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地理全知识点总结1/5地理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形状:不规则的球体,两极略扁赤道略鼓。2、地球大小:最大周长=赤道=0度纬线=4万千米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3、认识地球形状过程:古代(凭直觉)——“天圆地方”;近代(观察,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球形”;现在(测量计算)——不规则的椭球体。4、“站得高看得远”“月食”“船从海边驶来先看桅杆,后看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麦哲伦环球航行”等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现实中没有经纬网与地轴)2、作用:为了人们研究地球,了解地理事物分布。3、地轴与地球北面交点为北极点,与南面交点为南极点。4、北极(点)周围全是南方,南极(点)周围全是北方。三、经纬线和经纬度1、纬线与纬度⑴纬线的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⑵纬线的特点:①形状: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有无数条)。②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南北极点为最短纬线)。③方向:指示东西方向。④关系:纬线之间是相互平行的。⑶纬度的划分(最大纬度为90°):①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②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③南北纬各划分90°,南极为90°S,北极为90°N。(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④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⑷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全在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南纬全在南半球2、经线和经度⑴经线的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⑵经线的特点:①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状(有无数条)。②长度:所有经线都相等③方向:指示南北方向④关系: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点⑶经度的划分(最大经度为180°):①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②本初子午线以东的180°为东经,用“E”表示③本初子午线以西的180°为西经,用“W”表示(东经180°与西经180°为同一条经线)⑷经线圈:所有的经线为相等的半圆,两条经度之和为180°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并且一个东经一个西经(例如20°W,160°E)。⑸东西半球的划分:①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界限;②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③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④东西半球判断规律(能够应用就行):第一步:X°20°在东半球第二步:X°.160°在西半球第三步:东经东半球;西经西半球。四、经纬网主要作用是用于定位。五、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自转。①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一天(24小时)③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差(例如北京比乌鲁木齐学生上学早)2、地球的公转: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公转。①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一年③现象:◆四季变化(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昼夜长短变化(如极昼极夜现象)◆五带划分④特征:地轴是倾斜的并始终指向北(北极星)。⑤昼夜的长短(11页图1.19)◆阳光直射赤道:春分(3月21前后)秋分(9月23前后)全球昼夜平分◆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6月22前后)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北极圈有极昼现象。◆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12月22前后)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短,北极圈有极夜现象。六、五带的形成与分布1、五带划分依据: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2、五带的范围(12页图1.20)①热带:23.5°S至23.5°N②北温带:23.5°N至66.5°N③南温带:23.5°S至66.5°S④北寒带:66.5°N至90°N⑤南寒带:66.5°S至90°S3、五带的特点①热带: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终年炎热②温带:阳光斜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分明。③寒带:阳光斜射最厉害,获得太阳光热最少,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现象。4、小结:①回归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也是阳光直射与斜射分界线②只在南北极圈(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③只在南北回归线(热带)之间有阳光直射④纬度数小于23.5°的一年直射两次,纬度数等于23.5°的一年直射一次,其余的全为斜射。七、地图的基本要素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比例尺:①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②表示方法: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③使用:相同图幅,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越详细相同图幅,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越粗略3、方向。地图上常用的三种定向方法:①指向标法: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②经纬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③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14页几种常见图例)七年级上地理全知识点总结2/5八、地形图的判读1、基本定义(16页图1.27)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的垂直距离③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等)2、等高线图规律(会应用就行16页图1.29)①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②等高线呈密闭状,中间值大为山顶,中间值小为盆地或洼地③等高线向低值凸为山脊④等高线向高值凸为山谷(山谷处可能有水流)⑤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交的地方为鞍部⑥呈尺子状的为陡崖(代表多条等高线重合)3、①地形剖面图最能表示地面的起伏状况。②在地球仪和地形图上绿色(200以下)代表平原,褐色代表高原。4、五种基本地形(理解就行,能够连线)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辽阔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相对高度不超200米山地:山地海拔较高,坡度陡峭,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峭盆地:四周高,中间相对低平5、地图的选用(应用就行)①有“越野”就用地形图;②旅游用导游图、交通图;③去陌生城市出差用交通图④找某个国家位置用世界政治地图九、世界海陆分布1、地球表面百分之71是海洋,百分之29是陆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从太空看地球表面最显著差别是陆地和海洋的分布3、苏联加加林是世界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4、地球表面海洋是连成一片的,陆地是被分割许多块5、南北半球来看,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集中在南半球。东西半球来看,陆地集中在东半球,海洋集中在西半球。东半球与北半球比较,北半球陆地面积大。西半球与南半球比较,南半球海洋面积大。6、无论地球怎样分成相等的两半,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7、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十、七大洲和四大洋1、几个基本定义(28页图2.5)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大洲:大陆与其周围的岛屿。半岛:陆地伸向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岛屿:四面环海,面积较小的陆地。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2、29页图2.6和地形图记住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①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②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30页图2.7):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③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和欧洲④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⑤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南极洲⑥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南极洲⑦大陆形状多是三角形⑧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大西洋呈“S”形◆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洋:北冰洋◆跨经度最多的大洋:北冰洋◆完全在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3、世界之最①最大的大洲:亚洲②最小的大洲:大洋洲③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④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⑤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大约为其它三大洋面积之和)⑥最小的大洋:北冰洋⑦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⑧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⑨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十一、海陆的变迁1、变迁原因:①地壳运动(主要)②海平面升降(主要)③人类活动(次要)2、荷兰是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国。3、大陆漂移假说①提出者:德国的魏格纳②内容: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接在一块的大陆大陆是缓慢移动的③依据:大西洋两岸特别是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吻合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大陆拼合图④太平洋不断缩小,大西洋不断扩大4、板块构造学说(37页图2.19)①内容: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处)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版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③红海:不断扩大可能形成新的大洋,因为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发生张裂运动。④地中海:不断缩小,将会消失,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向一起运动。⑤(39页图2.22)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⑥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十二、多变的天气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2、天气的特征:①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3、天气的突出特点:多变4、天气与气候的差别及常用的描述词语5、天气对人类活动影响:(理解就行)人们的着装、经济、军事、交通、农业生产、工建设、旅游活动、商业、休闲娱乐、人类健康6、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的阴晴、风、气温、降水的情况七年级上地理全知识点总结3/57、天气预报制作过程:观测、接收数据、分析判断、处理资料制图、做出预报8、天气预报作用:①就能可以及早做好各种准备,②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③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9、记住简单的天气预报符号(46页图3.6)10、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11、气温是大气的冷热程度。12、①风向是风的来向(大头所在的方向,45页风向图)。②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13、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是与战争有关。14、①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②云的颜色越白,表示越厚,一般是阴雨区十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①空气质量的高低,用污染指数来表示。②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③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2、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指数大,说明空气中有很多灰尘在我国,可吸入颗粒物指数,北方一般大于南方3、空气质量的高低受自然因素影响也受人类活动影响。(焚烧秸秆,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4、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们应该使用清洁能源、提倡乘坐公交车、大力植树种草等5、气温:是大气冷热程度②气温的观测仪器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通常一天4次(防止阳光直射测得温度不准,降低风吹雨打的损害)③一天中,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14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④气温的日较差等于一天中最高气温减去一天中最低气温⑤气温年较差等于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减去最低月平均气温⑥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月,海洋是8月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气温最低在1月,海洋是2月(南半球月份与北半球相反)⑦气温的分布规律◆水平规律:①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垂直规律:③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摄氏度。6、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等温线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气温变化小7、影响气温分布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十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降水量测定使用雨量器每天观测两次,以毫米为单位。3、降水的分布规律①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降水少。②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③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④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影响降水的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5、世界雨极是北回归线附近印度的乞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