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From09gb机制2“Z07T”【复习资料,仅供参考,切勿他用】11.金属的铸造性能:流动性,收缩性。影响合金收缩的因素:⑴化学成分;⑵浇注温度;⑶铸件结构与铸型条件。2.合金收缩的过程:⑴液态收缩:指合金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凝固开始温度(液相线温度)之间的体积收缩,易出现缩孔、缩松缺陷;⑵凝固收缩:指合金从凝固开始温度冷却到凝固终止温度(固相线温度)之间的体积收缩,易出现变形、裂纹缺陷;⑶固态收缩:指合金从凝固终止温度冷却到室温之间的体积收缩,易出现残余应力缺陷。3.铸造应力:⑴热应力: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由于不同部位不均衡的收缩而引起的应力;⑵机械应力:铸件在固态收缩时因受到机械阻碍而形成的应力,也称收缩应力。4.合金的偏析:在铸件中出现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偏析。偏析的类型:⑴晶内偏析(又称枝晶偏析):指晶粒内各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采用扩散退火可消除;⑵区域偏析:指铸件上、下部分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浇注时充分搅拌或合金冷却液冷却可消除。5.铸铁件的种类:⑴灰口铸铁;⑵球墨铸铁(简称球铁);⑶可锻铸铁;⑷蠕墨铸铁。6.铸铁与碳钢相比的性能特点:熔点低,耐磨性、减震性较好,铁水流动性好,铸造性能好;塑性和韧性较差。型砂的主要性能特点: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热稳定性;⑵良好的流动性;⑶一定的可塑性;⑷较好的透气性;⑸高的溃散性。7.浇注位置:指浇注时铸件所处的空间位置。选择浇注位置的原则:⑴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作面应朝下或位于侧面;⑵铸件的宽大平面应朝下;⑶易形成缩孔的铸件应将截面较厚的部分放在分型面附近的上部或侧面;⑷应能减少型芯的数量。8.分型面:两个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称为分型面。选择分型面的原则:⑴使铸件的全部或大部处于同一砂箱内;⑵使铸件的加工面和加工基准面处于同一砂箱中;⑶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量,最好只有一个分型面;⑷尽量减少型芯和活块的数量;⑸尽量使型腔和主要型芯处于下箱;⑹分型面应选在铸件的最大截面处;⑺尽量选用平直面作为分型面。9.铸件结构的工艺性:⑴铸件外形应力求简单;⑵减少与简化分型面;⑶避免不必要的型芯和活块;⑷有利于型芯的定位、固定、排气和清理;⑸应有结构斜度。10.塑性: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称为塑性。加工硬化: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升高,但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11.金属的可锻性:指金属接受锻压加工的难易程度。衡量金属可锻性的指标:①塑性;②变形抗力。塑性越大,变形抗力越小,则可认为金属的可锻性越好,反之则差。12.变形温度是影响可锻性的决定性因素,提高金属的变形温度可使原子动能增加,削弱原机械制造基础From09gb机制2“Z07T”【复习资料,仅供参考,切勿他用】2子间的吸引力,减少滑移阻力,从而降低变形抗力和增大塑性,提高金属的可锻性。13.自由锻造:是金属在锤面与砧面之间受压变形的加工方法。自由锻造的设备:①空气锤;②蒸气—空气锤;③水压机。模型锻造: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性的锻造方法。常用模锻设备:①蒸气—空气模锻锤;②热模锻曲柄压力机;③平锻机;④摩擦压力机。与自由锻相比,模锻的特点:①高生产率;②锻件尺寸精准,表面粗糙度小;③可以生产形状较为复杂的锻件;④模锻所用的锻模价格较贵;⑤需要能力较大的专用设备。14.自由锻的三种基本工序:拔长、镦粗、冲孔。模锻模膛:锻模上进行最终锻造以获得锻件的工作部分称为模锻模膛。制坯模膛:对于形状复杂的锻件,为使坯料形状、尺寸尽量与锻件相符合,使金属能合理分布和便于充满模锻模膛,就必须让坯料预先在制坯模膛内锻压制坯,主要制坯模膛:①拔长模膛②液压模膛③弯曲模膛④成型模膛⑤镦粗模膛⑥切断模膛。15.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⑴分离工序:使板料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互分离的工序,如剪切落料(为了获得冲下的零件)和冲孔(冲去中间的废料,周边为所需的零件)等;⑵变形工序:使板料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发生位移而不破裂的工序,如拉伸、弯曲和成型等。16.焊接的类型:⑴熔化焊:①电弧焊②激光焊③气焊等;⑵压力焊:①电阻焊②摩擦焊③超声波焊等;⑶钎焊:①软钎焊②硬钎焊。17.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指被焊接金属在采用一定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工艺参数及结构型式的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包括:⑴工艺可焊性;⑵使用可焊性。18.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在焊接过程中,对焊接件进行了局部不均匀的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