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杆菌属本属为革兰阳性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孢,不产荚膜,20~25℃能运动,37℃不运动。DNA的(G+C)mol%为36~42。本属有7个种,可归并为两个群:第一群包括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伊氏李氏杆菌、无害李氏杆菌、韦氏李氏杆菌及塞氏李氏杆菌。第二群为较少见的格氏李氏杆菌和莫氏李氏杆菌,无溶血,被认为无致病性。本属代表种是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致人和动物的李氏杆菌病。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本菌对人、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均有致病性侵袭力,亦可寄生在蜱、蝇、昆虫、鱼及甲壳动物体内,存在河水、污泥、屠宰场弃物、青贮料、奶及其制品、水产品等。形态及染色本菌为规则的断杆状,大小为0.4~0.5μm*0.5~0.2μm,两端钝圆,多单在,也有时排列成V形、短链。老龄培养物或粗糙型菌落的菌体可形成长丝状,长达50~100μm。革兰染色阳性。不形成荚膜,无芽孢。在20~25℃培养可产生周鞭毛,具有运动性;而在37%培养则很少产生鞭毛,无运动力。培养及生化特性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为1~45℃,在4℃可缓慢增殖,最适温度为30~37℃。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可生长,但在血清或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加入0.2%~1%的葡萄糖及2%~3%的甘油生长更佳。在液体培养基或液态奶中的世代时间为1.5~3d。在BCM或ALOA等鉴别培养基上,45°斜射光照射镜检是,菌落呈特征性蓝绿光泽。在含七叶苷的琼脂培养基(如PALCAM)上,菌落呈黑色。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呈狭窄的β溶血,移去菌落可见其周围狭窄的β溶血环,此特性可与棒状杆菌、猪丹毒杆菌鉴别。在液体培养基不形成菌环、菌膜。抵抗力本菌耐碱不耐酸,在55℃湿热中经40min被杀死,常用消毒药5~10min能杀死本菌;在培养基上可存活几个月。抗干燥能力强,在干粪中能存活2年以上。低温可延长其存活时间。在饲料中,夏季存活1个月,冬季可存活3~4个月。在pH5.0~9.0的环境,1年后仍可检出。在4℃耐盐高达30.5%。体外实验对氨苄青霉素等敏感,对土霉素等敏感性差,对磺胺、枯草杆菌素和多黏菌素有抵抗力。抗原结构及血清型本属菌具有O抗原及H抗原。O抗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H抗原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不用O抗原及H抗原可组合成16个血清型。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具有13个血清型,分别为1/2a、1/2b、1/2c、3a、3b、3c、4a、4ab、4b、4c、4d、4e和7。李氏杆菌与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及多数革兰阳性菌之间存在某些共同抗原,故血清学诊断意义不大。血清型为1/2的主要胞壁酸为葡糖胺及鼠李糖,3型含有半乳糖、鼠李糖及葡糖胺;4a及4b型含有葡萄糖及半乳糖。致病机理及致病性本菌为兼性胞内寄生菌,一般经口感染,轻则引起肠炎;若细菌能侵袭肠黏膜上皮细胞及肝、脾巨噬细胞,并在其内定殖,则可引起菌血症,并引起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脑膜脑炎、胎膜炎等。另一入侵途径则是鼻粘膜和眼结膜,用过损伤的黏膜神经末梢的鞘膜,进犯中枢神经系统。本菌之所以能侵袭非吞噬细胞与细菌产生的内化素有关。内化素是一类富含亮氨酸的蛋白质,包括InlA、InlB、InlC等,它们作用于宿主细胞表面糖蛋白,使细菌进入细胞。还有一种菌体蛋白ActA能催化宿主细胞肌动蛋白纤维素的聚合,在菌体的一端形成具有运动功能的尾状结构,从而破坏宿主细胞骨架,有利于菌体在细胞内的运动和向相邻细胞扩散。除了内化素和ActA以外,其他重要的毒力因子是李氏杆菌溶血素O(LLO),可促使细菌从细胞的内吞小体中释放,进入胞浆得以扩散。LLO为分子质量60000u的蛋白质,可溶解多种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是一种胆固醇结合的穿孔毒素,与链球菌溶血素O等有40%~50%氨基酸同源性。其氨基端有一PEST(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区域,PEST缺失株在宿主细胞内LLO的浓度增加,将细胞破坏,使细菌暴露而易于被于宿主的免疫系统清除。因此,PEST区域的存在对细菌维持细胞内感染、躲避宿主免疫系统至关重要。LLO具有MHCⅠ类分子递呈的表位,是主要的保护性抗原。本菌还产生两种磷酸酯酶C,分别为PI-PLC(卵磷脂特异的)和PC-PLC(广谱的)。PC-PLC与吞噬体膜的裂解有关,可使细菌在宿主细胞扩散。PI-PLC作用可能与PC-PLC类似,可能与细菌在外周血巨噬细胞的增殖有关。在自然条件下,本菌可使牛、绵羊、山羊、禽、兔、鹿等动物发病,牛羊较易感,犊牛或羔羊表现为败血症或肝等脏器出现坏死灶,成年牛、样往往表现为神经症状,即“转圈病”。孕畜可致流产。实验动物中,家兔和小鼠易感性最强,豚鼠和大鼠次之。犬、猫抵抗力较强,猪、马患病罕见。健康动物往往带菌,并经粪排菌污染环境。人类食入李氏杆菌污染的食物是常见的病因,在发达国家感染者死亡率可达20%~30%,高于其他食源性疾病。5%~10%的人是无症状健康带菌者,偶有散发病例。孕妇感染本菌出现类似流感症状,并致胎儿流产。细胞免疫水平低下的成人及儿童感染时可出现神经症状。兽医师及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易患皮肤型李氏杆菌,抵抗力降低时则发展为全身性感染。微生物学诊断分离培养及鉴定取患畜的血液、脑脊液或脑组织研磨液,加入50ml胰蛋白胨肉汤中,经37℃24h增菌培养后,移植到胰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及加有5%绵羊红细胞的胰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48h以上,观察是否有β溶血或蓝绿光泽的菌落。严重污染的组织、粪便、青贮料、污水等一般用商品化的李氏杆菌选择培养基。由于本菌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含量一般均低于检出临界值(104cfu/ml),因此有必要用冷增菌法,方法是提取具有神经症状的病畜脑组织,加营养肉汤制成10%悬液,置4℃,每周接种血琼脂平板一次,直至12周。少数其他耐低温的致病菌也可用此法培养。得到特征性纯培养物后,要做革兰染色、溶血检查、运动性检查、生化特性鉴定及血清学检查。注意与猪丹毒杆菌相区别。也可用针对李氏杆菌特异性基因的PCR鉴定方法。食源性李氏杆菌污染源的追溯目前多用脉冲场电泳技术,也可用多位点序列测定和分析。动物实验将细菌悬液滴入家兔、豚鼠或小鼠的结膜囊内,经24~38h可发生明显的脓性结膜炎,兔反应明显。几天后分泌物减少,结膜炎症和角膜混浊仍存在,特别是角膜炎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小鼠腹腔注射被检菌,2~7d濒死时剖检,肝及脾可见局灶坏死,并能从肝及心血中分离出细菌。免疫及治疗试验证明,灭活的强毒株接种小鼠可产生数月的坚强免疫力,而无毒力的活菌接种的小鼠只能产生短期的抵抗力。此种免疫应答能通过淋巴细胞而被动转移,但不能通过血清被动转移。预防的关键在于控制该菌的污染,避免用污染的青贮饲料味牲畜。患病初期可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