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道路交通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杭州,你的交通还有救吗?周一从城西坐公交车到单位,8公里的路程,用了整整一个半小时!周六从丰潭路坐小车回老家,在天目山路上忙转了一个小时才到环城高速入口。杭州的火车站、汽车站离主城区越来越远了,可市内交通越来越堵了,200公里范围的行程,往往市内用去的时间比路上耗的时间还要多。杭州的交通,岂止是一个堵字,简直就是烂!十五年前,杭州就在规划东西向的高架了,那是天目山路高架,因各种原因流产了。十年前,杭州开始规划德胜到文一路高架(快速通道),因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高架造了一半就停了。还有,现在的杭州红绿灯也实在太多了,不到几百米就一个红绿灯,还有好多“霸王灯”,权力单位旁边的灯,根本没必要;好多“空港灯”,城乡结合部的灯,车子少,也根本没必要。杭州的交通,还有数不清的问题:红绿灯间隔时间太长,交通瓶颈太多,缺少东西向、南北向的交叉快车道,过街地下通道或天桥太少,停车场少,道路规划落后,绕城高速出入口太少、车道太少,道路建建翻翻、翻翻建建反复不停等等。这些问题远远没有解决,杭州有的部门竟然提出了“太阳工程”的决策——化几百亿造绕城二线。去你吗的,有关部门,让我说你什么好呢?懂规划吗?不懂。道路建好不久就马上落后,落后一大截!会办事吗?不会,东西向的快速道和高架建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建好。他们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吗?更没有,造绕城二线远远没有解决市内交通拥堵来的迫切,而且路线离开主城区那么远,实际效果也没有论证。怎么就能拿这几百亿元去造一个所谓的“太阳工程”呢,是“形象工程”吧。杭州的交通,如果说十年前就科学规划,一些工程立马行动的话,那么现在和将来还是有救的。但是,现在没救了,为什么?政府的理念、市民的理念都落后了。可以这样说,平面化的交通是杭州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杭州交通不在立体化、路口交叉化上下文章,将会是死路一条。有的人反对建高架、反对建过街天桥,说这样影响杭州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嗟,这是片面之词、无知之徒。杭州的文化古城遗址本来就已经荡然无存,你看看杭州的建筑,有几幢是古代建筑,大都是一些没有特色的火柴盒建筑。高架和天桥影响形象吗?只要把高架和天桥设计得美观一点,照样可以成为城市里的亮丽风景!有的人还说,造高架不是现代社会的趋势,西方有的发达国家现在都已经在拆除高架了。那我问你,你到过西方吗,你知道他们拆除高架的原因吗,你还知道中国城市化现在的真实情形吗?有的人见风是雨,有的人道听途说、有的人照抄照搬,不识庐山真面目。知道吗,西方有的国家拆除高架,原因有二:一是高架建的时间早,在二战后就建了,已经半个多世纪了,那时的规划和技术已经过时,高架的使用寿命期也差不多了,到了要拆除的时候了;二是西方一些国家的城市化已经成熟,换句话说,他们的城市已过了规模、人口的最高峰,交通出行方式趋于固定,城市规划也已定型,特别是他们的地铁、轨道交通已经非常成熟,街道的地下通道也很发达,在这种情况下,拆除有的高架也是可行的。可我们不行,我们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阶段,你看杭州,地铁“八字还没一撇”,过街通道少之又少,交叉口都是平面的,立体化交通布局远未形成;工业、教育布局的郊区化,大型居住小区的郊区化,汽车站、大型贸易市场的郊区化带来了人口流动的大幅度“钟摆效应”,居民不得不赶很长的路上下班,不得不用多于出城后的时间在去车站的路上死耗;我们中国人口多,江浙地区人口密度大,杭州由于是发达城市、外来人口多,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更大,单位道路面积人口和车辆占有率我们只能在全国倒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出行中,公交车、私人小汽车、自行车、电动车、残疾人车、行人等等互相抢用道路资源,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汽车时代已经来临,在市民出行日益频繁的情况下,面对上述情况,如果我们还不加快高架桥、地铁、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等立体化交通设施的建设,尽快提高人均和车均道路资源占有率,让大家“各行其道”,那我们的交通有朝一日真的会有“瘫痪”的危险!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现实之兆。起来,不愿做等死的人们,杭州的交通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让我们冒着被人骂被官批的炮火,揭露现状,建言献策,前进,前进,前进,进!!!现在主要是堵在东西向,因为有西湖的原因,导致很多断头路,而杭州历史以来就是围绕西湖展开的,大量的人流车流在这个方向流动,加上市内南北向的火车线阻碍了很多东西向的道路,所以,真正东西向无障碍通行的除了艮山-环北-天目山路一线外,只有文三-文晖-天城路一线,还有德胜-文一路一线目前来讲几乎只有这三条线横贯东西,目前重要的是东西向缺少快速路!为啥德胜高架不往西了?靠,杭州所谓的规划全属扯淡,本人去过国内的许多城市,杭州的所谓改造真的和杭州人的性格一样,精致不够大气,这20年,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几乎翻天覆地的变化,杭州实在算是太保守,太慢了,这个里面或许存在大量的利益纠葛,或许有大量见不得人的黑幕,但是,现在杭州交通拥堵,人所共知,不仅局限于本地居民,美名已经远播海内外,彰显了政府部分职能部门的弱智和目光短浅,哎,杭州,这么美的一个城市,为啥就有这么个落后的交通呢?而且遥遥无期的解决方案,让人心灰意冷,当年李光耀来杭州参观,临走丢下一句话-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20年后,这句话依然适用-美丽的杭州,无序的城市,弱智加脑残的规划,破烂的交通!我们的父母官,人民公仆,你可以找出千万种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可是为啥是这样的结果?没钱吗,不是,杭州市政府可能是中国最有钱的市政府之一,因为地价都是天价,土地财政在杭州被发挥到极致,没人吗,更不是,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廉价劳动力,说穿了,还是个利益不是人口的问题,根本就是一个交通整体规划失败的典型!在杭州的很多路口,抬头向前方看去,往往视线范围内最起码4-5个红绿灯!在主城区可以说是历史原因,在钱江新城、下沙、滨江等等又作何解释呢典型的一条新路:凤起东路,过新塘路后一点点距离,竟然有3个红绿灯!唉!该死的杭州交通规划!大道理说不上来我觉得要改善杭城的交通,就要取缔电动自行车这个玩意儿不声不响,速度不慢!一会儿驰骋在快车道一会儿游走在慢车道,太可怕了,挂到汽车是开汽车的倒血霉,挂倒行人和自行车溜起来又抓不住牌照管理混乱,大多是没有牌照的现在很多慢车道又是和人行道合用的老人行动不便躲避不及危险小孩走路天性好动危险顶!杭州的城市规划的确差,有好多城市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在开发建设新城区了,不仅仅是在市中心建设几条干道的事了,都不知道是规划局的原因还是领导的原因,杭州在市政建设上所做的都是些碰鼻子再转弯的事情。当除尼克松访华时就曾这么评价杭州:“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现在的杭州虽然不是破烂的,但绝对是混乱的(指城市建设)。就拿进出杭城的高速路口来说,上海,苏州,绍兴等等大中小城市,哪个城市的高速路进出口是建在城市中心区的,而且还与非机动车道结合在一起的。从高速出来,所有的车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全往艮山路上跑。碰到节假日,高速出口除都会堵得严严实实的。杭州离上海这么近,为什么不学学人家呢?从高速出来就有立交桥给需要去各处的车分道了,从源头就分散了交通压力。真不知道当权者是怎么在想的!现在还来讨论怎么在市区建快速道路,翻来翻去还是局限在艮山门到古荡,南星桥到北大桥着个范围内。抄来抄去就这点冷饭,用“螺蛳壳里做道场”来形容杭州的市政建设一点不为过。现在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就凭搞好了卫生就能评吗?我认为看看杭州的路政和交通建设就不够资格,到处塞车弄的城市充满汽车的嘈杂声,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去年我开车带一新疆客户逛市区,开到庆春路时,他就问我,你们市中心的路怎么这么高低不平的?请大家再去看看石祥路和从杭玻到皋亭坝那条路,开挖过后随便用沥青那么一填,也不管它好坏,在那路上面开车就像是做在车里做按摩。我觉得杭州的城市规划做的太小气了,前瞻性不够,其它大城市早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规划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干道,可看看我们杭州有几条?北京、上海这些城市我不说,武汉、成都这些中西部城市现在的市区主要交通干道、立交桥、过街隧道大多都是20年前就有的,现在仍然对自己城市的交通起着重要的功能,我是经常去这些城市的,看到他们的一条又一条宽阔的干道,就能够感觉到这些城市的大气和包容,但在杭州看到的是市区窄小的道路,瓶塞似的路口,区区几条还是这两年搞起来的交通干道,一条直肠似根本不“立交”的立交桥等等。要知道杭州现在的交通问题是杭州城市规划的硬伤所致,政府现在做的只是局部的东修西补似的小打小闹。看看现在高峰时的城西交通,这可是最近几年政府规划的新区呀,又怎么样?不还是单行、双行的变来变去。杭州现在出现的问题一部份是经济发展过快所致,然而不可否认的也是杭州本土领导者传统、局限、狭义、短视、甚至有点井底蛙性格思维的导致。记得前两年北京经历过一次很严重的全市范围的交通大瘫痪,当时就有人提出政府该承担责任,甚至还有人要求相关领导道歉,最后政府还是表了个态。可杭州现在的交通不比北京好多少,可我们这些杭州市民没有看到政府对规划失误有个什么认识,我知道政府的工作是需要相关的配合与协调,也有着一定的难处。我发这个帖子也只是希望杭州人能够看清楚现实的状况,领导人应该认清过去前人因短视而给后人带来的灾难,能够吸取教训、学习其它城市的经验特别是大城市所应该有的大气与包容,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只想着拍地赚钱,只看重财政收入,只认为杭州人的西湖是最美的,所以杭州也是最好的阿Q想法。领导者应该拿出的是魄力与远识、谦卑务实的向别人学习的态度。做到西湖不单是杭州人的西湖,更应该是世界人的西湖。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