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浅谈蒙山旅游资源蒙山概况蒙山,古称东蒙、东山,为泰沂山脉系的一个分支,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西北部。东经117°35′-118°20′和北纬35°10′-38°之间,西北东南走向,绵延百余里(约75公里),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位于柏林镇境内,为山东省第二高峰,被誉为“岱宗之亚”,素称“亚岱”。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蒙山自然风光秀丽,兼有泰山之雄壮、黄山之秀美、华山之险峻、雁荡山之奇绝。春天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云雾飘渺,秋时漫山碧透,红叶映照,冬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蒙山的自然环境资源蒙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植被茂密。公园总面积5.5万亩,自然资源丰富多彩。古、珍、特树种繁多,拥有野生动物: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植物100余科900余种,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课堂之称。1999年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监测,景区内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个,居全国之首,为该中心有史以来测得的最高值。被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成为中国最佳绿色健身旅游胜地。巍巍蒙山,气势磅礴,风光秀丽,集众多名山优势于一身,雄、奇、险、秀、翠、幽,素有“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之说,龟蒙景区以东鲁在望、古道奇观、玉泉枕流、鹰峰奇观、一径通天等十大景观著称。蒙山旅游区分为云蒙、龟蒙、天蒙和彩蒙四个景区,云蒙是生态旅游区(蒙阴),龟蒙是养生旅游区(平邑),天蒙是天险观光区(费县),彩蒙是山林休闲区(沂南)。主要旅游景点有:雨王庙、水帘洞、云蒙湖、百花峪、万寿宫、承天宫、朝天宫、慈宁宫、观音殿、玉皇庙、南天门、桃花峪、龟蒙顶、大洼、孔子小鲁处、群龟探海、百寿摩崖石刻、翠竹园、九龙潭、白云岩道士林、高山湿地景观、读景壁、揽胜亭、蒙山吊索桥、瞻鲁台、明光寺、海螺寺、鬼谷子讲堂、蒙山叠翠、林海花潮、望海楼、云霞洞、观峰台、云蒙峰等。蒙山的文化资源蒙山丰富的自然资源,蕴育了浑厚的文化内涵,曾有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驻留蒙山,吟诵蒙山。孔子登东山(蒙山,古时称东山、东蒙)而小鲁,李白,杜甫同游蒙山留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等佳句,苏轼游蒙山诗曰:“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云蒙漏泽春”;明代文学家公鼐作《蒙山赋》诵叹蒙山;康熙大帝冬游蒙山留下“马蹄踏碎琼瑶路,隔断蒙山顶上峰”的诗篇;乾隆皇帝南巡中游历蒙山则留有“山灵盖不违尧命,示我诗情在玉峰”的赞美诗篇,还有民间典故、流传不胜枚举,秦砖汉瓦、古刹庙宇、碑碣石刻等遗存悠悠林立。蒙山亦是历史文化名山。2,000余年来,一直为文人骚客、帝王将相所瞩目。《诗经·鲁颂》中就有“奄有龟蒙,遂荒大东”的记载;《论语》中记载颛臾王曾主祭蒙山。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留下了儒、道、纵横家代表人物孔子、庄周、老莱子、鬼谷子的足迹。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留有回马岭、圣憩石、小鲁处等遗迹;鬼谷子在此修炼授徒,弟子过百,著名者有苏秦、张仪。汉朝史学家蔡邕等曾隐居此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曾结伴去游蒙山,杜甫写下“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的佳句。唐玄宗曾率群臣登临蒙山;北宋文学家苏轼登蒙山写有“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的名句,清帝康熙的《蒙阴晓雪》和乾隆的《望蒙山雪色》等诗篇,都对蒙山颂扬备至。蒙山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世人注目。我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书·禹贡》称:“蒙羽其艺。”认为早在夏朝时期,蒙山、羽山带就已种植作物。建国以来,蒙山麓区先后发现的几十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遗址,对此作了印证。西周时,成王封颛臾于蒙山之阳,主祀蒙山,说明当时蒙山已路身于我国名山之列。春秋时期,鲁大夫莫斯的颂诗《閟宫》写道:“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奄有龟蒙,遂荒大东。”他把拥有泰山和龟蒙,视作鲁国的荣耀。现代诗人胡秉言写道:“虬龙苍郁绿卿鲜,独倚幽栏看水涓。亚岱嶙峋奇万壑,晨钟暮鼓鸟鸣翩。”西周在蒙山南北封国齐、鲁,这两个大国在军事、政治进入的同时,华夏文化也开始在此传播。它和当地的东夷文化由相互阻隔到相互融合,使蒙山及其周围广大地区的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而且这种现象经朝历代,不断延续和发展。在蒙山地区发现的汉画像石墓,其建筑和雕刻技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其他如西汉石碑、东汉墓阙以及春秋时期的徐子氽鼎等金石精华,有的属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属国家一级文物,都是上述现象的见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达和先进文化的哺育,蒙山地区名人辈出,荀子、曾子、蒙恬、刘洪、匡衡、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公鼐、左宝贵等很多业绩卓著的人物,分别在不同的领域,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历史上蒙山的道教和佛教都非常兴盛。僧人道众对蒙山情有独钟,把这里当作修炼正果、养生长寿的圣地。主要道观有清虚观、万寿宫、九龙宫、观音殿、承天宫、慈宁宫等,香火鼎盛的寺庙有明光寺、海螺寺和云台寺等。早在五代时期,任过后晋水部员外郎的贺亢就修道蒙山,北宋苏东坡曾和他的八十多岁的弟子乔仝有过交往并写诗相赠。宋朝蒙山玉虚观住持贾文,于宣和元年(1119年)被宋徽宗召见于汴京,赐给度牒、紫衣。明清时期,蒙山清虚观属全真道华山派,和道教“天下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有着密切联系。正是这些宗教的活动,给蒙山留下了多处宏殿重阁,并洋溢着黄卷青灯、钟响磐鸣的神秘气氛。沂蒙山精神在民族、民主解放战争时期,蒙山是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党政军首脑机关和八路军115师指挥部,在这里领导山东军民英勇作战,建立和扩大了山东各个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华东野战军指挥机关,在此组织了举世闻名的孟良崮战役。如今,当年一些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地和著名战场以及革命烈士陵园,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有的并新修了纪念建筑物。其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属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另有多处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些则被定为山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蒙山旅游对当地的影响经济影响(1)旅游业可成为一个当地支柱产业。就是能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一般认为,一产业的产值超过社会全部产值的5%就可以视为其为支柱产业。现在蒙山旅游经济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有效催你和带动包括建筑工程及相关行业、航空运输业、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和农副业...的发展。2011年的十一中秋黄金周,7天的旅游收入就达3008亿元,有力的带动了民航、铁路交通、城市出租车、餐饮和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3)旅游业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国内财产的地区间转移和再分配。收入高地区的居民通过旅游把钱流向收入低的地区。。(4)旅游业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并行。经济发展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带动了强大的环境保护。环境影响1.正面影响通过对旅游资源及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而实现的旅游良性循环与发展,可以为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对环境保护起到促进作用。蒙山资源的开发有利地促进了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1)旅游提高了环境的质量。蒙山是山东省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蒙山风景区近年来还建设了若干个“生态环境”项目,既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较好地调整了风景区与群众的关系,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还为生态旅游开辟了新的游览区。(2)旅游推动了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在人类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越来越重视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的情况下,旅游发展确实起到了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旅游发展会改变当地居民的观念,增强他们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尤其是当旅游给当地居民带来实际利益时,这种作用就会更明显。他们会放弃伐木、打猎等传统的生存方式,而通过参与旅游获取经济利益。政府的观念也会改变,在众多的旅游形式中,以生态旅游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生态旅游可以产生旅游和环境间的移情作用,减少负面伤害,从而建立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3)旅游能发挥环境教育功能。伴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者可以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识、生态知识乃至环境知识,可引发旅游者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进一步思考,提高环境保护意识。2.负面影响(1)旅游开发:①从旅游业看,占用、浪费土地和耕地的现象经常可见。②对某些生态脆弱敏感的地区来说,旅游开发不仅占用耕地,还会对地表植被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2)旅游活动对植物的影响①大面积移除:这是人类对植物的最直接伤害,例如兴建宾馆、停车场或其他旅游设施,大面积地表植被剔除,甚至还从外地搬来其他土壤进行客土,以符合工程上的要求。②践踏与碾压:虽然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一般不会有蓄意破坏植物的行为,但对植物的践踏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相关反应,如土壤压实、土壤结构破坏、地表水流失、土壤侵蚀以及生物多样性降低等。(3)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①水上运动:随着度假旅游活动的日益兴盛,各式各样的水上运动,比如漂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度假生活内容,同时也给水体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且这种冲击往往还是综合性的。(4)旅游活动对空气品质的影响旅游活动对空气品质的影响中当属汽车污染最为严重。二战后,汽车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旅游中。现在汽车成了数以万计的旅游者使用的私人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废气含有有毒物质,威胁地球生态的健康。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废气排放可导致酸雨,使地球增温,某些物质还可诱发臭氧层空洞,这些问题已不再区域性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了。文化影响旅游业对当地文化的宣传作用毋庸置疑,这里主要谈谈对文化环境的消极作用。(1)旅游活动对文化环境的影响:①超容量接待。近年来蒙山游客数量倍增,流向又高度集中,已使旅游区负载过重,人满为患。这样只会降低游人的旅游感受,使重游率减少,更重要的是严重破坏了景区质量、资源、设施破坏严重,尤其会使文物古迹遭受破坏。②踩踏与触摸。众多游客的践踏也会损害文物古迹、历史建筑。(2)旅游活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游客的行为会影响到当地的文化风貌,当地文化世俗化、商品化也是旅游对文化的消极影响之一。总结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充分地把握旅游为我们带来的有利条件,尽量避免负面影响,让旅游业更好地带动当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