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教学指导意见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第一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把握《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规范高中地理教学,特制定本意见。本“指导意见”分章按“课程标准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三个栏目编写。“课程标准内容”是教学的目标源头,采取按章直接录用的方式,方便教师对应检索。“教学要求”主要提出学生学习应达成的三维目标和教师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学要求”按节采用表格形式,分为“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和“说明”三部分。“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在必修阶段都要达到的要求;“发展要求”指有条件的学校或有这方面兴趣的学生在必修阶段逐步可以达到的要求,并非全体学生都应达到。对地理知识和能力的学习要求,按照“课程标准”既定的能力层次来制订,并以行为动词来提示。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采用体会、认识、感受、感悟等心态词汇,以明确这一维度的要求。“说明”部分主要指不宜拓展的内容(留待选修学习)、超标准的内容、建议删除的内容、限定深广度的内容等,对学生学习提出指导性建议。“教学建议”是按章对如何实施教学和达成教学目标所提出的参考建议。“教学建议”不是刚性要求,而是一个导向。本“指导意见”采用提纲挈领的方式,力图对关键问题做出简要说明,让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必修《地理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融合与协调。要按《地理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准确掌握每个专题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落实每一个专题的三维教学目标,以确保高中地理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必修《地理Ⅰ》着重讲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自然环境的组成、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一、课标内容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教什么?二、教学要求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到什么程度?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基本要求1.了解太阳辐射的特点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收集和分析有关太阳活动的资料,了解太阳活动的特点。3.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发展要求能根据收集的材料,描述太阳活动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说明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基本要求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3.能分析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及原因。4.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5.理解四季变化的规律和“五带”的分布特征。发展要求运用数学图解法,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学计算公式。说明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基本要求1.了解地球的内部和外部的圈层结构。2.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和划分依据。发展要求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地球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三、教学建议----怎么教?1.课时分配本章建议用8课时完成,课时分配如下: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4课时,第四节1课时。基本要求1.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及其特点。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能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4.比较、分析和归纳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发展要求说明2.教学方法本章教学内容难度较大,由于学生在空间概念的建立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可以采用图解、模拟实验、多媒体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主要采用图解法、表解法和数据分析法。用图解法或表解法探究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总结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规律;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天体、天体系统和宇宙的影像资料,从中欣赏宇宙的美,感受宇宙的奥妙;用数据分析法来探究八大行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表面温度和水分状况等特点,理解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节可以采用图示法和资料分析法。用图示法讲解太阳活动的类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太阳活动的分布情况;用资料分析法探究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对互联网上资料的收集或报刊、书籍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强化探究过程。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本节教学内容在空间概念的建立上难度较大,可采用图解法、模拟实验和模拟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用图解法或模拟实验法探究地球自转的周期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用模拟实验演示地转偏向力的存在;用模拟实验或模拟演示法探究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用模拟演示法探究昼夜更替的成因,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地球公转运动、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第四节地球的结构本节可以采用图示法和资料分析法。用图示法讲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用资料分析法探究地球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活动设计活动排序基本按教科书中呈现的次序,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又对教科书中的相关活动做了适当的增减(下同)。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教材共设计了3个活动。活动1:“计算和思考”可以不组织。活动2:“月相观测”在初中《科学》中已经做过类似活动,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活动3:通过分析九大行星基本数据,讨论各行星的太阳辐射、表面温度和水分状况的特点,探讨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可以用问答、讨论或辩论的方式组织学生交流。本节教材建议增加两个活动。活动4:课前让每一位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在网上收集天体和宇宙的影像资料,在课内进行展示交流,归类并分析特点,形成宇宙的物质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的概念。活动5:用示意图或结构图,总结出宇宙中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节教材共设计了3个活动。活动1:“计算和思考”可以不组织活动。活动2:探究太阳辐射能的利用与农业的关系。观看大棚农业和一般农田的影象资料,讨论它们在生产条件、生产特点上的差异。通过计算,了解太阳辐射能的利用效率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讨论学校附近或城市近郊发展大棚农业的可行性。活动3:收集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资料(或教师提供有关资料),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第3节地球的运动本节教材内容难度较大,空间思维要求较高,教材共设计了10个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活动1: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太阳日和恒星日的长度;讨论计量时间的其它精确方法及其科学价值。这个模拟实验因太阳光位置的确定有一定的难度,建议采用图示的方法进行演示。活动2:计算特定纬度的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探究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通过对计算数值的分析,总结规律。活动3“演示昼夜交替”可以替换成:用模拟实验探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和偏向规律。准备一个地球仪和一个方向标(带箭头的硬纸板条或用铅笔代替),选择地球仪上三个点(南、北半球和赤道上各一个点)。观察随着地球自转,在保持箭头起始方向不变的条件下,方向标相对于地球仪上的方向有什么变化。活动4: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此活动应在课后进行,也可以由教师提供观测数据,在课堂内进行计算。活动5、6、7可以替换成:探究区时换算的方法和设立日期变更线的意义。通过具体城市间区时的换算,总结区时换算的数学式。说明:时区的划分方法和区时的一般换算方法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已经学过,这里主要强调区时换算数学式的建立。教材的活动6属于区时计算的案例,可以作为思考练习。活动8: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太阳直射点在不同位置上时,地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分布规律。建议可用一个两面成直角的硬纸板替代太阳光(画好太阳光线)和晨昏线,或用一支铅笔代表太阳光,并始终位于黄道平面上,保持黄赤交角和地轴的指向不变(指向北极星),观察地球仪绕日(铅笔尾端)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铅笔头)在地球不同纬度运动的特点,并总结规律。活动9:关于日历上“二分二至”位置与地球公转运动的讨论,可作为思考题。活动10可替换成:用数学图解法探究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学计算式。数学式的建立可以用数学几何图解的方法。第4节地球的结构本节教材只设计了一个活动,建议增加一个资料收集和分析讨论活动。活动1: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要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来绘制。建议增加活动2:课前在图书馆或互联网收集有关地球各圈层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材料,或教师提供相关材料,交流、讨论地球各圈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一、课程标准内容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5.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6.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7.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教学要求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基本要求1.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转化过程。3.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发展要求1.进行实物观察和野外考察,采集岩石及化石标本,识别常见矿物,提高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2.能画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说明1.在讲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时,不必深究各种地质作用。2.关于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可适当拓展。2.2地球表面形态基本要求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4.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加深对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发展要求根据实际条件,进行地质、地貌野外考察,探究地表形态成因。说明对原理性较强的知识点,突出主干知识即可,不必展开分析。2.3大气环境基本要求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3.理解对流层大气在削弱短波辐射(太阳辐射)和长波辐射(地面辐射)时的差异性,进而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4.了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5.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6.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7.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状况,理解其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8.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9.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及成因。10.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11.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低压(气旋)系统与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以及对天气的影响。发展要求1.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并绘制相关地理图表。3.了解大气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提高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说明对于目前尚未定论的现象(如中纬高空西风等),实际教学中不必涉及。2.4水循环和洋流基本要求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要求调查家乡河流的基本状况,并能提出可行性治理和开发建议。增强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说明作为知识铺垫,可简单说明洋流的成因,但主要为学生课外学习内容。三、本章教学建议1.课时分配本章建议用12课时完成,课时分配如下:第一节1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