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光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李希光你可能做不到一个好记者的所有要求,最起码你应该知道什么样才是好记者!一、什么是新闻?新闻的定义是以最快的速度对读者感兴趣的事实进行有选择的报道。(我再加一条柴静姐姐的定义:新闻是大家想知而未知的事情。这个更好记一点。)新闻采写的两个基本目标:让读者看;让读者关心。关于直接引语:托尔斯泰:我不叙述,我不解释,我只展示,我让我的人物为我说话。记者也应该如此。2001年,《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三家报纸在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的占76%;1996年《人民日报》数据为8%,新华社为5%;2001年香港的《明报》、《东方日报》为3%。新闻客观报道的大忌是,在新闻叙事时把记者本人写进去。中国报纸是满是“记者从某某部门获息”、“某某告诉记者”、“某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等废话。“美联社从不传播谣言”-----《诤语良言》。PS:谣言即未经确认的信息。天下文章一大抄是许多从业记者的工作现状,他们对许多轰动性新闻根本不做查证。(哈,这次说的是美国)。记者最需要的基本素质是:新闻鼻和讲故事的能力。(按院长的说法:新闻鼻、新闻眼、新闻耳、新闻脚……)新闻的定义被克林顿的雪茄烟和一条沾了精液的裙子所改变!!!!(记住:娱记非记者。)附一、精彩导语一条。来自中国、美国和西德的科学家汇聚在北京讨论人类对魅、真、美认识的最新发展。他们讨论的不是一个漂亮姑娘。附二、儒家新闻学。(头一次听说)学新闻学的动机: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乐知者。(要从记者中得到乐趣,我觉得记者聊聊天就能赚钱,挺好的。)新闻选题: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新闻要关心老百姓的事。我再用《道德经》一句话来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新闻基本要素: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whathowwhy)新闻写作的文字要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新闻稿要简洁)新闻选题出发点:君子寓于义,小人寓于利。(记者写新闻是为了义,不是为了钱)新闻写作形式与内容相结合: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新闻稿要有好内容也要有好形式)灾难性新闻的报道: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人”即人民群众,“马”是代表经济损失和领导。记者最关心应该是人民的安危。)优秀新闻作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哈,不解释)二、新闻价值对于记者,受众对新闻给予的注意力和信任(包括关注、跟踪、转发、评论等)是记者最宝贵的资源。受众角度的新闻价值=(媒介使用便捷程度+媒介使用价格水平)÷(注意力【比如时间、精力】+信任【关注、跟踪等】)新闻的重要原则是,一,核实;二、要有有名有姓的新闻源。案例:(只摘抄新闻稿中句子)王勇跳楼自杀引来各方说法。(无名无姓新闻源)他跳楼背后是否有鲜为人知的隐情?(是推测,而不是事实)当地群众(无名无姓)表示,王勇之所以做出跳楼之举,肯定(又是推测)是工作上出现了问题。记者(出现了记者自己,不该!)在人民医院门口与路人(无名无姓,明白表明了记者自己是“道听途说”!)聊起王勇之死。记者在新闻中加入意见时,必须要指出真名实姓的新闻源。意见与事实的区别:事实可以判断真假;意见不能判断真假,只能判断有效性。案例:2008年3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载文《中国与西藏:炒作之战》摘录如下:中国的网络世界是一个混乱(这是一个形容词,是无法断定真假的意见)的地方,在这里虚拟监督员组成的暴民(贬义词,不客观)可以挑出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对其进行在世界其他地方少见(如何判断真假?!)的公开羞辱。新闻是保质期最短的商品,所以要快!!!!!记者守则:不要高估读者的知识;不要低估读者的智力!如何做到准确?一核实,二指明信息源。如何做到公正?至少要不抒发个人感情。如何做到简洁?对报道内容要有清晰的理解。如何做到朴实?保证新闻能让小学生听懂。三、你准备好当记者了吗?当记者不仅是一份工作、一个职业,也同时是一份事业。你在做记者时获得的能力、学到的知识,会让你一生受用无穷----敏锐的观察、丰富的知识、广博的阅历、超强的交际能力。记者工作分为三部分:调查准备(背景调查、采访准备);与人打交道(访谈、参会);写稿。补一个个人看法,我觉得写新闻程序上跟写论文差不多。先找到问题(也就是写论文的问题意识,新闻中的新闻点),再找材料(论文中的文献综述,新闻中的新闻背景),再将问题准备表达出来(论文中的正文,论述自己观点;新闻中描写事实)。纯属个瞎谈,我论文写不好,也没当过职业记者。记者是干什么的?记者不是追求“真相”的,那是柯南的责任;记者不是追求“本质”的,那是学者责任;记者不是追求“真善美”的,那是哲学家的责任;记者不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那是法官的责任;记者不是代表“公共利益”的,那是政府和公共组织的责任……记者工作就一个:完整的展现事实。这是其他人的追求的基础!记者个人资料库:自已关系网中的通讯录,重要性不必说;自己报道过的新闻,过一段时间回顾一下,找出自己进步之处;别人的好新闻,供自己学习的;重要数据、事实,以后肯定用的着;采访中、新闻发布会上的资料;等等……四、新闻写作基本要求新闻,最有效的写作是一人一报、一事一报。新闻要点除了5W和1H外,还要加一个Sowhat.美国记者培训专家罗伊·彼得·克拉克说:“许多新闻故事都没有回答读者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那又怎么样?”即,这个新闻与读者有什么关系?读者为什么关心这个新闻。陕西日报社社长杜耀峰说:“记者要有卖点意识,也就是说,10秒钟就要和读者发生关系。”新闻写作时,自己先回答7个问题:这条新闻是关于谁的?发生了什么?什么时间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怎么发生的?读者为什么会关注这条新闻?五:新闻稿件结构硬新闻写法:倒金字塔,分为四部分,导语、说明、扩充、结尾。软新闻结构:1、正金字塔:类似于短篇小说的结构,用细节开头,把故事的高潮放在结尾。案例。第一次走进赵骏的家,曲江涛突然喘不上气来。他觉得,空气中弥漫着的,是一种“死亡的味道”。瘦瘦小小的赵骏,光着上身,挺着皮球一样胀鼓的肚子,面无表情地坐在板凳上。全身上下无数鲜红的疙瘩溃烂流脓。环顾四周,除了一张木板床,整间屋子空空荡荡。几个干裂的馒头躺在笸箩里,上面爬满了苍蝇。这个家里有5口人不久前因艾滋病先后辞世,其中包括赵骏的父母。几年前,他们为了获取两袋血换53元钱和一袋鸡蛋糕的收益,卖血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赵骏一出生,便从母体感染了病毒。奶奶因接连失去亲人疯了,而两个叔叔拒绝抚养这个有病的孩子。不久前,以赵骏为主角的纪录片《颍州的孩子》,与另外7部影片一起,入围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这些影片中将有3至5部,于明年1月23日获提名,角逐本届奥斯卡桂冠。这部纪录片以安徽阜阳颍州地区的艾滋病儿童为拍摄主题,由旅美华人女导演杨紫烨执导,曲江涛担任摄影。那种“死亡的味道”,在一年多后的今天,仍然令曲江涛刻骨铭心。每当谈起这个话题,这个30岁的摄影师,总要一支一支地燃起烟,原本轻松的谈话也瞬时变得艰难起来。“开始时真犯怵,拍了一次之后就不想去了。”他深吸几口烟,一副自嘲的表情。夏天,曲江涛在艾滋病患者家拍摄,两条腿上被蚊子叮了40多个包。他心想:“这蚊子要是刚咬过艾滋病人怎么办?”去年春节,他和导演又在艾滋病患者家吃饺子。“说不害怕是骗人,但绝对不能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来,因为这些人其实特别敏感。”他笑笑,“但到了后来,我从心里盼着能多去几次。因为有的人,也许下一次就再也见不到了。”去年春节刚过,曲江涛接到当地人的电话,说赵骏的奶奶去世了。在安徽一家民间机构“阜爱协会”的帮助下,有一对夫妻愿意收养赵骏。他们也都是HIV病毒携带者。闻讯,曲江涛立即坐上从北京开往阜阳的火车。赵骏被送走的那天,曲江涛是流着泪完成拍摄的。这个没有人知道确切年龄的孩子,被两个叔叔送到收养者李山峰夫妇的家。新妈妈搂着戴绿色绒线帽、穿黑棉袄的赵骏,一个劲地夸:“这孩子长得真好!”一家人围着他,乐得合不拢嘴。自始至终,赵骏一直低着头,没有表情。跟踪拍摄几个月了,曲江涛从没听他开口说过话,也没见过他有任何表情。他曾私下问过赵骏的叔叔,这孩子是不是不会说话?叔叔回答说,自从父母去世,赵骏就不再说话了。傍晚,两位叔叔走了。赵骏还是没说一句话,表情漠然,好像他与整件事无关一样。新家的哥哥领着他出去玩,刚走出院子,却突然发现,两行眼泪在赵骏脏脏的小脸上无声地滚落下来。“他哭了!他哭了!”小哥哥惊讶地喊起来。赵骏仍然低着头,眼泪泉水一样喷出来,却一声也不吭。一旁拍摄的曲江涛刹那间理解了这个孩子:“他心里什么都懂,可他能怎么样?所以他什么也不说!”他顿了顿,有些哽咽,“当一个人被踩在最底下的时候,任何事都能平静地接受。这些,平时我们理解不了。”一年多的拍摄过程中,最令曲江涛感到温暖的,是在赵骏被送到新家之后的一段时间。他发现,赵骏说话了,甚至会跟他打闹着玩了。“打你!打你!打死了!”赵骏乐得上气不接下气。曲江涛配合地倒在床上,闭眼,吐舌头。两人玩得不亦乐乎。“那时候,你会完全忘了他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曲江涛说,“那是赵骏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曾送给赵骏一个黄色的收音机。这个收音机成了这个孩子形影不离的伙伴。赵骏到新家3个月后的一天,曲江涛拍到了他最喜欢的一幕。新爸爸李山峰抱着赵骏,走在一片金黄色的花海。他们是去接新家的小姐姐放学。赵骏手中举着一大把野花,笑容绽放在小脸上。“你说,姐姐过来拿花呦!赶快呦!”李山峰这样教赵骏。“过来拿花呦!赶快呦!”赵骏挥挥手里的花,跟着喊。父子俩同时咯咯地笑起来。举着摄像机看到这一切,曲江涛的心跟着明朗起来。他以为,这个孩子的苦难也许就此结束了。但是,几个月后,当曲江涛再一次来到阜阳,情况却发生了逆转。因为国内没有专门针对儿童的抗艾滋药,赵骏只能按照成人药一半的剂量服用,但副作用大,效果也不好。赵骏的身体越来越差,大小便常常拉在床上,还长时间高烧不退。李山峰一家决定不再收养赵骏了。曲江涛记得,李山峰倚在门框上,眉头紧紧拧在一起,低沉地说:“不是不想养。可是看到他让我害怕,怕自己有一天跟他一样。”离开李家前,新妈妈喂赵骏吃药,哄他说:“我的乖,能得很。甜不?”赵骏费力地咽下药片,瘪瘪嘴,艰难地吐出一个字:“甜。”最终,赵骏被送往一个新的家庭。在纪录片中,赵骏的故事结束了。曲江涛再也没见到这个不幸的孩子。有时候,他会给联系收养赵骏的机构打电话,问问他的情况。他希望能找个时间,再去看看这个孩子。令曲江涛牵挂的另一个艾滋孤儿王欣欣,是个16岁的漂亮女孩。通过“阜爱协会”,一位美国老太太定期托人给她带来专门的儿童抗艾滋药物。据说,欣欣是已知由母婴方式获得HIV病毒的人群中,存活时间最长的。曲江涛记得,最初见到欣欣时,她头发乱糟糟地粘成一团,脸色阴沉,脾气暴躁,还不停地咳嗽。跟她熟了以后,他发现,欣欣其实很爱美,特别喜欢偷偷照镜子,梳头发。“她脾气大,是因为心里的苦没处诉说。”他叹口气说。欣欣的大姐早就出嫁了,婆家听说她的小妹有病,不让回娘家。相依为命的二姐因为害怕,一个人跑了。曲江涛摇头叹息:“这就是很多艾滋孤儿需要面对的现实,别说外人,就连亲人都歧视他们。”曲江涛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最初去拍摄时,左邻右舍对艾滋孤儿们似乎都唯恐避之不及,更没有孩子愿意跟他们玩。可渐渐地,人们的态度好像缓和了不少。“我们去了,总会抱抱他们,在他们家里吃饭。村民慢慢开始觉得,跟他们接触也是安全的。”曲江涛分析说。据统计,中国约有7.5万个孩子因父母患艾滋病而成为孤儿。“他们遭受着人们的歧视,亲情的冷漠,疾病的折磨。”曲江涛说,“可他们却生活在最没有人注意到的角落。”长达一年半的拍摄中,十几个艾滋孤儿的故事被收入曲江涛的镜头中,可最后剪辑出的影片只有短短39分钟,多数孩子的故事都被剪掉了,曲江涛觉得颇为遗憾。他忘不了,一个奶奶一边讲述要把一对双胞胎孙子送人,一边嚎啕大哭的情景。他也忘不了,刚刚失去父母的黄家三姐弟,在给父母上坟时撕心裂肺的哭喊。因为害怕束缚,曲江涛2001年从新疆电视台辞职来京后,一直拒绝任何固定工作。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自由人”,有感兴趣的题材便忙活上几个月,没有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