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佛教建筑的特色其发展趋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当代佛教建筑的特色及发展趋势(2010-07-0116:08:31)转载标签:旅游分类:阅读记录==汇集(转贴)浅谈当代佛教建筑的特色及发展趋势金江佛教建筑从纯纪念到纪念与实用并存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从现存的传统寺庙来看,无论南传的华丽尖屋,藏传的粗旷城堡,还是北传的对称殿堂。虽然形态各异,呈现当时特征。但总的来说,从以塔为中心到以堂为中心的变化过程十分缓慢。虽然近代佛教文化有很大的发展,建筑技术也日益现代化,然而超越上述传统模式反映时代精神的佛教建筑却很少见。这里有一个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往往继承容易创新难。拿北传来说,人们在地面上能看到的,大多是清朝留下来的寺庙。你现在要重建,就不能离开这个模式,尤其是那个宫殿式的大屋顶绝不可少。尽管现在已经没有大型的木材可以架构传统的结构,他也会用钢筋水泥去硬仿。且不说清朝建筑的浓艳和繁复能否代表佛教建筑的传统,光大殿内常设的四根大柱对于现代建筑技术来说也非必要。这种一股劲地模仿过去是否就算继承了传统?许多优秀传统是需要继承的,但要和合时代因缘加以消化、取舍,否则会成为包袱。到时候后人会问,二十一世纪的人为什么尽仿十八、十九世纪的寺庙,当然也仿了不少唐宋式的寺庙。至于创新,06年9月因星云大师的邀请去台湾高雄佛光山拜访,在大师的安排下有幸参访了台湾的四大佛教中心。深感台湾不仅在佛教理念上丰富了人间佛教的内涵,在佛教建筑的现代化方面也做了不少新的尝试。佛光山在台湾城市里建了许多共修场所,设有现代的多媒体教室、佛教艺术图书馆、斋堂及视讯会议厅等,布局合理、装饰新颖,特别是进门必有的滴水房给人一种温馨回家的感觉。法鼓山在圣严法师建筑与环境相融的思想主导下,整个法鼓山的建筑与山地融为一体,环境幽静,尤其是宽敞的禅堂,自然光线柔和,顶周采用环保的草竹装饰,围廊一端玻璃墙与周边绿化景观交融,方便户外禅修及行经。其间小参室、寮房、斋堂一应具全,氛围十分安宁。中台禅寺的型体一直有争议,但是他的佛像雕塑艺术是现代上乘的,他的灯光色调、装饰工艺都是精致一流的。花莲慈济的厅堂布置典雅,尤其是观音殿的彩砖地面犹如身入荷花池中。这种用现代的材质、现代的技术、现代的方式来弘扬佛法,符合现代人的学佛需求。以南传小乘佛教为主的泰国,历来在佛教建筑上比较传统。近二十年来,位于曼谷郊外的法身寺,在佛教建筑的现代化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始建於一九九五年的大法身舍利塔占地一平方公里,高三十二点四米,建筑面积三万九千平方米,塔身直径一百九十四米,塔内外共供奉了一百万尊法身佛像,外型像个飞碟,浑身金光灿灿,能容纳一百万人举办法会和静坐。是一座代表和平智慧,佛光普照的现代化佛塔。建筑面积为三十二万平方米的双层国际法身堂,采用钢结构架设,可容纳三十万人一起静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禅堂。用一吨纯金塑造的蒙昆贴牟尼祖师像供奉在祖师纪念堂里。该纪念堂对外开放,供大众瞻仰膜拜。在纪念堂内设有博物馆,馆内展出法身法门祖师的生平事迹。法身寺的大雄宝殿不大,供一尊佛像,造型简洁精巧,是采用现代建筑技术建造传统南传佛殿的创举。除主体建筑外,散布其间的现代化佛教艺术景观也是法身寺的一大特色。无论是宝瓶甘露、烛光高敬还是鹰网舍利,都是十分精堪的艺术精品。建筑和绘画一样都属于艺术范畴,是具有灵性的,佛教建筑更是如此,只有具有灵气的道场才具有生命力。现存世界各地的著名寺庙,之所以吸引人、魅力不断、就在于此。它们像一幅幅生动的三维变经图,应用各自抽象的建筑符号诠释佛教的精神,反映时代的建筑艺术与佛陀经义的融合。它们的特殊氛围始终给人启示、给人遐想、甚至震撼人心。如今应该如何继承它们的传统又不拘古照抄,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创新,已是摆在现代人面前一个很难违避的问题。首先,只有正信感悟才能用现代的空间、意境、造型等手法紧扣佛教的现代理念,正确诠释佛陀的精神。设计寺庙与设计一般的民用建筑不同,一般的民用建筑比较注重某建筑师的风格。而寺庙则不同,必须展现该寺庙所代表的佛教精神的内涵。建筑师必须与该寺的师父和信众互相学习、紧密合作,才能让佛教的精神内涵与建筑的形象符号融合在一起。所以参与现代寺庙设计的建筑师光有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学习佛学方面的知识。如今学佛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已经出现博士法师、碩士法师,在台湾更有既是法师又是建筑师的情况,所以未来佛教建筑的创新会越来越多。然而,传统佛教建筑由于受砖、木、石材质及营造工艺的限制,较难适应造型与空间的创新。近代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建筑技术均日新月异,这给佛教建筑的现代化开创了条件。就拿结构跨度来说,从钢砼、钢架到网架,可以从几十米到上百米,中间不用一根柱子。自动控制的电光源能够模拟七彩的自然佛光替代佛像的木制背光。不断更新的环保材料可以将现代的佛教场所装饰得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通常木石是比较理想的环保建材,然而在地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木材尤其是大型的木材,作为商品是越来越奇缺。现在采用中小型木材装饰建筑的内部还可以,但为了重建传统的寺庙去他国砍伐大片的原始森林就不符合佛法了。当然用于局部修复有价值的古寺庙另当别论。石头是一种古老的建材,人类的许多原始文化全靠它的坚硬才存世,佛文化也一样,世界各地现存的佛塔都是用石头建起来的。世界上的石材含量十分丰富,现代加工石材的技术几乎与加工木材一样先进。所以石材仍然是现代佛教建筑喜欢用的材料。从拜舍利到礼佛,传统的寺庙大多将佛像安在殿堂的中间。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教化社會的功能日益多样化。为了适应现代宏法的需要,佛像安放的位置开始从中间到周边,让学佛的人拥有更多活动空间。佛像的大小也从高大到与人相仿,使人感觉佛菩萨的平和与亲近。佛像的塑造材料一般采用铜、木、石、泥,由于木材的紧缺,现在仍用铜、石、泥及拼木,在室外用合金铸造的还是少数。至于用玻璃钢、水泥制作的佛像,给人的感觉并不好,就如不绣钢、贴面砖用于佛堂不和谐一样。历来佛像的精品,都成为一个时代的艺术瑰宝。为了适应佛教的现代化,佛像的雕塑水准应该有所突破。如今粗俗的、商品化的情况比较普遍,艺术水平高的、有创意的不多。佛像的塑造与其他雕塑不一样,在比例、法相上有它的特殊要求。可以创新,但不能太离谱,否则信众不接受。佛雕作为艺术不在于体量的大小,用材的珍贵,而在于它的创意和灵性。只有这样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使人们为它而感到震撼。国际化是佛教发展的必然,现代化是佛教進步的表现。佛教建筑和佛教艺术如何顺应时代、面临挑战,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又不失佛教精神的内涵,已成为世界佛教界关注的问题,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佛教三传的土地上会出现更多像法鼓山那样有新意的现代佛教建筑。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