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往年毛概考题整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0年郑吴志的毛概期末考试题目:一、辨析题: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否定了传统认识。二、问答题:1、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邓小平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主要有:1、时代背景:对当今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判断。(1)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制约战争、争取和平的力量成为主体。(2)二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悬殊日益扩大。“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要解决的共同课题。(3)当代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以科技、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状况将最终决定一切。必须寻找符合本民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道路。2、历史前提: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3、实践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创造的新事物、新经验,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是新的理论创立和发展的源泉。三、论述题:1、“改革,是社会主义的第二次革命”,根据邓小平理论和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的认识。2、试比较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传统工业道路。2011年郑吴志的毛概期末考试题目(A卷)一、辨析题: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否定了传统认识。答案一: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经典作家或传统认识认为: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即所谓“三位一体”特征),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等。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认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包括三方面基本内容和观点:(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从生产关系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3)“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从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意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的水平。(1)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命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2)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本质。改变了只从生产关系方面认识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势。(3)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表达社会主义本质,不仅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而且指明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4)突破了社会主义必须搞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实践意义:邓小平理论为建立、坚持、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为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答案二: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即传统认识,经典作家或传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可以概括为: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即所谓“三位一体”特征),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通过不懈的探索,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放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放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三方面基本内容和观点: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从生产关系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从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实践意义:第一,为建立、坚持、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第二,为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不是否定,而是在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2.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公有制经济已经不占主体地位(如何理解现阶段公有制的内涵和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要起主导作用。从公有资产占优势方面来看,公有资产的优势,不仅要注意量的方面,还要注意质的方面,从质和量的统一来确定公有资产是否占优势,这就排除了那种只从量的方面,即只从所占比重多少来确定是否占优势的片面观点。从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方面看: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但这主要就全国而言。至于“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在当前,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弄清上述主体的基本内容以后,主体和主导之间的关系也就清楚了。“主体”包括“主导”,“主导”是主体的内容之一。如果国有经济不起主导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就不能完整地实现;如果公有制本站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根本不可能存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客观必然性:(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客观需要。(3)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实现我国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经济上共同富裕的物资保证。(4)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邓小平总结当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后得出的结论。二、问答题:1、简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此次会议后,大跃进运动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58年8月,中央北戴河会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又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失误的原因主要是:(1)想打破常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认识不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盛行,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脱离实际、不顾国情,盲目照搬苏联模式,造成重大失误。这次重大失误告诉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以实际出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才是成功之道。三、论述题:1、“改革,是社会主义的第二次革命”,根据邓小平理论和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的认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他体制。通过改革,使生产力摆脱旧体制的束缚,解放生产力;通过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旧体制的改革和新体制的建立,又必然引起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有其必然性:(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2)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有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因此必须进行改革。(3)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迫使我们必须进行改革;(4)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时代主题,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促进发展。2、试比较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传统工业道路。传统工业化道路:即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主要依靠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通过提高农民的赋税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高速度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然后再装备和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高速度(工业片面发展),低效益(资源极度浪费),城乡分割。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其主要特征是:(1)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工业化。(3)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4)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型,讲求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2011年郑吴志的毛概期末考试题目(B卷):一、解析题二、问答题:1、谈谈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看法。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经典作家或者传统认识认为: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等。这种认识未能充分体现科学社会主义预示的基本特征的内在逻辑和方法,因而尚未清楚地揭示出具有特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通过不懈的探索,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方面基本内容和观点: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从生产关系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从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2)意义理论意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的水平。实践意义:第一,为建立、坚持、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第二,为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主要把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贯通了,着眼于人的发展,再有把社会主义本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通了,同时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反映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体现了我们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21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当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阐释了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追求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从“共同富裕”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价值探索的继续,也体现出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拓展,表明我们逐步从最深和最高的层次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我们队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2、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新型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这是一种新型的发展观,主要表现为: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1)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解决怎样发展,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1)全面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协调发展,是指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3)可持续发展,是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自然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发展。三、论述题:1、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我国国情的认识„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含义(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时都必经的起始阶段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