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梧州学院论文题目浅谈广西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系别工商管理系专业旅游管理班级08级旅本(2)班学号200811012235学生姓名谢丽雪完成时间2012年6月梧州学院制毕业论文摘要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就是指能够激发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风土人情及其载体。罗城县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聚居地,境内山川秀丽,古迹繁多,民风淳朴,文化灿烂,民俗资源十分丰富,民俗文化形式多样。本文以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文献阅读、网络搜索等资料收集方式,分析它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阐述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系统分析了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将面临的问题。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关键词: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DiscussiononLuochengMulamGuangxifolkculturetourismresourcesdevelopmentstrategyAbstractFolkcustomsofthepeople,thefolkculturecreatedbythevastnumberoflowermiddleclassworkingpeople,includingfood,clothing,accommodation,festivals,folkdanceandotheraspectsoffolkcustoms.ThetheoryofTourismgenerallycategorizesintothefolkculturetourismresourcesandculturaltourismresources,tourismresourcesintotwo.Folkculturetourismresourcesreferstoinspirepeopletoproducetouristmotivation,tourismactivitiestoattractpeopletothecustomsandthecarrier.LuochengistheonlyMulamsettlements,withinthebeautifulscenery,historicrange,honest,brilliantculture,folkloreresourcesareveryrichinfolkcultureinvariousforms.Inthisarticle,Mulamfolkculturetourismresourcesforthestudy.Throughtheadoptionofdocumentstoread,Websearchandotherdatacollectionmethods,Analysisofitsmaintypesandtheircharacteristicsaswellasfolkculture,thesignificanceoftourismresources,LuochengFolkMulamdescribedthedevelopmentofculturaltourismresources,constraints,SystematicanalysisoftheLuochengMulamfolkculturetourismresourceswillfaceproblems.Finally,bycombiningtheoryandpractice,madeLuochengMulamfolkculturetourismresourcesdevelopmentstrategy.Keyword:LuochengMulamFolkcultureTourismresourcesDevelopmentstrategy目录前言.................................................................1一、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特征...........................1(一)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1(二)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征..........................3二、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4(一)社会意义................................................4(二)经济意义................................................4(三)文化意义................................................5三、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5(二)促销力度不够............................................6(三)缺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7(四)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滞后..........................8(五)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浅层开发................................8四、罗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9(一)争取政府各项投入........................................9(二)加大宣传和促销力度.....................................10(三)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专业人才.......................11(四)开发仫佬族民俗文化特色旅游商品.........................12(五)挖掘民俗文化内涵.......................................12结束语..............................................................141前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俗旅游便成为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进入90年代,各级地方政府、旅游部门纷纷瞄准“民俗”,争相采取措施挖掘民俗特色,推民俗项目,打民俗牌,做民俗文章。1995年国家旅游局隆重推出“95民俗风情游”,把民俗作为一个主题提出,正式打出了民俗的旗号。自此,民俗旅游的开发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罗城县作为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聚居地,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独特的民俗文化是罗城旅游资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因此,开发罗城仫佬族的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对促进罗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一、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特征(一)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歌仙刘三姐的第一故乡,是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和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龙的入仕地,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辖县,位于广西北部,河池市东部,岔罗铁路和省道20251线过境,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是桂西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全县总面积2618平方公里,罗城县境内喀斯特地型发育良好,“九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木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包含有罗城县的一部分,森林覆盖率达65.8%,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罗城县总人口37万人,居住着仫佬、壮、汉、苗、瑶、侗等12个民族,其中仫佬族人口1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80%以上,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罗城县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聚居县,境内民风纯朴,它独具魅力的民族和古朴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是当今难得的一块“世外桃源”。按照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规定的条款进行调查统计和分类。罗城的旅游资源共有2个类16个亚类50多种[1]。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区是怀群镇剑江风景区、小长安镇的崖宜风景区、兼爱镇的才龙瀑布、怀群穿岩等景点(见图1)。2图1罗城县旅游景点分布图[1]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他们自称“伶”、“谨”。受山地聚居环境的封闭性限制,仫佬族民族文化还保持着本真性和多样性。1.民族服饰仫佬族的服饰有自己的特点。仫佬族妇女都穿大襟上衣,长裤,在家多跣足,赶圩则穿草鞋。年老妇女腰上都束青色围裙,系带用黑白相间的棉线织出精致的几何图案,裙边还用抽纱拧线编成网状花纹,朴素而雅观。女子穿有滚边的大襟短衣,宽身阔袖,配绣花筒裙或长裤,束青布围裙,裙带上织有几何纹,喜欢佩戴各种金银饰品。仫佬族男子老年人常戴硬沿平顶“碗帽”。青壮年多戴瓜皮碗帽或扎青布头巾。小孩喜戴无顶绒绣“花帽”,前沿饰以银质或铜质的小佛象、小铃铛。青年男子穿对襟外衣和长裤。其衣料都是自织的青色土布。2.民居建筑仫佬族聚居区内,山岭绵延起伏,武阳江、龙江流贯其间。在大石山与土山丘陵的交错中,有纵横不等的峡谷平坝。仫佬族多住在山区或半山区,依山傍水建立村落。仫佬民居,多为砖墙、瓦顶、矮楼建筑。无论是在平地或是斜坡上,房基都要修成高出地面30至60公分的地台。墙基以火砖砌成。人住底层,楼上是仓房。民居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地炉取暖做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3.婚嫁习俗仫佬族青年男女历来实行自由恋爱,除节日、集会和赶集时的交往相识之外,主要的恋爱方式就是在“走坡”中传歌互答交友。“走坡”的季节是阳春三月和八月金秋。年轻人身穿盛装,男女各自结伴,到集市上寻找对歌的伙伴。找到满意的对手后,就邀到风景美丽的山坡草坪上开始对唱,以歌为媒,一问一答,相互满意,互赠信物。最后托媒人通报家长,确定婚期成亲。34.传统节日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三月初三婆王节(又称小儿节),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祭祀活动。四月初八牛节,在这一天要让牛休息,并拜祭牛栏神。五月初五端午节,除具有与当地汉族、壮族的端午节相同的内容外,各村寨还抬纸船巡田垌驱虫,以保丰收。六月初二吃虫节,是发扬除虫方法的传统节日。八月十五后生节,是各地青年男女开展“走坡”社交活动的节日。还有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饭节,每逢立冬后择“吉日”举行。“依饭”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还愿,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收。大庆以村寨为单位,备办猪羊祭宗庙,举行演戏、舞龙舞狮、唱山歌等活动;小庆则一家一户单独活动。三年一大庆的“依饭”节又叫“喜乐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5.特色饮食习俗仫佬族的饮食以玉米、大米为主,稻米是主食,麦类、薯类、玉米、豆类为辅。稻米有粘米和糯米,粘米作为日常的正餐,糯米作为节日的食品原料。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腌制酸菜,家家备有酸坛腌制各种腌菜,有腌豆角、蒜头等。民间早、中两餐,只用酸辣小菜佐饭。仫佬人喜欢饮酒吸烟。蔬菜习惯先用水煮,再加油盐。当地特产煤砂罐是仫佬族特有的烧饭、菜、烧茶的饮具。仫佬族有很多特色小吃,其中重阳酒、鸭酱、枕头粽、狗舌糍粑等都是仫佬山乡特色美味小吃。6.民间文学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支,但无文字,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仫佬族人民日常讲话用仫佬语,唱歌却用汉语小方言“七拐语”。仫佬族民歌可分为随口答、口风和古条。仫佬族人民善唱山歌,这是他们历来用以歌唱生产、生活与感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艺术形式。歌的种类有“随口答”和“古条歌”。(二)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征1.神秘性仫佬族是由古代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