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论文写作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本科生论文写作规范确定选题的基本原则建构提纲的基本原则层次推进的基本原则语言表达的组织原则引文使用的基本原则一确定选题的基本原则本科生的文学研究,主要涉及四个类别。1.作品研究(包括多部作品的整体研究、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等)。2.作家研究(包括作家风格研究、创作变化轨迹研究等)。3.文学思潮研究(包括文学现象、社团、运动研究)。4.创作主题研究(包括价值取向、人物形象、情感特质或美学风格等)。无论哪种研究,首先都必须确定选题。选题的确定,是判断一篇论文是否有价值的基石。选题的确定,主要源自阅读的有效性。阅读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所谓有效性,就是抓住一本书的核心内容,揪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或情感。罗兰·巴特就曾反复强调,真正有效的阅读应该是一种文本的再创造,是对作家既定文本的二度重构。(即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首先,要区别专业阅读与消遣阅读的关系。专业阅读:必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强化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专业阅读通常要做到两点:一是自己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二是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它意味着什么?其次,有效阅读必须掌握三个核心原则。一是抓灵魂。一个作家的创作或一部作品,都是为了表达作家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种看法,无法如何复杂,都不会超过四种关系: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人与自然。通过自己的阅读,你首先要抓住的就是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其它方面都暂时忽略。一个作家的散文集或小说集,都存在风格或思想的统一性。譬如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林语堂的《人生的艺术》,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二是揪想法。这是阅读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智慧交锋。为人要直,为文要曲。所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不可能将作家的真实想法简单列出来。能够列出来的想法,就不是什么想法,是心灵鸡汤。“想法”就是作者的核心意图。他为什么要写这些作品?他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看法?如李煜的词,徐志摩的诗,小说《平凡的世界》。“揪想法”的阅读原则,允许必要的“误读”。鲁迅说到《红楼梦》时,就认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所有经典作品,都具有多层面、多角度“揪想法”的特征。因此,不存在“揪错了想法”,而是要从自己的阅读中“揪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想法。我们通常犯的错误:找别人的想法或作者自己供认的想法。三是寻问题。在不疑处献疑,在看似正确的地方,质询其绝对性,是有效性阅读的核心和根本。我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我们也说,出污泥而不染。我们说,真善美的统一。真的能统一吗?无论是怎样的经典著作,都会有问题。没有问题的著作,几乎不存在。《三国演义》《水浒传》有没有问题?如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里,很多书评都是寻问题的。“寻问题”是阅读的真正交锋。是你调动自己的知识、思考和逻辑,对书籍作品提出挑战的关键,也是你展示自己智慧的手段。当然,这个问题要是真问题,不能是伪问题,更不能是断章取义的问题。如鲁迅的《祝福》,有人评论认为,鲁四老爷害死祥林嫂是不正确的,他很冤。我认为,这种问题就是断章取义的问题。再次,对内容进行价值研判。读完一个作家的作品或某部作品,尤其是在归纳出作者的想法之后,我们必须要进行价值研判。价值研判通常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纳入纵向体系中进行研判。譬如《平凡的世界》,是家族小说?还是乡土小说?若是,应该放在相关的小说历史长河中研判。二是放在横向体系中进行研判。横向体系,就是指当下的一系列有关这些问题的思考著作,将所读之书放在这个体系中,可以看出它与其它相关的著作之间有哪些区别,这个区别有什么价值。譬如,李煜的词,与中国古典文学中其它的思乡主题诗词有什么区别?找到了它的特点,或独创性,价值研判就比较容易。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的有效阅读,你最关注的某些问题,通常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你最关注的这个问题,就是你的研究目标,即选题的方向。选题方向出现之后,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选题。选题要明确(不能模糊);范围要可控(去掉没用的东西);具备讨论的空间(有较强的说服力)。如格非“乌托邦三部曲”。有讨论20世纪知识分子命运的,有讨论革命话语对人的精神规训的。二建构提纲的基本原则选题确定之后,论文的核心目标就明确了。接下来的任务就非常简单、明了——充分论述你所认定的观点,让所有人读完你的论文,认为确实如此。论文之所以叫论文,就是要有极其充沛的证据包括对证据的有效分析,让人们相信你的判断。我个人的经验是,一篇论文的提纲,通常离不开三个方面: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样。第1步,确立论文的大纲(即几个部分)。本科生的论文大纲,通常设计为3-4个部分。大纲必须紧扣你的选题,不能有任何偏离。有些同学在选题确定之后,通常不能很好地抓住选题的核心问题来建构大纲。如《童年记忆与周晓枫的散文创作》。这个选题的核心是:童年记忆对周晓枫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且促使她的散文创作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独特风格。而不能仅仅讨论她的散文中写了哪些童年往事,有些什么特点。大纲的建构,应该体现三个大方面的内容:1.是什么。指出你所研究的对象中,明确地呈现出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你的选题。如周晓枫散文中的童年记忆书写。2.为什么。分析、论述你的上述观点;探析作家创作的思想动机和写作意图。3.怎么样。指出创作的表达特征,形式策略,审美效果等,特别要指出这些形式表达对你的选题有什么积极作用。不妨以《童年记忆与周晓枫的散文创作》为例,看看如何确定大纲:一.周晓枫散文创作中童年记忆的书写情形。二.周晓枫散文中童年书写的审美内涵及特点。三.周晓枫散文中童年书写的表达策略及审美效果。如果将这三个方面的大纲确立了,整个论文的基调就形成了。第2步,细化论文的大纲。这一步很重要,考验你的逻辑思维能力。细化论文的大纲,就是在每个部分的内部,分成若干个论述的层面,使你要阐述的问题得到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立体化思考。细化论文的大纲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分类要科学,保持逻辑上的统一性,或并列,或层层递进,都要确保是对论题的逐步深化。二是重要概念要有界定,细化之后要有总结。是什么。一般采用分类法进行提纲细化。如“周晓枫散文中的童年记忆书写”,要列出几个方面的书写情形。如长辈亲情,孤独,伤痛等(递进)。这种分类要采用统一的依据,不能出现不同类型之间的互相交叉与重叠。每个分类中,要有一定量的作品进行印证。分类完毕后,要有总结性。例:周晓枫散文中童年记忆的书写。1.长辈亲情与家庭伦理。2.孤单体验与童年成长。3.身体伤害与童年阴影。4.个体书写与生命成长(小结)。这4个细纲内部,还需要分层次展开。为什么。这部分通常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是针对“是什么”进行全面深化论证的关键部分,目的就是证明你提出的“是什么”是非常有道理的、令人信服的。细化这部分的提纲,一般采用两条原则:一是从研究对象最关键的地方深入进去,进行深化分类,一般是递进式的。二是借助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进行理论上的补充论证。三是必要时,也可以从反面进行假设论证。例:周晓枫散文中童年书写的审美内涵及特点。1.细腻而独特的生命体验。2.丰富而微妙的人性呈现。3.巧妙而深刻的时代反思。4.童年记忆对作家创作的潜在规训。5.卑微的个体,宏阔的视野。(小结)怎么样。从形式表达上归纳一个重要的特点,并注意对这些特点进行逻辑上的排列(从大到小,或从外到内)。每个特点对表达“是什么”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形成了怎样一种审美效果。这些特点体现了作家怎样一种表达智慧(或存在哪些局限性)。例:周晓枫散文中童年书写的表达策略及审美效果。1.叙事语调的平静与客观。2.细节处理的延展与往返。3.主观心理的重构与再现。4.现代主体的介入与思辨。5.于无声处的惊雷与呐喊(审美效果)。提纲建构好了,论文其实已完成了一半。一个好的论文提纲,既体现了你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也展示了你的逻辑思辨能力。提纲建构的两个基本步骤,一个都不能缺。第一步是打墙基,浇铸房屋的大框架。目的在于使整个房子非常牢固,不会一推就倒。第二步是规则整个房屋的格局、功能,使整个房子每个部分环环相扣,且让人一目了然,让读者看到你的房子的确是一座不错的房子。三层次推进的基本原则面对比较科学的提纲,接下来就是写作论文。在具体的写作中,按照细化的提纲,进行充分地论述时,大家通常会碰到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论述无法深入。这就涉及到论述技能——层次推进的能力。没有层次推进能力的同学,在具体论述时,通常只是靠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事例(作品或作品中的细节复述)来完成论证。这是我们经常遭遇的写作顽疾。要克服这个顽疾,必须掌握层次推进的几个原则。首先,针对这个细化后的提纲,由概念入手,从概念中归纳你要论证的核心观点。其次,想办法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层层阐述。必要时,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双向论述。再次,及时抓住核心问题,紧紧扣住细化后的提纲,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提升。但是,不同的细纲,有不同的层次推进的特点。例:长辈亲情与家庭伦理。亲情是传统社会秩序的必要建构,也是家庭伦理的重要支撑;亲情的呵护,对童年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周晓枫的亲情书写,首先体现在家庭之外的社会邻里之间;其次体现在家族中的亲戚长辈身上;再次体现在家庭内部。尽管它们各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深深地扎根于“我”的幼年心里,成为“我”永远无法忘怀的记忆;甚至从侧面反映了时代的非功利性。从上述这个层次推进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至少需要有六个自然段来完成你对“亲情”这一问题的分析和阐释。开头从概念入手,从社会文化层面进入论题。接着三个方面,由外到内,具体分析周晓枫散文中的亲情书写情况,说明作家对童年记忆中的亲情尤为关注,也说明亲情对一个人的童年成长尤为重要。最后两个自然段,先谈亲情对童年成长的影响,接着再谈这种亲情所折射出来的当时的社会秩序。例: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中第一部分:1.什么是主体性?(实践的主体,精神的主体)2.什么是文艺的主体性?(写作中把人当人看而非工具看;强调人的精神的主体性)3.分析论证(从赫尔岑的话开始,推导出“文学是人学”)。4.指出我们的“文学是人学”口号的内部缺陷:只强调人的实践主体,忽略了精神主体性。5.精神主体的科学定义。不仅包括人的多重性格的组合(内部),还包括不同类型的精神主体(外部)。6.“人欲”即人的精神主体性;人的内宇宙的重要。应该说,这个小版块的设计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其思维的递进层次仍然非常清晰,一层比一层深入,而且“要点”也非常突出——精神的主体性更重要(注意:他分析了“文学是人学”这一历史口号,既点出了它的不足和更科学的内涵,又表明的自己的文章不是对这个历史口号的重复论证。)我们再看这篇文章的第三部分:作家的主体性。1.作家主体性的两层内涵,抛开实践的主体性,突出精神的主体性。2.精神主体性的重要(主体意识的觉醒与能动性创造)3.通过马斯洛心理学论证分析不同等级的需要与主体性的关系,尤其是自我实现系作家主体性最高层次,并兼及大爱。(借助心理学,从发生论意义上探究)4.不同级别的主体意识在创作中的表现形态。超常性,超前性和超我性。层层递进。5.使命意识与自我实现之关系。6.“有的朋友会驳难说,难道写欢乐就没有历史使命感吗?”反向论证。这一部分的重点是第4、5两节,但作者论述时,并没有开门见山,而是仍然从概念开始,步步为营地论述。也许是作者过于强调作家精神主体自由意志的重要,所以,他选择了从心理学理论作为发生学上的理论依据,而且马斯洛心理学的五个层次需要是公认的经典性理论,尽管立论不是非常扎实,但多少也立得牢。第6节很重要,通过假设反驳,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拒绝了可能存在的反驳的可能性。这种思维方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