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册第1课《读书示小妹+八生日书》贾平凹1、文学常识:选自《贾平凹散文大系》,贾平凹(1952-),原名贾平娃,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都》、《废都》、《浮躁》,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等。2、内容主旨:作者通过给小妹的信,阐述了读书的目的、方法,流露了深深的手足之情和人生的诸多感慨。在信中,作者回顾了自己早年读书求学时的艰难,剖析了自己走上社会之后的心路历程,以及在人生奋斗过程之中最终的价值选择,这就是读书、明理、做人。3、艺术手法:捕捉和再现事物精微之处来揭示读书的真谛和人生境界;通过富有生活气息的琐事传达出的兄妹间深厚的手足之情。如文章第一自然段中从“书中的人对我最好。。。。。。我就记想那时的可怜了。”以亲切细腻的笔触回忆了兄妹相处时的往事,兄喜妹亦喜,兄伤妹亦哭,兄妹情同手足,血脉相连,读来催人泪下。第2课《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1、文学常识:选自《黑塞说书》,赫尔曼·黑塞(1877-1962),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后来人们称黑塞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作品有《彼得·卡门青特》、《荒原狼》等。2、内容主旨:这是一篇有关读书的文化随笔。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3、艺术手法: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举例论证,以亲身体验说明问题,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对比论证,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比等。第3课《幼学纪事》于是之1、内容主旨: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记叙幼年因家境贫困而在求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艰辛,表现了旧社会恶劣的政治制度的不合理、不公平,表达了对幼年求学过程中帮助过自己,曾给自己有益教育的良师益友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2、艺术手法:(1)文章语言平中见奇,幽默诙谐。用貌似轻松的笑话,来说严肃的事情,或故意将小孩说得十分严肃,这是幽默的两种形式。本文综合运用这两种形式:本是凄凉辛酸的往事,作者却说得俏皮轻松,叫你听了忍俊不禁;正在你想笑时,却分明听的作者说得那么严肃,几乎要催人泪下。比如,家里根本没有一本书,却偏说“家里的藏书每年一换。。。。。。那本历书。”把轻松的笑话说得很严肃。(2)富于生活气息,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渗透在对人和事的记叙和描写中,感人至深。第4课《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1、文学常识: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2序言的分类1、按用途分:书序(诗序、文序);赠序2、按作者分:自序、他序3、按位置分:在正文前的称为“序”或“前言”;在正文后的称为“跋”序言的内容:创作的缘由;创作的目的;创作的经过;作品的内容及主题;作品的出版、印刷及命名等情况。关于整句和散句句子有长有短,结构也各式各样。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包括对比、排比或二者之外结构相近的句子)。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一般来说,散句自由活泼、富有变化。整句结构齐整,音节和谐,喧染气氛、加强语势。整句和散句“整”和“散”都是指句子的结构形式。整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散句: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形式灵活、使用性广。2、内容主旨:回忆白莽的音容笑貌,客观而热情地评价《孩儿塔》的创作意义,点明《孩儿塔》的价值,表达了鲁迅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与对革命事业的高度热情。3、艺术手法:整句与散句交错出现的语言形式,不仅充分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而且读来别有韵味,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和旋律美。课文的前三段主要以散句形式叙议抒情,第四段则主要用整句的形式、诗的语言抒发感情,结尾段又回到散句表达。第5课《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资中筠1、文学常识:选自《学海岸边》。资中筠(1930-),著名历史学家,国际问题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2、内容主旨:本文是一篇文学评论文章,一篇优秀的文学评论应该不仅体现评论者对评论对象的准确把握;还要能体现出评论者独到的视角和真知灼见。这篇文章以太史公文章之“奇气”所在为视角,以《李将军列传》为材料,结合司马迁的人生际遇,并借鉴鲁迅的经典评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深入解读,层层分析,揭示出“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的太史公笔法的艺术价值,以及太史公自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修史理想。3、艺术手法:选择典型例证《李将军列传》、《项羽本纪》和《孝武本纪》来证明司马迁以克制、含蓄表达深沉情感、强烈爱僧的奇特笔法。第6课《密室的生活》迈耶·莱文1、文学常识:迈耶·莱文,美国作家,创作关于犹太民族和以色列的小说。代表作《非法移民》。书评要求能结合作品的内容、结构、手法加以评述,以揭示作品的思想感情、写作意图及艺术价值。书评可以对所评论的对象进行由内到外的综合性评论,也可以有所侧重地评其一个获几个方面(包括书中的某一首诗、一篇文章等),不过,视野必须顾及全书。书评不同于读后感。读后感是读者阅读某种书籍后的所感、所想、所悟的心理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阅读的对象———对书籍进行价值判断为中心;在写作上它通常只是围绕阅读对象的某一点而生发开去,几乎可以不考虑书籍的整体情况,甚至可以仅仅八阅读对象作为3引子,然后就大谈其感想、大发其议论、大抒其情怀。第7课《爱因斯坦与艺术》赵鑫姗1、文学常识:选自《科学·艺术·哲学断想》。作者赵鑫珊(1938-),当代学者,哲学家、散文家。著有《哲学与当代世界》、《普郎克之魂》、《地球在哭泣》、《黄昏都下潇潇雨》等2、内容主旨: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从而揭示艺术与科学的互补性、统一性,阐述了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的观点。3、艺术手法:记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理性与激情相交融的语言风格。第8课《说数》沈致远1、文学常识:选自《科学是最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沈致远(1929-),物理学家,同时致力于科学文艺创作。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方法特点作用举例子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具体例子作例证。增加文章可信度。作比较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比较,显示彼此异同。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打比方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通过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体现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引资料)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下定义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便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作诠释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释。不是精确的科学定义,有助于说明事物的特征。分类别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介绍。便于将复杂事物说得眉目清楚。列图表是文字说明的一种辅助方法。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晰。摹状貌如同描写一样的表示说明对象的外部特征。使说明对象形象,明晰。2、内容主旨:作者认为数字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数的意义非同小可,他期盼着数的发展史上有更新的篇章。3、艺术手法: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体现在四方面:(1)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引用;(2)修辞方法:比喻、对比、拟人;(3)遣词造句:妙用成语、妙用佛语、嵌字、化用诗句、作诗;(4)表达方式:说明中穿插议论和抒情。以上这些方法均给《说数》增添了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得复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枯操的说明读起来情致盎然。4第10课《想北平》老舍1、我选自《老舍文集》(第14卷),老舍(1899-1966),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2、内容主旨:这是一篇怀乡之作,作者用舒缓而平淡的文字,表达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北平娴雅而热烈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溢着动情的微笑和泪的光影。北平的街景、院落、花草、树木,处处“有空闲的地方”,都有文化古城的深层内涵,更有着老舍对北平的眷恋、担忧等深沉的情感。2.艺术手法:(1)对比、类比手法的运用作者将对北平的爱类比于孩子对母亲的爱,以人子之情阐发对北京深挚刻骨的爱;后半部分运用对比,主要从整体结构、建筑格局、自然风物的几个方面将北京与巴黎等城市对照,孩子气的夸赞出了老舍心中的北平。(2)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比如文章写到积水潭:“面向着积水潭。。。。。。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描绘环境氛围、自然景物,写了乐在其中的人,景语情语融为一体,富有生气,充满诗情画意,让人回味无穷。第11课《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冯友兰1、文学常识: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著有《中国哲学史》、《新原道》、《新原人》等。蔡孑民,即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现代教育家。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蔡先生的教育有两大端,一个是春风化雨,一个是兼容并包。2、内容主旨:本文是作者回忆蔡元培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回顾了自己与蔡元培先生的几件往事,用心体悟了蔡先生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风范,塑造了一个亲切、自然而又伟大的教育家的形象,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蔡元培先生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敬仰之情。2.艺术手法:叙议结合,以小见大,巧妙地选取平凡的事例来勾画一位“蔼然仁者,慈祥诚恳”的大教育家形象,又以精粹的议论恰当地点出了蔡先生的精神境界的内涵;人物描写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第12课《草莓》伊瓦什凯维奇1、文学常识:选自《外国散文名篇选读》,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奇,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剧本《诺楠之夏》等。2、内容主旨: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作者并不是消极的感伤逝者如斯,因为尽管流年似水,“有所剥夺”,但更“有所增添”。虽然时间飞逝,“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从而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3、艺术手法:象征说法在文中的运用。六月的草莓:象征着生机勃勃的青春时代,寄托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韶光流逝的感慨。5九月的草莓:象征一种日益丰富成熟的人生。它失去了以往外在的香味,但含在嘴里让人越品尝越有滋味。第13课《漫谈散文》季羡林!、文学常识:选自《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季羡林,学者,教授。著有《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第14课《诸子喻山水》1、文学常识:选自《论语》,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选自《韩非子》,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孤愤》、《说难》等。选自《管子》,管子(公元前770-前476)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选自《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后世称为“亚圣”。选自《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腆。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选自《孙子》,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兵法》。2、内容主旨:内容概要:通过先秦诸子有关山水的十一则议论,展示了古代先哲们对山水的思索和感悟,表达了他们由山水悟出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3、艺术手法:设喻说理的议论方法,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将深奥的哲理浅显化,给人以鲜明清晰的认知和生动形象的美感。第15课《秋水》庄子1、文学常识:选自《庄子·外篇》,《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中反映道家学派思想的代表著作,由内篇、外篇和杂篇组成。庄周,名周,是战国中期宋国蒙人,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