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高一年级)本“指导意见”分专题按照“课程标准内容”、“学习要求”、“教学建议”三个栏目编写。“课程标准内容”是教学的目标源头,采取按专题直接录用的方式,方便教师对应检索。“学习要求”按课用表格分“学习要求”与“说明”列出。“学习要求”主要是提出学生学习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要求按照“课程标准”既定的能力层次来制订,并以行为动词来表示,如识记层次的“列举”、“知道”、“了解”、“说出”、“简述”、“讲述”等;理解层次的“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应用层次的“分析”、“评价”、“探讨”、“比较”、“讨论”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采用“体会”、“认识”、“感受”、“感悟”等心态词汇,以明确在这一维度的学习要求。“说明”部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提出指导性建议。历史必修Ⅰ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政治活动本身丰富而复杂,并且总是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的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因此,了解这些制度、事件和人物,探讨其在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我们了解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目标。在知识目标上,通过学习,要能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要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评价与阐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要懂得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借鉴中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提升民主法治意识,增强个人的公民素养。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课程标准内容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二、学习要求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习要求知道夏朝与周朝的建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说明夏朝建立表明“家天下”制度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周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维护了当时周王朝的统治,也突出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商朝的政治文化”、“西周的礼乐文化”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2-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习要求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说明课程标准的内容有“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属于“识记”层次要求。但学生在学习时应依据“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这条主线,来把握这一课的学习深度和广度。“挟书律”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习要求.列举汉代中央“中朝”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措施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列举汉代郡国并行制、州的设置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知道世官制、察举制,了解科举制的实行。感受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说明本课知识点较多,主要是通过学习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一些史实,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法令出一”一目和“中央监察机构”等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习要求.了解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及演变,了解清朝军机处设置及评价。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从专制到民主是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说明本课是这一专题的最后一课,因此,除了学习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一些主要新变化之外,还可对本专题作总结性的学习,如归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含义,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等。“清朝的边疆政策”、“近代化浪潮与清末政治”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程标准内容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二、学习要求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习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知道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3-要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简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认识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严重践踏,中国由独立主权国家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明本课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能力要求属于“识记”层次,但学生在学习时应依据“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整个专题的总体目标,来把握本课的学习深度和广度。“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习要求概述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体会中国近代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说明教科书选择的典型例子所反映的反侵略斗争精神都有其特定含义:“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谱写了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英勇斗争的壮丽诗篇。“左宗棠收复新疆”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第三课伟大的抗日战争学习要求简述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知道正面战场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和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等;了解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理解抗战的胜利及其意义。体会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说明本课四个子目共同构成中国人民抗战画面,贯穿着全民族团结御侮这一主线:中国军民由抗日救亡运动(“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的主要表现(“国共合作抗日”)和最终结果(抗战胜利)。这就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烘托出中国全民族抗战之伟大意义所在。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课程标准内容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二.学习要求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4-学习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天京的陷落;简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和影响;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感受农民阶级在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中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说明学习本课时要注意对太平天国运动基本线索的把握,要把太平天国运动放在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中去考察,从运动兴起的背景中感受农民阶级在社会危机加深时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从运动的失败和作用中认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内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第二课辛亥革命学习要求了解辛亥革命背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知道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和首创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与“自由”的高尚情怀。说明辛亥革命的意义是本课的难点,学习时可以从辛亥革命如何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的变化等角度认识。“同盟会成立后的武装起义”“保路运动”内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学习要求简述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主要成果和历史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的召开及意义;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史实:国民革命、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及意义、土地革命作用、红军长征及意义、遵义会议及意义、全民族抗战、全面内战爆发时间和粉碎国民党进攻、三大战役名称和意义、渡江战役作用;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体会先进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在民族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说明八七会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解放区土改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课标要求,放在专题四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中学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一、课程标准内容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二、学习要求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5-学习要求了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和意义;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阐述三大政治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简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内容及其颁行意义;认识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色。感受新中国成立的神圣和庄严,体会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意志得到反映的喜悦之情。加深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认同。说明本课的重点是“政治建设”,特别是三大政治制度;“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是专题三课标要求,放在这节课中学习。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学习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在“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说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感受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中。说明教科书选取正反两方面的史实,揭示了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从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属于“识记”和“理解”两个层次的要求,因此要注意把握好这一课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中共八大”“文革背景”“徘徊中前进”等内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第三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学习要求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理论创新的意义;知道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了解海峡两岸关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