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温州中学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二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制度加强D.创立三公九卿制2.在元代行省制度下,今北京、天津等地区属于A.尚书省直辖地B.中书省直辖地C.宣政院辖地D.理藩院辖地3.近代前期中国某地人民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三元里抗英B.黄海海战C.反割台斗争D.收复新疆4.在制订《临时约法》时,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这表明A.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B.辛亥革命已经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D.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认识到了袁世凯称帝的阴谋5.“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C.中国尚未找到自己的革命道路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6.美国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7.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指出:“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他强调的是A.罗马法由执政官制定B.罗马法是统治阶级的法律C.罗马法至高无上D.公民在罗马法面前人人平等8.下列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实行联邦制,由13个自治邦组成B.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是政府首脑C.议会实行两院制,联邦议会是最高机构D.帝国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作用很小9.“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鼓舞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10.20世纪五十年代,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为“半球化”,其原因在于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B.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对峙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D.恐怖活动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11.“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为此,西欧所做出的努力包括①接受马歇尔计划②加入北约组织③成立欧洲共同体④从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2.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主要是指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D.由意识形态对立到军政对抗13.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实行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B.国内局势动荡,无意卷入欧洲事务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上的重要战役有①马恩河战役②凡尔登战役③索姆河战役④色当会战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1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C.长期战争导致国家经济崩溃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16.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17.华盛顿会议召开时,国际形势的状况不包括A.英美日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B.日本利用时机独占中国东北市场C.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异常尖锐18.《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B.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C.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19.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20.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21.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③表明了英法美的绥靖意图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22.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A.吞并奥地利B.割占苏台德地区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进攻波兰23.苏德战争初期,苏军遭到了惨重损失。其原因不包括A.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B.军事工业基础极为薄弱C.主力部队部署失当D.大规模机械化没有组建24.二战中某一重要国际法文件规定:“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通过该文件的是A.雅尔塔会议B.波茨坦会议C.德黑兰会议D.开罗会议二、材料解释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按联邦制发明者们的理想设计,美国联邦制是由若干个具有自治能力的政治实体(即州)在共同认可的政治框架下结合组成的一个政治实体。各州在尊重和维护联邦的权威和权力的前提下,共同参与联邦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实施,并在不损害联邦利益和权力的前提下行使各自原有的政治和经济自治权。联邦和州两级政府的权力均来源于同一人民,两级政府同时管辖同一国土和人民,但两级政府的权力通过联邦宪法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受宪法的保护。……两级政府不仅相互制约,也受到各自内部分权机制的制约,没有一级政府可以轻易侵犯人民的权利。这种体制被联邦制的策划者之一麦迪逊称为是对美国人民权利的双重保护机制。——王希文《美国历史评论》材料二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都有传统的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动摇。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只缘清末人,熟于西洋18世纪时代如法人孟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之分,政体有专制、立宪之别。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以为是君主专制。……极精密极完整的政权分配,使整个政府的行政机关各有依循,便不必有宪法而政府自有限节。而况明代以前,宰相为行政领袖,与王室俨成敌体。王帝诏命,非经宰相副署,即不生效。——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材料三1924年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为中国政治构架设计如下示意图——《孙中山选集》(下)(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联邦制的特点。(6分)(2)材料二反映出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看法是什么?他是如何论证自己的看法的?(10分)(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孙中山的政治构架设计。(1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仅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得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因此,我愿意在和平的最前线提出,一旦德国接受我国的条款,尤其是赔款条款,我们就应在平等的地位上对德国开放世界的原料和市场,并将尽一切可能使德国人民重新恢复生机。——摘自1919.3.25日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材料二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摘自[英国]C.莫瓦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三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刺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种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摘自[法国]C.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主张“尽一切可能使德国人民重新恢复生机”的原因。(9分)(2)根据《凡尔赛和约》说明法国在材料二中提出的两方面要求的实现情况并分析其中部分主张没有实现的原因。(11分)(3)请以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德国全部的殖民地……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的情况。这种情况对中国有什么影响。据此说明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什么?(6分)历史期终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ABCCDBCCCBDB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BDBCDDCDCBD二、材料解析题25.(1)人民主权,保护人民利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宪法对两级政府作了明确的权力划分;中央与地方以及内部之间分权制衡相结合。(2)基本看法:中国古代并非君主黑暗的君主专制。论证:①皇权受到传统客观规定限制;②近代受西方政论思想影响,简单划分政治体制而产生的错误认识③政权分配的精密完整,使各行政机关有依循,有限制,而不必有宪法;④皇权长期受到相权制约(3)体现人民主权原则,县治行直接民权,中央实行五权分立(6分)既借鉴了西方三权分立影响,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制度的精华,形成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2分)有利于稳步推进中国近代社会民主,保证了行政人员的素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2分)分权制衡会导致效率低下(2分)26.(1)担心德国产生复仇情绪;害怕德国与苏俄结成同盟或者关系过于密切;不希望欧洲大陆出现法国独霸的局面;防止德国甚至西欧发生社会主义革命。(9分,任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第一点基本实现: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15年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5分)第二点基本未能实现:和约只是规定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2分)主要原因:英国不希望欧洲大陆出现法国独霸的局面,因此不同意过分削弱德国,极力阻挠法国的过份要求并得到了美国的支持。(4分)(3)德国的殖民地被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予以瓜分。在中国引发了五四运动。它是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6分)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