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老师期末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李山复习要点。摩尼教:魏晋传入隋唐兴盛。“二宗(明暗)三际(初中后际)”强调明暗的对立斗争,希冀未来,与弥勒教的弥勒降世的信念相似因此极易与弥勒教结合民间一般将因为此两教兴起的民众造反称为白莲教。白莲教:白莲教是从佛教的净土宗发展而来的。南北朝初创,隋唐时平民化,南宋时创立白莲宗更加世俗化,到了元代就有了白莲教之称,元代民众生存艰难,装神弄鬼之人容易鼓动民众“妖言惑众”多假借白莲教之名,因此白莲教多次被禁。罗教由山东人罗梦鸿在密云戍边时感于身世与现实之苦,所创立的集合佛儒道三家思想的帮派。在大运河上广泛流传并演变为青帮(安清道友。)以师徒关系代替血缘关系的内部结构。红帮:四川的哥老会又称红花会,主要有流氓类(开赌,拐骗)和盗贼(偷盗。)类无为:民与生俱来有自富,自化,自正,自朴的能力。君主的过多干扰会影响民的这些能力,因此应该做到道法自然,君主去私心化,将为的权利教还给民。而黄老之术则是强调了君无为而臣有位,缩小了民的权利,君在具体的事情上无为,以统御群臣。是一种有为的手段。儒家教化:君民同体的关系论,强调了君主为民众做榜样。是一种行动主义,君主在德行上给民众做榜样。主张教先于刑。人性善恶论是教化论的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南朝化,以迁都洛阳为界限。北方的上进心。均田制,三长制,俸禄制。汉化。采用了门阀政策编制鲜卑人群,站在北方人群中是进步的,站在北魏立场上是不计后果的。分封制,内容和意义: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分封建国制度。封国人群,政治化的婚姻制度以及血缘关系。历史价值:1激发人群的历史创造性。(1)国家根据各自的情况开始了各自历史。(2)遵循尚德原则。(3)贵族分权政体。2统一文明进程。3造就民族品格4形成礼乐文明。管子轻重观念的内涵。以经济手段:轻重之术治国。轻重之术的理论背景:以齐国高度发达的经济文明为基础,强调各业并行,并包括水利。务本(经营农业)强调生产力的发展。以消费刺激流通增加就业。承认不为官贾官工的私人工商。兼顾民间利益的上下俱富。有限“富民论”:关注民众利益。承认民众求富和民众工商业的存在。人性:对民众趋利避害之性因势利导在一定的节制下尽量满足,在政治上提倡照顾到一些民众的利益需求,使民众跟着自己走。内容:商品流通以及货币价格关系,当国者掌握这种轻重关系并灵活运用。集权:内斗豪民外斗诸侯的目标。依靠国家力量以经济手段改变豪民侵夺小民的局面。国与国之间:防止重要物资外流,保持天下轻我独重的优势。用经济打垮诸侯,并使之臣服意义:1重农主义无法长期占有统治性地位,2轻重之术和重农主义都是国家干预但是前者是从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中抽象出来的治国理念对治国者提出了很高的从经济手段出发的治国的技术要求。3不以消灭富商大贾为目标避免了商业资本向土地的转移,避免土地兼并。4轻重无籍的主张,shi一般民众不会陷入太贫困的地步。远古的考古文化。红山良渚大汶口三星堆河姆渡马家窑马厂半山大溪屈家岭………地域性文化。南北:一圆()一直一、两汉以前中国文化的东与西二、魏晋以后中国文化的北与南◆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三个大波段:1西周崩溃--------战国结束西周崩溃,西戎内迁,春秋初期北狄大举南下,灭卫。后西北边民建立中山国。至战国结束,这些内迁的非华夏之族消融。2东晋南北分裂------隋唐统一汉帝国吸取周边人群向中原聚拢,从事农耕。但内迁边民并没有因王朝“怀柔远近”心态而被公平对待,往往顺从“边地人当兵,内地人种地”的惯例,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均与此相关。第二期的民族融合至唐大体结束,许多人群在唐代百年和平生活里,消融在一个汉民族大家庭中。3唐末五代------元朝统一首先,南北宋和辽、夏、金多政权(多人群)形成对峙其次,蒙古人一举扫荡分裂政权,留“汉人”名目给所有北中国非蒙古、非色目人群。于是,很大范围内,女真、契丹、汉人的心理界限丧失;不投降者斩尽杀绝,投降者参军随蒙古军地作战,随军者分散各地融入汉民族。另外,元代民族大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今日北方民族大格局基本是元朝大融合时形成的。【总】北方的民族融合主导方向是汉化,但同时也是新鲜的异地、异族和异质文明大量摄入的过程。◆南方大开发【总】南方经济的直线上升,从三国两晋一直延续到明清。原因:历代不断的移民南下;南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培育出不同于北方的农耕事业;北方技术南下。表现:经济学上,人口、赋税、田地等全面上升;人才兴盛。三、北方的上进心和南方的开拓精神◆北方的上进心最典型的表现: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是“南朝化”,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两个阶段。1实施均田制和邻、里、党三长制的稳妥汉化政策,设立俸禄制。2南迁后禁胡语、改汉服、变胡姓。改郊祭、改官制、改律令刑法……南朝化的最突出表现:孝文帝采用当时汉族的门阀制度重新编制鲜卑人群。皇家改姓元氏,改掉带胡气的多音节“拓跋”,其他鲜卑多音节姓氏均改为单音节汉姓。评价:站在北方进步的立场看,是积极主动的;站在北魏立场上看,是激进不计后果的。它导致北魏政权的衰败、东魏西魏的分裂、北周时“反汉化”(胡化)的逆动。PS北方上进心的另一表现:特有的尚文政策,如北周贵族强行挽留南方诗人庾信,唐代科举考诗歌等。◆南方开拓精神以王安石变化为例面对北宋“三冗”财政压力,王安石打破“节流”的传统思路,提出以南方经济开放为背景的新论调-------开源。这得益于他在南方之地做县令,州府亲民之官的仕途经历,使得他对南方经济的认识多于一般在朝为官者。移民文化是一种开拓的文化,唐五代移民多为以宗族为组织或诸多宗族的结伴而行,多在政治无序的时代。所到之处,须以宗族为组织自开生路,民性的开拓精神便在艰苦卓绝的开辟中造就了。在向南方开辟的过程中同样塑造了南方精神。如,南方人“好讼”成风正是南方人捍卫生存权的标志;王安石的开源生财论体现了南方精神。人才的分布西周春秋战国,人才集中在北方。三国南北朝时期南方人才随着东吴的建立而辈出。隋唐新一轮统一之时人才的情况又恢复了北重南轻。唐宋以前,北方人才多,南方人才少;唐宋以后,南方人才多,北方人才少。选拔问题。(选举法则的变化,魏晋南北朝的选举法则以及三省六部制)欧阳修等的朋党论的名词解释“欧阳修的朋党论阐述了为什么小人无党而君子有党。(小人无党,是因为利益相交,而君子有党,是因为道义相合始终如一。)好文章坏政论,情绪化即为浓烈是结党对皇帝权威化的威胁因此受到戒备。树敌太多。先秦思想:黄老:三、黄老道术:君“无为”而臣“无不为”《老子》道家学术的后继者是黄老之学,即黄帝、老子之学,始见于《史记》,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的齐国。老子文化设计的要义是君主无为而民自为,发展到黄老之学,老子的立场退后,君主的无为变成了一种君主无为而臣下有为的相对关系。从方法论上看,老子强调无为,重的是社会自然秩序,因而无为是一个禁令;黄老的无为只是君主在具体事情上的无为,目的在于更好地驾驭群臣以干涉社会,只是一种有为的手段。以此,黄老之学具有人主“君人南面之术”的属性,这便是老子与黄老最大的不同。黄老的内修不仅是长生久视,还增加一个新目标------在政治上耳聪目明。老子提倡君主节欲,黄老以此角度提出节用和轻徭薄赋的主张。由老子向黄老,是民的诸多自为性的消退,君权力的重被重视。教化论以及人性论:孔子性相近,《中庸》和《性自命出》:人之性的根源上推于天,天命,情绪也就是人性,是人性所特具的生命力或曰超乎其他的能力。荀子:生而有好恶之心,心以理性力量节制好恶之情,孟子性善论的建立,打破了因果律下的道德说,建立起自律的道德论。其理论来自孔子的“心安”之说,不安之心即为良知。突破在于四端说的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礼让之心。四端不教而能,先天既有,是人成就道德的基础,或曰可能性,距离君子、圣贤仍有万里之遥。关键问题在于人必须努力开掘四端,扩充、光大它,使之翻上来为个体的人生做主,这需要修养的功夫。孟子的道性善是儒家理想主义人性论的最后通透,儒家的人性论是道德论的基础。“仁义内在,性由心显”(牟宗三)4“善恶之后”的问题儒家教化论在孟子这里发生了重要转换,礼乐的熏陶作用在孟子这里不占据核心地位,君子德风之伦都被性善论下的德行自成论所稀释和消解。甚至可以说,性善论的孟子在礼乐教化之事上,是一个无为论者。性善论落实在政治上,是无条件成德和人性面前人人平等的平等论问题;荀子的人性论中出现两层对峙关系,凡人与圣王,礼法与性,并且两层对峙都是前者对后者的外在强制关系。同时,荀子的文化设计是圣王强制性恶的众生,换言之,在圣王的伦制下,人生活在框定和束缚之中。(核心:人是可以教化的吗?)西汉独尊儒术:(1)独尊儒术以及社会单一价值轴心的确立。实际是为社会树立了一个唯一的价值轴心,即读书做官才是唯一的正道。(汉初是一个万民求利的时代,到了汉末就是一个全民求学的时代。)武帝尊儒,兴太学,设博士,对读书人的极强吸引力。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不仅仅是尊儒还是对于富贵商贾的打击。将生活价值取向推广于社会。汉乐府以及采诗观风。士大夫的精神变化。王安石变法评论。1、理论性2操作性。地方和中央。(1只有思想史的价值,而无实际的政治价值。)红山良渚大汶口三星堆河姆渡马家窑马厂半山大溪屈家岭………商鞅和国人:住在城中人。“农”,就是极端的重农于是就有促使其由“穷”和“怯”转化为“勇”的条件。思想上愚民,政治上弱民,经济上限民,战场上死民。士大夫的文化历程:第一节:轴心期士人。1推一合十与道相连接。2探究世界和人性的最高真实,是先秦时。3喜欢游走四方,寻找机会,因此被称作游士。4先秦士人是实践的。5先秦士人有一个较大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下,他们可以是理想主义的也可以是功利主义的。第二节:经学以及玄学时代的士大夫。代的思想境界扩大到无比宏大的范围1经学时期的士大夫。(两汉)(1)独尊儒术以及社会单一价值轴心的确立。实际是为社会树立了一个唯一的价值轴心,即读书才是唯一的正道。(汉初是一个万民求利的时代,到了汉末就是一个全民求学的时代。)武帝尊儒,兴太学,设博士,对读书人的极强吸引力。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不仅仅是尊儒还是对于富贵商贾的打击。(2)今文经学时代的士大夫:古文经学(古文字体书写经典。)盛行于东汉,今文经学(秦汉时期由流行的文字书写。)盛行于西汉。东汉士大夫“由实入虚”。是指士大夫生活上趋向于黄老,从而开魏晋南北朝思想主流之端绪。为官的富贵,必将对官员的锐气带来腐化。2玄学时代的士大夫:(1)虚灵的玄学士大夫。魏晋以来的士大夫,除了道德不良之外,他们都以认真执行治国行政之责为耻。以虚无旷达为荣。这隐含着世家大族的危机,造成了大权旁落。士族子弟文士化,以书写文章为主业。(主辅颠倒)。在思想信念上,先归心老道再信佛道。(2)选举中文化法则的变化。西汉以来的选举法则由道德的实践的转而为生命的才性的审美的。两汉选举主要以道德学问才能为标准。随着士大夫阶层势力的强盛,选举渐渐由道德的,实践的转为才性的,风度的和外观的。这种以主观的才行观人,选人的法则在确立后,一直延续到北宋时期方思改之。隋唐以后选举文章,正是注重生命才性的表现,而文学则是天才的事业。(3)玄学士人“展现型”的三性。名士(善于清谈,有好风度,有脱俗相、)清谈(注重个人对于玄学的体悟。)诗文。(魏晋之前,文章重在达意,是表达型,而魏晋南北朝的文章一变为表现型。表现型的极致就是文章骈体化。)第三节:科举时代的士大夫。1才子时代烂漫的生命情调。文学生命法则下的文学情调表达在唐朝可谓绚烂之极。开放宽和的心态。开放之中有分寸,生命情调包含多方面。展现型的出现,愿与世人选举的生命原则的变化,这一新的法则作用于文学写作,就是对才思敏捷的推崇。2中唐指宋士大夫精神的新格局。安史之乱打开了才子的主观境界形态,开始了睁眼看社会的残破。宋人多文化全能型。宋儒在修身以及改造世界的两方面结合,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内圣外王的程度远远高于两汉。宋代对于士大夫的重用也是历史少有的。努力的做到回归三代。3北宋科举变革以及选举法则的悖违。从北宋开始糊名,抄写。宋代礼于士人,进士通过之后还要参加殿试,方能够成为正式官员。逐渐加强了经义的比重,减少了诗赋的比重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