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呼吸的技术(一)目的测量患者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二)用物治疗盘1个、秒表1只、笔1支、记录本1本、棉签(必要时)1包(三)实施操作步骤1.洗手,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并使其放松,观察患者的表情、肤色(尤其注意有无发绀)及胸、腹的起伏状况。3.在测量脉搏后,仍保持诊脉姿势,将手按在诊脉部位似数脉搏状,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或是在测量心率后,听诊器继续放置于患者胸部,接着观察呼吸。4.观察患者的胸腹起伏,以一起一伏(即一呼一呼)计为1次,记数30s,所得数值乘以2,即得呼吸频率。5.患者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少许棉花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的次数,计数1min6.同时观察呼吸的深度、节律,有无异常声音等。7.记录测量结果。8.洗手,将所测数值绘声绘色制在体温单上。痰标本采集术(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1.采集标本前(1)采集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医生填写检验申请单,签具全名。护士应及时核准、核实后才可执行。(2)了解检验目的,根据检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标本容器,贴上标明患者姓名、科别、床号、性别、检验目的及送检日期的标签,以便识别。(3)了解患者的病情,向患者解释采集标本的目的、方法、要求,以消除顾虑,取得信任与配合。2.采集标本时(1)再次检查标本容器,容器应无破损,符合检验目的及要求。(2)采集方法、采集量和采集时间要准确,符合检验要求。(3)操作规范,避免无菌的标本受污染。3.采集标本后(1)标本应尽快送检,不应放置过久,以免影响检查结果。(2)特殊标本需注明采集时间。(3)及时查收检验报告单,按规定整理入病历,若发现异常检验结果,应尽快通知医生。(二)痰标本采集的目的1.常规痰标本检查痰的一般性状,涂片检查痰内细胞、细菌、虫卵等,以协助诊断某些呼吸系统疾病。2.痰培养标本检查痰液内有无致病菌,如有系何种种类。3.24h痰标本检查24h痰液的量、性状,协助诊断。(三)用物标本容器按检验要求备、消毒液适量、集痰器(必要时)1个、无菌手套(必要时)1副、无菌生理盐水(必要时)适量、无菌吸痰管(必要时)数根、95%乙醇或10%甲醛适量。(四)实施操作步骤1.按医嘱填写检验单,在检验单附联上注明病室、床号、姓名,选择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容器,将检验单附联贴于标本容器上。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核对,向患者解释留取痰标本的目的、方法和需配合的事项。3.收集痰标本◆常规标本(1)能自行排痰者:嘱患者晨起后漱口,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晨起后第一口痰液),盛于收集的痰盒中。(2)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协助患者取适当的卧位,由下向上叩击患者的背部,戴好无菌手套,集痰器(图15-2)分别连接吸引器和吸痰管。按吸痰法将痰吸入集痰器内,加盖◆培养标本清晨起床后先用漱口溶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内,昏迷患者可用无菌吸痰法吸取◆24h痰标本(1)在容器内先加一定量的水,注明留痰起止时间(2)嘱患者从早晨醒来(7am)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晨醒来漱口后第一口痰作为结束,将24h痰吐入容器内。4.按需要协助患者进行漱口或口腔护理5.洗手,记录痰的外观和性状,24h痰标本应记录总量6.及时送检咽拭子标本采集术(一)目的从咽部或扃桃体部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二)用物咽拭子培养管1根、酒精灯1盏、火柴1盒、消毒压舌板1支、手电筒1支(三)实施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贴化验单附联于培养管上2.洗手,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并解释操作目的和配合方法3.点燃酒精灯,然后嘱患者张口发“啊”音,暴露咽喉(必要时用太舌松将舌下压)4.用培养管内的消毒长棉签,以轻快的动作,擦拭两侧腭弓、咽扃桃体上的分泌物5.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试管口及棉塞,将棉签插入试管,塞紧6.洗手,记录,送检改善呼吸功能的技术一、协助患者咳嗽排痰术(一)咳嗽技术慢性肺部疾病及术后患者应鼓励其在清醒时每2h深呼吸和咳嗽一次。咳嗽技术(coug-hingtechniques)包括深呼吸、术后咳嗽、爆发性咳嗽。1.爆发性咳嗽咳嗽时,患者先深吸气,然后屏住气几秒钟,然后张开嘴在呼气时用力咳嗽一次,将痰液咳出。2.分段咳嗽又称术后咳嗽,适用于胸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操作时,护士将双手掌部置于患者手术切口的两侧,嘱患者连续小声咳嗽,同时护士双后向切口中心部位适当用力按压。此种咳嗽排痰效果差,但可减轻术后患者痛苦。(二)辅助排痰的技术1.叩击叩击(percussion)是用手叩打胸背部使呼吸道分泌物脱而易于排出体外的技术。方法如下:①患者取仰卧或俯卧位,操作者将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状(握杯姿势,见图15-3);②放松腕、肘、肩部,有节奏地叩击需引流的肺段,从下往上叩击胸和背部;③叩击时可听见空洞声,患者应无疼痛感觉;④不可在裸露的皮肤上叩打,患者可穿单层内衣;不得在纽扣、拉练上叩打;不得叩击脊柱、乳房、肋骨以下的部位,以防损伤组织;⑤每天叩击数次,每次30~60s。2.震颤震颤(vibration)常用于胸部叩击后或与叩击交替使用。方法如下:①操作者将手放于患者需引流的部位,手掌朝下,另一手重叠放置(手指交叉、伸直)或并排放置;②嘱患者深吸气,用鼻或噘嘴缓呼气;③患者呼气时,操作者收宿和手臂肌肉,用手掌做手部震颤。患者吸气时,停止震颤。在每个治疗部位做5次,每次做完震颤后,嘱患者咳嗽以排出痰液。3.体位引流体位引流(posturaldrainage)是将患者置于特殊的体位,借重力的作用将肺及支气管内所存积的分泌物引流至较大的气管,通过咳嗽排出体外的过程。引流的部位不同,采取的卧位也不同。在体位引流之前常做胸部震颤或叩击。体位引流的步骤如下:①将痰盂和卫生纸准备好放在旁边,为患者咳嗽、排痰做准备。②根据引流的肺段采取合适的体位(图15-4):引流肺上叶时取高坡位;引流肺上叶后段时取半俯卧位,左右侧交替;引流右侧肺时,取左侧卧位,胸下垫枕头;引流肺下段时,取头低脚高位。③每日晨起早饭前和餐上睡眠前各实施1次,每次约20~30min,当患者感觉疲乏虚弱时,停止引流。④体位引流同时可辅以叩击等,可促进痰液的排出。⑤监测患者对体位引流的耐受程度,评估其生命体征,特别是脉搏、呼吸的稳定性。如出现脸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疲劳应停止引流。呼吸训练的技术呼吸训练(breathingexercise)用以改善和控制通气,减少呼吸做功,以纠正呼吸功能不足。常用于胸廓扩张受限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胸部手术的患者。1.深呼吸深呼吸训练(deepbreathingexercise)通常用于克服肺通不足。深呼吸训练时,指导患者用鼻缓慢深吸气,然后用嘴慢慢呼气。训练的时间根据患者的呼吸功能和一般情况而定,一般每日训练4次,每次5~10min。2.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训练(diaphragmaticbreathingexercise)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者,以减慢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减少功能残余量。呼吸训练时,患者取放松体位,将一手或双手轻轻放于腹部,随着腹部的呼吸运动而移动。用鼻缓慢吸气时,腹部尽可能扩张。然后逐渐收紧腹部肌肉,通过缩唇呼出气体。如此反复训练1min,休息2min每天训练几次。经过反复训练,呼吸可变成自动的腹式呼吸。3.缩唇呼吸缩唇呼吸(pursed-lipbreathing)可训练呼吸肌,处长呼气时间,增加呼气时气道压力,防止呼气时小气功道过早闭陷,以利肺泡气体排出,减少残余气量。患者用鼻吸气(计数计到3),然后收紧腹肌,缓慢、均匀地通过缩窄呼气(坟数计到7),呼气时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状或口含吸管状。患者也可在走路时练习,吸气时走2步,接下来的4步呼气,如此反复。患者在感觉呼吸困难时可采用此训练,逐渐增加训练次数,每天4次,每次5~10min。4.激励呼吸法激励呼吸法(breathingwithincentivespirometry)是通过向患者提供吸入气量的视觉反馈以鼓励其自主深呼吸的一种方法,用于促进术后患者进行深呼吸以预防和治疗肺不张。训练时让患者深呼吸,在深吸气后屏气并观察肺量计上的结果。这样可预防肺泡塌陷,利气体交换和分泌物的排出。术后患者由于伤口的疼痛,其吸气量达到平时吸气的1/2或3/4即可。必要时可遵医嘱适当地应用镇痛药物以减少深呼吸带来的疼痛。吸痰术当患者不能通过咳嗽排出痰液时,可通过吸痰术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术(sputumsuctioning)是指利用负压作用,用导管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年老体弱、新生儿、危重、麻醉未醒、气管切开等不能进行有效咳嗽者。临床上常用的吸痰装置有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和电动吸引器两种。(一)目的1.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3.预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肺部感染。(二)电动吸引器吸痰法1.电动吸引器(1)构造:主要由马达、偏心轮、气体滤过器、压力表、安全瓶、贮液瓶、连接管组成。安全瓶和贮液瓶是两个容量为1000ml的容器,瓶塞上有两个玻璃管,并有橡胶管相互连接(2)作用原理:接通电源后,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这样不断地循环转动,使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吸出。(3)维护1)使用前,须检查电源的电压和吸引器的电压是否相符,各管连接是否正确。2)贮液瓶内液体达2/3满时,应倾倒,以免液体过多,被吸入马达内损坏机器。3)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每次不超过2h。4)贮液瓶内应放少量消毒液,使吸出液不致粘附于瓶底,便于清洗消毒。5)吸引器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其效能,并做好清洁保养工作,搬运时避免剧烈震动。2.用物①电动吸引器…………………………………………………………………………………………………………1台②吸痰盘………………………………………………………………………………………………………………1套内置:有盖罐(分别无菌生理盐水和消毒吸痰管)2只型合适的吸痰管数根、无菌纱布适量、无菌重量盐水一瓶、无菌碗1个、治疗巾1块、无菌手套1副、弯盘1个、痰标本容量按需要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按需要备3.实施1.评估患者呼吸和痰液阻塞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吸痰2.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及可引起的水适如恶心、咳嗽和喷嚏等3.接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4.将患者转向操作者一侧,使其张口,将治疗巾围于患者胸前5.准备吸引用物(1)用无菌技术开打吸痰管(2)备好无菌碗,倒入100ml灭菌生理盐水6.戴上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必须保持无菌,另一手可保持干净7.一手连接负压管,另一手持吸痰管,试吸少量的生理盐水8.吸引]◆口咽吸引法(1)让患者的舌前伸,必要时用纱布包裹协助(2)一手返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持吸痰管前端,从口腔的一侧交导管插入10~15cm进入咽部,同时鼓励患者咳嗽(3)使用负压吸引,放松导管末端,吸净口咽部分泌物(4)更换吸痰管,在患者吸气时顺势将吸痰管插入气管一定深度(约15cm),松开导管开始吸引(5)手法: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拉净痰液(6)吸痰管退出时,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导管,根据患者情况必要时重复吸引(7)如果痰液污染了脸部皮肤,给患者洗脸◆鼻咽和经鼻气管吸引(1)用拇指和示指将导管轻而快地插入鼻腔,并在患者吸气功时沿着鼻腔壁向深处插入(2)其他操作方法同口咽吸痰◆经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荆套管吸引(1)情况许可时,可在吸引前给患者过度通气或提高给氧浓度数分钟,再调至原来的水平(2)移开给氧或湿化装置,不带负压将吸痰管插入人工气道,遇到阻力或患者咳嗽时,往外提出1cm(3)间歇使用负压吸引法,手法同口咽吸引,鼓励患者咳嗽;观察患者有无呼吸窘迫的情况(4)给患者用上吸氧装置;如果可能,鼓励患者深呼吸(5)观察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有无吸引导致的并发症,必要时重复吸引9.吸痰毕,关闭吸引器,取下吸痰管和负压管,处理一次性用物,清洗和消毒重复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