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与汉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其礼貌用语的使用差异。本文从历史渊源、语用差别、中西礼貌原则和相同的礼貌用语所产生的语用差别等来展开论述,为了能主动地、自觉地排除文化干扰,避免文化冲突,求同存异,从而保证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关键词:英语;汉语;礼貌用语;礼貌原则;语用差异AbstractThehugedifferenceinEnglishandChinesecultureledtotheuseofpolitelanguagedifferences.Inthispaper,fromthehistoricalorigin,pragmatic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WesternPolitenessPrinciple,andthesamecourtesyexpressionsgeneratedbythepragmaticdifferencestodiscuss,inordertobeactive,consciouslyeliminateculturalbarriers,toavoidculturalconflicts,seekcommongroundwhilereservingdifferences,soastoensurethesmooth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Keywords:English;Chinese;politeness;politenessprinciple;pragmaticdifference.汉英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一、引言礼貌是文明的象征,礼貌是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礼貌用语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手段,礼貌用语协调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交际活动,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在中西国家礼貌运用广泛,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礼貌用语,恰当使用礼貌用语,对调和、融洽人际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跨文化交际也日益频繁,了解中西礼貌用语的差异,对促进文化交际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二、本论(一)、中西礼貌用语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中国号称“礼仪之邦”,礼节之多之全可谓是冠绝天下,只要人类生活中所能碰见之事,具体到衣食住行、生死嫁娶等,无不有一套周全完备的礼节。礼的要求很多,在生活中,父子间要“上慈下孝”,兄弟间要“兄友弟恭”,夫妻间要“相敬如宾”,朋友间要“谦恭礼让”,邻居间要“守望相助”,等等。如孔子声称:“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他本人也做出了守礼的榜样:当他朝见鲁定公时,提着衣襟,弯着腰,贴着屋檐,迈着小碎步,说话时低声下气,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卑微屈从的画像。皇帝杖责臣子,臣子却还叩头谢恩,皇恩浩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中国人的礼节观念根深蒂固,礼节甚至比身家性命都还重要。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中的祈老太爷,不是在对待侵入者时还讲究礼数周全吗?礼节,已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身可死,礼却不可废,这种精神,也足以标榜功德了。(引自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礼不可废,礼是一种美德,少了礼节,便是道德败坏。中国的礼节传统源远流长,且与政治密不可分。从周公制礼乐起始,礼节就已不仅仅是人的一种美德,而成为一种不可逾越的行为规范,只有合乎“礼”的才是合理的,否则便是大逆不道。到了孔夫子,更是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这个“礼”,其实便是维护伦理道德、社会秩序的规范。有礼,臣子百姓便不敢犯上,天子可稳坐宝位,至于礼崩乐坏,往往起自统治者的荒淫无道,这是无可奈何,谁叫自己订的规矩自己带头破坏,可也怨不得谁了。天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何况这种事关礼制的大问题呢。礼节者,顾名思义,谓有礼有节。有礼即讲礼貌,待人要有恭敬的态度;有节是守规矩,行事要有节度,不可过之,亦不可不及。既要讲礼貌,就应该有个样子,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反正这个“貌”是必须要有的。只要表面毕恭毕敬,哪管你满肚子的恶毒心肠。王熙凤对老祖宗小兄弟,姑娘妯娌等可是一个个礼数周到,友善亲热,尽管泼辣,礼却不失。且不说她如何暗施毒计害尤二姐,能在表面上做出一副亲热友爱的样子来,这份功力已不可小觑。(引自南朝宋历史学家范晔《后汉书》)西方国家的礼貌用语有别于中国,以英国为例来展开说明。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男士以绅士儒雅著称,女士以典雅高贵出众。作为至今保持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皇家始终存在,而皇家的礼仪也流传至今,英国的礼仪错纵复杂,显得高贵而且有礼貌,做事做风,符合绅士的风格。英国人很难理解中国的礼节,虽然他们也有一套繁缛的礼仪,但却只用在宫廷和外交场合。中国人则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把礼节运用得炉火纯青。比如说两个人同进一个门,一个伸手说:“请。”另一个忙退后伸手说:“岂敢,还是您先请。”如此双方推让几番,最后二人携手同进。中国有一句老话:礼多人不怪。莫说经典中保存着“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除了统一的规范外,礼节还因时、因地、因人而表现形式有差异。但有一点对所有重视礼节的人来说都毫无例外,那就是要显示出自己的确是懂礼节的。在在西方国家,见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即使是不认识。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跟你有进一步的交往,只是一种生活礼仪形式。但是在中国,如果一个陌生人与你打招呼,你就会觉得疑虑,在猜想他是否认错人或存在什么目的,你肯定不敢回答甚至立刻回避。其实不论任何人,面对有人微笑打招呼,都会受到感染,像是见到阳光心情跟着好起来一样,很自然会打招呼响应。因此,在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迎面而来的人对我们说哈啰,别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甚至置之不理!那可是非常失礼的。中国加入WTO,与国外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接触越来越密切,只有了解对方的礼貌节数,相处起来才会柔韧有余,对我国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二)汉英常用的礼貌用语不同。在不同场合,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的人会话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礼貌用语也有天壤之别。下面主要从称呼语、称赞语、致谢、禁忌语与委婉语等方面来谈谈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1、称呼语的不同。不同的称呼语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取向、社会格局、人际关系等。中国素以“礼仪之邦”甲天下,一直遵循上下有礼,长幼有序称呼原则,称呼繁杂;而西方崇尚民主自由,称呼简单明了。中国文化主张尊老讲辈分,各种称呼五花八门。上辈直系亲属的称呼就有“舅舅”、“伯父”、“叔父”、“姨父”、“姑父”、“舅妈”、“姨妈”、“姑妈”等。同辈中则有“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在英语国家中,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亲属的称谓比较笼统且简单,上一辈中只有“uncle”、“aunt”,在同辈中也只有一个“cousin”。晚辈和长辈之间、同辈之间都可以直呼对方的名字,甚至对父母也可直呼其名。而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孩子不能直呼父母、长辈的大名,学生不可直接叫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直接叫上司的名字。否则,就会被视作缺少家教、没有教养、不守规矩等。在社会交往中,汉语称呼语可用两种表达式来概括:“姓氏+官衔或职务/先生/女士//小姐/老”和“老/小、+姓氏”,如“张局长”、“王先生”、“郑老”、“老陈”等。同样的称呼语套用到英语中去,就可能是无礼、奇怪的,甚至适得其反。若称呼一位上了年纪的英国老先生为“爷爷”则可能会引起老先生的不满而导致交际的失败。英语中称呼语常用的表达式则可归纳为:“Mr./Mrs/Ms+姓名”、“头衔(Dr./Prof.等)+姓名”、直名称呼、专谓(Sir,Madam等)。尤其是近年来,西方社会交往中的“称呼”似乎正在经历一场革命,不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越来越愿意直呼其名了。这似乎意味着人际关系越来越趋于平等了。2.称赞语应答的不同。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英汉称赞语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中国人的语言较含蓄委婉,西方人的表达则较热情直率。这一点也体现在对称赞语的应答方式上。听到别人的夸奖或赞赏,中国人的习惯是极力否定自己以表示谦虚,如“哪里哪里”、“过奖”、“不敢当”、“差远了”。对他人的恭维、称赞,西方人一般趋于接受,认为否定别人的赞扬是不礼貌的,等于否定别人的判断力和眼光,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比如说英语,外国朋友听了夸奖说:“YourEnglishisverygood.”一些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大都会说:“Oh,no,notsogood”。但现在很多中国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很多人说“Thankyou”了。其实英语中没有这么谦虚的说法,一般只要简单地以“Thankyou”或“Thanks”表达谢意就行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种文化都遵循了各自的礼貌原则。所不同的是,西方人是“尊人不卑己”,而中国人则受到“卑己尊人”礼貌原则的影响而表现出“谦虚”。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人们把谦虚看成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则认为不尊重事实的谦虚就是虚伪。3.致谢的不同。西方人每天都把“thankyou”挂在嘴边。无论别人给予的帮助是多么微不足道,也不管是上司还是下属,或者是家庭成员之间,西方人都会诚恳地说声“Thankyou”。就算对方没有做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西方人都会说“thankyouallthesame.”。在中国,关系亲密的家人中也不表达感谢,比如受到了家人、亲戚或朋友的帮助,你也不要说谢谢,否则会给人疏远的感觉。人们常说些“您累了吧?”“辛苦了!”之类的话,但一般不提“谢”字。4.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不同。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和委婉语。为了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败,交际双方应注意如何回避敏感话题、禁忌,如何使用委婉语等。在与外国人交谈时,有些如年龄、收入和生活细节等敏感话题应该回避,他们认为这是隐私问题。在中国,朋友之间都会不忌讳的谈论年龄和收入问题,特别是一些生活细节,你见到认识的人,你会问“你吃过饭了吗?”“你去哪里?”但在英美国家看来这是涉及别人隐私的问题。西方人特别忌讳“老”字,尤其是女士,最讨厌别人称她“老”。因为在西方人心目中“老”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等于无用,因此一般称老人为“seniorcitizens”。而在中国,“老”则是经验和智慧的象征,“老”是代表对长辈的尊重,你见到一位老人,你叫一声“老爷爷”或“老奶奶”,他会觉得你很懂规矩。(三)中西两种礼貌原则。1.汉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在数千年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原则。我国语言学家顾曰国(1992)在回顾了礼貌这个概念在汉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后,提出了制约汉语言语行为的五种礼貌准则:(1)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的称呼问侯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上下有异,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等在现代文化中的积淀和反应。使用恰当的称呼语被认为是最起码的礼貌原则。(2)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要“抬”,要“尊”。以及尊称他人或相关的事物。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也体现了汉文化中的谦虚品德。(3)雅言准则: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文雅准则的重要内容仍然是“先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这一原则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修养和自身的文化素养。(4)求同准则:这与“脸”、“面子”有关。所谓求同,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即交际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尽量和谐一致,满足对方的要求,赞同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的“尚同”或“恭敬不如从命”的礼仪。(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利益。在言词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这个原则反映了汉文化中“有德者必有言”以及“君子耻有其词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的传统思想。2.西方文化中的礼貌原则。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1983)将语用原则分为“人际修辞”(interpersonalrhetoric)和“篇章修辞”(textualrhetoric)两大类,他的“修辞”指的是交际中有效的运用语言,它由交际双方所遵循的原则和准则组成,准则是原则所包含的较具体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