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废旧塑料加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废旧塑料加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08目前中国废旧塑料加工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域性和集中性,山东的莱州、临沂、梁山、莒县都形成各自的加工群体。家家做塑料成品,户户与塑料相关,这样无数个小企业聚集在同一个地区内从事同一类的产品,逐渐使该地区发展成为一个集加工、配套、采购与销售为一体的行业部落。在发展初期,其优势便显露出来①在行业部落中,由于行业内上下游之间、配套企业之间同在一个区域,各种相应的配套产品采购简单、库存压力较低②在行业部落中,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会迅速被小企业们接受和模仿,投资小、风险小、利润稳定③在行业部落中,各企业之间分工明确、信息高速传递,任何创新方式都会快速的被部落内所有企业消化和吸收④行业部落的发展逐渐使该地区成为一个专业商品市场,不需要销售队伍,不需要管理成本,特别适合农村家族式生产⑤在行业部落中,各种产品的销售基本采用现金交易,不会占用太多资金,更不会出现拖欠货款的情况,所以更加适合小本经营⑥行业部落中,地区政府给予各种政策支持,加速部落的壮大和发展。由此可见,大批的小企业聚集到一起便能轻松克服独立企业的很多弊端,其规模生产的力量,将远远大于“1+1=2”的效果。“凡事有利就有弊”,行业部落给企业带来了繁荣的市场和稳定的利润,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埋下了重大的隐患。从去年开始,山东各地从事废旧塑料加工的行业部落都出现了问题,以莱州地区最为明显。从表面上来看是因为进口废料质量下降、国家政策调整的负面影响、劳动力缺乏、销售市场萎缩等因素的影响,但深入分析后会发现各地行业部落在迅速发展的时期基本是靠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劳动力来提高生产效率,而技术方面和产品质量方面的革新少之又少。换句话来讲,行业部落内企业之间一直是处于低水平复制的状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和变革,所以加工企业赚的只是一种“人头费”,是一种少的可怜的加工利润。行业部落内企业的集中性和同质性首先引发了恶性竞争。从废旧原料采购中的相互抬价争夺到加工后产品之间的压价销售,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价格博弈中的“纳什均衡”——参与价格博弈的所有企业,利润全部趋于最小化,任何一个行业部落都本能的发挥出学习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信息传递成本急剧降低的功能,而在信息高度发达,而知识产权又不能得到很好保护的社会中,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创新,将会使这种产品逐渐贬值。在行业部落中,一旦某种产品销售顺畅、利润可观,整个部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分析、消化和吸收,然后纷纷介入其中,无序的竞争直接导致产品成本上升、利润减少,而且该产品迅速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于是再也没有人肯下工夫对产品进行创新或改良,模仿成为行业部落的主导手段,在这种形态下任何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投入都被严格抵制,更有甚者会在加工工艺中偷梁换柱、以次充好,只顾眼前个人的一点小利益,从而损坏整个部落的品牌和信誉。虽然价格竞争是商业活动中一个很有效的手段,但它发挥作用的同时,一个向下的利润通道便应孕而生,所有参与其中的企业没有一个会长期得到好处。产品利润一点一点被榨干,市场一步一步被做死,然后企业们寻找下一个目标继续重复的轮回......由次可见,一个企业的生存不是靠低廉的价格,必须抱着做大、做强、做久的信心,下大力度对企业各部门进行完善,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良和创新。技术优势、质量优势、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才是企业在行业部落的残酷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中国再生塑料业发展现状与机遇:21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再生利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重视环保和资源再生的政策环境下,再生塑料行业同时面临着许多极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机遇。塑料界巨头展开2008奥运商机争夺战目前,废弃塑料交易场所遍布中国,已经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废弃塑料回收交易巿场集散地和加工聚集地,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塑料加工业发达省份。废弃塑料来源在中国,废弃塑料的主要来源包括塑料薄膜、塑料丝及编织品、泡沫塑料、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各种日用塑料制品、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和农用地膜等等。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塑料薄膜产量为365.89万吨,其中农膜72.87万吨;塑料丝及编织品202.39万吨;泡沫塑料85.95万吨;塑料包装箱及容器84.54万吨;日用塑料制品224.78万吨;其他塑料制品415.71万吨。2004年中国非纤用PET(如瓶级、膜级PET等)产能约280万吨,产量约120万吨。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被废弃,是废弃塑料产生的主要来源。另外,工程塑料在汽车及电器商用领域应用较广,品种多而复杂。汽车用塑料年用量已达40万吨,电子电器及家电配套用塑料件年用量也达到100多万吨。随着这些产品逐渐进入报废期,成为废弃塑料不易处理的一个重要源头。废弃塑料社会拥有量2004年中国合成树脂产量为1791.0万吨,进口量为2131.0万吨,出口量为108.7万吨,塑料原料表观消费量为3813.3万吨;塑料制品出口量为1000多万吨。2004年国内废弃塑料年产生量若按2800万吨的25%估算约为700万吨,再加上进口的废弃塑料400多万吨(见下表),而废PET瓶的回收率高达90%以上,约有100万吨。我们估计国内废弃塑料的社会拥有量约为1200万吨。这些废弃塑料的存放、运输、加工应用以及后序处理如果管理不好,势必给环境带来压力。废弃塑料处置方式可以回收利用是塑料的重要特点之一。多年以来,中国废弃塑料的回收处理方式主要以人工从垃圾或其他渠道回收,集中后再进行分类、加工处理的模式为主,到目前为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仍然很有效,使得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程度比较高。但是,对于目前塑料制品原料属性及其性能多样化的现实,如塑料专用料品种增多;为了让塑料有更高的使用要求、增加其使用用途而使塑料制品复合化和功能化;塑料的交联固化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难度增大。废弃塑料制品要想取得理想的回收效果,就必须对其废弃材料进行鉴别分类,如果是复合材料还要进行分离。随着改性塑料制品日渐增加,采取新的回收处理方式和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有报道介绍,巴西、日本等国采取将复合薄膜粉碎后用溶剂将不同种类的塑料成份分离后再进行处理,这种方式显然成本很高。让人们都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对其废弃塑料及环境垃圾采取科学分类的处置,是回收利用废弃塑料行之有效的首要的处置方式。废PET的回收现状较好。由于中国目前未清洗PET废瓶回收价格在5500-6000元/吨左右,所以城巿里的废PET瓶全被拾荒者拣走(一个矿泉水瓶可以卖0.18-0.20元)。这种瓶的清洗回收率一般在10%-20%不等(扎装瓶的杂质要高于散瓶约5%-10%)。再生塑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国再生塑料行业起步较早,整体规模也较大,但是,从行业发展来看,还存在多种问题:其一,全社会对这个行业缺少理性认识和政策扶持。主要表现在:人们环保意识普遍不强,对废旧塑料再生利用的认识不足;民众普遍认为用再生塑料制成的产品是劣质产品;国家缺乏对废弃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和再加工企业扶持的具体政策;现实情况是回收加工企业不仅得不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反而受到很多限制。其二,行业协会刚成立不久,对行业的协调规划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中国塑料工业协会再生塑料专业委员会2004年才成立,目前还缺少有专业经验的专家、学者为其规划发展,行业协会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三,原材料价格飞涨。由于国内废PET回收处理能力及国内废PET瓶源无法满足生产能力的过度扩张,原料已变成该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以做三维中空的瓶片价格来看,2001年为4000元/吨左右,目前涨到8300元/吨左右,翻了一番还多。其四,行业利润大幅下滑。2005年以来,许多企业面临亏损局面。不算劳动力、运输、生产辅料成本的增加,仅原料价格暴涨一项已使全行业处于微利状态。其五,引发国际贸易争端。从2002年开始,许多企业已将国外巿场纳入企业巿场拓展的视野,由于这一巿场初期利润较为可观,引发众多企业加入,从而加剧了价格恶性竞争。再生塑料行业面临政策机遇法律环境正向着有利于资源再生利用的方向倾斜。中国政府日益重视创建节约型社会,按照循环经济的思路去发展经济,人大立法正在加快有关法律体系建设。目前,借鉴国际经验,针对中国国情,已经把中国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建设的任务确定为:修订宪法,整合现行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对循环经济的国家发展战略做出政策性的宣告。修订《环境保护法》,在总则中对循环经济做出原则性规定,在分则中单列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回收、再用、再生利用规定。或把之分散到污染防治、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章节之中。制定与《清洁生产促进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的法律制度和责任。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专门性的环境法律,对资源的节约、回收、再用作出特殊的规定;修订《政府采购法》、《税收征管法》和《商业银行法》等法律,在其中纳入政府扶持和经济刺激的内容。制定和完善循环经济的专门条例和部门行政规章。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开展,有必要在法律的框架内由政府制定一些条例,并在条例的指导下制定或完善有关的部门行政规章。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人民政府和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各自的权限所制定的有关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行政规章。如2002年辽宁省制定了《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方案》,目前贵阳巿正在制定推行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事实上,该行业法律上的不足本身就说明该行业还会有众多利好政策出台。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如果同样按发达国家已走过的传统经济模式,中国要实现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将需要3个地球的资源,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废弃塑料袋管理立法研究(1):24●废弃塑料袋的生产、销售、使用及其回收利用至今尚无法可依,废弃塑料袋等塑料薄膜制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正在日益扩大●国际治理“白色污染”的主流思路是:源头控制减量、促进回收利用、部分实行限制、鼓励发展替代●通过制度创新,依法管理,实现废弃塑料袋的减量化,回收利用的网络化、资源化,促进废弃塑料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的发展废弃塑料袋管理立法研究课题顾问:江子浩冯肃伟课题组长:施振国课题组成员:朱子仪李日春范克武彭燕玲吴伟平程荣根张志强高海莺刘宝平黄德根一、前言塑料袋管理立法研究是上海市市容环卫局为了加强对“白色污染”的管理,于2001年10月通过招投标方式委托给上海市市容环卫协会组织实施研究的课题。塑料作为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产物,它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它具有质轻价廉,缓冲性好和方便卫生等诸多优点,被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包装、建筑、通讯、仪器设备和生活日用等各个领域。特别是一次性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的广泛使用深受欢迎,它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消费数量快速增长,它几乎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它的消费与使用反映了现代生活方式的变革和快节奏的生活特点。因此一次性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的广泛使用,有它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一次性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的广泛使用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白色污染”几乎成了塑料废弃物的代名词,已构成世界性的公害,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和强烈关注。上海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建委的领导对治理本市的“白色污染”向来十分重视,市政府将治理“白色污染”列为环境保护和建设行动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于2000年6月制定颁布了《上海市一次性塑料饭盒管理暂行办法》,把一次性塑料饭盒的生产、销售、回收、利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对管理“白色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当时制定颁布的《办法》的适用对象仅限于一次性塑料饭盒,未把面广、量大的塑料袋纳入依法管理轨道,虽然由一次性塑料饭盒造成的“白色污染”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