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学》结课大作业(一)关于《机械设计学》课程教学的分析与建议(二)优化设计中的遗传算法概述关于《机械设计学》课程教学的分析与建议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机械设计学》这门课,在课堂上通过老师和同学对十五种典型设计方法的讲解,同学们对这些现代设计方案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同时我们也在课堂上做了一定程度的讨论和思考,力求逐渐建立一种现代设计的理念。在此,我将先对本学期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一个分析,之后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一、教学内容的分析与建议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是对十五种现代设计方法的讲解,这十五种设计方法包括: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创新设计,强度与刚度设计,动态设计,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可靠性设计,价值工程,变型设计,绿色设计,人-机-环设计,并行工程,反求工程,模块化设计。关于应当选择什么样的设计方法作为教学内容,这里不做太多评述,从借阅的书籍和网上查到的资料来看,没有一本教材能做到如此地完整详尽,想必老师在选题上花了很多精力,已经很全面很有代表性了。在此我从选题的分类、选题的侧重和教学内容的补充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1、选题的分类首先,将上面所说的十五种设计方法进行分类:第一类,对设计对象的某一属性的设计,如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强度与刚度设计,可靠性设计,人-机-环设计;第二类,将设计对象扩展到工程(项目)层面时所应用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如动态设计,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价值工程,并行工程,反求工程;第三类,设计理念(不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思维),如创新设计,变型设计,绿色设计,模块化设计(可以看出这一类设计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设计)。在分类中,三个类别的设计方法层次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再到简,通过这样的分类,机械设计学的美妙之处跃然纸上,甚至多了一份人文关怀的意味。我的建议很简单,就是在正式讲解各种设计方法前,先就其分类做一个提纲挈领的概述,以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并在后面的课程中,有意识地按照层次由低到高的顺序安排讲解内容,带动学生的学习思路,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在此说明一下,以上分类方法是我个人做出的,不当之处还请见谅。2、选题的侧重选题既然有分类,则必有侧重,一方面,是不同类别之间有侧重,另一方面,是就某一设计方法的讲解内容中有所侧重。关于不同类别之间的侧重,简单地平均分配即可,三个类别无需过分强调详略之分,“侧重”主要体现在不同设计方法在讲解时应突出的部分不同。比如,针对第一类设计方法,应强调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尤其是常用计算过程、典型的计算方法、参数选用;针对第二类设计方法,应强调该种设计方法在工程解决的是何种问题,该设计方法对整体工程的影响是什么;针对第三类设计方法,应强调该设计方法(理念)的时代背景,衍化进程及应用成果。我的建议依然很简单,就是在布置学生做PPT的时候,就提出一定的制作要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又可以提高PPT将有的质量,也就进一步提高了日后的课堂效果,不至于出现质量过低的PPT。显然,PPT的制作要求应基于前一部分所说的选题分类。3、教学内容的补充本课程安排不了什么实验,主要还是靠课堂教学,但老师您可以考虑在课堂上分享一些在建项目或已完成项目的经历,未必需要满足什么贴近课程内容的要求,只要是一些实实在在的的经历,学生都会很愿意听的,当然,能具体生动一些更好。二、教学方法的分析与建议从给分来看,本课程包括三部分,考勤及平时表现,小组PPT制作与讲解,大作业。下面将逐条论述。1、考勤及平时表现定期考勤,老师能够说道做到,要求严格,学生便不会心存侥幸。平时表现这一方面,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越来越难了,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课,这里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建议,只是我发现在讲解PPT的时候某些情况下同组同学会做出补救,这时候应该加分,可以算在平时表现里。2、小组PPT制作与讲解关于PPT正式讲解前的一些建议在前文已经说过,这里就PPT任务分配和打分方式提一个建议。本学期中要求全组成员都参与PPT制作并准备讲解,上课时抽签决定最终讲解人。这一方法本意是让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但实际上除非每人做一份且按个人而不是按小组打分,才有可能所有人都参与。有人前期准备不足,抽签抽到了讲的效果也并不太好,结果影响了全组成员的成绩。由于课时数和教学内容的限制,分组在所难免,所以应当从打分的角度来改进,我的建议是,将PPT的评分分成PPT制作与PPT讲解两部分,两者相加为PPT的总分,并考虑到PPT讲解效果因个人不同有较大的随机性,可将PPT制作的分值比重扩大,如12(PPT制作)+8(PPT讲解)=20分(总分)。其中,对某些特别好的PPT制作或讲解,老师可以酌情掌控给分。3、大组业大作业的相关内容无需特别改进之处。以上分析及建议是基于我上课的实际感受和对课程的理解,希望能对老师有用,如有不当之处恳请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