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团队2014年机电一体化专业剖析汇报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二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六教学条件五汇报提纲专业基本情况一专业特色八师资队伍四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七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七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三专业基本情况一学生:本专业设置于2005年,现累计招生人数1012人,已毕业885人,目前在校生96人(12级学生25人,13级学生57人,14级新生14人)。师资:本专业现有教师10人,承担本专业的职业基础课、职业方向课和职业技能实训等教学工作,其中专任教师10人,包含机电系实训中心专职实验指导教师3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高级技师职业资格2人,副高以上职称占30%,双师素质教师9人,占90%。教学环境:本专业已建成的校内实验、实训室有:电工电子实验室、PLC实验室、车床电气维修实训室、普车车间、数控车间等12个;校外实训基地有:江苏丰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盐城弈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等,基本能满足本专业学生实践教学需求和顶岗实习的需要,成为专业教学的有效延伸。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二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六教学条件五汇报提纲专业基本情况一专业特色八师资队伍四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七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七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三(一)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二近些年,长三角经济地带高速发展,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区和制造业基地,机电一体化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作为苏北地区的盐城市更是一座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全市现已形成了纺织、机械、汽车等支柱产业。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农业、工业、交通、能源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二)专业建设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建设规划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二(2)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1)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①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改变计分方法。实践课学习成绩与理论授课成绩分离,单独计入学生成绩,以考工成绩代替实训综合成绩。②制定独立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增加实践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③改变某些课程的授课方式,对于过去以理论课形式开设的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改用以实验课、实习课形式开设。④积极采用新方法、新手段,多种形式地开展实践性教学。⑤在毕业设计环节中,选择与企业相适应的课题进行设计。2、专业建设培养方案(1)专业建设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修、安装、调试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就业岗位分析生产线调试员机电设备维修员数控机床操作员普通机械操作员机电产品营销员发展、成长继续教育机床主操手等技术骨干班组长等基层管理者•••首次岗位发展岗位(2)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①基本素质②通用职业能力③专业技术能力政治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政治上合格,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品德。职业素质:爱岗敬业,主动工作,细心,负责,热情周到,诚实守信,机智,身心健康,情趣不俗,仪表优雅。英语能力:英语读、写、听的基本能力,掌握必要的词汇和专业词汇,能查阅专业资料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硬件结构及组成,掌握常见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能运用计算机语言编程和使用①基本素质②通用职业能力③专业技术能力机械设计与制造基本能力电气控制基本能力具有能阅读和绘制机械加工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能正确标注尺寸的能力;具有能正确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选用常用测量方法的能力;具有常用机电和通用零件选用的能力;具有能够运用标准手册和图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设计各种装置的能力;具有能根据零件图选择加工方法的能力;具有能设计简单传动机构的能力;具有能操作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力;具有能够进行交、直流电路的基本计算的能力;具有能够进行电工工具、仪表的使用和常用电器原理的分析能力;具有能正确分析常用的电子线路、使用各种电子器件进行安装调试的能力;初步具有设计电子小型系统的能力;具有选用低压电器、电机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具有能够对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正常维护管理的能力。(3)职业资格能力培养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级绘图员维修电工普通车工操作工数控车工操作工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二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六教学条件五汇报提纲专业基本情况一专业特色八师资队伍四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七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七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三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三第一、学院的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办学环境。第二,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第三、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第四、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关系。(一)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基本素质要求公共基础部分10门课程职业基础部分6门课程职业方向部分10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职业技能实训9项实训毕业顶岗实习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及相关实训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1、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械制造基础Ⅱ及相关实训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形式与政策及相关公共基础课机电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故障分析和维修岗位1普通机床的操作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使用;数控设备的编程与操作岗位2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岗位机电产品、设备营销岗位3课程设置专业岗位专业岗位与课程设置(二)“双证书”教育学生毕业时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获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序号职业资格证书名称证书等级相应开设课程考试学期1英语应用能力A/B大学英语、行业英语1-22计算机等级二级计算机应用基础1-23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级机械制图、AutoCAD计算机绘图等33维修电工中、高级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PLC应用技术等3、54普通车工中级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等25数控车工中级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等4以《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为例1、课程教材建设2、课程师资队伍建设3、教学文件的规范化4、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5、试题库建设(三)核心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1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2建立规范的专业实验教学措施3严格实验教学考核4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四)专业实践教学与改革(五)科目课程改革1、《机床电路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2、《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改革3、《机械制图》课程改革4、《电工基础》课程改革5、《电子技术》课程改革6、《数控车编程与实训》课程改革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二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六教学条件五汇报提纲专业基本情况一专业特色八师资队伍四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七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七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三师资队伍四(一)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情况序号姓名性别学历学位职称序号姓名性别学历学位职称1杨毅德男本科学士副教授6顾海洋男本科学士讲师2杨云辉男本科学士高级工程师7郑华洲女本科学士/硕士在读讲师3姜志平男本科学士高级工程师9王磊明女本科学士/硕士在读讲师4张海燕女本科硕士实验师9王士文男∕∕高级技师5郭红星女本科学士讲师10胡琼女本科学士实验师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30%,中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的60%。专职教师中,50岁以上3人,40—50岁2人,40岁以下5人。双师素质比例比较高。兼职教师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学历学位职称单位或专业方向1倪守红男大学无高级工程师射阳化肥厂/电气控制2黄良益男大学学士/机电一体化(二)专业带头人、教研室负责人、教学骨干等专任教师配备1、专业带头人、教研室副主任:由郭红星担任,主要负责制定机电一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实训室建设等,具有多年从教经验,担任多门机电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如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工艺与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数控车工实训、测绘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等。2、教学骨干教师:杨云辉、姜志平、顾海洋、王磊明等,参与了院机电一体化重点专业建设,主持或参与了机电一体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机电设备的引进维护和维修、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专业实训室的建设等,担任多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3、骨干教师任课情况序号姓名职称主要任课课程1杨云辉高级工程师机床电路故障诊断与维修2姜志平高级工程师触摸屏、变频器、PLC综合应用3张海燕实验师PLC应用技术4郭红星讲师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械制造基础5王磊明讲师电工基础、电子技术6顾海洋讲师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三)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序号保障机制1传、帮、带2进修、培训3学院相关政策(四)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1、继续优化“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2、鼓励和提高专任教师综合职业素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师德师风建设专业教师未来建设目标与培养措施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不少于半年的实践锻炼,承担主要技术岗位工作。主持1项院级研究课题或参加1门精品课程建设。参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在现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上,调整结构。通过选派教师到现场顶岗实践,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考取高级技师证、相关专业注册工程师证和相关专业高级职业资格证。“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每年到企业挂职锻炼不少于1个月,承担主要技术岗位工作,提高骨干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参加1门精品课程建设,主编1门主要专业课程教材或1门实训教材。参加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带领青年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重点培养2-5名中青年教师,通过到国内名校进修、到教育部骨干教师培训基地进修培训、到企业顶岗实践、挂职锻炼等途径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强,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中能起到显著带头作用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每年到企业一线调研不少于2次,吸收机电专业新技术、新工艺,及时掌握企业一线职业岗位能力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主持1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主编1门优质核心课程的配套教材。通过培养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高级职称和“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1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培养措施建设目标教学团队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不少于半年的实践锻炼,承担主要技术岗位工作。主持1项院级研究课题或参加1门精品课程建设。参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在现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上,调整结构。通过选派教师到现场顶岗实践,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考取高级技师证、相关专业注册工程师证和相关专业高级职业资格证。“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每年到企业挂职锻炼不少于1个月,承担主要技术岗位工作,提高骨干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参加1门精品课程建设,主编1门主要专业课程教材或1门实训教材。参加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带领青年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重点培养2-5名中青年教师,通过到国内名校进修、到教育部骨干教师培训基地进修培训、到企业顶岗实践、挂职锻炼等途径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强,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中能起到显著带头作用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每年到企业一线调研不少于2次,吸收机电专业新技术、新工艺,及时掌握企业一线职业岗位能力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主持1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主编1门优质核心课程的配套教材。通过培养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高级职称和“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1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培养措施建设目标教学团队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二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六教学条件五汇报提纲专业基本情况一专业特色八师资队伍四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七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七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三教学条件五(一)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管理制度完善、经费基本有保障、运行正常。序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