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兴祖“独立候选人”的兴起与中国政治发展浦兴祖:“独立候选人”的兴起与中国政治发展发布时间:2011-07-2609:05作者:浦兴祖字号:大中小点击:2485次浦兴祖(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主任):五年一度的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启动了,随之而出现的“独立候选人”现象已经引起社会与学界乃至高层的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也发表了他们的意见,其中一句最重要的话就是“‘独立候选人’没有法律依据”。至于这句话怎么理解,则见仁见智,因此在各个地方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有的地方认为没有法律依据,就等于违法,所以采取封杀和打压;有的地方认为法工委仅仅讲了“没有法律依据”,而没有说违宪,要封杀,也就意味着比较宽松。上海市委俞正声书记在上海交通大学上党课时,对“独立候选人”进行了四种情况的分析,俞书记的讲话比较开明,为“独立候选人”留下了空间。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独立候选人”已经出现了一百多名。我们这里叫做“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含有“选举”两个字。面对县乡选举中出现的这一现象,“中心”应当开展研究,这是一种学术责任。不管人家怎么看,我们应该从学术的角度,深入、理性地探究它。我们这个会议总的把握还是一个小型的,而且也没有专门贴海报,人员邀请上也集中于上海。我们这个会议也比较简化,强调实效,不讲排场。现在先请政治学前辈孙关宏老师讲话。孙关宏(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我主要是来学习的。我觉得“独立候选人”蛮新鲜的,他们可以说是民主的先行者。政治学研究者不关心现实的民主问题,这是说不过去的。中国民主的进程中很关键的是民主素质的提高,而民主素质中很关键的就是选举。我们中国以前的选举,很多是控制下进行的,群众也不是很热情关注。这是因为候选人多为组织定的,与选民的利益没有多大关系。虽然投票率很高,但是选举意识并不很强烈。中国的选举制度应该改革,我们的被选举权实际受到不少的限制,也就是说竞选受到限制。80年代初选举县乡人大代表时曾经有过竞选,但被控制住了。实际上,没有竞选,就没有真正的选举。而且选举应该体现为一种利益的诉求,不应该是被操控的选举。中国民主选举的路还很长,特别有待群众选举意识的加强。从两方面来看:首先,领导应该怎样支持和鼓励民主选举中的新生事物。胡锦涛的七一讲话我是很注意听的,他讲到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而且还讲到要对新生事物给予支持,这是一种积极的信息。“独立候选人”是民主发展中的一种新生事物,我们应该支持,而不是想方设法加以限制。所谓“无法律依据”,我认为令人费解。怎么会于法无据呢?宪法规定中国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程序上、技术上来看是不难解决的,关键的是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待这些新生事物,这是个重要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抱积极的态度。就说这些。谢谢大家。浦兴祖:谢谢孙老师!孙老师已经给我们开了个头,也发表了他的观点。我们的研讨会欢迎各种观点。这里是复旦大学,学术殿堂,复旦校歌写着“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复旦的学术氛围也是比较宽松的,大家尽管放开谈,这样才可以产生思想火花。我们安排的主题发言不多,希望多一点讨论。第一场“独立候选人”兴起的背景和概念主持人浦兴祖:首先请本中心副主任、国务学院的何俊志副教授发言。发言人何俊志(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副主任):“独立候选人”现象概览:宏观视角我把基本的情况先介绍一下,主要是概述性的,为大家的讨论奠定一个基础。等会儿沈逸会从更具体的层次做另一方面的介绍。首先是概念,在英语中“独立候选人”是independentcandidate,也就是指没有政党背景的参选人。在中国的学术研究里,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2003年,就是深圳和北京同时出现了一批人开始采取竞选的手段进入选举。深圳大学的一些研究人员开始用这个概念来描述这个现象。但是这个概念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争议。有的认为就不应该使用“独立候选人”概念,比如当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有人表示了这个意思。之后国内的学术界为了回避这个问题,就提出了一些替代性的概念,比如说“独立参选人”、“自主参选人”、“选民联名推荐候选人”、“民间参选人”等等。由于2003年的选举轰动很大,所以2006年选举工作宣传培训会有一个基调,即在2006年的选举中,“独立候选人”这个概念不让在媒体中出现。因此,在2006年和2007年的选举中我们是看不到这个概念的。我是从2003年开始关注这个现象,所以2006年在国内跑了大概5到6个城市,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谈这个事情。2006年的总量是超过2003年的。今年这个问题很突出,在我看来有五个大的事件:第一个就是江西新余的刘萍事件。如果我们去查她的微薄,可以发现她最早谈到这个事情是4月19日。然后引起国内关注的是5月14日,新余区人大选举委员会宣布候选人名单上没有她的名字。刘萍就把自己联名推荐的表贴到了网上,上面显示的是17个人对她提名,而法律规定的是10个人。后来又公布了一个24人的联名。这个事情出来后,在国内,尤其是在微博上,造成了非常大的轰动。接下来一个比较重要的节点就是5月25日,成都的李承鹏和上海的夏商宣布,他们要完全依照中国的法律参加人大代表的竞选。他们的宣布参选引起了更大的影响。接下来就是广州的梁树新。从5月25日到6月28日,中国的微博上掀起了一个开微博参选的高潮,有90多人宣布要参选。在这个背景之下,6月8日全国人大法工委负责人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表态。这之后,参选人数据发生了变化,从6月8日到今天,新加入的参选人只有11个人。也就是说现在一共有103个人,大概有90几人是在6月8号之前参选的。目前已经有5个人宣布退选。当时和刘萍一起参选的,在江西有魏中平和李思华,魏和刘都已经落选了。李思华的结果是7月7日公布,但是7月6日去参加选举受到了阻挠。据他自己讲是受到了村干部的殴打。所以选举结果现在还不知道。这个事情引起了湖北一个律师的愤慨,专门从湖北跑到江西去看李思华选举的结果,但是也受到了阻挠。这个情况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进一步的进展。从看候选人的分布来看,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已经有21个出现了”独立候选人”,只有海南、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吉林、辽宁和贵州没有,主要是西北和边远省份。比较密集的是这样一些地方,第一是广东人数最多(22),第二是北京(17),第三是浙江(11),接下来是河南、上海、湖北这些地方,大概都是5个左右。从职业来看,人数最多的其实是新闻工作者,第二个群体是律师,第三个群体是学生,最后还有一个群体是那些长期维权的人。从年龄上看,最小的18岁,最大的56岁,最小的是深圳的一名高中生。最后,从政府的反应来看。首先中央释放了一些相互矛盾的信息:一开始是人大法工委讲话,认为”独立候选人”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但是,紧接着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发表的文章支持;接下王长江也认为”独立候选人”是中国民主发展的动力;再者,俞正声在上海交大讲话时将”独立候选人”分成了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真心想要监督党和政府工作的,应该支持;第二种也是想监督党和政府工作,但是手段比较极端,也应该支持;第三种想出风头的人,也没什么了不起;最后一种是想要推翻我们制度的人,要如何他没有讲。从地方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也是不一致的。在江西省和陕西省,只要有参选,就会被约谈。但是,到现在为止,云南和浙江公表态支持独开立候选人。云南曲靖的官方微博还为当地的”独立候选人”做宣传。昨天浙江人大官方刊物也在微博上为杭州参选人做广告。其实我们看到,北京、上海和广东没有表态,每个具体的地方也不一样。目前大家最关心的是李思华的事件到底会怎么样。我们所获取的信息也只是网络信息,实际的情况到底怎么样,我们现在还说不清楚。我的发言完毕,谢谢。浦兴祖:谢谢俊志教授。下面请沈逸老师做进一步分析。沈逸(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讲师):影响“独立参选”的关键因素分析:微观视角我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媒体,是信息技术和外交这一块,中间涉及到新媒体对于国家政治的影响。从去年到今年所发生的阿拉伯之春都是和新媒体相关的,也一直在做这个课题。后来逐渐介入到这块研究中。我不是政治学出身的,一直作为兴趣在关注。我跟何俊志老师的知识结构是互补的。“独立候选人”有几个现象是很有趣的。可以看出,技术力量在中间发生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独立候选人”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的更新。如果说没有互联网,或者说没有以微博为代表的新一代社交网络,“独立候选人”的事件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技术因素在中间起了关键作用,它把原来在地理上相对隔绝的个体连结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同心圆结构。在这些同心圆结构的核心就是那些宣布自己要参选的“独立候选人”。但是,在这背后,同心圆真正的关键结构是掩藏于下的,也就是以“独立候选人”为核心所凝聚起来的一批辅助他们参选的群体。拿刘萍作为案例,如果看她的微薄,一直到2011年4月11日之前,她不知道什么是人大,也没有提出参选,她事实上就是一个职业上访人。但是4月11日之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她成了一个标准的独立参选人。从4月9日到4月18日,她没有更新微薄。当她4月18日再度出现在微博上的时候,他知识结构完成了全面的更新,他对制度、程序、权限的认识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可以看出,一些知识分子构成了他背后的一个参选团体。1)在新浪微博体现出一种知识分享群体。比如选举观察专门提供选举知识服务。脱离这个知识群体,独立参选人是不可能形成今天这种影响的。这个结构提供了知识储备,如提供选举程序的快速培训。而之前中国的社会运动和抗争,大多数是基于个体的形式。2)在其中,另外一群体也在形成,即对选举过程进行监督,主要的构成是维权律师,这些人中80%到90%在过去的5年到8年的时间中就是在打维权官司的,而且维权过程中积累大量的经验。3)第三个群体就是学者。,例如于建嵘推荐了刘萍,她的粉丝就增加了10倍,帖子的转发率也成几何数字增长。其中一个关键性事件就是于建嵘发布了一条寻人启示,一夜之间刘萍从默默无闻变成了中国第一独立参选人。还有一个关键性的事件就是江西抚州的爆炸案。事实上,刘萍宣布参选,并且被于建嵘推荐出来之后,网上只出现了五个参选人,每个人的粉丝不超过30、40。江西抚州案之后不到4个小时李承鹏参选,然后“五岳散人”等发了一条共同微博鼓励参选,认为与其让炸弹来说话,不如让选票来说话。抚州案后12个小时,中国微博上涌现出30个独立参选人,每个参选人的基调就是“与其让炸弹说话,不如让选票说话”。这使得独立参选人获得了某种合法性,也就是说在体制内维护权利,来帮助政府和党维稳。江西抚州案当天晚上,五岳散人宣布参选。之后,外部力量和国内力量迅速搅成一团。接下来就有了人大法工委的事情。这时候,同心圆中第三个层次开始出现,就是媒体。在我看来,独立参选人取决于媒体对于事实和动机的建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事实,而是我们想看到的事实。刘萍为什么想参选?真实动机是什么?是对民主的诉求,还是个人利益价值的诉求?但至少有一点,从他们的知识背景上看,我们很难相信他们参选是为了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另外,不同的独立参选人实际的活动能力,以及他们所得到的关注是有差别的。“独立候选人”的活动往往分为两个领域:第一个是在现实世界中采取实际行动,而这些东西在媒体中得到的关注不够;关注度高的是他们在线上的活动,可以看出,当李承鹏等人宣布参选之后,他们在微博上的影响很快就盖过了刘萍等人。现在的情况,只有当刘萍等人在现实中遭受压力的时候,他们在微博上才会引发人们的关注。当云南、浙江等在引导鼓励独立参选人参选的时候,没有媒体关注。媒体对于实际选举的情况没有兴趣。最后,同心圆最外面的一层就是大量的观众和看客。当我们看到观众们的反应,就会发现中国的民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我看来,影响独立参选人的因素有三个:1)第一个是能力,包括知识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有趣的是,核心层这部分能力是最欠缺的。不错,也有些是靠自学积累的。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