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渝北区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状况的讲话渝北区交委主任段成海近年来,在渝北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渝北区道路运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作用日益突出,为渝北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渝北区交通事业的腾飞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一、渝北区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基本状况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道路运输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日益增强,为渝北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道路运输行业的服务能力、保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道路运输的客、货、维、驾等子行业协调发展。目前,在我区注册的道路运输业户1195户,其中客运企业11家,等级客运站8个,货运及公路物流企业238家,危险品运输企业6家,二类以上维修企业66家,驾校6家。2009年,全区完成道路客运量3,45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2,435万人/公里,货运量2,222万吨,货物周转量192,464万吨/公里。维修及驾培行业紧扣汽车大众化的新形势,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2009年,全区共完成维修作业263万辆次,-2-列全市第二;全区驾校驾培学员7千余人,居全市前列。确保了旅客、重点物资和城乡居民生活用品的运输,圆满完成了庆祝建国60周年等各项活动的交通运输保障任务,加强了对公路交通工具甲型H1N1流感防控。(二)运输结构在调整中逐步优化。全区道路运输运力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底,全区公共客运车辆中,中高级客车的比例从去年的26%提高到38%;全区货运车辆呈现出向大型化、厢式化、专业化发展趋势。运输组织结构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完善。货运业积极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截止2009年底,区内注册的物流企业54家。汽车维修企业向维修专业化、经营多样化、服务网络化和品牌化发展,驾培行业培训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培育出重庆华廷运输集团、重庆川油物流公司、公交驾驶员职业学校、松龙驾校等一批在全市甚至西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型道路运输企业。(三)农村交通运输发展持续推进。一是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经验,促进农村公路有序健康发展。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客运体系建设,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积极条件。随着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提速,农村客运覆盖面小,运力不足,“有路不通车、农村群众出行难”等问题日益凸显。为加快农村客运投放,2009年,区交委、-3-运管所在认真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渝北区农村客运发展规划(2009—2020)》和《渝北区农村客运运力投放方案》、《渝北区农村客运管理办法》(试行)。龙兴、古路两个乡镇等级客运站即将投入建设,建成5个农村客运招呼站亭。为我区符合购买承运人责任险条件的农客车辆277辆,符合购买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条件的农客车辆41辆发放保险费110余万元,使我区277辆农客顺利参保。二、存在的问题(一)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当前,客、货、维、驾各子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普遍存在经营主体多、企业规模小,供给层次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低层次的同质竞争,以致于经营行为不规范、恶性竞争等现象时有发生,优质运输供给还显不足。(二)公共交通运力不足,服务水平较低,与“枢纽渝北”建设不适应。自2007年开始的“双改”工作,因政策原因目前处于停滞状态,使两路(包括双龙、双凤桥、回兴三个街道)至主城核心区部分线路车辆报废后无法及时更新,进一步加剧了公共客运车量不足的矛盾。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区仍有相当部分公共客运车辆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经营,企业对相关客运车辆及其驾乘人员的管理脱节,运输组织化程度低,-4-运输服务质量难以提升,不利于保障运输安全,制约了道路客运行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去年全年,市民通过市长信箱、区长信箱等方式反应公共客运问题的来信70余件,在今年的渝北区两会上,反应此类问题的议案、提案近40件,可见各界人士对公共客运问题的关注程度之高。但由于主城区客运线路审批、调整,及车辆新增、更新的权限在市运管局,一方面政府和市民对公共客运的需求强烈,另一方面又受到体制机制的制约,这使区级运管部门及交通主管部门常处于两难境地。目前,两路地区至主城核心区运力仅376辆,两路地区区域公交160辆。市民出行难的问题突出,特别是在我区空港新城、空港开发区、农业园区等新开发区域,新引进的一些企业面临因公共客运欠发达致使招工难、用工难,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从而影响到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三、原因分析道路运输业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一)社会转型期建设与管理不能同步发展造成了众多矛盾难以解决。随着市民对出行需求的便捷化、个性化趋势的日趋明显,加上个人交通工具日益普及,水运、铁路、民航等不同运输方式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传统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已-5-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道路运输管理正在从以计划调控为主向规范发展为主转型。转型过程中旧的体制尚未打破,新的机制还未起作用,新旧体制的转换、新旧机制的变革,必然产生诸多需要持续的改革和发展才能解决的矛盾。主要有:管理体制转型带来的矛盾:城乡分割的客运管理体制制约了城乡客运资源的优化;观念转型带来的矛盾:新体制和旧观念的冲突,引发有限政府和全能政府要求的矛盾,即一方面运管部门实际权力有限,同时政府及社会各界往往要求运管部门解决市场的所有问题;利益格局转型期带来的矛盾:新增加运输企业和新发展运输线路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但影响到现有经营者的利益;普通客运线路途中上下客能更好地满足途中乘客的需要,却会损害途中经营者的利益。(二)监管与服务不到位,政府管理部门存在一定的错位和缺位。近年来,我区公路建设的投入增长迅速,畅通渝北建设使全区公路等级和路网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发展运输生产力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是“重建设,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对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方-6-向等全局性问题缺乏深入前瞻的研究,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资金投入相对滞后,使道路运输管理设施和营运设施、设备的投入长期不足,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长期存在。另一方面管理部门重审批轻监管、重硬件轻软件,没有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未能较好地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把该管的管理好,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管理“错位”和“缺位”的问题。(三)现有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体制没有有效地发挥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客运管理方面仍处于严格管制状态,管理部门对客运企业的市场进入和客运班线发展、价格制定、服务条件和质量、车辆选型和维护、车站管理、行驶途中的服务规范及收入结算分配等活动都能直接决定或干预,市场力量不能在优化配置市场资源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而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做大的企业没能真正做强,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在货运管理方面,取消审批管理后行政力量很难发挥作用,超载支撑下的不规范低价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以至市场调节机制失灵出现了“劣胜优汰”的逆向选择现象。(四)道路运输行业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型客运站、综合交通枢纽站、城市公交途经站、农村客运站均相当缺乏。-7-物流园规划缺失,货运站场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全及经营设施落后,与现代物流发展需要极不适应,处于萎缩和被淘汰地步。四、对策建议解决道路运输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需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既重视行业管理长效机制的形成,实现道路运输市场健康发展,又要重视当前道路运输市场突出问题的解决,通过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发展逐步解决问题,确保道路运输市场的长期繁荣稳定。(一)坚持“落在实处、走在前面”,进一步加快道路运输发展步伐。首先,道路运输发展规划要走在前面。要依据公路网络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道路运输的需求,科学、合理、适度超前地编制道路客货运输发展规划。用科学先进的规划来引领全区道路运输行业发展,使运输行业发展真正能服务于“枢纽渝北”建设,为渝北区打造“第一门户”提供良好的运输保障。第二,运输组织方式和运力结构要走在前面。加快货运运力结构调整,提高货物运输组织化水平,大力发展快速货运,建立陆上货物交易中心。优化维修和驾培行业结构,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进行资源整合,全面提高渝北道路-8-运输业对全区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第三,经营方式要走在前面。加快道路客运经营体制改革,实行集约化、公司化经营;积极探索和开展公司化经营体制改革。以刚刚成立的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我区发展建设空港物流园区为契机,引导和培育货运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理念的要求延伸和完善物流链服务功能,以“立体物流”为突破口,通过引导企业间的优化整合,围绕网络化、快速化、信息化打造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和提升。(二)着眼建立道路运输长效机制,切实推进道路运输管理五大体系建设。将建立道路运输长效管理机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运输管理的中心工作。通过加强法制,依法行政、上下协调、规范服务,形成法律齐备、审批严格、管理统一、服务文明、监督有效、引导有力的市场准入体系。要建立以货运、维修、驾培企业安全服务质量考核、客运企业安全目标考核为主要内容的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体系,注重监管和公共服务,形成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运输管理长效机制。构建道路运输管理发展规划、市场准入、市场监管、信息服务、安全保障五大体系。(三)着力抓好各项重点工作,解决当前突出问题。1、在当前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城市公交高度关注的情况-9-下,进一步加强对基层运管工作的调研,同时,要积极协调,力争市运管局等部门最大限度从推动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的角度,在公共客运发展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按照市政府【2008】136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行客运车辆公司化改造。2、要大力发展农村客运,推进统筹城乡运输工作。按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充分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提高农村行政村班车通达率。以城乡客运一体化为方向,全面提升农村客运的公共服务水平。3、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站场建设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给予优惠和支持,同时多渠道的筹措资金。客运站场属于公益性的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站场建设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在税收、土地征用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实现经济与站场同步发展。城区公交站点要结合道路交通流和城市规划合理选址,减少旅客换乘成本。公交枢纽站、港湾式停靠站、途经站要争取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实现“路、站、运”一体化发展。4、加大对安全技术设施的投入,积极构建道路运输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我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四)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10-1、加快道路运输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从公众出行信息、车辆动态信息、运政服务信息、企业服务信息四个方面着手,利用现有信息资源,通过网站建设、流媒体播放等形式为公众提供直接、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2、以提高农村行政村通达率为基础,全面提升农村客运的公共服务水平。通过积极推动农村客运发展,让广大农民也能享受公交福利待遇,充分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扶持农村客运的发展。3、加强对货运业的引导整合力度,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区域合作等手段,加快货运结构调整步伐,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加速传统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同时要加强对抢险、救灾、战备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管理,针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编制应急预案,并落实应急预案的各项要求,确保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能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完成应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