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的编写,以《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模块为单元,对各模块中每一主题的教学内容逐条分解、细化和补充,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进行界定,并提出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各模块均设有“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三部分内容。“课程目标”是从课程理念出发,依据通用技术的特点和教育现状提出的学生学习内容及其要求的基准,每个条目明确了学生应学习的内容及应达到的要求,“学习要求”主要是对每个模块中学生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教学建议”主要根据我省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学习要求中的内容为教师提出实现课程目标、突破教学重点、把握教学内容范围等方面的参考建议。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要求》中使用了体现不同水平的行为动词。这些词语有些是对学习结果目标的描述,有些是对学习过程目标的描述,并分别指向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性目标。具体说明如下:各水平的要求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知识性目标低↓高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说出、知道、了解、认识、熟悉理解水平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新旧知识之间能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说明、理解、解释、比较、权衡、找出、选择、识别、调查迁移应用水平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中的合理联系等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确定、判断、优化、改进技能性目标低↓高模仿水平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模仿、尝试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的基础上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会、能、学会、进行、完成、制定、识读、绘制、画出、检测、安装、操作、运用、使用、选择熟练操作水平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掌握、实现、灵活运用情感性目标低↓高经历(感受)水平从事并经历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获得感性认识感受、参与、经历、体验、交流、讨论、观察、调查、参观反应(认同)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获得并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关注、提出、获得、确认、欣赏、发现、判断领悟(内化)水平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化的价值观等养成、形成、具有、树立、确立、发展、保持、增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在实现以上目标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目标上的独特追求: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像、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必修必修1:技术与设计1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对设计过程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学生认识技术的本质,形成创新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为未来进入高度技术化的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本模块由“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和“设计的评价”四个主题组成。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增强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设计的交流和评价,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本模块的各个主题应该融会贯通,不能机械割裂,特别是“技术及其性质”主题的基本思想应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始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不要机械理解过程,应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交流与评价既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功完成设计的途径、方法和保证,应贯穿于设计教学的全过程。(一)技术及其性质【课程目标】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2.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3.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4.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5.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6.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学习要求】1.技术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知道并能举例说明技术的产生与人的需要的关系;理解技术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知道并举例说明技术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认识人类要与自然保持和谐友好的关系,树立保护自然、与自然做朋友的意识。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的调查和研究,理解技术的两面性。2.技术的性质认识到技术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学习内容。知道技术的性质包括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能够通过案例分析、交流、讨论等活动理解技术的性质。通过交流、讨论,养成技术意识,破除对技术的神秘感,能够自觉地开展各种技术活动。3.技术与发明和革新知道技术的本质在于创新,同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知道创新的形式包括发明和革新,能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理解发明和革新的意义和区别,并能举例说明技术革新对技术发展的作用;认识创新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创新意识。4.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知道每一项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设计,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感受技术进步对设计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了解技术革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理解设计的内涵、分类,并能分析技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理解设计是技术的核心。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能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人机关系,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能列举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提出合理设计的建议。5.技术知识的综合性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并能识别技术活动和科学活动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6.技术的专利性知道知识产权的内容以及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知道专利制度的含义和重要性,说出申请专利的一般过程;增强法制观念,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加强技术保护意识,了解技术保护的途径和方法。【教学建议】1.学生第一次接触通用技术课程,因此上好“入门”课非常重要。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他们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技术的情感。例如,在“技术的价值”教学中,可以通过观看录像、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感悟技术的魅力和价值。2.对“技术”概念,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列举不同时代的、较为典型的对技术含义的表述,让学生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理解。3.人是技术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在教学中,要用具体而生动的实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4.对技术应用的两面性,教学中要用客观的、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并正确地运用。5.对技术创新性的教学,可以通过列举典型案例或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技术产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理解技术的创新性。6.为了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从一些既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例入手,如通过自行车、洗衣机、电话的技术发展史,让学生理解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感受发明和革新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7.人机关系反映了“以人为本”的基本设计理念,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日常生活中人机关系的事例,并尝试提出改善人机关系的措施。8.关于知识产权的教学,只要求学生知道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意义,树立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了解专利申请的基本常识。(二)设计过程【课程目标】A发现与明确问题1.通过对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能判断是否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能力和条件。2.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B制定设计方案1.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设计产品有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2.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或标准件。3.能制定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4.通过比较和权衡,能在多个方案中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集中各种方案的优点来改进原有方案。C模型或原型的制作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2.了解1~2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一种材料的1~2种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3.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D方案优化1.了解1~2类产品的常用测试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简单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测试。2.能在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或更换方案。3.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E产品的使用说明1.了解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与一般结构,能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2.了解产品常用的维护方法和服务途径。【学习要求】1.发现与明确问题理解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知道发现与明确问题是设计工作的开始,并能说出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通过对人们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在充分认识、正确评价自己能力的基础上,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增强自己对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选择和决策能力。在分析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能针对设计对象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明确设计要求包括达到的标准和受到的限制两部分,理解标准和限制的含义。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设计在功能、大小、安全、外观、耐用性等方面应达到的标准。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设计可能受到的时间、成本、环境、知识和技术能力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在分析和梳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能针对具体情况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和设计计划。2.制定设计方案知道制定设计方案包括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等步骤。理解在设计中,选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理解任何设计方案往往都有不断改进的可能性。熟悉常用的收集信息的方法和渠道,了解与产品有关的信息的种类,会使用常用的信息处理方法,会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进一步体会获取全面、准确、有用的信息对完成一个好的设计的重要性。了解材料选择是设计方案中的重要因素,了解一些常见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工作性能、美学品质、市场形态、成本,以及常用的加工方法等。了解标准件的含义和标准件的优越性以及适用范围,学会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标准件。知道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等,并能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了解方案的几种构思方法,知道在方案构思时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如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等。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能制定符合一般技术原则和相关技术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了解进行方案比较和权衡的重要性,学会对已有方案进行比较、权衡的一般方法。通过比较和权衡,能在多个方案中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集中各种方案的优点来改进原有方案。3.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知道模型和原型的含义及其功能;理解模型制作既是技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种技术方法,通过模型可以研究技术活动的规律和特征。知道根据不同的需要,模型可分为草模