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一、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早期传统的布局规划主要是凭经验,通过丰富的实际布置经验,完成工厂的设施布置和平面设计工作,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些先进的设计方法。1961年美国Richard.Muther[1]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和系统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布置设计法SLP(SystematicLayoutPlanning),釆取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的等级表示法,使得设施布置问题由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宄院(FraunhoferML)[2]通过研宄大量的国际性物流中心规划项目,总结出了基于竞争驱动、需求驱动和最佳实践驱动的MSFLB(MarketStudy,StrategicPositioning,FunctionDesign,LayoutDesign,BusinessPlan)五个步骤构建的物流中心规划流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LeeR.C,MooreJ.M[3]等为代表的设施布置设计与规划学者们,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平面设计及其优化的问题研宄中。之后,逐渐产生了很多用高级语言编程的平面布局程序,如CORELAP,CRAFT,COFAD,MULTIPLE,ALDEP等程序,形成一种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方法(ComputerAidedFacilitiesDesign,CAFD)。通过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使得设施布置由复杂变得相对简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物流系统的布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20世纪90年代,SeehofJ.M.EvansW.0.[4](1967)提出了ALDEP(AutomatedLayoutDesignProcedure),即自动布置设计程序,这种计算方法是根据作业单位之间的密切程度等级来进行半自动的设施布置。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发展水平落后,这种程序的应用带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KakuBandMazzolaJB[5]运用了禁忌搜索法来研究设施布局问题。21世纪到来之后,学者们提出了更多的方法来解决布局规划问题:AgatinaLaRosa[6](2000)借助于先进的GIS技术对配送系统中物流设施的设置和运输成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物流设施的位置和空间结构问题釆用数学方法进行了探讨。TeodorGabrielCtainie[7]提出一种全国范围内的服务网络设计模型,研究了货物运输网络优化中的资源分配问题。BeekyP.Y.Loo[8](2001)用启发式算法求解了铁路货运站的分布情况和发展成为货运中心的基本条件。HyunJeungKo[9]研究了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一体化设施的布局问题,构建了动态规划模型,而且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启发式算法。ShigemYurimotoandNaotoKatayama[9](2002)对于日本东京地区公共物流中心的最优位置以及数量进行了研究,借助两个非线性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相关配套政策的建议。Kyu-YeulLee(11](2005)釆用遗传算法研究了多层设施的布置问题,通过选择、变异、倒置、交叉等基因操作,将设施间的相互关系设定成一种邻接图的形式,通过Dijkstra算法来计算设施间的最短距离,解决设施布置问题。AndreR.S.Amaral[12](2006:)对于单线形设施布局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JaydeepBalakrishman[13]探讨了动态设施布局上的一些问题。AlessandroTugnoli[14](2008)针对设施布置中安全评价方面做出了一些研究。2.国内研究现状:目前,我国系统阐述设施规划与设计技术的专著或者教材不多,但是随着人们对设施布置问题理论和方法认识的深入,国内学者开始针对设施布置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宄。汝宜红[15](2002)在其编写的《配送中心规划》一书中系统研宄了国内外配送中心的先进理论,并且以当时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专业角度阐述了配送中心的选址、作业流程设计、功能设计、功能布局、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书中还列举了一些相关配送中心规划的案例。刘昌棋[16](2002)在其编写的《物流配送中心设计》一书中重点分析了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以及物流中心的布置和规划,采用了一系列的表格、图形和软硬件进行设计,对物流配送中心的设计和规划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林立千[17](2003)在其编写的《设施规划与物流中心设计》一书中,从多方面对物流中心的设计规划进行了阐述,包括物流搬运系统设计、设施容量计算、设施布置设计、设施方案定位以及评估等。王之泰[18](2004)在《物流工程研究》一书中论述了设施布置与规划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系统布置理论、搬运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物流系统规划方法。丁宁宁[19](2005)在《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规划有关问题的研究》一文中,通过浙江嘉兴物流基地的具体实例,指出了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意见。周大为、张晓阳[20](2006)对SLP方法进行了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简化,并将简化之后的系统布置设计法(SSLP)应用于机械加工车间设施布置研究中。朱伏平、杨柳[21](2007)建立了在总搬运成本最小的前提下,添加影响生产流程平衡的约束条件的数学模型。周三元[22](2009)提出了物流设施布置的程序模式,将设施布置分为离散模型、分散模型、多目标模型、模拟模型和模糊模型,并针对设施布置评价进行了算法集成。杨晓英、贾晓燕、魏先亮[23](2009)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Flexsim对传统的设施布置方法进行改进。齐二石[24](2009)在传统设施规划与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将产品生命周期的物流活动作为主线,把工业工程的方法技术和精益生产的理念引入进设施规划与设计中。郑松涛、汤文成、陈的[25](2010)釆用了SLP方法进行厂区的设施布置,在得到两个候选的布置方案之后,运用加权因素法选择了最优布置方案,并因此验证了SLP在设施布置设计中的优越性。张泳、赵建民[26](2010)阐释了多目标布置设计的内涵,通过遗传算法来求得最优的设施布置方案,最后还讨论了遗传算法在设施布置中的灵敏度。二、已有研究的不足:从在近几年来的物流热潮中,物流园区的建设可谓如火如茶,不仅许多经济发达城市规划建设了大型物流基地,许多中小城市也相继投资或计划投资兴建物流园区。物流园区属于工业地产投资范畴,在西方发达国家它的投资收益率大概在6-8%左右,是基础设施型长线投资项目。投资方所获得的收益通常来自租金回报和土地增值回报。物流园区在做规划时要考虑区域经济水平、目标客户行业、零售业的区域配送以及整个园区的功能定位。不同的物流园区,投资策略不同,有的是一次性投资建设,也有的是滚动投资。投资建设一个物流园区并获取良好收益的前提是通过市场分析确定市场定位的物流枢纽商业计划。拟定商业计划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宏观分析、区域分析、产业分析、市场定位、发现目标客户和功能性设计几个阶段。建立现代化物流园区,必须以市场环境为基础,以战略发展目标为指导,从物流园区的选址、类型、规模的确定,到物流园区功能、设施的设计,到物流园区的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都必须与市场环境和战略发展目标紧密相连同时物流园区所在区域内的交通、通讯、物流资源等基础设施能否支持物流园区的正常运行是分析园区发展潜力与可拓展性的前提条件。在规划建设中,一个问题就是在商业计划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忽视了对不同产业类型发展潜力及趋势的分析,这就为日后的招商工作和业务拓展带来阻碍。不同的产业对于物流园区的类型、设计和运作要求都不同,错误的产业定位将无法吸引到目标客户。而物流园区的功能分区和所需设备等功能性设计是要根据目标客户吞吐量、库存量、订单特性、单位库存特征等详细数据,加以分析、归纳,结合未来物流量增长预测来完成的。对前期的市场调查不够充分和对市场预测的不准确,将会给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布置提供不可靠的资料,这会直接导致园区定位和总平面设计的失误。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宏观方面对物流园区的规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从微观方面对于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研究相对还较少,物流园区在布局设计过程中缺乏理论基础,造成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为此,有必要对物流园区微观布局理论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三.结束语根据对国内外物流园区设施及园区布局规划的分析研究,发现物流园区设施布局及规划在国外有较长的研究时间且有较成熟的理论,而国内无论理论方法还是实际操作相对较弱。国外对物流园区设施及布局的研宄注重建立园区布局的问题模型和算法,园区布局改进优化,及通过计算机的相关辅助功能来解决复杂的设施布局任务。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其主要对布局的理论、方法在物流园区建设的实际操作中设计应用、布局的模型算法方面上进行了有益的研宄与探索,但关于物流园区功能区的布局规划研究相对较少,因而对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规划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美)理查德.缪瑟.系统布置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2]房殿军.德国物流园区的规划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C].2006.[3]唐小明.物流节点设施布置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4]SeehofJ.M.EvansW.O.AutomatedLayoutDesignProgram[J].IndustrialEngineering.1967,18:690-695.[5]KakuB,MazzolaJB.Atabu-searchheuristicfortheplantlayoutprobled[J].InfonnsJournalonComputing.1997,9(4):374-384.[6]AgatinaLaRosa.IntergratingLocationandLogisticsModels[D].TheUniversityofTennessee,Knoxville.2000[7]TeodorGabrelCrainie.ServiceNetworkDesigninFreightTransportation.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22(2).272-288.[8]BeekyP.Y.Loo.InterplayofInternational,NationalandLocalFactorsinShapingContainerPortDevelopmentjacasestudyofHongKong[J].TransportReview.2001.[9]HyunJeungKo.OptimizationModelingfortheDesignandOperationofDynamicFacilityNetworksfor3PLS[D].dieUniversityofLouisville.2003.[10]ShigeruYurimotoandNaotoKatayama.AModelfortheOptimalNumberandLocationsofPublicDistributionCentersandItsApplicationtotheTokyoMetropolitanArea.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engineering.[11]Kyu-YeulLee,MyungRohb.AnImprovedGeneticAlgorithmforMulti-floorFacilityLayoutProblemsHavingInnerStructureWallsandPassages[J].ComputersandOperationsResearch.2005s(32):879-899.[12]AndreR.S.Amaral.OntheExactSolutionofaFacilityLayoutProblem[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