化供应链的延迟制造模式产品结构和生产流程产生背景及概念“延迟”概念最初是由alderson(1950)在《营销效率和延迟原理》一文中引入的,他将延迟定义为一种营销战略,即通过设计产品和生产工艺,把制造某种具体产品、使其差异化的决策延迟到开始生产之时。这一概念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于物流和配送业务。一般来说,多个产品在生产流程的初始阶段可以共享一些共同的工艺和零部件,在工艺流程的某一点或某些点上使用将定的工艺和部件来定制加工半成品,这样,一个通用产品直到流程的这一点之后就成为不同的产成品。这一点通常就是产品差异点。延迟的实质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寻找不同产品差异点,尽可能延迟差异点生产的时间,这样就减少了制造上复杂性,同时可使预测误差减小,降低需求不稳定性,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延迟制造基本思路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零部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用零部件,另一类是定制零部件。产品优化方向是减少定制零部件。将产品的生产环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大规模生产环节,另一部分是定制环节。过程优化方向是减少定制环节数,即在保证满足个性需求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采用通用的、标准的或相似的零部件生产过程或服务,以实现市场大批量和不同客户定制的统一。上图所示,产品1和产品2之间的通用零部件越多越有利于减少制造上的复杂性,从而实现市场的大批量和不同客户制定的统一。适用条件1.延迟策略应用的前提条件并非所有的产品生产过程中都可以采用延迟策略,即延迟策略的实施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产品可模块化生产。产品在设计时可分解为几个较大的模块,这几个模块经组合便能形成多样化的最终产品。(2)零部件可标准化、通用化。产品可模块化只是一个先决条件,更重要的是零部件具有标准化与通用化的特性,这样才能彻底从时间上与空间上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分解为通用化阶段和差异化阶段,并保证最终产品的完整。(3)经济具有可行性。实施延迟策略一般会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除非它的收益大于成本,否则延迟策略没有必要执行。(4)适当的交货提前期。通常来说,过短的提前期不利于延迟策略的实施,因为它要求给最终的生产与加工过程留有一定的时间余地,过长的提前期则无需延迟策略。2.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可以实施延迟策略:(1)产品特征:模块化程度高,产品价值密度大,有特定的外形,产品特征易于表述,定制后可改变产品的容积或重量;(2)生产技术特征:模块化产品设计、设备智能化程度高、定制工艺与基本工艺差别不大;(3)市场特征:产品生命周期短、销售波动性大、价格竞争激烈、市场变化大、产品的提前期短。四、延迟策略应用的供应链管理延迟策略的供应链模型包括生产、装配、包装和配送等物流过程,它是将从原料供应、产品制造、产品配送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由延迟分界线划分需求推动和产品拉动两个阶段。(1)供应链需求推动阶段:处于供应链流程的前段制造过程,是所有客户需求的产品都要经过的通用化过程。按照长期预测进行计划、生产和运送基本功能单元,从事通用的零部件生产组装,以推动确实掌握的订单资讯,进行快速且具弹性的执行,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2)供应链产品拉动阶段:处于供应链流程的后段制造过程,重点是从事产品差异化生产,对产品特殊功能单元进行生产、装配、包装及运送,这一过程以拉动式方式经营为主。按照订单生产,根据确实掌握的订单资讯,进行快速且具弹性的执行,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3)供应链中应用延迟策略的关键在延迟策略中,我们把推式流程与拉式流程的分界点称为顾客需求切入点(CODP)。它是供应链中产品的生产从基于预测转向响应客户需求的转折点,也是延迟策略成败的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规模与变化的程度,若CODP过于偏向供应链的上游,那么通用化阶段就无法产生相应的规模经济;而反之,若CODP过于偏向供应链下游,差异化阶段也无法获得多样化的优势。总体而言,在供应链中,CODP会出现在五个位置,如图所示。CODP处于装配与发运之间,此时装配及其上游的所有生产业务均已按通用化阶段要求生产,产品已经被制造出来,顾客只能在其中选购,常见于日常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产品生产模式中。CODP处于加工与装配之间,这是一种常见的定位,也是实现大规模定制最常用的手段,一般发生在ATO环境下,常见于汽车、个人计算机等产品生产中。CODP处于原材料采购与零部件加工之间,一般发生在MTO方式中,常见于机械产品、一些软件系统如ERP、MRP等产品生产中。CODP处于设计与采购之间,顾客对产品的原材料、加工装配工艺有特殊要求,常见于BTO方式中。CODP处于设计阶段之前,此时设计及其下游生产业务均按顾客的特定要求进行,一般发生在ETO方式中,常见于大型机电设备和船舶等产品的生产以及建筑行业中。因此,CODP的定位既要考虑到规模与变化的因素,还要结合具体产品结构与顾客需求的特点,在权衡利弊,综合分析后,才能加以确定。供应链环境下采用的延迟模式1生产延迟生产式延迟又称为成型延迟,就是通过设计产品和生产工艺,把制造某种具体产品、使其差异化的决策延迟到开始生产之时。一般来说,多个产品在生产流程的初始阶段可以共享一些共同的工艺和(或)零部件,在工艺流程的某一点或某些点上使用将定的工艺和部件来定制加工半成品,这样,一个通用产品直到流程的这一点之后就成为不同产成品。2.物流延迟物流延迟是指在制造上完全采用预测性生产的方式,但在物流上则是等到顾客需求确定后才进行。因此产品只有单一的存货中心,等到接到顾客订单后,便直接配送到顾客手中。它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或多个战略地点对全部货品进行预估,而将进一步库存部署延迟到收到客户的订单。一旦物流程序被启动,所有的努力都将被用来尽快将产品直接向客户方向移动。3.完全延迟该策略是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采用订单装配或订单生产或订单设计等需求响应策略,经营运作完全由客户订单所驱动。对于订单生产,顾客需求延迟缓冲点发生在生产流程起点或原料采购阶段;对于订单设计,顾客需求延迟缓冲点发生在产品设计阶段;对于订单装配,顾客需求延迟缓冲点发生在产品装配阶段,而具体的产品装配活动可发生在生产线的终点,也可以发生在配送中心或零售商处。4.形式延迟该策略也称结构延迟策略,它是指在产品设计时,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使零部件或工艺流程标准化、通用化和简单化,尽量减少产品设计中的差异化部分,使产品由结构简单、具有通用性的模块构成。相应地,产品结构将发生变化,物料清单(BOM)将变得更加简单。五、延迟制造的优势(1)降低库存和过时风险。在产品的标准化部件制造完成后是以规格、体积有限的通用半成品形式存放的,零部件的通用程度越高其过时风险越低。因此采用延迟制造的企业其存货基本上是以原材料和标准化产品形式存在,占用资金少,大大减少了产销不对路带来的存货跌价损失。(2)缩短交货提前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延迟制造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事先在通用化过程产生标准化的产品,一旦接到订单,就根据订单要求完成产品差异化生产和交付过程。(3)产品种类多样化能更好满足顾客需求。延迟制造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多样化产品,根据不同的零件组合满足顾客需求,以较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减少缺货损失。我对延迟制造的看法例如,阿迪达斯公司在美国开了一家鞋店,该店不卖成品,仅有多种款式的鞋底、鞋面和鞋带等半成品,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配,仅十分钟,定制的产品即可加工完成。显然,阿迪达斯公司采取了订单装配的需求响应策略,其顾客需求延迟缓冲点已前移到了零售店(缓冲存货点为DP3)。采用该策略,可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