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海南省澄迈县第三中学初中教师论文教育叙事研究-校本教研新视野一、叙事研究方法综述近些年来,随着质性研究方法的日渐兴起,叙事研究这一原本有些陌生的术语开始逐渐为教育界的人士所熟悉。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课堂教学、学校生活、教师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叙事研究对教育变革、教师成长所具有的突出意义。叙事,即讲故事。在教学研究领域中,叙事研究主要是指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解释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解释教育活动特点。叙事研究并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过多个教育故事,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教育叙事研究的类型,从叙事的主体上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即教师既是故事的述说者又是故事的记述者。这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二是叙事的人类学研究,即教师只是述说者,而由教育研究者来记述。这种方式主要是教育研究者以教师为观察和访谈对象,对他们的想法或所提供的文本等进行解释。叙事研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以质性研究方法为工具。质性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叙事研究正是这样完成的。它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实物收集等多种质性研究方法,对教育事件背后的意义进行揭示,从而理解教育本质、探究教育规律。第二,以教育故事为研究对象。叙事研究所记述的是教育场景中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而非重复已有教育生活中的琐事。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等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它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这些教育故事包含着教师的酸甜苦辣,包含着他们对人生的感悟,更包含着他们对教学规律的思索与探寻。总之,这些教育故事从微观上说,对于教师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不可重复的,因而是唯一的;从宏观上说,读者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可以获得启迪与力量。因此,它胜过许多说教,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第三,以反思为研究路径。在教育叙事过程中,并不是为了叙事而叙事。叙事只是一种研究方法和手段。通过对教育故事的讲述,从而反思其中的问题,并获得教育规律才是叙事的终极目标和追求。叙事贯穿了研究的整个过程。首先,教师在纷繁复杂的生活故事中选择什么故事需要反思;其次,教师讲述故事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最后,教师对故事的分析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更是反思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反思,教师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价值取向等,进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因此,反思是叙事研究的灵魂,没有反思的叙事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通过以上对教育叙事研究特点的论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叙事研究是一种极具人文色彩的研究方法。它以教师的直接教育经验为基础,用一定的价值结构将这些零散的经验贯穿起来,并赋予其深刻的内涵与哲理。我想这也正是叙事研究方法为人们所关注并广泛运用的原因所在。二、教育叙事研究在校本教研中的运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试点等科学研究方法就占据着教学研究的主导地位。当然,不可否认,这些研究方法曾经对我国教育基础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众所周知,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只用科学研究方法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将科学研究方法和人文研究方法相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应是校本研究的必然趋势。叙事研究方法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它可以弥补定量研究方法的不足。我们知道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其中各项活动的因果联系也不能如量化研究般加以明确的界定。因此,教育需要叙事研究这种具有洞察力的研究方法去深入个体和群体,了解人的内心世界,倾听人的思想声音。同时,叙事研究方法又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人文主义注重人的个性与价值,主张以体验、理解的方式对人及其主观态度、独特性等进行解释。相对于科学化、客观化的教学研究方法而言,教育叙事研究强调与人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把有关生活性质的理论思想引入到活生生的教育经验中,并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教育及其规律的理解。因此,叙事研究可以克服科学主义研究方法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分离的问题。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校本研修的新视野,它将我们研究的角度从理论的研究转向经验的研究。对于教师而言,这无疑降低了研究的门槛。我们不需要掌握高深的研究理论,只需要对教育故事进行反思,从而获得启示即可。这种低门槛、易操作的研究方法对于提高教师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是可以也应该在校本教研中得到大胆运用的。那么如何运用叙事研究方法来进行校本教研呢?根据叙事研究方法内在的逻辑结构,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提出研究问题,这是进行研究的前提。研究问题的明确往往是在对研究资料逐步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实现的。提出的研究问题必须有意义,必须是研究者不了解并希望了解的。比如说,笔者想研究学生的作业如何有效布置;学习小组如何构建,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等等。第二,选择研究对象。教育叙事研究记述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其中必然包括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研究对象的选择要与研究的问题密切相关,同时在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上,研究对象必须认同、理解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并愿意与之合作。第三,进入现场工作。进入现场是指研究者进入研究的现场与研究对象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从而获得全面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第四,形成现场文本。现场文本是经过选择的一系列教育故事的记录。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教师的教育日记、现场谈话的记录、学生周记以及老师做的学生档案等等。第五,形成研究文本。形成研究文本也就是撰写研究文本的过程。撰写的研究文本要营造出一种“现场感”,既有细致的描述,又有深入的分析,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又不失教育的意义。如在具体撰写时,可以这样来叙述:“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我想怎样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困难?后来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把问题解决的?这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事件背后有和意义?或者说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以后要是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会如何解决?在叙述的过程中可多些这样的心理描写,它们能促使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暴露并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总之,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教学研究中富有生命力的研究方法。我们要鼓励和引导教师走进这种教研方式,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走上一条自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