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高层参考信息XXXX050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本期目录特约专栏【我国交强险正式对外资开放多元竞争利好消费者】【银保未见起色业务结构成寿险企业“最后的较量”】行业重点关注〖行业观察〗【外资保险公司今起获准经营交强险】【多家险企偿付能力逼近监管红线合众人寿等在列】〖市场观察〗【八家非上市险企年报亮相中小公司未进盈利周期】【交强险全面对外开放外资保险公司正式涉足】【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推出或仍“不见草动”】监管信息〖政策〗【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发布】【保监会:支持民资参股保险机构】【保监会:通报部分公司整改规范中介业务情况】〖区域监管〗【安徽保监局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综合治理车险理赔难工作】【新疆保监局力推责任保险发展】【广东调整保险业结构个人代理重返第一大渠道】同业跟踪〖公司要闻〗【方正集团持股海尔保险超50%海尔保险或更名方正人寿】【安邦集团化深圳寻根旗下财险总部先行由北京迁往深圳】【新华保险一季度保费收入逆市飘红同比增长约16%】〖保险业务〗【中航三星人寿推出家承终身年金保险】【平安人寿安盈人生上市】【人保财险大规模推介文化产业保险产品】〖品牌〗【中国人寿财险四产品获评年度保险产品】【平安人寿平安产险获标准化最高评级】【新华保险大力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营销〗2012/05/01第275期2【中国人寿入驻上海市1420家便利店】【中国人寿联合携程网推出增值服务专线】【大地保险与世捷开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理赔服务〗【平安保险率先推APP车险报价】【太平洋寿险“五一”小长假推出“SOS全球救援尊享服务”活动】〖经营管理〗【国寿业绩下滑杨明生力保市场三分有其一】【新华保险开展理赔明星选拔活动】【永安保险多措并举改进理赔服务质量】〖区域公司关注〗【石家庄人保财险为第五届“正博会”提供保险服务保障】【东莞人保财险扩大险种范围延伸服务领域】【江西大地保险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江西平安产险设立平安调解点提供“安心理赔”服务】高层论道【刘春华:保险专业中介市场洗牌保险公司审慎应对】【李迎春:中华保险二次创业三步走】风险预警与机会提示【调整态势依然寿险业短期形势严峻】分析评论【决策层首度专项调研保险业王岐山在沪考察多家险企】【险资投资期指呼声渐高国寿等已确定开户目标机构】【保险公司加紧掘金“银发市场”】【我国保险业区域发展差距及其协调发展】3特约专栏【我国交强险正式对外资开放多元竞争利好消费者】4月3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五条第一款由原来的“中资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修改为“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条例的修改,标志着我国正式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市场,中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阶段。交强险市场大门对外资打开交强险全称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自2006年正式实行。这是中国内地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施的强制保险制度。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未承诺允许外资公司经营强制保险业务,外资公司一直被挡在交强险业务的门外。在我国,车险业务包括交强险和商业车险两大块。车主可将交强险和商业险分开购买,但理赔的麻烦程度让人望而却步,“就买一家”成为车主购买车险的首选,因此形成了交强险与商业车险捆绑销售的局面。由于只能经营商业车险,在华外资财险公司不得不采用与本地同行合作、分别承保的方式,曲线进入市场,但成本高昂、方式受限、手续烦琐,使得外资公司在内地车险市场的拓展举步维艰,无形中少了很多潜在客户。据悉,目前在华外资财险公司有21家。由于交强险业务一直未放开,目前只有少数几家经营商业车险业务。交强险承保的受限,直接影响了外资财险公司的发展规模。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外资财险公司保费收入为52亿元,仅占全部财险公司保费收入的1.1%。2010年国内交强险保费收入840.5亿元。专家指出,外资财险公司进入中国交强险市场,有利其扩大在华市场份额。意在中国商业车险市场受访的多家外资保险公司表示,正在做多方准备,试水交强险市场。但实际上,交强险实施以来的运营情况并不乐观。2011年8月,保监会公布的交强险第四份年报显示,2010年33家财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经营亏损高达72亿元。这个看似赔本的买卖,为何会引起外资的兴趣?外资财险公司更多看重的是交强险背后商业车险这块蛋糕。“只有具备了销售交强险的资格,我们才能真正进入车险市场,独立自主地开展业务,分享商业车险的蛋糕。”一家外资公司负责人表示。事实上,占财险市场规模约七成的车险,一直是财险公司最大的业务收入和利润来源。尽4管交强险是亏的,但与商业车险捆绑起来,实际上保险公司是赚钱的。保监会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财产险业务受益于商业车险的持续“给力”,全年保费收入4618亿元,同比增长18.5%,保费增速和盈利能力均达到历史高点。交强险对近年来商业车险投保率的上升作出了积极贡献。交强险实施以来,机动车投保率从2005年末的36%提高到2010年末的49%,其中汽车投保率由58%上升到79%。短期难改国内车险市场格局交强险市场的放开是否会对中资险企构成冲击?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绪瑾表示,交强险对外开放,短期内不会对市场格局产生较大影响,因为产险的销售主要看渠道和网络,外资保险公司网点较少,网点布局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目前市场上的龙头保险公司比如人保、平安、太保等由于具备强大的营销和服务网络,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但中小公司或将受到较大冲击。”王绪瑾说。此外,要在国内经营车险业务,需要一定的经验与数据支持,而目前在华外资财险公司只有少数几家经营商业车险业务,缺乏经验和数据。某外资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外资险企与中资险企的策略和竞争优势不同,外资险企的优势在于经营高端客户市场,不会盲目在车险市场上疯狂追逐份额。多元竞争助力车险服务升级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外资险企的加入意味着更多的选择。“这些年实在是被繁琐的车险理赔弄怕了,如果外资公司在效率和服务方面能比本土企业更好,即便价钱高一点,也会考虑外资交强险产品。”车主冯先生表示。在中资险企独霸车险市场的情况下,“理赔难”一直备受广大车主诟病。在缺乏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缺乏提高服务质量和加强产品创新的动力与压力。专家认为,在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的同时,对我国整个车险市场来说,外资进入的积极作用更多的是通过充分竞争推动这一市场的服务升级。返回目录【银保未见起色业务结构成寿险企业“最后的较量”】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一季度的保费数据相继出炉,在银保业务难见起色的2012年,个险渠道作为寿险企业最核心的业务渠道,肩负起更加艰巨的“保增长”重任。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寿险银保业务单边下滑,退保率不同程度上升。相比之下,四家上市险企个险渠道的保费收入均实现了难能可贵的正增长。然而,在个险渠道增员困难、人均产能停滞不前的大背景下,2011年年报揭示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续期业务对保费增长的贡献度正在逐步提升,业务结构已经成为诸多寿险公司“最后的较量”。银保未见起色四家上市公司一季度保费数据显示,寿险保费增速仍然处于放缓的态势,新业务增长存在压力。从前两个月保费增长的情况看,寿险公司1月份普遍取得了“开门红”业绩,但2月份保费增长出现反复,如太保寿险2月份单月保费出现负增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2月份保费增速也均较1月份出现下降。根据2011年年报,银保业务的占比高低,成为退保率的“晴雨表”。受银保监管政策、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2011年各家保险公司银保渠道保费收入明显下滑,其中平安人寿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下降30%。并且迫于业绩压力,银保渠道期缴保费的下滑幅度超过了趸缴保费的下滑幅度。从占比结构看,银保业务占比较高的寿险公司,退保率相应居高。如新华保险2011年退保率较前一年上升1.8%,主要源自一款2006年开始大规模销售的分红型两全保险,现金价值在5第五年末超过了保费本金,客户由此选择退保;太保寿险同样因为银保业务占比较高,退保支出大幅增长,达到113.6%,居四家上市公司之首。而在四家上市公司当中,中国平安恰恰因为银保业务占比较少,退保率仅为0.9%。显然,退保率上升与2011年上半年加息、保险产品投资收益率下降直接相关,寿险产品相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吸引力下降。年报同时显示,尽管寿险退保率有所上升,但保单持续率相对平稳。如中国人寿2011年保单持续率(14个月及26个月)分别达到92.5%和86.9%、平安人寿保单持续率(13个月和26个月)分别达到94.2%和89.5%、太保寿险保单持续率(13个月和25个月)分别为92.7%和89.8%、新华保险保单持续率(13个月和25个月)分别为91.45%和88.3%。目前业内存在一种担忧,2012年分红险保单收益率水平将普遍面临下调,每年四五月份是寿险公司向投保人发送分红通知书的时间段,这或许会继续增加退保风险,并给保单销售带来压力。产能未见提升今年以来,代理人数量增长未见起色,能否通过个险渠道增长来缓解银保渠道下滑构成的负面影响,仍然有待考验。从渠道策略上看,平安人寿正凭借强大的个险渠道缓解银保渠道下滑的影响。以规模保费为例,平安人寿2011年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占比高达85.4%,较2010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但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平安人寿代理人数量增长也进入了瓶颈期。保险代理人的个人产能难有明显突破,2011年以首年规模保费计算的代理人产能已经下降了5%,虽然这可能与代理人数量增长7.4%有关,但未来代理人产能的增速可能较低。在增员困难的2011年,寿险公司代理人数量相对稳定。其中中国人寿代理人数量较前一年年中上升了2.3万人,平安人寿代理人规模由前一年年底的45.4万人小幅增至48.7万人,太保寿险代理人规模则由前一年年底的28万人小幅增至29.2万人,新华保险代理人规模由前一年年底的19.9万人小幅上升至20.2万人。在银保受阻的背景下,诸多保险公司不约而同地加强了代理人考核制度,清退了不合格的代理人。然而,各寿险公司代理人产能并未出现明显提升。根据各公司代理人产能提升的情况,2011年平安人寿月人均产能为7527元,较前一年年底下降5%;新华保险2011年代理人数量、产能分别增长1.6%和1.5%。相比之下,中国太保代理人产能的提升是突出亮点。在2011年代理人数量稳定增长4.3%的前提下,代理人产能同比增长11.7%,居同业之首,并且持续3年提升;中国人寿人均产能则提升8.9%,代理人数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企稳回升。“中国平安个险业务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要继续高增长难度较大,事实上2011年个险期缴业务已经开始下降,依靠趸缴业务才能维持个险新单的增长,这对2012年也是一个挑战。”国泰君安分析师彭玉龙称。续期带动增长尽管银保业务下滑带来了2011年寿险首年保费的下降,续期业务却成为规模保费增长的支撑力量。数据显示,2011年平安人寿分红险业务占比继续提升,接近寿险业务的50%,万能险、投连险规模则持续萎缩。但值得关注的是,其寿险新单业务在2011年整体下降了6.7%,整体寿险业务的增速主要依靠续期业务。与首年保费增速下滑的趋势相反,2011年各家公司续期保费收入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中国人寿续期保费达到1547.3亿元,增长20.9%,占比达48.6%;平安人寿实现续期保费1163.4亿元,增长31.6%;太保寿险续期保费达462.67亿元,增长37.3%;新华保险实现续期保费519.34亿元,增长45.4%。6续期业务对总保费的贡献度正在提升,表明业务结构优势将在未来逐渐发挥作用。从缴费结构来看,新华保险2011年首年期缴保费占比与2010年基本持平,但10年期以上首年保费从2010年的46.59亿元增长42.9%到2011年的62.43亿元,通过推出更多的长期传统健康险产品改善了产品结构,如意外险与健康险保费在总保费中的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