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以宁波市小白村为例学生姓名王腾杰学号120103600102指导教师杨丽霞学院城乡规划与管理学院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级12规划2015年11月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以宁波市小白村为例文献综述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城镇化率不断上升,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但城市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却迟迟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农村的建设问题一直是我国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将农村和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当今解决城乡问题的一个突破口。现如今“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对乡村地区的面貌有很大的提升,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能促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减少城乡差距。本文主要为了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些经验,从宁波市小白村的乡村建设的过程和现状问题,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对当地村镇建设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是小白村的建设不仅仅停留在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对农村居民精神文明的建设,丰富文化生活,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提升城乡的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关键词:美丽乡村;精神文明;城乡基础设施一、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中国农村正面临着传统农业逐渐衰弱、农村逐渐边缘化和空心化、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逐渐减少、农村生境逐渐没落等问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农业部在2013年2月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11月确定了全国1000个“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而早在2007年,浙江省安吉县就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概念。学术界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已进行了相应探索。本文试图从理论分析、案例研究和政策探索三方面梳理已有文献,以全面认识和把握理论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二、美丽乡村建设概况“美丽乡村建设”指通过乡村的综合环境整治、乡村景观建设和改造、绿化美化建设,达到生产繁荣、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环境宜人、设施配套、生活便利、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融入生态文明等新元素的新型城镇化的新农村建设,在追求生产繁荣、生活富裕的同时,更注重城乡一体、人与自然和谐,这样的目标追求对农村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适宜人们生存与发展,具有示范作用的村庄。在保护乡村自然风貌、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等的紧密衔接,与本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和谐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城镇-乡村的关系。美丽乡村的概念是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1。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要求,但不是唯一的,文化丢失的乡村不可能是美丽的。新型城镇化要求下的“美丽乡村”,需要“内外兼得”,既要美丽于“形”,又魅力于“心”,不能少了文化要素的考虑。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乡村版。美丽乡村要注重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要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传承乡村文化,要根据乡村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推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社会和谐,以及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美丽乡村是宜居、宜业、宜游,有自我造血的功能的美好家园。农业部将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重点确定为:制定目标体系,组织创建试点,推介创建典型,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王衍亮指出,农村清洁工程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而胡静林则强调,应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打造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总抓手,以省为单位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整合各类财政性建设资金,集中开展乡村基础设施、传统村落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王永林认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前提,优化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是重点,创新举措是关键。马以指出,美丽乡村建设要突出现代农业发展、村庄整治与生态创建、基层基础建设、创新体制机制这4个重点。“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而是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其中‘留得住乡愁’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留住乡愁。就是把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变成发现和重塑乡村价值的过程。”徐令义说。二、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开发模式1、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典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2、生态保护型模式: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典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3、城郊集约型模式:主要是在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典型: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4、社会综治型模式:主要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的村镇,其特点是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典型: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弓棚子镇广发村。5、文化传承型模式: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典型: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6、渔业开发型模式:主要在沿海和水网的传统渔区,通过发展渔业促进就业,增加渔民收入,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典型: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冯马三村。7、草原牧场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其特点是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典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哈达嘎查。8、环境整治型模式:主要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其特点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典型: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9、休闲旅游型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典型: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10、高效农业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典型: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三、美丽乡村建设的实例1.安吉模式:一二三产联动多数相关的案例分析都以安吉县为案例。这一模式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抓手,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前提,依托优势农业产业,在农村内部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其建设目标是把全县187个行政村建设成“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公共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以经营乡村的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它以农业特色产业为突破,以农村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增进农民幸福为宗旨,以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加强组织领导为核心,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和生态立县,实现了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布局明显优化、农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大幅缩小。2.临安模式:绿色家园、富丽山村临安市在美丽乡村农村生态建设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模式。这一模式兼顾了农村从生产到生活、从基础设施到文化文明、从生态保护到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其建设目标是通过十年的努力,逐步把临安市农村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村风民风和谐、产业模式多样、社会保障健全、乡土文化深厚、农民生活安康的美好家园。按照“村点出彩、串点成线、板块打造、面上洁净”的工作思路,设计了“整治村”、“特色村”、“精品村”三种类型,逐渐建设成了环境优美、经济富裕、内涵丰富、领先全国的“美丽乡村”品牌。3.湖州模式:市校合作湖州市打造了不少美丽乡村,例如安吉的“中国美丽乡村”、德清的“中国和美家园”、吴兴的“南太湖幸福社区”等。以“美丽乡村、和谐民生”为特色品牌,通过实施产业发展等八大工程,湖州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以科学促进发展,以市场激活发展,以合作带动发展,以统筹保障发展,以制度持续发展”的“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23],其目标是把湖州农村建设成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管理民主和谐美的魅力农村、幸福农村、和美农村。沈建平指出,湖州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三集中三提高”,首要任务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根本目的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建设方案是“新1381行动计划”。4.宁国模式:五位一体。安徽省宁国市从2010年起在全省率先启动“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工作,在“大生态、大循环、大和谐”的科学理念指导下,形成了经济高效、环境优美、文化开放、政治协同、社会和谐“五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宁国模式”。这一模式具有把握生态文明主线、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引导社会力量参入、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四个重要的实践特色,建设类型包括自然山水生产发展型、城郊结合生活富裕型、依托重大项目安置型、试点改革整村推进型、功能拓展文化旅游型和创意农业生态观光型六类。而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则把宁国市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的主要类型概括为景区带动型、旧村改造型、项目支撑型、生态依托型和城郊结合型五类。5.衢州模式:四级联创。衢州市在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在村庄整治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衢州模式”———“四级联创”。实施这一模式有利于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形成上下联动推进的互动氛围,有利于彰显衢州“浙江绿源”的生态特色,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在村庄整治和农房改造建设方面,衢州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推进中心村建设为平台,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为基础,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为根本,积极改进方式、提升品位、推进后续管理和强化动力支持。四、小白村区位图参考文献[1]蔡昉.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中国社会科学[2]曹裕,陈晓红,马跃如.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一一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统计研[3]包婷婷,侯爱敏,王柳.苏州村庄环境整治经验与思考[J].小城镇建设[4]柳兰芳.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一一解析“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理论月刊[5]罗敏,祝小宁.城乡公共服务的社会空间均衡研究.社会科学研[6]曹裕,陈晓红,马跃如.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一一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统计研[7]岑乾明,宋卫琴.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破解城乡统筹发展难题的突破口.经济研究导刊[8]陈安平,杜金沛?中国的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统计研[9]陈斌开,林毅夫.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社会科学[10]陈伯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制度创新型”与“经济溢出型”社会科学研究[11]陈东湘.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乡村建设评述.科技经济市场,2009[12]陈健生.城乡公共服务统筹治理的制度分析一一以国家统筹城乡试验区成都市为例.财经科学,2010[13]陈颂东.中国的分税制、转移支付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理论与改革,2008[14]陈晓华,张小林,梁丹.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与建设实践及其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05[15]陈亚威.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探讨.钦州学院学报,2013[16]崔瑞东,苑显悦.浅谈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商界论坛,2013[17]侯风云,付浩,张凤兵.城乡收入不平等及其动态演化模型构建一一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理论机制.财经研究,2009[18]黄祖辉,陆建琴,王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一一基于收入来源角度的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9]李实,史泰丽,别雍,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ResearchonincomediatributioninChina.III.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李松森,李英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发展研究,2014[21]孙琳,高劲.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与分析.对外经贸[22]田新民,王少国,杨永恒.城乡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经济研究[23]王凤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及缩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