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城建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大学城建设摘要:本文围绕大学城建设展开论述,首先从整体上阐述了我国大学城的发展特征,既有大学城有利的一面,又含有大学城建设不利的一面。其次,单就大学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论述。最后回归主题就长清大学城有利一面详细论述,最终得出结论大学城是一座充满智慧与魅力的新兴城市,是具有教育、科研、生产、社会服务等多重社会效益的高等教育基地,它的出现将我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平台。1大学城发展特征我国大学城的发展过程与国外大学城的形成过程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集中体现在空间上的集聚、资源上的整合、功能上的单一,及社会结构简单的特性。1.1空间上的集聚大学城在城市空间的集聚与分散,能够降低城市中心城区的密度,优化城市空间形态,促使城市向“多中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从我国大学城发展的三个阶段来看,大学城经历了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形成,到沿海地区效仿,一直到大学城在全国范围内兴建,整个发展过程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状态具有一定的集聚性。这种空间集聚性铸就了城市发展“能量极”,形成了推动城市由“单核心”向“多核心”发展的“反磁力”中心。1.2资源上的整合大学城将不同的高校结合在同一区域建设,通过地理区位上的结合,大学城将各自的学科资源和信息资源汇集到同一个地方。但是大学城的建设,不只是将各高校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而是随着空间集聚性的增强,各高校对教学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如院系的调整合并,图书馆的公用资源的共享等等。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大学城各高校之间物资文化资源的整合。物质资源整合包括教学设施、技术装备、文化活动设施、产业服务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以及自然生态资源等方面的整合,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医院、会展中心、公共绿地等;文化资源整合包括师资、课程、知识、信息、技术、氛围等方面的整合,这是大学城特殊的资源类型。学校在空间上聚集后会产生相互刺激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促使高校间寻求学术研究上的合作和资源上的共享,这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学科门类和图书信息资源方面的整合,提高了学校的科研效率。不同文化底蕴的学校通过相互学习借鉴,逐步构建起更为广阔的文化平台,文化与文化间通过这种平台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丰富了大学城内的文化内涵。第二:大学城内各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学城内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大学城通过本身的科学研究活动和教育活动,将学术科研成果向城内的高新企业传播,与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生产力量结合在一起,创造产业效益。其中,大学城内各高校之间的资源整合是整个大学城资源整合的核心,它是推动技术生产水平的主要力量。这种产业效益一方面推动了大学科学研究的发展,一方面大大激发了学术研究人员的热情,同时也对城市的高新企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其向大学城集中发展。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使得大学城的发展更具生机和活力。第三:大学城与所在城市社区的资源整合。大学城不单单是各高校在空间上的聚集,城内的师生、研究人员和城内企业的工作人员及服务人员在学习、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公共设施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这会推动大学城内和周边社区的发展。城市社区的发展也会产生相应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工作人员到大学城内学习就业。这种相互作用促成了大学城与城市社区在资源上的整合,这是大学城更广泛意义上的资源整合。1.3功能上的单一通常情况下,大学城建设的初衷发展科研教育,故其功能较为单一,功能体系链也非常薄弱。都主要从发展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的教学功能上进行设计,在居住休闲功能、公共服务功能和高科产业功能上的设计都非常欠缺,大学城作为城市发展枢纽的功能也尚未体现出来。大学城整体功能结构缺失,功能体系不健全。1.3.1大学城的科研教学功能综合性强这主要体现在城内各高校引进和校园建设上。大学城内部可容纳几所至十几所高校,高校的进驻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学科的优势和学术研究的水平,这些是大学城考察进驻高校的基本标准。一些大学城为了发展成综合水平较高的教育基地,往往将当地在理、工、医或农类等学科方面相对具有一定实力的高校和国内名牌大学引入,有些还同国外顶级大学合作,共同打造培养高级人才的教育联合体。大学城内学科优势互补,院系共建,促使大学城形成了一个教育科研综合实体。在校园建设上大学城强调教学设施的建设,大学城强调公用图书馆与科研实验综合楼建设,及各个高校各个院系各自的图书馆与科研实验楼建设,教学硬件设施也投入巨资,配备齐全。一些大学城在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上与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合作,采用先进理念和方式将校园建设达到较高的水平,通过这些高水平的设计与建设推动大学城的发展。1.3.2居住休闲功能、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我国的大学城由于是以人为规划建设政府运作为主,在用地选址上往往偏向城市周边和外围,这些地方在未被开发前有其自然的地理风貌。然而过多的人为设计建设导致这些自然风貌的大部分被破坏掉,重新建设的景观和休闲功能往往又缺少自然气息,人们对湖泊水滨、森林山地等户外场地的偏好和居住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加上设计上对教学功能的设计比重过大,居住社区和公共服务设施比例过低,大学城内部的居住、娱乐、购物、休闲功能及公共服务相对缺失严重。“独立与共享”是大学城构建的理念,也是大学城发展的前提与保证。然而当前大学城内部各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生活社区之间,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资源,都缺乏应有的开放与互动,没有城市的发展所需要的公共服务系统作支撑,户外功能空间缺乏合理规划与保护。一些大学城的教职员工宁可在下班后搭乘地铁快线和公交车返回市区的家中,也不愿在大学城内部定居。这方面直接导致了大学城的整体功能趋向单一性。1.3.3高科产业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我国沿海一些发达城市由于工业生产对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企业自行搞科学研发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对本土技术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科技所带来的产业效益驱使有实力的高新企业同大学科研教学合作,并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大学城过于注重建设教学区,一些高校虽然已经在大学内部建设了科技园,如中山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东南大学国家科技园,却给科技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少。如资金与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小,风险预算相对不足,科研技术向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偏低,大学城与科技园区在空间规划上不协调,对于培养懂经营管理和技术、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不够深入。如江苏的一些大学城与科技园结合建设后,同高新企业合作。但是由于风险预算不够、缺少复合人才及科研经费过少造成许多科研项目在向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失败。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主力军,将大学城与高科技产业结合能促进研发与生产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先进大学城建设必不可少的建设环节。它一方面有效利用了学校的先进资源,另一方面也为解决学成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这种建设方式是国外根据历史发展总结形成的经验,对我国建设大学城科技产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1.3.4引导城市发展功能尚未体现大学城是构建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主体,也是推进城市空间发展网络的核心增长点。但是我国大学城尚处于城市发展的初期阶段,其对于人流、物流、资金流还未形成足够的吸引力。虽然一些房地产业已经在大学城周边悄然兴起,使得大学城周边的产业发展形成一定的活力,但是相对于城市中心区域的结点来说,大学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吸引力还远远不够,其作为引导城市发展的核心增长点的功能尚未体现出来。它作为城市核心增长点引导城市发展的功能还需要从交通、空间结构上进行更为合理的规划。1.4社会结构简单一个城市若想协调发展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它能够有效协调城市社会关系,促进城市稳定,并能够对城市各方面的发展起到核心带动作用。城市的社会结构包括人口、年龄、职业、阶层等方面。大学城由于功能结构单一,所组成的社会结构也相对简单。1.4.1人口规模相对较小我国的大学城建设规模各有不同,根据表1的数据显示,大学城规划人口从1万左右到40万人不等。其中规划总人口低于10万的大学城有16个,占所有大学城的26.7;在10万到19万之间的大学城有12个,占20%;在20万到29万和30万到40万之间及40万人以上的大学城仅各有2、3个,占3%-5%。(如表3-5)大学城规划总人口绝大部分低于20万人口的规模。而国外大学城的总人口一般都在20万人以上,如筑波大学城的2030年远景规划总人口为35万,其规模相当于一个中小城镇,相对高于我国大学城的人口规模。。从城市建设的规模上看,我国大学城这样的人口规模过小,甚至不足以形成城市。一个具有充足人口的区域才能形成城市发展的动力,有力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大学城人口规模过小势必会在大学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问题。1.4.2人口和年龄结构偏低大学城主要是以科研教育为主,城内生活居住的人群以年轻人占大多数。如广州大学城,规划总人口为35万到40万,但是规划的学生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8万到20万,学生人数占规划总人口的50%以上。仙林大学城的规划总人口为17万,但是规划师生人口达到了9万,师生人数占规划总人口的53%。廊坊的东方大学城规划学生人口15万,教职工等工作人员5万,学生人数占规划总人口的75%。(如表3-6)按照学生的年龄段来看,在大学城内读书的学生一般以全日制学生为主,年龄在18岁到35岁之间。这样青年人在大学城中的比例就已经达到了50%甚至更高,年龄结构明显偏低。而像国外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的大学城,学生所占比例则相对较低。如筑波大学城的2030年远景规划总人口为35万人,学生规划人口为10万人,占规划总人口的28.6%,周边生活区25万人,占规划总人口的71.4%。学生和生活区人口比例为2:5,相对低于我国的大学城人口比例,年龄结构相对较高。剑桥大学城的经过800年的发展,现今的学生人口比例更是非常低,仅占10%,年龄结构明显高于其它大学城。借鉴国外的这种状况,我国大学城的人口和年龄结构亟待调整。1.4.3职业结构失衡通过年龄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城内部的人员以学生、教职工、科研人员为主。粗略估计,在大学城中的学生群体大约占50%左右,教职工及其它工作人员大约占30%左右,而居住在大学城内和周边的居民则达到只占很少一部分。为大学城提供基础服务的人员则显得微乎其微。这种职业结构明显严重失衡。1.4.4阶层比例不协调在大学城内学习的学生大多数是没有任何收入或者非常少的收入,在社会阶层的划分上,他们这个群体属于低收入阶层。相关教职工和科研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稳定,收入相对较高。而其它服务人员则介于两者之间。这样在大学城内就形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阶层结构,这样的阶层结构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非常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相对于国外的大学城社会结构来看,国外的大学城已经将各个年龄段、阶层和职业等方面很好的协调在一起,大学与城市融为一体,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相对稳定的多元化社会结构。这样的社会结构既不失城市发展的动力,有能有效推动大学的发展建设。我国的大学城应该从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社会结构协调因素,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为大学城未来社会结构的调整留有充足的空间。2中国大学城建设问题2.1大学城的规模越建越大当年上海淞江大学城等的建设面积只有几平方公里,但现在圈地面积越来越大,其中湖南“岳麓山大学城”44平方公里;河南“郑州大学城”和湖北“黄家湖大学城”都是50平方公里;已开工的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占地1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43平方公里;陕西西部大学城占地400公顷;山东菏泽大学文化城占地466.7公顷;辽宁大学城占地543.4公顷;浙江5个大学城规划用地面积为2240公顷;重庆市正在打造的重庆市大学城和江南大学城占地总规模将超过5万亩。仅江苏省已经开工或计划建设的大学城就达9个之多,且2002年以来江苏共启动7个大学城和高校园区建设。统计资料表明,1997年至2002年的五年间,建设占用耕地1646万亩;2002年,我国耕地面积再次净减2500多万亩。在这些被占的耕地中,大学城应该有不少的份额。2.2再有,中国大学城的建设越来越“洋化”集中表现在环境的越来越美丽、建筑的越来越漂亮、设施的越来越完备,其着眼点是物质化的条件日趋优越。置身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