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珠晖区综合实践活动之四——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学研讨会讲座稿桂兹佳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活动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先看看中外教育差异:我国中小学学生学习勤奋,基础扎实,理论成绩好,世界公认,每届国际数理化生等奥赛,我国学生几乎囊括全部金牌.但是我国的中小学生(包括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弱,社会活动能力低,有目共睹。在一次中美学生夏令营活动中,我国学生缺乏冒险精神,缺乏主见.在活动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充当配角,充当小老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这就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问题.你看,我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奥赛班,创新写作班,英语提高班等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人家的科技兴趣小组,航模班,动植物园等课外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即他们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非常重视让孩子走出校外活动.美国的高等教育比中国强的原因,那就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动的非常有水平,才能使得高等教育的学生静下来研究、创造。而我们的基础教育太静了,静的学生读完初三就发誓永远再也不读书了,静的高考一结束书都烧了,我们这种基础教育必然导致大学生对学习的放松。新课程改革,不能让孩子再如此的静了,应该让学生动了。尤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上要加大力度。不能再把学生囿于书本和课堂中“读死书,死读书”.今后的高考一张试卷定终身的作法,肯定会改..祁东育贤中学一学生发现小鲵并研究出成果,高考加分,结果超出清华大学录取分被录,就是很好的例证.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将一只跳蚤放进杯子里,跳蚤一下子就跳出来了,然后实验者,再把跳蚤放进杯子里,并盖上一个透明的罩子,跳蚤还是往上跳,但碰了几次壁后,就不再跳了。后来既使把罩子取掉,它也跳不出杯子了,这个实验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学生创新意识,动手欲望长期受到压抑,学生再也不想动了,再也没有冲劲了。所以这次新课改,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很有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型(一)、确定活动主题课(二)、活动方案拟定课(三)、学生分组活动课(四)、成果汇报展示课一、什么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二、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把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到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人文化,学习成效显著化。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特点(一)开放性(二)实践性(三)服务性(四)综合性(五)合作性(一)开放性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涉及的范围很广,它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特定的知识体系,它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身边感兴趣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在选择活动主题时,可以不受什么限制,只要在某一个方面实实在在地开展了,学生在能力、态度、情感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就是成功.珠晖区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一览表1、苗圃小学:“走进水果乐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生活小常识”2、英发实验学校:探究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及亲子教育活动等3、泉溪村小学:利率的调查与研究4、泉溪村小学:对我国传统文化对联调查5、泉溪村小学:校园绿化现状及建议6、和平乡中心学校:一元钱7、实验小学:探究岩石8、实验小学:关于小学生睡眠状况的研究、家长学校、亲子运动会9、建湘小学:走进植物10、叉车小学:做个快乐的小菜农11、玄碧塘小学:了解我国“清民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来历,并开发了法制教育校本教材12、东沾路小学:通过经典诵读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并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题在研究13、新华实验小学:手工制作、礼仪教育14、童星小学:红领巾小广播电台15、东阳中心校:小学生礼仪教育百问16、茶山中心校:定期参观劳动基地17、冶金小学:环保教育和关爱他人教育等18、湖北路小学:社会责任感教育、集体荣誉教育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一定要走出教室,亲身感受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的经验,离开了社会实践,那是纸上谈兵.现在一些老师上综合实践课,“文本化”倾向比较严重。开头是“找文本”,过程是“抄文本”,结果是“念文本”,整个“实践”过程其实没有实践,也没出教室,只需一把“剪刀”加一些“浆糊”,就把活动报告写出来了.把实践活动变成了“纸上作业”,这样做肯定是没有效果的。(二)实践性(三)服务性社区服务活动,学生必须要进社区,为社会服务,如可帮助社区解决一些环保问题社区的噪音污染、动植物的保护、照顾孤寡老人和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宣传活动等.让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并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材料二:社区服务给学生及居民发生的变化我是一位学生家长,家住某小区。我们住的居民楼前,是一片宽敞的绿化带,有草坪、垂柳、无花果。这里曾一度是我那调皮儿子及其他小学生的游乐场。每天放学,这片草地可真是遭了殃,玩过之后,这里马上变成一个小“垃圾场”,更可恶的是,时常有小学生往居民楼的玻璃窗上扔小石头。自从学校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以来,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儿子的变化太大了。他不仅不再爬树、踩踏草坪了,而且还和本班其他五位小学生自动担负起“业余绿化管理员”的光荣使命。每天放学和双休日,他们都值日负责监督绿化带。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的小区也在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再也看不到居民随便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了!冶金小学的进社区关爱他人教育,学雷锋活动也很有成效)(四)综合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研究并解决身边的问题,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在这里,常常要涉及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知识和方法。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五)合作性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学生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从实践中来看,学生在活动中,选择较多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这不仅有益于个人发挥特长,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并能体验到个人与集体成功的快乐。四、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目标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探究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更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一)总目标(二)小学(3—6年级)阶段目标1、开阔眼界,初步获得轻会经验与能力。2、学会交往与合作,遵守社会规范与公德。3、热心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与社会。4、关爱自然,逐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5、珍视生命,陶冶性情,热爱生活。6、初步了解自我,发展兴趣,展示才能。中学(7-9年级)阶段目标(1)统整各科知识,增进思考、判断、应用与创造能力(2)扩展生活领域,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习惯。(3)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与合作品质(4)乐于服务社会.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5)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保能力,养成环保习惯(6)逐步了解自我,充分施展才能,合理设计未来。五、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内容(一)服务社区(二)走进社会(三)珍惜环境(四)关爱他人(五)善待自己(一)、服务社区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二)走进社会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三)、珍惜环境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四)、关爱他人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五)、善待自己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材料三:当今的小学生行为习惯令人忧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刻不容缓片断一:早晨上学路上,爷爷、奶奶一手拎着书包,一手拿着孩子的早点,亦步亦趋地跟在孩子身边,而我们的学生则心安理得地蹦着、跳着,不时伸嘴吃一口早点.片断二:早晨在校门口值勤,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戴红领巾,问其原因,回答“爸爸妈妈忘记给我准备了”.音乐、美术等课上,总有学生忘记带课本,问其理由是:忘记了,家长没有给他们准备.片断三:每天中午,吃完午餐后,学校校门口是一片狼籍:餐巾纸,尼龙袋、一次性饭盒、零食塑料袋等满地都是;下午放学后,路边的小摊贩生意兴隆,我们的孩子或手里举着一个鸡腿,或嘴里含着一串羊肉串,而吃完后的动作就是随手一扔。片段四:放学铃声一响,学生们背起书包匆匆就走,看看他们的抽屉:面包、纸屑、书报一应俱全,凌乱不堪。片段五:我家院子有一小孩,父母经常陪她做作业,一次考试孩子考砸了,父母要她保证,她说:“下次给你们考个100分,你们给我多少钱?”片段六:爸妈因为忙,没有时间收拾屋子,孩子熟视无睹,他认为这是父母的事,与已无关,爸妈身体不好生病了或下岗了,他想都没想一下,因为这也是父母的事,只要自己依然衣食住行无愁就行了,至于家里水龙头漏水,衣服掉在地上,碗筷没洗,他也懒得动手做一下.正是这些生活中不经意的小事,如果不引起重视,会影响小孩今后的大事.小孩对周围的事不闻不问.不负任何责任,到你需要他们和你一起分享的时候,他们不愿意也不会承担那份责任一个人没有责任感,在校不会是一个好学生,在家不会是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不会是一个好公民,长大了也不会成为一个好职员、好丈夫、好爸爸。无论在哪里都是个祸害。一个人学生时代学的一些知识以后可能遗忘,但责任感会伴随他的终生。我认为孩子失败多与习惯不好有关,一次家长会结束后,几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家长问班主任:“老师,是不是我的孩子很笨啊?”班主任说,“其实,绝大多数孩子成绩不好都不是因为智力,而是因为习惯。”知识的缺陷,可以通过学习来补偿,但一个坏的行为一旦成为习惯,就可能让你用一辈子的时光为它买单,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个好的习惯受用一生。孩子起床后,是不是自己叠被子?是不是经常打扫自己的房子?他的物品用完后是不是放在固定的地方?他是不是总是把作业做完了才去玩?……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小事,这些道理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了。其实,教育无小事,我们甚至可以说,教育恰巧是从小事开始的,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只有一个任务,那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动施拉懒散、对人缺乏礼貌,精神萎靡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