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读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读书笔记系列之一2007-05-1511:55:21|分类:苇:哲学观念,理|举报|字号订阅通过对《导论》中Science的理解来考察康德开创批判哲学的原因、目的、动机和性质(美学2006级何江宁,学号10623033)关键词:哲学学,元哲学,学科学,apriori,形而上学,理论,科学第一个题项对Science的理解问题和康德开创批判哲学的原因,目的和性质问题在读《导论》的过程中我不断遇到Science这个词,我认为对这个词它的理解对于弄清楚康德从事批判哲学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ThegeneralquestionoftheProlegomena:IsMetaphysicsatallPossible?Wereametaphysics,whichcouldmaintainitsplaceasascience,reallyinexistence...”由于Science出现在“作为导论的主要问题”的Howdometaphysicsasasciencebepossible,和“作为总问题的解决”的‘Whatwecoulddoinmakingmetaphysicsbearealscience’这两个问题上,因此我们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必定影响着对全书核心问题的解读;我认为,不仅如此,康德整个哲学思想和批判体建立的原因,必要性,其学说的目标---未来被建立的能够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是一个怎样的目标,也和Science有关。1理清几个关系:1)理论(Theory)、体系知识(systematicKnowledge)和科学(science)的关系;2)Metaphysics和science的关系3)Metaphysics和naturalsciences的关系《导论》的《导言》:“Ifitisascience,howdoesithappenthatitcannot,likeothersciences,obtainuniversalandpermanentrecognition?”我们可以看到,在康德那里,形而上学是被看成是众多科学中的一种的,被与其他科学(othersciences)相比较来做评论。那么形而上学被定性为或者被期待为的“science”是什么意义上的science?更直接地说,康德语境下的science和21世纪哲学术语中的science是什么关系?这涉及到在今天的哲学术语下的理(Theory),知识(Knowledge)和科学(science)三者的关系。根据《牛津现代英语辞典》对Science的解释:anaturalscience:abranchofknowledgeconductedonobjectiveprinciples,concernedwiththematerialandfunctionsofthephysicaluniverse.banysystematicandformulatedknowledgeofaspecifiedtype学科cknowledgeofanykind知识。在康德那里,科学(science)并不能被当成现代哲学意义上的“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经验性学科群外,即Naturalsciences来解读,因为它也包括metaphysics。而metaphysics是不以经验世界为对象,仅仅从概念自身出发的理论。那么,作为科学之一种的形而上学,其“属”不可能是作为这个属中另一个种类的Naturalsciences,而必须是这二者之上更普遍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导论》《导言》中,我们有必要认为science这个词是在systematicandformulatedknowledge这个意义上来使用的;“metaphysicsasascience”从形式上说就是指“metaphysicsasasystematicandformulatedknowledge”。这是把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学都作为一种组织化的认识(organizedandsystematiccognition),即理论(Theory)来处理的。对science作这种处理,在康德的《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有例证,康德本人是如何对science的呢?他提出了科学可以分为多个层级,第一个层级的科学就是达到系统陈述的知识。而达到了揭示因果关系高度的系统认识就是科学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前康德的形而上学只是Theory而不是knowledge,因为它更多的是对整个世界的断言,虽然是有组织的思想体系,但仍然是前提基于假设的东西。但正是从“有组织的思想体系”这个角度讲,形上学说和自然科学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理论的呈现物。正因此如此,在启蒙时代,当Philosophy被侧重强调其作为理论存在物的用法时,naturalsciences自视其为一种哲学就是不足为怪的。“某某哲学”,可能在现代学术的意义上并不具有多少哲学性,而只是关于某种对象思想的理论性呈现而已。《导论》的《导言》指出,其他科学发展迅速取得威信,为什么形而上学却威信日损?康德认为过去的形而上学颇应担当名实不符的罪责,它严重地辜负了作为一门(至少在康德那里原本是或者应该是)科学的名声,以至令康德无法忍受的地步----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创作起点正在这里。康德指出其目前的形而上学处于一个对其自身合理形程度无反思的状态,人们没有意识到形而上学发展到今的成果之大厦有可能是地基不实的,整个大厦甚至是虚幻的,可能从没被真正竖立起来过;而康德开创出来的批判的哲学风格,其目的就是首先要让形而上学进入一种人们可以对其正误优劣进行衡量鉴别的阶段,然后努力建立起(多个)真正作为科学(而不是作为江湖骗子的鬼话和一家一派的意见纷争的言辞)存在的形而上学。形上学和自然科学共同作为一种理论呈现,如果要可以被视为与自然科学不同的另一种知识,那么形上学理应具备一种理论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具备可检验的标准。否则就不是知识,不能作为一种科学。要求形而上学成为知识knowledge(whichmeansitdeserveitshonourbecauseitalreadyhashadvarlidity),这意味了康德对形而上学(这种特定类型的人类“知识”)极其维护,我们可以推测康德在内心对这种理论所涉那个特定领域是维护和渴望的,也许这就是任何大哲都蕴藏了和他的目标相应的内心巨大热情吧。2对science的解读对于理解《导论》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意识到science这个名称的指称在康德的时代那里的用法与今天惯用的用法之间的差异,并清楚地指出这个差异对于理解《导论》的重要性。如果不指出这个差异,就不能明白标题所言“任何一门能够作为一门科学来存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术目标,也便不能比较到位地理解康德兴发起一种对哲学的批判行为的动机何在,甚至会以为康德是要让哲学发展成一种经验实证科学----尽管康德的全部学说的旨趣和捍卫的目标恰好相反。康德说,在他之前所有的形而上学也许其实都是“不可能的”、“形而上学尚未作为一门科学来存在”,甚至“这样的形而上学其实从来都没有过”,这是指什么呢?“形而上学尚未作为一门科学来存在”,未必是说哲学应该按照自然科学的样子来发展,我们应该理解成,形而上学自身理论的完善与否的可评价性和程度,不如在“其他科学”那里发展得好。形而上学几乎是没有可评价的标准,人们几乎没有意识到现有的形而上学理论是有问题的,其高下优劣同样是需要被衡量的,也就更无从想到一个完善(faultless)的形而上学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在我看来,这个“完善的”(faultless),大体就相当于康德在书中使用‘beasascience’的意指。换句话说,以前的形而上学不是“实在的”,是“非科学的”,未作为一种科学而存在:它丧失了(作为一种科学)应有的威信,那些“多次受骗的明理人”会把自称为形而上学的人和他的理论都赶出门。如何理解这些?这表明康德认为他以前的哲学(形而上学)是很有问题的,它是处于一种很不完善的水平的。这些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理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本身就是对形而上学自身权威性的损害);第二,这个领域没有一种可以判定学说正误优劣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到,确实metaphysics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情况极大差异。自然科学在十七十八世纪不断取得进展,而形而上学在人们心中却处于无威信状态;后者其有效性判定方式是明确的(经验实证),前者却是无标准的。康德的目标就是找寻这个标准,令哲学意识到对自身合理行的反省,对以前从来没有反省过,而是作为当然前提的哲学理论研究的工具、从事方式进行反思。3对第一个问题的结论:我认为康德开创了一个对哲学自身合理性进行评判的事业,表明了人类从事哲学思想这个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在哲学自我反思上达到了的更高层级。从这个意义上说,康德的工作仅仅在反思程度上就是划时代的,而这个工作到21世纪,我认为我们没有理由说它已经停止了,相反,20世纪七十年代后的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哲学的自我反思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的工作就是例证;而在利奥塔的“宏大叙事”理论和,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学说中,哲学对自我的反思和文化这个环境背景结合了起来。阅读辅助书目:1《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2《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邓晓芒译,3《康德讲演录》,邓晓芒著□其余题项主要论点:由于时间关系二周之内只写出了第一个题项;1《导论》的性质问题:----《导论》是哲学学或者元哲学的性质;并且涉及到学术学。《导论》的工作是哲学学,或者元哲学的性质;康德是哲学学的鼻祖。而维特根斯坦的成果可以作为这一门学问的有力工具来对待。“如果人们把构成形而上学的材料和工具的先天概念,事先按照既定的原则聚到一起,那么对这些概念的分析就有很大的价值;人们因此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特殊的部分,当作一种Philosophiadefinitive.”过去人们把Philosophiadefinitive译为“解说哲学”,而我认为这就是“哲学学”或者“元哲学”的维度。康德在《导论》中所作的批判性工作,也是一个学术学的工作---即评判一套理论呈现物之所以能够作为严格学术意义的学科的条件。康德通过提倡建立一门未来的科学的形而上学,不是简单的新旧形而上学的对比,而是将哲学的自身建设提高到了学术学的意义上。2从《导论》中得出的关于哲学的自我定位与自我把握问题的信息:1)通过APRIORI看“哲学的”和“非哲学的”(经验)学科的区别今天,技术哲学的研究者在评价一个理论的性质的时候,经常这样说(如超弦理论):“越来越接近神学和哲学,而越来越远离(经验)科学”。由此可以看出哲学和(狭义上的)科学(naturalsciences)的区别。一个理论如果被评价带上了哲学色彩,人们这是说这个理论的作者在理论中提出了他对于整个世界和宇宙的总的看法,比如,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家,商人,泰勒斯提出“世界的本原是水”这个论断的时候,它本来是应该作为萌芽状态的自然科学观点来对待的;但是我们历来把它作为哲学史的开端。这就是因为这个论断成为了一个表明作者对世界整体的思想。一旦它以世界整体作为自己的考察对象,这个理论就不能被作为自然科学理论来对待了,也即人们不会用经验检验的方式来对待它。人们有其他的衡量它的方式,但在此处不必赘言;哲学之所以不是自然科学,形而上学之所以是形而上学,就是因为它和经验科学有不同的对待对象,形成结论的方式;二者在论证时会遵循不同的充足理由。Apriori这个词显示的就是形而上学区别于经验科学的自身特性。经验科学的理论要获得它的有效性或者合理性(成为知识),需要以经验来检验,所以它们被称为经验科学(empiricalsciences);形而上学的理论要获得它的有效性或者合理性,在康德看来,它是不以经验检验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点的,它完全摆脱和超越着经验的对待世界的方式,或者说:它反映的是人们和世界非经验的关系。它的有效性和经验的范畴无关,因而诉诸经验对形而上学是不适宜的,不相干的。那么,形而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