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政务建设对我国公共行政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作业任务书系管理系专业电子政务区队11级电政301学生杨玉学号201110130125一、毕业作业题目:浅谈电子政务建设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二、毕业作业工作规定进行的日期:2014年03月18日至1014年05月28日三、毕业作业进行地点: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四、任务书内容:(一)选题的目的、意义: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迎接信息时代潮流的现实选择,并且呈现出日益蓬勃的趋势。面对我国日趋高涨的电子政务建设浪潮,面对大量社会资源的投入,我们应该保持非常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射击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变迁,而绝不仅仅限于一项工程,或政府内部系统变革。正是由于电子政务建设具有庞杂性、系统性和结果的难以预知性等特质,所以需要我们首先分析电子政务存在的价值,明确其发展的利与弊。尽管这种价值分析相对于现实会有一定的偏差,但它对于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本文的论述还很初浅,很多问题还有待于深入讨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电子政务建设的价值问题。2(二)写作的主要内容(写作提纲):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背景与时代意义二、电子政务对公共行政行政的影响三、电子政务中不可忽略的问题(三)主要参考资料:[1]赵国俊《电子政务》(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版[2]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1月1日第1版[3]焦宝文,刘庆龙:《中国电子政府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版。①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5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3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版。③国务院165次常委会议通过:《政府公开信息条例》法律出版社,2011版。④李景鹏,《政策制定的两个维度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⑤道格拉斯•霍姆斯《电子政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版。(四)时间进度安排:序号毕业作业各阶段工作内容日期备注1根据要求进行选题2014年03月18日-2014年03月22日2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所选题填写毕业作业任务书2014年03月23日-2014年03月29日3在教师指导下选定参考资料进行写作2014年03月30日-2014年04月20日4由指导老师对初稿进行核查和修改2014年04月21日-2014年05月11日5对修改后的论文加以整改至最终成稿2014年05月12日-2014年05月18日6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写作内容摘要及关键词2014年05月19日-2014年05月25日7将所有资料装订成册、最终成稿2014年05月25日8准备论文答辩2014年05月25日4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作业浅谈电子政务建设对我国公共行政的影响5姓名:杨玉学号:201310130125专业:电子政务区队:2011级电子政务301区队指导老师:颜丽娜论文字数:二0一四年五月目录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的背景与时代意义…………8二、电子政务建设对公共行政的影响…………………10(一)有利于行政决策向着合理、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10(二)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106(三)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10(四)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结构……………………………11三、电子政务建设中不可忽略的问题…………………11(一)电子政务中的“信息爆炸”问题……………………11(二)网络安全及公共威胁问题……………………………11四、结束语………………………………………………12内容摘要现阶段,政府的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评判政府管理素质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尺度。政府能否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浪潮中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的挑战,实时、高效、理性地处理网络环境下政务电子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并尽可能地对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事前的预期和策略上的准备,将决定着政府能否实现塑造自身良好形象、为公众提供更高效高质管理和服务的目标。本文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出发,着重分析其对我国行政决策、行政绩效、行政创新等公共行政问题的影响。电子政务作为一个管理驱动型概念,7具体是指政府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与运作,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来重塑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关键词:形象效率成本创新进程浅谈电子政务建设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背景与时代意义世界上最早开始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到了20世纪初期,主要欧美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新中国诞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虽已大规模展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也迅速提高。但同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仍然较高;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不够高等。对于目前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处于落后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信息化并不象已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那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需要政府坚定地去推动它。我国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但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政府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水平低造成的。面对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入世的挑战和网络经济的冲击,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将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208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成立国家信息化工组领导小组,朱鎔基同志与温家宝同志先后担任组长,确定了信息化建设指导方针;1997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5年7月26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首次发表有关国家信息化发展状况的政府文告――《2005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系统全面总结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指出信息化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正在稳步提升。在整个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电子政务建设被作为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和信息化战略重要推动力量,电子政务己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和政府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安排。1999年,国家启动政府上网工程;200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把电子政务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2001年12月15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作出了“启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政府信息先行”的历史性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电子政务正是在这种信息化大背景和国家战略安排下产生和发展的。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国内研究者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专业领域信息化、政府上网工程实施和全面电子政务建设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办公自动化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政府办公使用计算机、传真、打印、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协助处理信息,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第二阶段为专业领域信息化阶段,从1993年至1998年,此阶段是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而提出的计算机联网、应用工程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金字工程建设。起步于1993年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现已发展到“12金”甚至更多,即金税、金财、金盾、金审、金贸、金农、金保等;第三阶段是政府上网工程阶段,从1999至2002年。1999年1月22日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联合40多家部委办局发起召开的“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大会”,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并把当年确定为“政府上网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截至2002年底,各级政府在gov.cn上注册的域名数量就达6686个,已经建成的琳琅满目的政府门户网站数量达4929个。国家各部、委、办、局以及地市级以上的地方政府都已建起了自己的网站,一些经济中心城市的政府网站已初具规模。第四阶段为全面建设和理性发展电子政务阶段,2002年底至今。2002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以中办发[2002]17号文件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对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目标、任务和措施等作出具体部署,我国电子政务开始以战略性的地位纳入政府行动计划,即全面建设电子政务阶段。2003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抓紧推行电子政务,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原则,逐步建成电子政务体系的基本框架。特别是从2004年起,各级政府相继调整了电子政务发展策9略,开始实施“冷”处理。中国电于政务建设在办公自动化和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己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入了统筹规划、整合创新、稳步推进的阶段。《2005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报告》明确提出,2005年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任务是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明确现阶段中国电子政务的战略定位和在未来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中央与地方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关系原则,理顺电子政务运行管理体制。在继续推进重点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管理体制,加快制定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立项、招投标、工程监理等,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有关部门已经启动《电子政务》[1]的前期调研,《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报送国务院法制办。业内人士将2006称为“电子政务务实年”,至此,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和理性发展的阶段。业界、学界一致认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对于电子政务发展的“冷”处理是一种务实之举。中国电子政务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各级政府普遍实现了政府上网,电子政务建设全面启动,政府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逐步提升,政府行为进一步规范。明确建设原则及策略、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和法律法规、统一标准、解决行政体制障碍、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等都是我国这些年推行电子政务建设上取得的宝贵经验。然而,从总体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在经历了全面“热启动”之后,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总的来说,重形式轻内容;重内部轻外部;重电子轻政务;重局部轻整体;重资本轻知本。具体来讲: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法律和技术标准、政务信息安全问题突出,安全保障和培训机制不健全;政府网站管理不到位以及电子政务市场操作不规范,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数字鸿沟普遍存在;外部环境欠完善等。而究其原因,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中,最关键的是社会信息化差距、技术瓶颈以及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体制改革的脱节,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道路依然任重道远。二、电子政务建设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一)有利于行政决策向着合理、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由于工作人员从大量的数据处理、文字处理任务中解脱出来,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政策制定和决策制定的主要阶段,有利于加快政策制定和决策速度,有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