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抓好重要环节,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论文摘要】作为一名在教学岗位工作近三十年的教师,在亲身新课改的几年来所经历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颇多地感受,这里就四个方面:入门教学、物理实验、导语教学、提问方式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所得出的体会和拙见。【关键字】新课改学生兴趣提问方式导语新一轮课程改革,伴随着新世纪的脚步,走进了校园。新课程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新教材从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均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新课标强调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物理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探究活动已成为物理课堂中的主旋律。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都在努力为新课改做着各种各样有益的尝试,探究式教学作为新课改的一个策略被广大教师所关注。今年是我们使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物理教材即苏教版试用的第二版,它和传统的教材完全不同,从设计理念、编写结构到实施过程都是全新的。它倡导教材应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指导,发展学生能力的工具,开拓学生视野的窗口,成为学生联系生活和社会的桥梁,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力求成为教师再创造的基石。教材要求教师以全新的观念投入教学工作,加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一.入门教育物理课是初二年级开始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所以从引言教学开始就要不断深化学生的这种兴趣。任何一种创造发明和重大发现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于蓝就是借鉴前人的经验和知识。没有蓝,青就变成无源之水,胜于蓝就是较前高也一筹。因此就要求不能受原条条框框的束缚,而要做到这一点,第一就要大胆遐想,善于提出问题。物理学中也是如此,如果在教学中要求循规蹈距,书上写什么,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记什么,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即使全优,将来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充其量他只能出色地重复别人的过去。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凭借自己一桶水对一杯水的知识优势,鼓励学生浮想联翩,能发现问题。为此教师要做到:勤鼓励,不管提问题学生程度的高低,也不管所提问题的正确与否一律热情鼓励。对于不切实际,漫无边际,瞎想出来的问题,对于钻牛角尖的问题要耐心疏导。将他们的思维逐步纳入正确轨道。对那些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应要善于点拨,提供思路。让学生自己去钻研解决。二、物理实验传统的物理教学结构单一,教学体系封闭,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才能。而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特点,注重对学生个性的自由挥洒,做到知觉性、开放性、创造性自然地溶为一体,加强对自主探究、体验与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推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学。所以在现在的物理教学中,依据我们新课程改革纲要和学科课程标准,老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欣赏、感悟、实践等方面,培养学生多种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每堂课,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各方面的素质;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角色应该从以往的那种“授业者”转变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务者”。物理实验教学也该如此,应抛弃以往的“口头式”、“黑板式”实验教学,改变以往“教师教的枯燥、学生学的乏味”的现象,真正体现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正确引导学生能动手、思考,提出问题和质疑,并能解决问题,真正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三.重视课本中章节导语的教学如果把物理课本中各章节的知识点比作闪光的珍珠,那么,章节导语就是串起这些珍珠的精线。这些精心撰写的导语,对学生来说如同指点迷津的钥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重视章节导语的教学,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教材。例如:课本第二章.物态变化,学生在看到标题以后会有很陌生的感觉,觉得这一章是非常深奥的概念,但是在看看章首图和导语:“你可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都是我们小水滴的“杰作”,我们的行为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还有许多奥秘,你想知道吗?请跟我来……这让学生觉得物态变化就是我们身边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是习以为常的,一下就拉近了学生和课本之间的距离,这对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有很大帮助。等这一章学习结束时学生再回忆导语时,整个知识结构会更加得清晰,也更容易理解。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发展历史和物理学家探索物理时的成功和失败,是培养学生兴趣最好的素材,而这些在正文中不可能说得太多,而章首语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例如:第三章光现象,这章的导语是一位同学的日记,这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物理现象不但是有趣的,而且是美丽的,这样从开始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生活和理论的联系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理论知识。3.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能力培养应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注意对物理学研究问题方法的教学,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教材为了体现这一思想,安排了很多精彩的导语,注意这些,在教学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第四章透镜及其作用,“眼镜使人的视力得到矫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使人的视觉不断扩展,照相机、摄像机,可以捕捉美好的瞬间;投影仪、放映机,可以展现历史的画卷,而这些形形色色的光学仪器,以至于我们的眼睛,他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学生在阅读后,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同学就会在课前主动去研究实物,在研究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见解和问题,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会比其他的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所学的知识,那么无形之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总之,有意识的从物理课本的章节导语中寻找教与学的关节点,对于教师教活,和学生学活都是很有效的。四.注重物理课堂的提问初中学生年龄小,在课堂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的提问。例如:在讲解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中,要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舞台上白雾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白雾是干冰升华,看到的是二氧化碳,这时我设计了下面的一些问题:白雾是不是二氧化碳?(少数同学在提醒以后会再次认真的思考一遍);我们曾经学习到,我们人眼看见的白雾通常是什么?(学生回忆:是小水滴);小水滴是哪里来的?(是由水蒸气变来的);水蒸气是哪里的?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将学生引导到液化放热);放出的热量被谁吸收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是吸热的。这样“白雾”的现象就得到了圆满地解释。2.物理知识应用式提问。例如:在学习声现象这一章中的声音的特征时,对于音调的理解,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探究了尺子发声的音调,让学生知道同一件物体发声的方式不同音调就不同,于是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实例可以说明这一点的?(由学生举例:向水瓶中灌水的过程听到的声音音调不同);由此可以联想到玻璃被中放上不同量的水,发出的声音音调也不同,敲击杯口时是什么在振动发声?水多的时候音调高还是水少的时候音调高?然后让学生用五个相同的杯子,放上不同量的水,调节水的高度,可以弹出dao,rai,mi,fa,sao五个音节,并用这五个音节弹奏一首简单的曲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得到了激发,而且对音调的理解也得到了加深。3.提出问题的策略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和关键点。提出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下面探究环节。由于教材的特殊地位,其中的问题多为陈述性的问题,一般很难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教师的作用恰好要在这里体现出来,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生引入他们认为值得探究问题中。要将学生引入他们认为值得探究问题中,教师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之后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的提问必须问在学生有疑之处。有些问题表面看学生好像没问题,换个角度提问,就出现问题,实质是学生自觉无疑问,实则有疑问。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疑问,教师可以采取一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反其道提出问题,在教学策略上我们可以称它为变换提出问题角度的策略。如:“光的传播”一节课,教材上这样提出问题的:“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教师如果按照教材上的问题原封不动地提出,可以想像,学生面对一个他早已熟悉的问题,猜想和假设会很快趋向一致,探究兴趣当然也就降低很多。教师若变换提问的角度,提出“大家都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哪里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呢?”这样的问题是学生不熟悉,很快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再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节课,教材上这样提出问题的:“声可以怎样向外传播?”一位教师提出问题采取逆向提问的方法,提出:“哪里不能传声呢?”这样的问题学生就要深入思考才可能回答,容易激起他们的探究热情。变换角度提问,除了可以反过来问之外,还可以采取变换问题的方法。如,在“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节课时,由于用速度表示运动快慢的问题,学生很熟悉,一位教师采取了变换问题的方法。提出“为什么用速度来表示运动快慢呢?可不可以用其它量表示运动快慢?”这个变换的问题,恰是学生疑问之处,也是要解决的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可不可以用其它量表示运动快慢?”这个问题又具有开放性,为下面的探究开了一个好头。初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有趣问题易于引起注意,并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关注,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生动、有趣,同时还要难度适当。问题过于简单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的欲望;问题过难又会让他们感觉高不可攀。要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创设丰富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多种渠道,可以采用源于学生生活的问题和有意义的提问,用“见怪不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怪”的生活经验形成问题;用手脑并用的物理实验形成问题;精心设计的课堂讨论形成问题;以意料之外的计算结果形成问题;以真实可信的物理史实形成问题;以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多媒体课件形成问题等等。如,教师在讲声音传播一节课时,以新闻材料入手提出问题:“最近,美国又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武器――声波枪,你们听说过么?”这个问题联系社会问题,又是学生前所未闻的事,很容易一起他们的兴趣,自然学生也就很快进入教学要引导探究问题之中。再如,在讲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节课时,教师可以采取魔术表演引入探究,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讲乐音和噪声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由同学用音乐瓶演奏乐曲的活动入手引入探究问题。用乐器演奏学生不新鲜,但用音乐瓶演奏,他们却感觉到很有趣,他们很想知道瓶子里装上水发生这神奇变化的原因,也就为下面探究开了个好头。引导学生提问,教师的教学策略就是要实施应具有使问题开放的引导语。如:你想知道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等。如,在“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一节课,教师采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学设计。教师首先给出了一春暖花开时节,冰冻河水开始熔化的画面。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这自然现象是物质有固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接下来,教师问:“关于冰化成水,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接下来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想知道的问题,教师将他们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明确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4.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如:在光的色彩和颜色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红色的玻璃只能透过红光,那么透过红色的玻璃看黄色的物体是什么颜色?根据学生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