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走进学生是作文指导有效的关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走进学生是作文指导有效的关键“很多写文章的写手喜欢让人认为他天生有一份才气,以此来掩盖所下的功夫,更不承认曾被严酷地训练过。其实这是骗局,写作才能是被训练出来的。”当代著名作家莫怀戚先生对写作有过这样经典的评说。我们暂且不论指导的残酷,及作文能力形成的其他因素的作用,单从“写作才能是被训练出来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写作训练对形成作文能力是有一定作用的。我们知道文章内容源于生活又是表现生活的,所以作文能力是在实践训练中形成的。可见,作文能力的形成关键在实施阶段。而作文教学的实施者主要由主客体两部分组成。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是教学客体。从哲学角度看:有效的客观影响对主观成长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则会阻碍学生进步。所以,要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升,必须倡导有效的作文指导。课程改革展开以后,所有参与改革的教师都希望重新组织教学过程,以改变原来过于单调、沉闷的课堂。问题是当我们试图做出这种变革的时候,会面临很多困惑,要解决这些困惑,首先要寻找产生困惑的原因,了解制约教学组织变革的主要因素。一、教师指导的低效性。有的教师认为作文是学生自行完成的事,是一种个性自由的外露。所以只作“放任自流”式的“随笔”训练。也有的教师认为平时教学应该抓好阅读等基本东西,作文只要在考前复习时作两三次强化训练就行。能应付考试,不需要什么长期训练。集中训练时,也是以“中考”“高考”满分作文为“蓝本”,编印几篇所谓的范文,让学生讨论可借鉴处,或者根本不讨论,就给出一个上一届中考作文中的作文题让学生写作,写完后批个分数外加几名句评语就完事。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我们不排除其短期的效益,可长期这样,如何落实写作所要达到的要求呢?二、学生的观念淡漠。本人曾就作文训练,作过一次调查,调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项:①你喜欢写作吗?②你认为写作训练重要吗?③作文能力是你自己练成的还是教师教的?④作文练习中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发出300张调查表,对第一个问题,选无所谓的占32、6%,选不喜欢的占26、7%;第二项选重要的占64、3%;第三项选教师教的占48、5%;第四项选写不出来的占33%,写不好的占49%。从统计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对作文训练的意义和方式不甚清楚,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对写作训练持模糊态度。而且,主观上轻视作文训练。因此,出现“怕作文”,甚至“不作文”的情况,也在情理之中了。三、教材的编排疏忽。新课程理念下,有许多东西发生了改变。“课本”变作了“教材”。把课本看作一种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进步。据有关专家说“综合性学习”这块内容是新教材内容的一大亮点。可作为“新课程中重点落实写作技能”的这块“综合实践”内容,却以“话题”“专题”的形式呈现,没有足够的支撑材料引导师生如何操练、细化,真让人有种“想说爱你并不容易”的感觉。学生认真搞好一个活动至少要化上两周,而且有些话题,像“黄河”“生命”等,远离学生生活,又较抽象,如若任课老师又是文化底蕴薄,教学经验少的老师,这样的任务,很难完成。这样的“资源”其实没有考虑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太过理想化了。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综述上面三种情况,出现作文指导低效或无效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走进学生,把学生当作了教学的附属。其实,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目的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针对学生是主体的教育有两种基本价值:一是促进人的发展,这种价值是教育内在的、根本的价值。二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这种价值是教育外在的工具的价值。我们作文指导最终目的应促进学生的这两方面都均衡的发展。所以指导应该以学生困惑起点,以“解惑”“提升”为主线,最终达成“生命质量的提升”。所以,作文指导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相应的策略。一篇文章从美学角度看,是一种语言艺术。而艺术的对象是自然,就认识观而言,它的内容是自然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就实践观而言,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它有人性的东西,包括人自己和他的内心生活。还有社会的东西。这就构成它的内容。而艺术又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一种创造,需要对生活本身进行加工、改造、甚至拼贴,像鲁迅“杂取种种,合成一个”。所以构成一篇文章的成分除了内容,还应该有“创作形式”。因此,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实际上是解决“内容和形式”两个问题。相应于作文训练,实际是指导“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一、编好训练序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三年,作文训练要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作。”的总目标。而第四学段7—9年级阶段目标中,写作一块又单独列出了十条写作目标。它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写作内容、写法、文体、修改、目的等各方面的要求。所以一开始,我们就应根据学生原有的作文水平,开展问卷调查和“摸底式”作文操练,针对学生在调查表中和自行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制好三年的作文训练序列。所谓“心中有蓝图,做事不怕堵。”作文训练有了针对性,就减少了作文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下列表中内容就是笔者安排的三年训练序列,仅供参考。年级专题具体内容七上写人写人的什么写好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写自我,他人直接与间接相结合写人写事写什么事事选择与详略写出事的意义写景景与情如何相关用比喻、拟人写好景活动小结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七下记叙文如何表现记叙文中的中心根据材料展开想像,虚写与实写结合表现中心如何在记叙文中用好描写如何组材安排结构列提纲动物记叙中的说明如何评定作文八上战争记叙要素怎么交代积累材料的方法爱综合运用表达方式普通人如何用好细节描写名胜介绍事物注意说明顺序园林用举例子、引用古诗来说明事物科学用一定顺序说明某种现象条理清楚,材料充实地介绍某种原因文言文改写、扩写如何修改作文八下献给母亲的歌事与人如何结合表现人多角度(夸张等)写好人物的性格;命运;成就等。小结传记、小传的写法及好处心灵之声如何用“象征”手法写好文章科海泛舟以怎样的态度看待自然生物根据材料写科学小品或科学童话民风民俗综合运用描写方法写人、景、场面结尾写法细节描写中怎么蕴情八下古诗中的英雄写推荐词写赏析性短评或研究报告怎么收集诗词形成中心论点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写好游记怎么写好景的特点及意义写导游词怎么吸引人九上雨的诉说诗歌改写小散文记叙中怎么抒情如何用拟人化写出真情微笑着面对生活演讲稿写法材料充实运用少年生活变化中写人性变异和社会情况心理活动和环境描写作用拟题的方法青春随想构思立意的方法读好书批驳文怎么写好论点与论据怎么一致如何借鉴别人的文章九下复习总结运用话题的材料创新构思创新专题性形式训练(书信、随想、换位、巧用诗词,使语言增添亮色等、小标题的运用)二、唤醒记忆记忆是经历过的事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迹。唤醒记忆就是用一定的方式刺激印迹,使之还原再现的心理现象。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基于学生“写不出东西”的困惑而言。写不出东西可能是“存在记忆中的东西已经遗忘”。唤醒记忆针对这种情形可开展联想、交流活动。如:在九下“初中生活”写作指导时,为恢复记忆,先出示班级同学“运动会、军训、讨论问题”时候的照片,让学生说这是何时何地做何事的情境;然后让学生畅谈还有哪些初中生活片断让你难忘,为什么。因为有许多事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通过“照片”这种刺激物的唤醒,学生的记忆通道就畅通了。有了内容,接下来的分析,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由上述案例可见作文教学能成功引起学生回忆,让我们确信作文指导“唤醒记忆”很重要。只有让他记忆库中的东西还原,再现出来,才会有内容可写,才会有在众多素材中选择的可能,才有可能达到“材料组合最优化”。正像一位作家所说“唯一好词表现唯一好的内容”。所以这环节中,刺激物的特点鲜明尤其重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刺激物”或“刺激方式”一定要吸引人,是学生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忘记写作后续工作带来的痛苦,(我们不否认写作有痛苦)完全沉浸其中,及时高效地完成内容呈现。所以,用“唤醒方式”是一要充分发掘学生身边的人事,或经历过、或听闻过的。二要借助学生“爱屋及乌”的特点——多让老师讲自己的故事经历来引起学生注意,因为“亲其师信其道”。也可借助教材的单元话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题,在某文教学到结束时,学生有所理解时,激发他们的联想。这样,轻松再现,不是更好吗?当然,能用音乐、画面创设一定的情境,让课堂气氛变得民主、和谐,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用建构主义的话说那叫“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要求教师有方法的导引性与支撑性,设计内容丰富,富有开放性的学习情境,更能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内容。”三、丰富积淀有的学生写不出文章来,是因为肚中确实没积淀这方面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这时,我们老师就应该想办法,帮助他们丰富“素材库”,引导学生做好积累素材工作。经常说厚积才能薄发。1、可以进行大量的阅读。由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引导学生读类似性质的课外文章。如学到《生命,生命》可让学生课下到阅览室查阅写生命有关的文章,看看还可用什么事物写出生命本质。有时可以复印或抄出来,奇文共欣赏,认识生命命题广泛的内涵。学完《老王》可让学生搜集与“老王类似善良”的贫弱者事迹,还可表现什么中心。2、可以做阅读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记得快,忘得快的特点,可让学生查到资料后,定期记下来,或概括,或摘抄,或剪贴,或复印,存在笔记本中。可以设计如下表格中要求来规定学生摘抄的规范。每日一事记载一周总评事件经过简要描述:写了几个材料话题性质:可用于哪些方面写作训练可用于哪方面内容的写作:叙述是否清楚规定一周至少有3篇,一周查一次。一月评一次最佳集材奖,并在学期评定中给与加分。以此提高学生积极性。3、可定期进行新闻播报。每天轮流,课前由3名同学进行一分钟新闻播报。还可进行一周新闻综述、评点焦点热点。既有存贮,又有宣扬,知识的积累经历一个由外到内,由内到外,再转内化的巩固过程,效果较好。四、思辨中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内容有了,仍会碰到“不知怎么倒出来”的问题,这就涉及指导如何写好的问题。“倒不好”一跟学生的思想认识肤浅有关。二跟学生头脑中缺乏相应的写作技巧有关。大家知道初中学生是十四五岁少年居多。这个年龄阶段的初中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长期处在封闭或半封闭的校园内,不看或少看报刊杂志,思维的广度深度不够。导致学生的思维水平不高。有人会说有互联网、电视媒体等提供信息,扩大其认识的源,但充斥暴力、凶杀的媒体,不仅不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反而会带来负面效应。这影响思维的质,进而影响作文的质。所以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思辩显得尤为重要。1、多作审题指导训练。大部分老师有重视“审题”训练的意识。可真正解决学生困惑的少。本人认为“每次练习到一个题时”,都要先进行审题指导,特别是一些抽象类词汇的命题,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在指导时可作正反面的理解:可由点到面的引伸;由点到相关人、事、物的联想分析。如:“音乐”为话题作文指导中,可引导学生从“音乐是什么”、“为什么要有音乐”、“怎样的音乐是好音乐”角度分析,提升认识;也可以从“听音乐说说你听了有什么感受”、“你联想到什么画面”、“你联想到什么人的故事”,来构思立意;也可找关系:“音乐与生活”、“音乐与人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生”、“音乐与社会”,进行深入分析。总之,对每次作文题,特别抽象性词汇命题多作“分析题意,确立可写范围”的练习,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会增强。2、多搞论辩性活动。在“激情演讲”、“讨论争辩”中,引导学生对材料背后的“理”作纵向和横向的挖掘,就能达到“深入全面”的认识。作文就会写得深刻。如:有次作文课上,本人把本校两位老师的事迹拿出来让学生分析内在的意义。一位在公开课前化一个星期学做课件,然后用自己做的课件上公开课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