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性教学内容vs教学设计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课程内容(teachincontent)教学内容(curriculumcontent)在西方英语国家专业术语中没有“教学内容一词,有“课程内容”一词,“课程内容”是指“进入学校教学活动领域的文化。”《国际课程百科全书》把教学内容定义为“一些学程中所包含的特定的事实、观点、法则和问题等”。“教学内容”作为教育理论领域的一个基本术语,主要流行于前苏联,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以及我国。在我国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和长期来我们引进前苏联的学制和课程及其教育理论体系有关。教学内容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内容指进入学校教学活动领域的文化。在各门课程中,教学内容这一术语涉及学程中包含的特殊事实、观点、原则、问题等等。黄甫全主编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81-283教学(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区别教学内容——是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教材内容——指传递课程内容的凭借。教什么用什么来教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教学内容作为课程的核心要素,在课程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是课程决策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就成了一纸空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2001版教学目标:5315字2011版教学目标与内容5510字一、语文教材编写缺乏必要的依据;二、没有确定的教学内容,加剧语文教学难度;三、教师个人选择教学内容随意性很大。本体性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一、本体和非本体教学内容二、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三、聚焦本体内容设计教学四、研究本体教学内容内涵五、结合阅读的表达练习设计语文课程内容分类非本体性课程内容各科共同承担的教学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教育多元文化——本体性课程内容语文课程独有的,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特点的教学内容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技能袁瑢老师经典案例二年级《颗粒归公》我奶奶养了五只鹅。这些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我弟弟特别喜欢它们,常常给他们喂食。鹅一看见他,就伸长了脖子围着他转。袁瑢老师经典案例我奶奶养了五只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我弟弟特别喜欢(),常常给()喂食。()一看见他,就伸长了脖子围着他转。二年级《颗粒归公》这些鹅它们它们鹅师:填得对。(指第一个括号)“这些鹅”是指哪些鹅?生:“这些鹅”指的是奶奶养的五只鹅。师:对了,是指奶奶养的五只鹅。“我弟弟特别喜欢它们”,这“它们”是指谁?生:这个“它们”是指那五只鹅。师:是指这五只鹅。“常常给它们喂食”,也是指这五只鹅。这地方不填“它们”可填什么?生: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五只鹅”。师:可以的。生: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些鹅”。师:可以的。这句话如果改填“这些鹅”,我们一起读读看。生:(齐读)“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些鹅,常常给这些鹅喂食。”师:从“这些鹅红嘴巴”开始,读到“给这些鹅喂食”,一起读。生:(齐读)“这些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些鹅,常常给这些鹅喂食。”师:想想看,你们觉得用“它们”好,还是用“这些鹅”好,为什么呢?生:我说用“它们”好,因为用“它们”是很简洁的。师:噢,简洁了。生:因为用“这些鹅”,“这些鹅”太多了。师:对呀,你看“这些鹅”“这些鹅”,用得太多了,听起来就显得罗嗦了。用“它们”很明确,就是指的这些鹅,用“它们”来代替“这些鹅”,就不喀苏了,所以这句话要用“它们”。讲话要有变化。看下面一句,“鹅一看见他,就伸长了脖子围着他转”,如果这儿不用“鹅”,用“它们”来代替,好不好?生:这里用“它们”,小弟弟也用“他”,别人搞不清楚了,词是指谁?生:“它们!’又用得太多了。师:对呀,要是这地方再用“它们”,“它们”又用得太多了。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上面一句主要是讲谁的事情?生:是讲弟弟喜欢鹅的事情。师:对,这一句是讲谁的事情?生:这句话是讲鹅的事情。师:对,是讲鹅对弟弟的态度,主要是讲鹅的事情,所以一开始说清楚“鹅”怎么样;刚才同学们说的也是对的。所以这地方用“鹅”好。生:这里用“它们”不会混起来的,“它们”的“它”是动物的“它”,后面的“他”是指人的“他”,不会混起来的。师:你讲的也有道理,要是看着字,“它”是指动物,后面的“他”是指人,但我们读的时候,就没办法分辨了。那天,我弟弟拾了一篮子稻穗,正要送到队里去,那五只淘气的鹅以为又给它们喂食来了,嘎嘎嘎地追了上来。弟弟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大声喊:“这是队里的,不给你们吃!”可是鹅一点也不听话,它们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弟弟左躲右闪,急得满头是汗。师:这句话讲了那五只鹅追了上来,追了上来以后,弟弟怎么样了?鹅又怎么样了?后来弟弟又怎么样了?谁把下面的句子读出来?(指名学生读课文。)师:现在把书合拢,我们来做个练习。书上说那五只鹅追了上来,要小朋友接下去写三句话。怎么写呢?仔细看这幅图,看着弟弟的样子和神态,鹅的样子,想想书上讲的内容,然后写三句话:先写弟弟怎么样,再写鹅怎么样,再写弟弟又怎么样。生:(写句子。)番茄太阳苏教版第八册牵引笑线、感悟内涵第一回环:感悟笑容纯美第二回环:再悟笑中心酸第三回合:领悟笑中温暖第四回合:再悟笑中深意《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主题:尊重1、对晏子的尊重,走向对人的“尊重”的思考;2、对人的尊重,导向对国家的“尊重”的思考;3、对国家的尊重,引向首要是自我尊重的思考。讨论问题1:然而,今天的一位外交官却这样认为晏子的语言,虽给人的感觉是有理有据,但感觉是在做语言游戏。逞口舌之能进行外交对话,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也获得不了真正的尊重。——一位外交官师: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己默读,静静思考一下,发表如下观点(赞成不赞成说不准)讨论问题2:然而,今天,一位历史学家对晏子使楚这样评价: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国家的智慧;一次外交胜利并不能获得国家永久的尊重。“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番茄太阳苏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总结“教课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精读初读非本体性(教材内容)知识方法技能零散、无序、经验化深入挖掘情感“教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实践认知本体性教学内容(知识技能方法)迁移渗透学会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思维审美本体性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一、本体和非本体教学内容二、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选择《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1个生字。写5个生字。2、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王国,又是和动物王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3、了解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1、重点教学内容必须是本体性的香港,璀璨的明珠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四字词语。2、学习运用课文中四至六个词语说话写话。3、理解香港是我国南海之滨璀璨的明珠。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课文中四至六个词语说话写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生词。2、认识香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的思想感情。3、指导学生理解“东方之珠”的含义。•教学重点认识香港,理解“东方之珠”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目标1、重点教学内容必须是本体性的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10个生字,会写8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教学重点:知道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二年级《称赞》1、认识课文中10个生字,会写8个。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3、先讲故事,再分小组表演。教学重点学习讲述课文故事1、主要教学内容必须是本体性的2、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依据课程标准年段目标针对课文的主要特点《爬黄山》人物对话描写三种不同位置的提示语人物动作描写具体黄山天都峰的描写很生动,很形象通过一件事反映一个深刻的哲理雾凇(苏教版三年级)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是银松雪柳了。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苏教版第七册薛法根《雾凇》一、检查预习(25分)1、默写:水汽、雾气、霜花、雾凇,遇冷凝结”2、理解雾凇水汽:雾气:霜花:雾凇:3、用准确的语言分别说清各自的形成过程;最后再连起来介绍“水汽——雾凇”的形成。2、读第一句话,和后面八句话有什么联系?(先概括后具体)3、读3-6句,找出写雾气变化的词语4、哪几句是写霜花的?读7-8句,这里没有出现霜花,用什么词语来写?白银银线银条银松雪柳(讨论比喻)二、读课文第二段,理解雾凇是怎样形成的1、雾凇形成要8到10个小时,课文用几句话写出来的?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是银松雪柳了。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二、读课文第二段,理解雾凇是怎样形成的1、雾凇形成要8到10个小时,课文用几句话写出来的?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二、读课文第二段,比较说明和描写的区别1、课文用8句话写出雾凇的变化。分别读前4句和后4句,比较句子表达上的变化。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是银松雪柳了。每当夜晚,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被风吹向两岸,十里长堤上的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松针、柳枝上就会慢慢地一层又一层地结霜。最初很细,逐渐变粗,最后十里长堤上全是雾凇了。2、试着用说明的语言改写后4句话。植物妈妈有办法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1、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2、学习“先读,再问,后说”的方法。3、用“先读、再问、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